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的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2020-12-10 健康之路

我們在求醫問診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進行一些醫療操作,比如傷口縫合、智齒拔除……此時,少不了的就是麻醉。

那麼局麻、半麻、全麻這些麻醉有什麼區別?今天小薇就來聊聊麻醉這回事

麻醉可以分為3種

麻醉的分類有很多種,按照大眾容易理解的方式,可以根據麻醉範圍的大小,分為:

局麻

就是將麻醉藥給藥到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區域,使相應的神經(神經末梢、神經叢等)的傳導功能被阻隔,從而讓這部分的身體失去痛覺,但人是清醒的。

主要有:

表面麻醉:靠塗或噴的方式,將麻醉藥上到皮膚表面或黏膜。常用在眼、耳、口、鼻以及皮膚表面等的淺表手術和檢查,如麥粒腫切除等。

局部注射浸潤麻醉:沿著手術的區域多次少量注射麻醉藥。也常用在眼耳口鼻以及體表,比如智齒拔除、乳房腫物切除等。

區域阻滯麻醉:將麻醉藥直接注射在神經叢,阻滯某個區域的疼痛感。常用在手臂或腿部,比如手臂粉碎性骨折手術等。

半麻

實際上,在醫學術語中並沒有「半麻」這個詞,準確的說法是椎管內麻醉

通過往腰部椎管(脊椎中間的縫隙)穿刺注射麻醉藥,使相應脊神經以及它所管轄的區域感受不到痛覺,主要麻醉下半身,所以常用於下肢或下腹的手術,比如剖腹產、無痛分娩。

Ps:根據麻藥給予的部位不同,椎管內麻醉還能分為蛛網膜下隙阻滯麻醉和硬脊膜外隙阻滯麻醉。

全麻

通過麻醉藥靜脈注射、吸入、肌肉注射等方式進入人體,直接作用於神經中樞,讓病人在手術過程中處於類似睡眠、無意識、無疼痛感的狀態。

除此外,關於麻醉還有兩個延伸的知識點,小夥伴也可以了解下:

複合麻醉:麻醉過程中使用了兩種以上的麻醉藥物;聯合麻醉:同一場手術使用了兩種以上不同的麻醉方式。

了解完麻醉的分類,關於麻醉,相信大家還是有很多不解。小薇逐一來解答

可以自己選擇麻醉的方式嗎?

大部分情況下,不能。

雖然很多人因為費用等原因,想要選擇花費少的麻醉方式,但大多數情況下該用什麼麻醉,還是得由醫生根據手術方式、部位,以及你本身的身體狀況決定的。

如腹腔鏡手術,就只能用全麻。

當然,有時候也能一定的選擇權。如腿部的手術,你就能在全麻和椎管內麻醉中選擇。

麻醉之後,人會變傻?

很多人在做完全麻後,人會變得昏昏沉沉、口齒不清、記憶不佳,於是就得出一個結論:麻醉會讓人變傻!

但實際上,這是因為手術後某些麻醉藥物沒有代謝完畢,還會作用於大腦,會影響人的思維、記憶等等導致的。

等藥物被身體代謝完,這種症狀就會消失。放心,這並不會對你的腦袋產生長遠的影響。

椎管內麻醉會讓人腰痛?

這個鍋,椎管內麻醉不背。

椎管內麻醉要從腰部進針打麻藥,所以不少剖腹產的女性,就將它認定為產後腰痛的「元兇」。

然而,椎管內麻醉所採用的針管引起的傷口疼痛,在術後不久就會消失(只是打了個針啊),並不會造成腰部的永久性疼痛。

Ps:小時候我們屁股上扎了那麼多針,現在屁股會疼嗎?

真正引起女性產後腰痛的,還是與產後韌帶鬆弛、生理性缺鈣、勞累過度、姿勢不當等因素有關。

麻醉前為什麼不讓人吃東西?

全麻和椎管內麻醉的手術,通常都是要求術前禁食的。

因為在全麻或椎管內麻醉下,賁門括約肌、咳嗽和吞咽的功能會喪失或者被減弱,此時若是胃內有食物反流進入氣管和肺部,就有可能引起嘔吐、吸入性肺炎和窒息風險。

另外,有時由於手術的改變和需要,或者麻醉效果不好等,椎管內麻醉會改為全麻。

所以,這兩種麻醉會要求禁食。

手術結束後為什麼不讓睡?

