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觀景臺:暢想環湖「十八景」(圖)

2020-12-11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每次經過環巢湖大道,看到煙波浩渺的「800裡巢湖」,遠處隱隱約約的中廟姥山島,汪玉竹的腦海裡立即浮現出劉禹錫的這首《望洞庭》。巢湖與洞庭湖同為中國五大淡水湖,湖光山色,壯闊柔美,相映成趣,融為一體。汪玉竹是合肥印象濱湖旅投公司副總經理,公司位於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深處,每天上下班,汪玉竹都要經過環巢湖大道。「一邊是水天一色的巢湖水,一邊是建設正酣的大城市。」汪玉竹說,「在這裡工作五年來,自然美景與現代生活互相交融,特別是站在環巢湖大道觀景臺上,極目遠眺,既能徹底放鬆自己,又能為一天的工作汲取充沛的力量。」

  遙望巢湖三島

  玉蘭臺、迎春臺是環巢湖大道邊最先修建完成的兩處觀景平臺,2013年五一期間對外開放,站在兩座景觀平臺上,可遠眺巢湖姥山、姑山和鞋山三島,遼闊湖面盡收眼底。玉蘭臺以玉蘭為主要植物,栽種了248棵玉蘭樹,有黃白紫三種顏色;迎春臺以迎春花為主要植物,同時配植有黃金槐、藤蔓植物鐵線蓮等。因為工作關係,汪玉竹需要經常巡視兩處觀景臺,「對玉蘭臺、迎春臺日常養護,確保花草樹木生長良好,使玉蘭臺、迎春臺等觀景臺更加整潔、美觀、舒適,為遊人和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息、遊樂和健身環境。」 除草、鬆土、培土、淋水、施肥、修剪、整形、防病、除蟲、補種、移植、防寒、衛生保潔……汪玉竹說:「由於該區域部分地方土質差,踐踏嚴重,保水保肥力差,一些花木生長不良,晴天和乾旱天氣宜加大灌溉量,生長期追施油菜籽餅或葉面肥料,休眠期時施夠長效農家肥,保持花草樹木四季常青,適時有花,生機勃勃。」

  細看溼地灘涂

  為了給市民營造更多親水去處,合肥將沿環巢湖大道建設一批觀景平臺,總數將達到28個,而且多數以花名命名,並以此種花作為主要設計植物,目前一半以上已經建成使用。

  舉例來說,派河口觀景臺——菊花臺,近可看溼地灘涂、派河船隻,遠可眺巢湖日出、新區天際;馬尾河觀景臺——鳶尾臺,可以觀賞原生溼地、枯枝老樹以及大面積的蘆葦灘涂;東庵森林觀景臺——望春臺,廣闊的巢湖水面和鬱鬱蔥蔥的森林形成強烈對比……

  觀景平臺建設的同時,為了向遊人提供綠道遊憩、觀景、交通接駁、服務等功能,將配套建設自行車換乘中心、公廁、停車場和小商店等。特別是觀景平臺附近還設置了停車場,規模小的可停二三十輛汽車,規模大的停車場可停上百輛。 此外,環湖沿線還遍布慢行系統,觀景平臺附近將建自行車換乘點,換騎自行車,沿途更能欣賞美麗風景。

  沿途風景各異

  環巢湖大道環繞巢湖一周,總長154.041公裡,目前已建成的有大圩鎮生態農業景區、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渡江戰役紀念館、濱湖岸上草原、牛角大圩、三河古鎮、銀屏山風景區等。根據環巢湖文化旅遊規劃,未來沿途可以看到「十二鎮」「十八景」「二十四咀」,遊玩的看點更多。

  「十二鎮」包括皖中江淮建築風格的三河鎮、長臨河鎮、烔煬鎮、柘皋鎮;民國風建築風格的黃麓鎮;楚風散兵鎮、槐林鎮;皖西南風格的盛橋鎮;現代建築風格的中廟鎮、同大鎮、白山鎮、中垾鎮。

  「十八景」有濱湖溼地森林公園的「曲溪煙樹」、四頂山風景區的「四頂朝霞」、大小黃山景區的「九龍攢珠」、蘆溪溼地的「平湖綠蔭」、蛇山景區的「蛇山泛舟」、牛角大圩的「花田趣尋」、中廟鎮的「湖天勝境」等。 此外,「二十四咀」是環巢湖地域的一大特色,這些都是原生態的景觀區,未來將打造成為最有特色的景區。

