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說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時的江湖,應該就是現在的社會概念。在醫院,更是社會的縮影。
面對生老病死,人的本性暴露無遺:有因為得知無法醫治自暴自棄的、有因為醫生的一句冷言而拳腳相向的、有得知住院一晚需要一兩萬而把親人仍在醫院的……
而門診,無疑是江湖中的江湖。同意的小夥伴,先舉個手!
門診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環境,就診人員多、病情各不相同以及心情都不好,加上醫生能分配給每個就診病人的時間非常少,很容易導致不滿。一旦有人不滿,就有可能影響整個就診秩序。
面對隨時會發怒的門診病人,每次去門診,我都會小心翼翼。只要不違規,都會儘量滿足病人的要求。把難搞的大神滿意送走,我想也是一種本事。另外,作為麻醉醫生,門診也不是我們的主戰場,我們的主要工作地點還是手術室。在門診做無痛麻醉的時候,也就那麼一小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幾乎任何時候,我都是很能忍的。
然而,作為常年在門診工作的門診科室就不會像我這樣容易欺負的。前幾天,一個做檢查的大姐,因為一些原因,大夫愣是沒給她做檢查。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正好是我的門診班。正當我們一個一個做著胃腸鏡的時候,一個穿裙子的女生躺在了檢查床上。做腸鏡,當然要把褲子和內褲都褪到膝蓋上方的位置。然而,她居然穿著裙子!一時間,我們不知道怎麼辦。而她到不在乎,一伸手就把裙子掀起來了。這一掀不要緊,兩條大白腿赤裸裸的展現在眾人面前,縱然我們醫生對病人的身體見怪不怪、已經視覺疲勞了,但這次衝擊還是蠻大的。
這也許是人的心理因素:對於在門診做檢查的人,可能我們並未把她們真正當作病人。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也會把她們稱為受檢者。換句話說,如果人家沒有病,確實不應該稱呼其為病人。
然而,對於即將手術的人來說,因為術前有麻醉訪視環節,已經把她們認定為病人了。因此,儘管在手術室內消毒可能一絲不掛,但反射到大腦的信號,也只是一個病人。
看到她還要扒自己的褲頭,腔鏡室醫生連忙阻止了她。隨即,讓她整理好衣服、起來說話。醫生幾乎帶著質問的語氣道:你不知道要做腸鏡嗎?知道啊!知道你還穿裙子來?我怕把褲子弄髒了,尋思穿裙子能好處理一點。聽到這樣的回答,腔鏡室醫生一時語塞。
確實如此,人家說得也有理有據。另外,前一天在告知檢查事項中,確實沒有提到不能穿裙子的事。
此時,估計腔鏡室醫生大腦中瞬間飄過一萬個字:千算萬算,還是算漏了。看來,以後還真得提醒一下來看病的人。
有的人會問,穿裙子就不能看病了嗎?
看病,肯定能看。關鍵是,這樣不免會分散醫生的注意力;另外,讓其他人看到,還以為醫院對來看病的居然有這種奇葩要求。試想一下,做一個腸鏡,而受檢者卻赤條條地躺在那裡,確實不合時宜。
在和她溝通之後,她同意到附近超市買一條褲子換上。之後,在回到腔鏡室給她做檢查。
一場小風波就這樣過去了,但是也讓我們思考了很多:一方面,大眾對醫學常識或者醫療流程的知識很欠缺;另外,可能我們與前來看病的人溝通確實不夠。如果檢查之前她就知道完整的檢查流程,應該知道該怎麼做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