特指的全麻。

因為全麻手術後,麻醉藥物代謝不全會出現一種情況「呼吸遺忘」,睡著睡著就會忘記呼吸,引起窒息。

如果是在手術室內,有各項專業監控的設備,能監控生命體徵,睡著了也沒關係,萬一真的出現呼吸遺忘,也能及時發現採取措施。

但每次手術後,患者並不都能呆在手術室或者觀察室等麻醉藥物代謝完畢,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回病房。

此時就需要家屬守護在患者身邊,至少2個小時,讓患者保持清醒,不要睡覺。

總之呢,不管是哪種麻醉方式,麻醉有多少需要注意的事項。最終的目的還是讓病人能夠在手術中安全、舒適、無痛的度過。

相關焦點

  • 做手術時,全麻、局麻和半麻有什麼區別?不同的人該怎麼選?
    從來沒有做過手術的人,對麻醉方式是完全不了解,只知道有全麻、局麻和半麻,但是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對此可能會有點心慌。今天一文就來告訴你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該如何選擇,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全麻、局麻以及半麻,有什麼不同?醫生一般是如何選擇的?
    麻醉主要分為三種,全麻、半麻和局麻,很多人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那醫生一般會如何進行選擇呢?全麻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麻,其實這種方式是比較好理解的,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全身進行麻醉。全麻的過程中,患者是沒有任何意識的,沒有任何的疼痛感,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全麻並不是只有單一的一種方式,如果是用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就屬於聯合麻醉。若是用的藥物在兩種以上,則屬於複合麻醉。
  • 做手術時,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選擇?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醫療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疾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了,而在此過程中,為了減輕疼痛,需要進行一些操作,麻醉就是常見的一種方式。一般來說,麻醉分為局麻、半麻和全麻,這三種方式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哪個更好?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全麻」和「半麻」有啥區別?為何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卻是半麻?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說到麻醉,很多人都知道有全麻、半麻和局麻的分類,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麻醉多少對人體的神經有影響,所以會對它本身產生一些恐懼心理。在面對流產手術的全麻和剖腹產的半麻時,就會更加疑惑,照理說危險係數越大的手術麻醉劑應該打的更多,所以出現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麻醉方式是為什麼呢?
  • 做同一種手術,為什麼你是全麻,他卻用半麻?
    「手術的過程中是睡著了好,還是清醒著好?」「醫生,我聽我家隔壁老王說他做闌尾手術的時候沒做全麻,他是清醒著做的手術,我也是做闌尾切除,為什麼要用全麻呢?」手術前,醫生總會被問到這些關於麻醉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常用的麻醉方法差異以及體驗差異。麻醉方式,一般常用的有全身麻醉、「半身麻醉」以及局部麻醉。
  • 為何流產手術要「全麻」,而剖腹產卻多用「半麻」?這裡有答案
    經歷過剖腹產手術的寶媽一定會很好奇,為什麼生孩子這麼大的事,醫生卻只給寶媽「半麻」呢?而人流手術相對來說比較小,卻要用全麻呢?1.流產手術的「全麻」≠全身麻醉很多女性可能會覺得流產手術的全麻就等於全身麻醉,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流產手術的全麻只是讓手術者在手術過程中一直處於深度睡眠狀態中。
  • 全麻和半麻哪個更好?醫生說出了真相
    做一些手術的時候,需要進行麻醉,但一些人認為麻醉是不好的,會讓人變笨,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近日有一個小孩患上了先天性耳前瘻管,必須手術才能緩解病情,但做手術是需要麻醉的,孩子的媽媽擔心麻醉之後,孩子的智力會下降,所以一直拖延不治療。
  • 剖腹產打麻藥,為啥有全麻和半麻之分?跟產婦這兩點「素質」有關
