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年底航天大戲——長徵五號「復飛」之戰終於要來了。
12月21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火箭計劃於12月底前後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時隔兩年多,中國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在經歷失利重挫後,再一次走進公眾視野。
2006年10月,我國正式啟動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工程研製工作。作為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可大幅度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被認為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火箭首飛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實現全新跨越,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列。世界多個航天大國均將長徵五號與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能力最強的大型火箭——美國德爾塔4重型火箭相提並論。
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文昌發射,飛行至346秒時突發故障,任務失利。
此後,中國航天人蟄伏兩年,歸零,攻關,再歸零,再攻關。不少網友不斷給中國航天人打氣:「越挫越勇才是真正的中國精神。」「『胖五』(人們對長徵五號的暱稱——記者注):王者歸來!」
12月21日清早,文昌下起了小雨,而長徵五號火箭垂直測試廠房外,早已聚集了很多來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試驗隊員。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前唯一一次展露真容,試驗隊員有一個慣例——送火箭,陪火箭一起走到發射塔架。上午8時許,承載著長徵五號火箭的活動發射平臺緩緩駛出廠房,長徵五號57米的高大身軀依然如故,有20層樓那麼高。
人們對於長徵五號年底的這次發射非常期待:它不僅是屬於中國火箭「王者」一次自我證明的「復飛」,更是對接下來我國航天重大工程任務的一次「演練」和「啟動」。
遠的不說,我國計劃於明年開展的探月三期嫦娥五號任務、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載人空間站任務等,都將由長徵五號承擔。也因此,長徵五號被一些人稱為承載中華民族對浩瀚宇宙嚮往的「夢想之舟」。
來自國家航天局12月21日的消息稱,長徵五號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後,將開展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確認最終狀態後,將加注推進劑,按計劃實施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