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手術,她居然要求醫生給她半麻!

2020-12-10 麻醉MedicalGroup

王大娘家在農村,一輩子幾乎沒有進過城裡。偶爾進幾次城,還是因為送姑娘上學和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直到有一天,她不得不再次進城。原因是,衛生院的大夫告訴她,她脖子上的瘤子太大了,得去大醫院割。

雖然捨不得錢,但由於這個瘤子已經壓得她晚上睡覺都睡不著了,因此就決定去做這個手術了。如果不是這麼嚴重,本就已不注重外表的她,就打算帶著這個瘤子生活一輩子了。

先做汽車,後坐火車。終於,在經歷了一天一夜的奔波,她們老兩口子終於到了能治她這個病的醫院。

入院的時候,也著實嚇了護士和醫生一跳。雖然大醫院每天都有很多病人,但像頸部這麼大瘤子的太少了。前些年還能見到,這些年幾乎就絕跡了。

可能是生活條件艱苦,在術前檢查中發現,她患有貧血和營養不良的情況。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她的瘤子已經從三面把氣管包繞了。這意味著,手術中不僅可能有大出血的可能,神經損傷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考慮到病情的特殊性,普外科發起了全院會診。很快,來自麻醉科、影像科及輸血科等相關科室的專家陸續到場。面對如此發雜病例,很多人都表示好幾年沒見過了。

麻醉科給的意見是:

1.瘤體包繞氣管對氣管壓力較大,但從片子上看還未形成明顯的角度。如果氣管有明顯的角度,高度提醒術後有氣管塌陷的可能。但不成角,也不能完全排除氣管塌陷可能,因此要做好相應的預案。

2.麻醉方式為全麻,這是必要的。雖然有的頸部小手術可以在局麻後者頸叢阻滯下完成,但這麼大的瘤體,建立安全的氣道可以最大程度保證病人安全。另外,全麻也可以讓病人耐受更長時間的手術。但在全麻誘導插管階段,也有可能因為肌肉鬆弛藥的應用導致氣管被壓癟,因此需要在清醒狀態下插管。

3.手術過程中,外科需要確保手術能夠切下來。但是不能全部切除,至少要對氣管進行必要的減壓或者將氣管切開區域暴露開。因為,一旦術後出現氣道緊急事件,可有地方進行切開。

影像科給的意見是:

看片子上,甲狀腺的腫物不僅包繞氣管,也在向胸骨後延伸。一旦常規甲狀腺手術無法將胸骨後的腫物提起,需要及時劈開胸骨手術。

輸血科給的意見是:

考慮到病人目前的貧血和營養狀況,為抵禦術中可能的大量失血,術前需要加強營養並備足同型血。

會診結束,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就等著手術日到來。

然而就在手術前一天,還是出現了一點特殊情況:

在麻醉醫生向她介紹麻醉方式的時候,她竟提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要求。在病房住的幾天,她聽到臨床的病人說全麻費用特別貴。因此,她一直就想找麻醉醫生商量能不能打點折。

當她可算見到麻醉醫生後,她告訴麻醉醫生家庭困難,希望麻醉醫生給她打點折。聽到這話,麻醉醫生不知道怎麼回答她。想了想說,醫院的收費都是有統一標準的,我只負責把麻醉做好,打折的事不歸我管呀。不同的麻醉有不同的價格,如果病情允許,我可以給你選擇其他麻醉。但是,你的腫物太大,其他麻醉風險太大,而且效果也無法保證。在無法保證效果的情況下,一旦你在手術的時候因為疼痛而亂動,那是非常危險的。

聽到這話,她諾諾的問:那半麻不行嗎?聽到這話,麻醉醫生又是一愣。隨後問她,怎么半麻呀?她指著自己的脖子,就從這裡往上。麻醉醫生聽到這話,簡直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如果不是醫療的嚴肅場合,相信他都能樂出來。麻醉醫生說,如果從脖子以上都麻醉過去,從性質上來說已經屬於全麻了。

最後,在麻醉醫生的耐心解釋下,她點頭同意全麻並籤字了。在實施麻醉的過程中,麻醉醫生也考慮到她家庭的困難。每一步都在儘可能節省時間、儘可能使用便宜有效的藥物,因為全麻的費用多少主要與全麻的時間長短及所用藥物多少有關。

