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每次經過環巢湖大道,看到煙波浩渺的「800裡巢湖」,遠處隱隱約約的中廟姥山島,汪玉竹的腦海裡立即浮現出劉禹錫的這首《望洞庭》。巢湖與洞庭湖同為中國五大淡水湖,湖光山色,壯闊柔美,相映成趣,融為一體。汪玉竹是合肥印象濱湖旅投公司副總經理,公司位於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深處,每天上下班,汪玉竹都要經過環巢湖大道。「一邊是水天一色的巢湖水,一邊是建設正酣的大城市。」汪玉竹說,「在這裡工作五年來,自然美景與現代生活互相交融,特別是站在環巢湖大道觀景臺上,極目遠眺,既能徹底放鬆自己,又能為一天的工作汲取充沛的力量。」
遙望巢湖三島
玉蘭臺、迎春臺是環巢湖大道邊最先修建完成的兩處觀景平臺,2013年五一期間對外開放,站在兩座景觀平臺上,可遠眺巢湖姥山、姑山和鞋山三島,遼闊湖面盡收眼底。玉蘭臺以玉蘭為主要植物,栽種了248棵玉蘭樹,有黃白紫三種顏色;迎春臺以迎春花為主要植物,同時配植有黃金槐、藤蔓植物鐵線蓮等。因為工作關係,汪玉竹需要經常巡視兩處觀景臺,「對玉蘭臺、迎春臺日常養護,確保花草樹木生長良好,使玉蘭臺、迎春臺等觀景臺更加整潔、美觀、舒適,為遊人和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息、遊樂和健身環境。」 除草、鬆土、培土、淋水、施肥、修剪、整形、防病、除蟲、補種、移植、防寒、衛生保潔……汪玉竹說:「由於該區域部分地方土質差,踐踏嚴重,保水保肥力差,一些花木生長不良,晴天和乾旱天氣宜加大灌溉量,生長期追施油菜籽餅或葉面肥料,休眠期時施夠長效農家肥,保持花草樹木四季常青,適時有花,生機勃勃。」
細看溼地灘涂
為了給市民營造更多親水去處,合肥將沿環巢湖大道建設一批觀景平臺,總數將達到28個,而且多數以花名命名,並以此種花作為主要設計植物,目前一半以上已經建成使用。
舉例來說,派河口觀景臺——菊花臺,近可看溼地灘涂、派河船隻,遠可眺巢湖日出、新區天際;馬尾河觀景臺——鳶尾臺,可以觀賞原生溼地、枯枝老樹以及大面積的蘆葦灘涂;東庵森林觀景臺——望春臺,廣闊的巢湖水面和鬱鬱蔥蔥的森林形成強烈對比……
觀景平臺建設的同時,為了向遊人提供綠道遊憩、觀景、交通接駁、服務等功能,將配套建設自行車換乘中心、公廁、停車場和小商店等。特別是觀景平臺附近還設置了停車場,規模小的可停二三十輛汽車,規模大的停車場可停上百輛。 此外,環湖沿線還遍布慢行系統,觀景平臺附近將建自行車換乘點,換騎自行車,沿途更能欣賞美麗風景。
沿途風景各異
環巢湖大道環繞巢湖一周,總長154.041公裡,目前已建成的有大圩鎮生態農業景區、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渡江戰役紀念館、濱湖岸上草原、牛角大圩、三河古鎮、銀屏山風景區等。根據環巢湖文化旅遊規劃,未來沿途可以看到「十二鎮」「十八景」「二十四咀」,遊玩的看點更多。
「十二鎮」包括皖中江淮建築風格的三河鎮、長臨河鎮、烔煬鎮、柘皋鎮;民國風建築風格的黃麓鎮;楚風散兵鎮、槐林鎮;皖西南風格的盛橋鎮;現代建築風格的中廟鎮、同大鎮、白山鎮、中垾鎮。
「十八景」有濱湖溼地森林公園的「曲溪煙樹」、四頂山風景區的「四頂朝霞」、大小黃山景區的「九龍攢珠」、蘆溪溼地的「平湖綠蔭」、蛇山景區的「蛇山泛舟」、牛角大圩的「花田趣尋」、中廟鎮的「湖天勝境」等。 此外,「二十四咀」是環巢湖地域的一大特色,這些都是原生態的景觀區,未來將打造成為最有特色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