    文|好孕姐前兩天,去看望我閨蜜,她上周剛做完剖腹產手術,生了一個白淨的小公主。去了之後她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問道:「你當時做剖腹產手術,麻藥打的全麻還是半麻?」我說:「全麻啊,我膽子小,可不敢用半麻。而且我是順轉剖的,當時用了鎮痛泵也疼得要死,所以剖腹產時醫生直接給我用的全麻。」我閨蜜說:「幸好你用的全麻,半麻真是太恐怖了,我現在還能回想出肚皮被劃開的感覺……為啥醫生沒讓我選全麻呢?」閨蜜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想問。剖腹產打麻藥,為啥有全麻和半麻之分呢?是讓自己選的,還是有哪些適應條件呢?
  • 截肢手術,還是儘量全麻吧!
    無論什麼時候,手術麻醉安全都是第一的,不能感情用事。於是,我勸他們也控制點,同時給他們介紹麻醉如何實施以及麻醉的相關併發症或者意外情況等。叨叨了有近十分鐘,顯然他們並沒有聽懂太多。末了,他們用擎著淚花的眼睛看著我問:大夫,截肢手術,還是儘量全麻吧!像這種下肢的手術,可以選擇全麻或者椎管內麻醉。
  • 半麻還是全麻?
    解放軍總醫院麻醉科主任米衛東說,如果沒有麻醉團隊的密切配合與參與,外科手術根本不能安全順利地進行。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需要全程高度集中注意力,觀察患者生命體徵,包括心跳、血壓等變化,並隨時給予調控與處理。   很多人對麻醉醫生的認識都停留在手術中打一針就好,殊不知,麻醉醫生在術中承擔的責任有多大,可將他們比喻成患者的第二生命 也不為過。
  • 剖腹產全麻半麻有3個差別,寶媽注意這4個細節,產後康復更快!
    剖腹產,一般都是半麻。全麻與半麻相比,自然是半麻更安全一些。能半麻就不要全麻,醫生在做麻醉之前會提前告知家屬的。有全麻的產婦嗎?也有,但是屬於極少數。剖腹產的適應症,主要針對難產的產婦。剖腹產是自然分娩的備選,按道理來講不應該由產婦選擇。
  • 剖腹產是全麻還是半麻,通常情況下你沒得選!
    剖腹產是半麻好還是全麻好?正常情況下來所,大部分寶媽都會是半麻,也就是說,在做手 術的時候,你只是下半身被麻 醉了,自己的頭腦會是清醒的,除非出現一些很緊急的情況,才會不得不採取全麻。而全麻則需要將大腦也麻 醉了,讓大腦沒有知覺了,而且全麻的藥 物也擔心會對胎寶寶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只要不是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都會選擇半麻。半麻的情況下,生產過程是怎樣呢?
  • 北京棉花糖局麻豐胸的優勢有哪些
    這三種技術也很好區分,內窺鏡隆胸依靠的是先進的設備,雙平面隆胸是創新了隆胸手術的置入位置,局麻隆胸是依靠獨特的麻醉配比改變了隆胸只能全麻的可能。三種手術形式,都是為了降低術後併發症而努力研發的成果。今天來說說最不一樣的局麻隆胸到底是什麼?技術真的可靠嗎?為什麼摒棄了常規的全麻形式而選擇局麻?
  • 不明原因的重度感染,是選擇全麻、半麻或不麻?
    看到他的肺底部嚴重的充血、瘀血和水腫等炎性表現,我們都犯愁了:這樣的肺部,什麼時候才能手術呢?從骨科角度來講,骨科本身就是對無菌條件要求極高的手術。一旦骨科手術發生感染,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輕則關節功能喪失 、肢體病廢 ,重則危及生命。但矛盾的是,如果抗感染的時間過久,就意味著病人制動時間很長。
  • 甲狀腺手術,她居然要求醫生給她半麻!
    雖然大醫院每天都有很多病人,但像頸部這麼大瘤子的太少了。前些年還能見到,這些年幾乎就絕跡了。可能是生活條件艱苦,在術前檢查中發現,她患有貧血和營養不良的情況。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她的瘤子已經從三面把氣管包繞了。這意味著,手術中不僅可能有大出血的可能,神經損傷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 印度9歲女孩開顱手術,全程彈琴唱歌打遊戲,半麻清醒不畏懼
    據《鏡報》12月15日消息,近日在印度,一名年僅9歲小姑娘在沒有全麻的情況下,進行了一場開顱手術。特別的是,手術過程中,這位女孩一會兒玩玩手機遊戲、一會兒彈彈電子琴、一會兒又唱唱歌,就像沒有在做手術一樣。
  • 剖宮產手術的麻醉針會影響寶寶智力嗎?會讓媽媽腰疼嗎?
    點擊查看 Q1:剖宮產是「半麻」還是「全麻」?一般來說,沒有禁忌症的孕產婦剖宮產首選椎管內麻醉,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半麻」,併發症與死亡率低於全麻剖宮產手術。
  • 全麻會讓人「變傻」?各種說法眼花繚亂?一篇文告訴你!
    「醫生,能不能用局麻?全麻會不會麻傻了?」幾乎所有的病人家屬都會在病人進手術室前,表現出對給實施全麻的擔心。 全麻是神馬?全麻就是使用一些藥物,使我們暫時地失去知覺、痛覺及記憶的一個可逆性過程,俗稱「睡了一覺」。也如同生活中醉酒不省人事一般(乙醚也是我們古老的麻醉藥品),但是酒精一旦被我們代謝排出體外後,我們就會慢慢恢復所有的感覺, 同樣,全麻藥物一旦代謝完,我們也就甦醒了。那麼全麻會讓人變傻嗎?
  • 兒童外傷處理指南|外傷|兒童|處理|傷口|縫合|疤痕|全麻|-健康界
    來醫院前可以做什麼?① 流血的傷口需要持續壓迫②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碘伏對傷口及周圍皮膚消毒③ 傷口覆蓋首選無菌紗布,乾淨的毛巾也可以,不要使用衛生紙等遇血會溶的東西,尤其是傷口明顯裂開的情況。④ 不要在傷口上塗抹紅糖、土、各種粉末等東西,這些給清創帶來極大的困難,增加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