相關焦點

  • 為何流產手術要「全麻」,而剖腹產卻多用「半麻」?這裡有答案
    經歷過剖腹產手術的寶媽一定會很好奇,為什麼生孩子這麼大的事,醫生卻只給寶媽「半麻」呢?而人流手術相對來說比較小,卻要用全麻呢?1.流產手術的「全麻」≠全身麻醉很多女性可能會覺得流產手術的全麻就等於全身麻醉,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流產手術的全麻只是讓手術者在手術過程中一直處於深度睡眠狀態中。
  • 剖腹產打麻藥,為啥有全麻和半麻之分?跟產婦這兩點「素質」有關
    文|好孕姐前兩天,去看望我閨蜜,她上周剛做完剖腹產手術,生了一個白淨的小公主。去了之後她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問道:「你當時做剖腹產手術,麻藥打的全麻還是半麻?」我說:「全麻啊,我膽子小,可不敢用半麻。而且我是順轉剖的,當時用了鎮痛泵也疼得要死,所以剖腹產時醫生直接給我用的全麻。」我閨蜜說:「幸好你用的全麻,半麻真是太恐怖了,我現在還能回想出肚皮被劃開的感覺……為啥醫生沒讓我選全麻呢?」閨蜜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想問。剖腹產打麻藥,為啥有全麻和半麻之分呢?是讓自己選的,還是有哪些適應條件呢?
  • 印度9歲女孩開顱手術,全程彈琴唱歌打遊戲,半麻清醒不畏懼
    在醫生發布的視頻中,小姑娘躺在手術臺上,頭部上方被一塊藍色手術布遮擋,而雙手卻在琴鍵上飛舞。鏡頭一轉,在藍色手術布後方,醫生正在緊張而有條不紊地為她進行開顱手術,身後還擺滿了冰冷冷的手術器械。
  • 「全麻」和「半麻」有啥區別?為何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卻是半麻?
    在面對流產手術的全麻和剖腹產的半麻時,就會更加疑惑,照理說危險係數越大的手術麻醉劑應該打的更多,所以出現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麻醉方式是為什麼呢?剖腹產的「半麻」有利於提高安全性半麻顧名思義就是半身麻醉,剖腹產的「半麻」就是麻醉下半身,醫生會在腰部硬膜這個位置使用一根很長的針,將麻醉劑推入產婦的脊椎中。所以等到麻醉劑生效後,產婦的下半身就完全失去知覺了,但是上半身及大腦的精神意識還是非常清醒的。
  • 手術中的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那麼局麻、半麻、全麻這些麻醉有什麼區別?常用在手臂或腿部,比如手臂粉碎性骨折手術等。半麻實際上,在醫學術語中並沒有「半麻」這個詞,準確的說法是椎管內麻醉。雖然很多人因為費用等原因,想要選擇花費少的麻醉方式,但大多數情況下該用什麼麻醉,還是得由醫生根據手術方式、部位,以及你本身的身體狀況決定的。如腹腔鏡手術,就只能用全麻。當然,有時候也能一定的選擇權。如腿部的手術,你就能在全麻和椎管內麻醉中選擇。
  • 全麻、局麻以及半麻,有什麼不同?醫生一般是如何選擇的?
    麻醉主要分為三種,全麻、半麻和局麻,很多人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那醫生一般會如何進行選擇呢?全麻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麻,其實這種方式是比較好理解的,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全身進行麻醉。阻滯麻醉也是局麻的一種,通過局部注射的方式來阻礙某個神經的疼痛感,能夠避免患者在手術中因為疼痛而影響手術。半麻顧名思義,就是半邊身子麻醉,用專業的術語來說就是椎管內麻醉。
  • 什麼情況可選擇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手術?專家告訴您
    劉女士不敢告訴家人,自己上網查了查,越查越擔心,這個「腫瘤」怕是得做手術了,到時候脖子那兒留個大疤多難看啊,萬一啞了嗓子怎麼辦......糾結了好幾天,她決定到醫院找專業醫生看看。  劉女士來到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肝膽乳腺甲狀腺疝外科就診,坐診的是科室主任、副主任醫師許傳波,他詳細了解了劉女士病史、結合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甲狀腺良性結節。
  • 成都甲狀腺4a需要手術嗎?
    成都甲狀腺4a需要手術嗎?很多患者都不清楚甲狀腺4a需不需要做手術,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甲狀腺4a是什麼樣的疾病。通常大家所說的甲狀腺4a就是指的甲狀腺結節4a,那麼,甲狀腺結節4a是什麼類型的結節?為什麼要這樣劃分呢?
  • 做手術時,全麻、局麻和半麻有什麼區別?不同的人該怎麼選?
    從來沒有做過手術的人,對麻醉方式是完全不了解,只知道有全麻、局麻和半麻,但是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對此可能會有點心慌。今天一文就來告訴你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該如何選擇,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甲狀腺結節一定要開刀?專家提醒:手術需謹慎!
    發現甲狀腺結節時,比較傳統的治療無非就是兩種方法,一種是定期觀察,還有一種是手術切除。開刀手術是甲狀腺結節疾病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然而甲狀腺開刀手術會帶來一些併發症:神經損傷、低鈣血症、頸部瘢痕、術後甲減等。
