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為什麼是一線城市?故事要從工業大道,一直說到琶洲西區

2021-01-17 澎湃新聞

原創 孫不熟 城市戰爭

話劇《工業大道》演出照

最近,我去劇場看了一部好評度頗高的廣州本土話劇,名字叫《工業大道》。

話劇講述了海珠區工業大道上祖孫三代人的故事,從電子廠工程師到貿易公司老闆再到人工智慧海歸人才,他們以三個截然不同的職業,分別闡述了三個不同的廣州時代。

從中,我們重溫到廣州作為中國頂級城市的輝煌歷史,也感知到這座城市洶湧澎湃、無可限量的未來。

為什麼要講述這條大道的故事?又為什麼把話劇的名字命名為工業大道?

說起工業大道,可能很多新廣州人並不熟悉,但是它有著非常厲害的威水史。這條位於海珠區西部的城市道路,曾經工廠林立,生產出廣州第一條萬噸巨輪、中國第一臺離心機、世界上第一件鈦制潛水服……

可以說,工業大道曾是廣州在工業時代最醒目的一個地理坐標,也是廣州曾經作為中國一流工業城市的鮮明寫照。

如今,這條大道兩旁的廠房基本拆除完畢,變成了現代化的商品房、文化創意園、生態公園。

然而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這部話劇要告訴我們的是,工業大道的歷史使命雖然已經完成,但它實業興邦、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早已在廣州播下種子,並一次又一次地助推這座城市站在時代的風口上。

1.

廣州1.0:工業時代

時光回溯到60多年前,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左右,彼時新中國百廢待興。毛主席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各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由此,當年我國大力提倡中國製造,修復民生之餘,建立現代工業體系。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在「把廣州市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城市」的政策指導下,廣州市政府把廣州「河南」郊區作為廣州市重要的工業基地加以建設。

1952年,廣州市政府決定專門開闢一條大馬路來建設工廠,曾全國聞名的「南國紙城」——廣州造紙廠所在的大馬路被選中,並被命名為「工業大道」。廣州造船廠、廣州重型機器廠、廣州鍋爐廠等30多家大中型工業企業都在此紮根,集聚成連片的工業園區。

在往後數十年時間裡,這條5.5公裡長的工業大道都處於其鼎盛時期,不僅生產出了萬寶牌電冰箱、虎頭牌電池、五羊自行車等風靡全國的日常用品,還誕生了廣州第一條萬噸巨輪、中國第一臺離心機、世界上第一件鈦制潛水服等重磅之作。

其中,廣州造紙廠是工業大道的明星廠家,不僅是工業大道最早入駐的老人,還是我國最早邁入世界近代化的造紙廠之一。1956年5月,毛主席還親自視察過造紙廠,這是工業大道人至今代代流傳的佳話。

如果說工業象徵是廣州的1.0時代,那麼工業大道就是那個時期廣州的排頭兵,助力廣州從一個商業城市轉型為全國舉足輕重的工業城市。

這份功勞,在時代長河中熠熠生輝,不只工業大道的子女們記得,每一個用過潔銀牙膏、萬寶冰箱的人也記得。

2.

廣州2.0:貿易時代

經過數十年的工業追趕,中國製造初步打下了底子,能夠自給自足,工業有所建樹。但想要富裕起來,我國還迫切需要融入全球貿易的洪流中。

1992年,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新目標,到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WTO),自此可以看作我國進入了2.0時代——國際貿易時代。

在這個時代,如何把中國製造推向世界是當務之急,一個能在國際貿易中發揮加速器效應的會展平臺,顯得尤為重要。

擁有廣交會這張王牌的廣州,再一次站到了時代的風口上。

廣交會有多重磅?這裡給大家簡單普及下,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創辦於1957年,由周總理親自定下「廣交會」這一簡稱,自出生起,它便肩負著突破國際貿易封鎖、打通國際市場的重任,每年舉行兩屆,至今已成功舉辦128屆。

那麼廣交會具體是在哪裡呢?

1957年,首屆廣交會選在越秀區中蘇友好大廈舉辦,而後相繼遷址到海珠廣場(1958-1973年)、流花路展館(1974-2008年),在越秀區兜兜轉轉40年後,終於選擇了一塊更舒展、更前沿、也更具歷史榮光的熱土——琶洲。

2008年,廣交會整體搬遷至琶洲展館舉行。同年,廣交會的規模躍居世界單年期展會第三,現在已經成了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國第一展」 。

琶洲,曾經是黃埔古港的發源地,被認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選擇在這裡舉辦廣交會,再合適不過。於是,這片滿載歷史榮光的熱土,以廣交會新展館契機,也再次迎來騰飛。

以琶洲廣交會為樞紐,廣州積極融入國際貿易的浪潮,吞吐來自全球的商品、資金、信息流等,2019年,廣州商品進出口總值9995.81億元,為全國各大城市第6,貿易順差達到520.15億元,在促進國際經貿往來的同時,持續為我國創收。

不只是商貿展覽,重量級的高端峰會也十分青睞琶洲。《財富》全球論壇、讀懂中國國際會議、IFF國際金融論壇、世界航線發展大會、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都選擇琶洲舉辦。

琶洲儼然成了全球精英在廣州「頭腦風暴」的智慧高地,這裡不僅促進了全球商品的自由化貿易,還迸發出全球領先的思想、觀念和創意。

毫無疑問,在貿易這個2.0時代,琶洲在廣州的風頭完全不輸當年的工業大道,而廣州市也憑藉琶洲站在了時代的前沿。

3.

