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家在農村,一輩子幾乎沒有進過城裡。偶爾進幾次城,還是因為送姑娘上學和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直到有一天,她不得不再次進城。原因是,衛生院的大夫告訴她,她脖子上的瘤子太大了,得去大醫院割。
雖然捨不得錢,但由於這個瘤子已經壓得她晚上睡覺都睡不著了,因此就決定去做這個手術了。如果不是這麼嚴重,本就已不注重外表的她,就打算帶著這個瘤子生活一輩子了。
先做汽車,後坐火車。終於,在經歷了一天一夜的奔波,她們老兩口子終於到了能治她這個病的醫院。
入院的時候,也著實嚇了護士和醫生一跳。雖然大醫院每天都有很多病人,但像頸部這麼大瘤子的太少了。前些年還能見到,這些年幾乎就絕跡了。
可能是生活條件艱苦,在術前檢查中發現,她患有貧血和營養不良的情況。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她的瘤子已經從三面把氣管包繞了。這意味著,手術中不僅可能有大出血的可能,神經損傷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考慮到病情的特殊性,普外科發起了全院會診。很快,來自麻醉科、影像科及輸血科等相關科室的專家陸續到場。面對如此發雜病例,很多人都表示好幾年沒見過了。
麻醉科給的意見是:
1.瘤體包繞氣管對氣管壓力較大,但從片子上看還未形成明顯的角度。如果氣管有明顯的角度,高度提醒術後有氣管塌陷的可能。但不成角,也不能完全排除氣管塌陷可能,因此要做好相應的預案。
2.麻醉方式為全麻,這是必要的。雖然有的頸部小手術可以在局麻後者頸叢阻滯下完成,但這麼大的瘤體,建立安全的氣道可以最大程度保證病人安全。另外,全麻也可以讓病人耐受更長時間的手術。但在全麻誘導插管階段,也有可能因為肌肉鬆弛藥的應用導致氣管被壓癟,因此需要在清醒狀態下插管。
3.手術過程中,外科需要確保手術能夠切下來。但是不能全部切除,至少要對氣管進行必要的減壓或者將氣管切開區域暴露開。因為,一旦術後出現氣道緊急事件,可有地方進行切開。
影像科給的意見是:
看片子上,甲狀腺的腫物不僅包繞氣管,也在向胸骨後延伸。一旦常規甲狀腺手術無法將胸骨後的腫物提起,需要及時劈開胸骨手術。
輸血科給的意見是:
考慮到病人目前的貧血和營養狀況,為抵禦術中可能的大量失血,術前需要加強營養並備足同型血。
會診結束,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就等著手術日到來。
然而就在手術前一天,還是出現了一點特殊情況:
在麻醉醫生向她介紹麻醉方式的時候,她竟提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要求。在病房住的幾天,她聽到臨床的病人說全麻費用特別貴。因此,她一直就想找麻醉醫生商量能不能打點折。
當她可算見到麻醉醫生後,她告訴麻醉醫生家庭困難,希望麻醉醫生給她打點折。聽到這話,麻醉醫生不知道怎麼回答她。想了想說,醫院的收費都是有統一標準的,我只負責把麻醉做好,打折的事不歸我管呀。不同的麻醉有不同的價格,如果病情允許,我可以給你選擇其他麻醉。但是,你的腫物太大,其他麻醉風險太大,而且效果也無法保證。在無法保證效果的情況下,一旦你在手術的時候因為疼痛而亂動,那是非常危險的。
聽到這話,她諾諾的問:那半麻不行嗎?聽到這話,麻醉醫生又是一愣。隨後問她,怎么半麻呀?她指著自己的脖子,就從這裡往上。麻醉醫生聽到這話,簡直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如果不是醫療的嚴肅場合,相信他都能樂出來。麻醉醫生說,如果從脖子以上都麻醉過去,從性質上來說已經屬於全麻了。
最後,在麻醉醫生的耐心解釋下,她點頭同意全麻並籤字了。在實施麻醉的過程中,麻醉醫生也考慮到她家庭的困難。每一步都在儘可能節省時間、儘可能使用便宜有效的藥物,因為全麻的費用多少主要與全麻的時間長短及所用藥物多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