  • 甲友心聲——多年的甲狀腺結節,還是惡變了
    2020年1月17日,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穿刺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於3月23日在該院行甲狀腺全切手術多年的甲狀腺結節,惡變了每年體檢,我的甲狀腺結節一直是個老問題,大小變化沒有起伏,醫生叮囑我每年複查就可以了。就這樣,一晃十多年過去了。每半年或者一年複查甲功八項和甲狀腺彩超。結果都是合格。
  • 截肢手術,還是儘量全麻吧!
    上周,許久不開張的骨軟組織外科做了一臺手術。病人是一個小腿骨肉瘤患者,準備做左下肢截肢術。一看到是截肢,本身應該是我們科劉大夫的活,但她擔心讓她拎大腿,就悄悄和我商量換一下。作為手術室內的多面手,拎大腿這活兒基本是跑不掉的。如果麻醉的是女醫生,或許還可以找旁邊房間的男同事幫忙。這真應了那句話「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手術室內的麻醉醫生不僅要會麻醉這樣的精細活,也要有力氣抬病人、甚至拎大腿。女同事求到你了,咱也別推辭了,上吧!於是,我帶著糾結的心情接過了這臺麻醉。
  • 做同一種手術,為什麼你是全麻,他卻用半麻?
    「手術的過程中是睡著了好,還是清醒著好?」「醫生,我聽我家隔壁老王說他做闌尾手術的時候沒做全麻,他是清醒著做的手術,我也是做闌尾切除,為什麼要用全麻呢?」手術前,醫生總會被問到這些關於麻醉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常用的麻醉方法差異以及體驗差異。麻醉方式,一般常用的有全身麻醉、「半身麻醉」以及局部麻醉。
  • 甲狀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醫生帶你看懂甲狀腺B超報告
    許多患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開始憂心忡忡,四處求醫問診,有人甚至食不下咽,夜不能眠。而由於對癌症的恐懼,很多人直接做手術切除結節,帶來可怕的併發症。有些開刀很多次,切除後又復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陸穎理說,甲狀腺結節是臨床非常常見的疾病,超聲檢查發現率可高達76%。
  • 全麻和半麻哪個更好?醫生說出了真相
    做一些手術的時候,需要進行麻醉,但一些人認為麻醉是不好的,會讓人變笨,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近日有一個小孩患上了先天性耳前瘻管,必須手術才能緩解病情,但做手術是需要麻醉的,孩子的媽媽擔心麻醉之後,孩子的智力會下降,所以一直拖延不治療。
  • 就因為穿裙子,醫生拒絕給她做腸鏡
    門診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環境,就診人員多、病情各不相同以及心情都不好,加上醫生能分配給每個就診病人的時間非常少,很容易導致不滿。一旦有人不滿,就有可能影響整個就診秩序。面對隨時會發怒的門診病人,每次去門診,我都會小心翼翼。只要不違規,都會儘量滿足病人的要求。把難搞的大神滿意送走,我想也是一種本事。
  • 半麻還是全麻?
    米衛東主任接受健康時報大夫說視頻專訪   健康時報記者楊麗萍)「普京出國訪問隨身只帶一個麻醉醫生,而不是全科醫生,可見麻醉的重要性」。解放軍總醫院麻醉科主任米衛東說,如果沒有麻醉團隊的密切配合與參與,外科手術根本不能安全順利地進行。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需要全程高度集中注意力,觀察患者生命體徵,包括心跳、血壓等變化,並隨時給予調控與處理。   很多人對麻醉醫生的認識都停留在手術中打一針就好,殊不知,麻醉醫生在術中承擔的責任有多大,可將他們比喻成患者的第二生命 也不為過。
  • 溫州一女子做了隆胸手術後,頭痛噁心、視力模糊
    術中:醫生說半麻沒成功,但她感覺打進去了9月3日上午,記者在東方婦產醫院住院部5樓見到了小艾。雖然手術結束已經四五天時間了,但小艾左眼視力模糊、腰背不能動彈、頭痛噁心想吐的症狀卻沒有太大改觀。小艾告訴記者,她是在8月30日經人介紹來到東方婦產醫院的,並在當天下午四五點被推進手術室進行手術。手術分腰腹吸脂術和自體脂肪豐胸術兩個部分。進入手術室後,醫生先是給小艾在腰部進行打麻醉,「說是半麻(專業術語為椎管內麻醉,分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但醫生操作了一會兒說麻藥沒有打進去,直接改為全麻。」
  • 「日間手術」!龍崗區第三人民醫院可20分鐘「微創」治甲狀腺
    袁女士入院當日便步入手術室,手術期間意識清醒可以對答,歷時20餘分鐘,手術順利結束後她走出手術室激動地與相關醫生合影留念,也記錄下龍崗區三院首次將甲狀腺微創消融手術與日間手術模式相結合取得成功的重要時刻。據袁女士介紹,她是無意中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的,為此困擾不已,四處求醫,得到的治療建議卻各不相同。
  • 東光一女子被軋斷8根手指 醫生手術為她接活斷指
    近日,東光居民張女士為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手顯微外三科副主任杜志國送來一面錦旗,感謝醫護人員為她接好8根斷指。數月前,東光居民張女士在一家工廠打工時不慎被折彎機軋斷8根手指,她的同事隨即將她送到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