相關焦點

  • 巢湖一環湖大道
    環巢湖旅遊大道指的是環繞巢湖一周,總長154.041公裡,從合肥濱湖新區渡江紀念館起,沿著湖北面堤岸一直向南,經過中廟,穿過濱湖新區,再向南,經過肥西,過三河、廬江,巢湖市,中廟,長臨河,環巢湖旅遊大道串聯巢湖旅遊的「五區十景」。
  • 合肥王士新:環湖植樹,別擋住巢湖美景
    廬江縣境內的環湖大道綠化美化也成氣候,馬尾河溼地公園名氣越來越大。環湖大道綠化,肥西縣境內相對滯後,不過,他們加大了力度,正在抓緊拆遷沿湖農舍,平整土地,相信不久也會用全新的面貌示人。巢湖美景,巢湖旅遊,已成為合肥市的一張名牌。但是,非常可惜,環巢湖大道綠化景觀,有的沿湖路段,嚴嚴實實的綠樹,擋住了巢湖景色。每次,我們經過中廟至巢湖市環湖大道,有一段美麗的巢湖就在路邊,可是,茂密高大的樹木、花卉如一道屏障,遮住了人們賞湖的目光。
  • 環湖景觀設計將體現「看得見鄉愁」 突出巢湖地區景觀特色
    昨天,記者從合肥市規劃局獲悉,針對目前環湖地區景觀設計城市化傾向嚴重、設計手法單調等問題,市規劃局於2015年10月啟動《環巢湖地區鄉土景觀導則》(下文簡稱《導則》)編制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初稿。
  • 自駕巢湖環湖遊,秋高時節秋色正當時!
    近日,編輯來到合肥,駕駛思皓X8遊覽了一圈巢湖。雖然編輯來過多次合肥了,其實還是第一次駕車繞巢湖環湖遊,一圈160多公裡,但很多地方限速平均時速60公裡,甚至還有限速40公裡每小時的路段,紅綠燈也多,速度慢了才能邊開車邊欣賞巢湖風景,一天的巢湖遊也是屬於走馬觀花,不夠深入。
  • 吳門山水明宋旭《湖州十八景圖冊》18開+高清細節圖
    湖州十八景圖冊_03_福山院_高清細節圖明_宋旭_湖州十八景圖冊_04_歸雲庵明_宋旭_湖州十八景圖冊_04_歸雲庵_高清細節圖明_宋旭_湖州十八景圖冊_05_黃龍洞明_宋旭_湖州十八景圖冊_05_黃龍洞_高清細節圖明_宋旭_湖州十八景圖冊_06_呂山匯明_宋旭_湖州十八景圖冊_06_呂山匯_高清細節圖
  • 肥東長臨河,巢湖北岸的一座千年古鎮
    長臨河古鎮的位置非常好,在濱湖溼地公園旁邊,又在巢湖觀景臺附近,離中廟也不遠,離濱湖新區開車十來分鐘就到了,這個古鎮平時的遊客就少多了,也沒有三河古鎮那樣商業化。這個古鎮距離合肥市民更近,乘坐公交車就能抵達,合肥地鐵1號線,在雲谷路站下,B出口,右轉百十米換乘526公交到長臨河終點站。
  • 飛「閱」最美巢湖~
    「縱目湖天遠 煙霞一望收」 八百裡巢湖,水天一色蘊含著天地間的所有美好景象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煙波浩渺環湖大道串聯起一座座城鎮與鄉村串聯起美麗的山水與田園......這個夏天環巢湖沿岸寫下不平凡的一筆百年不遇的汛情人民子弟兵無畏衝鋒包河幹群勠力同心搶險抗災打贏了「巢湖保衛戰」超長版的伏天高溫酷暑藍藻爆發工作人員晝夜打撈打贏了「藍藻殲滅戰」初看夏花紅,轉眼已入秋經歷過最危險的考驗水草豐茂
  • 巢湖碧桂園南岸啟動駁岸修復工程
    受今夏洪水影響,巢湖南岸環湖公園駁岸、沿湖設備設施以及綠化樹木嚴重受損
  • 遊巢湖一圈及周邊景點介紹,切記順時針自駕,停車方便
    從合肥出發自駕出遊不得不提環巢湖旅遊大道,無論是道路、橋梁,還是沿途的觀光農業、特色古鎮,環湖大道處處透露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文與歷史交融的美景,自駕出遊沿著環湖大道飛馳,沿途美景讓你流連忘返,遊巢湖切記,順時針自駕,停車方便,因為環湖大道基本上是雙向四車道,全柏油路面,靠巢湖一側還有約5米寬的人行步道(橘紅色),看到好的景點或觀景臺即可停車瀏覽。
  • 沿南淝河路未來能從老城區直達巢湖邊 合肥方興大道至環湖大道段...
    近日,記者從城建部門獲悉,在建的南淝河路下穿龍川路有了重大進展,而方興大道至環湖大道段計劃今年底開工建設,力爭早日實現全線貫通。  從南一環能夠一路跑到巢湖邊  有市民想知道,隨著濱湖東部的開發建設,市政道路規劃建設的緊迫性日益突出,濱湖新區境內南淝河路(從錦繡大道至環湖大道)計劃安排什麼時候開工建設呢。
  • 把巢湖打造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準確把握「巢湖是合肥最美麗動人的地方」的豐富內涵。巢湖之美,美在一湖碧水。「三面青山一面湖」,環湖山巒疊翠,八百裡碧波蕩漾,繪就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卷。巢湖之美,美在人文歷史。巢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和縣猿人、銀山智人、凌家灘文化以及肥西三官廟遺址群星閃耀,三國文化、包公文化、淮軍文化、紅色文化等交相輝映。巢湖之美,美在城湖和諧共生。
  • 合肥環巢湖規劃28個觀景平臺 多數設「鮮花主題」
    今年10月,環巢湖大道將貫通,自駕遊玩在何處停留方能看到最美巢湖?不用操心咯,合肥將在環巢湖沿岸設置28個觀景平臺,個個都是最佳觀景地。昨天,合肥市規劃局發布消息,宣布合肥市規劃局於今年1月牽頭組織編制的環湖大道(巢湖南岸段)沿線綠化及觀景平臺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完成。按照規劃,巢湖沿岸將共設28個觀景平臺,多數以花名命名,並以此種花作為主要設計植物。
  • 觀景臺上看巢湖煙波浩渺
    「廣場的地面大有文章,市民將會看到,其實這是一幅合肥市的行政區劃圖,石山瀑布流水,加上合肥地圖鑲嵌地中,構成山水廬州的美景。」施工人員介紹,「山水廬州」也是濱湖溼地公園二期主入口廣場的名字,合肥市行政區劃圖鑲嵌在廣場中央,其中巢湖位置鋪設草坪,並栽植香樟、樸樹、皂角三棵大樹,象徵巢湖三島;巨型山水石聳立於廣場西北。整座廣場以天地森林為紙張,配以石山流瀑,構成一幅山水廬州優美畫卷。
  • 千島湖打造環湖騎行綠道 已部分開通設驛站和觀景臺
    現在多了一項選擇,騎自行車沿環湖綠道慢賞風景。  去年國慶節期間,環千島湖綠道千汾段一期工程(試驗段)及環排嶺半島生態騎行綠道(試驗段)已亮相,不少騎遊愛好者迫不及待地開始在「綠道」上騎行體驗。現在,其餘路段也相繼開工,預計明年環千島湖騎行精品綠道將全面建成。
  • 環巢湖流域可建生態休閒遊憩帶(圖)
    生態保護 環巢湖可打造生態遊憩帶  在擁抱巢湖後,合肥市民對城市生態環境也有更高的期待。  對於巢湖這塊尚未雕琢成型的瑰寶,合肥應當如何開發和保護?省社科院專家蔣曉嵐認為,可以將環巢湖地帶打造成「生態景觀保育帶、遊覽交通組織帶、生態休閒遊憩帶」三帶合一。
  • 合肥精雕細琢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 環巢湖旅遊初現奪目光華
    環巢湖大道建成通車;三河古鎮躋身5A行列,合肥實現5A級景區零的突破;安徽名人館等一批重點旅遊景區建成開放;國家旅遊局批覆同意合肥創建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為首個國家旅遊休閒區試點……》》》推薦閱讀:肥西水生態呈現新局面 合肥市最大溼地公園成市民旅遊勝地巢湖,猶如一塊璞玉鑲嵌在江淮之間。五年來,合肥精雕細琢。
  • 巢湖亮點提前看!
    圖丨展區主入口以巢湖姥山島入口牌坊造型為門頭>圖丨展區兩側展牆用巨型燈箱展示了巢湖重點區域的旅遊路線圖圖丨展區內主舞臺效果圖不僅展示了一幅恢弘的歷史文化故事長卷,還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以及巢湖流域的美麗景色。
  • 巢湖姥山島景區「草根」一日遊
    當天早上6點多,在巢湖汽車站(巢湖旅遊集散中心),小編乘坐巢湖至中廟的101路城鄉公交前往巢湖姥山島。公交車十幾分鐘一班,終點站為中廟姥山島遊客中心,全程大約在1個半小時,車票2元。公交車駕駛員姓何,比較負責任。
  • 大湖名城的文化自信——探析環巢湖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地域特色
    (上圖:毛主席給曾希聖的親筆信)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市民們心靈的歸宿和精神的家園。合肥雖因「為皖之中」佔了區位優勢,但是文化根基的短缺,城市形象的模糊,既影響了它對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影響了它對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 合肥當年為什麼能成功兼併巢湖?
    合肥成功合併巢湖,形勢緊迫,勢在必行。1 .從合肥層面來說,向南發展的戰略是巢湖歸屬問題、一湖二屬、發展管理複雜,合併巢湖後,元巢湖市和沿岸廬江都屬於合肥,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成為合肥的內湖,發展空間更大, 設立單獨的巢湖管理委員會作為管理機構,更有利於巢湖的生態管理,從濱湖新區當初的設立到後期合肥提出的環湖旅遊發展帶,更有利於環巢湖地區的發展,帶動合肥的經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