廣州3.0:科創時代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又發生了變化。2018年開始,國際貿易摩擦不斷,我國科技產業面臨西方國家「卡脖子」的痛點,中國經濟必須加快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型。

由此,廣州必須適應這個新常態,邁入一個全新的3.0時代,那就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引擎、以高新產業為突破口的資訊時代。

時代的關鍵節點上,海珠再次站出來擔當排頭兵,琶洲花開兩朵,中區由廣交會獨領風騷,西區則定位為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一號文」——《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廣州計劃以琶洲(西區)為核心、以珠江為紐帶,打造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這片試驗區總面積約81平方公裡,體量相當於10多個珠江新城。

以新形象面世的琶洲出手驚人,它主導了這一時期廣州的城市發展脈絡、錨定了廣州未來的造富之地:以琶洲為核心,廣州的城市科技中軸成型了。這條科技中軸北起帽峰山,串起了黃埔科學城、天河智慧城、海珠琶洲、大學城、南沙科學城,全部是高精尖產業,構建出一個驚豔無比的軸線經濟帶。

立足廣州,琶洲志在四海。據《琶洲地區規劃發布(2019-2045)》,到2025年,琶洲計劃實現地區營業收入約5000億元,到2035年,實現營業收入1.2萬億元,就業人口80萬人、居住人口34萬人,並「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會展產業集聚核」。

以下是琶洲西區的超強陣營:

如上圖所示,騰訊(微信)、阿里、小米、YY、科大訊飛、唯品會、TCL、三七互娛、樹根互聯等科技巨頭赫然在列。

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網際網路產品當屬微信,目前月活躍用戶超過12億人次,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民級應用。因為用戶基數大、用戶時間長、連接資源廣,有人說微信是中國網際網路的流量生產中心,實不為過。

大家知道,廣州最顯著的城市屬性是什麼?流量大城,亞洲最大高鐵站、中國第三大機場、第三大地鐵網絡、第四大港口、全球最多在校大學生、……這些世界級的海陸空基礎設施,讓廣州成為全國性的人流、物流與資金流超級集散地。

而在線上,因為有微信這個超級產品,廣州堪稱中國網際網路信息流的集散與分發中心。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廣州都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流量大城。

所以,微信就是琶洲最大的底氣。有微信這個超級產品壓軸,廣州何愁在中國數字經濟的版圖上沒有名字?

4.

小結

做出一次正確決策,很難,但更難的是,連續做出正確決策。

或者說:

偶爾一次站在風口上,可以說是運氣,但每一次都能站在風口,就是實力了。

廣州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選手。

回顧歷史,中國經濟的主旋律歷經了工業、貿易、科創三個時代。而在每一個時代中,都能清晰地看到廣州的名字,廣州作為中國頂級城市、一線城市的IP,源遠流長、根深蒂固。

工業時代,廣州快速響應國家號召,在城市中心樹立起一座座現代化的工廠,鋼鐵廠、電子廠、造船廠在工業大道如春筍般冒出,中國第一臺離心機、世界上第一件鈦制潛水服由廣州製造,萬寶牌電冰箱、虎頭牌電池、五羊自行車從廣州風靡全國。

貿易時代,廣交會成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最響亮的一個平臺、一條通道、一張名片,廣州據此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個超級聯繫人,擔任著中國商品走向世界的展示窗、連接器、加速器。在這個過程中,位於琶洲中區的廣交會展館區功不可沒。

科創時代,國際貿易摩擦頻仍,中國經濟面臨科技「卡脖子」的痛點。在此背景下,廣州再次順應時代號召,集全市之力推出「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志在科技攻關、創新驅動與高質量發展。這個時期,琶洲(西區)再次成為幸運兒,展現出歷久彌新的強大基因。

回到文章主題,廣州為什麼是中國一線城市?答案已經清晰可見,從工業大道到琶洲廣交會館,再到琶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永遠都在擁抱變化,從未抱守殘缺、停滯不前。

據此,廣州在全國經濟的每一次蝶變中,都展現出超強的適應能力,其中蘊含的韌性、前瞻性、可變性都是廣州作為一線城市的密鑰。

延伸閱讀:

從寫字樓租金,看中國城市的排名從千萬級房產的成交量,看城市排名巨頭紛紛搬離矽谷,給大灣區什麼啟示?松山湖:「農村打敗城市」的最佳範本CBD藍皮書發布,有關CBD的排名都在這了中國聯繫度最強的10對城市一線城市CBD空心化?大企業都到郊區當樓主房企總部出現搬家潮?房企最愛的城市竟是它

原標題:《廣州為什麼是一線城市?故事要從工業大道,一直說到琶洲西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州為什麼是一線城市?故事要從工業大道,一直說到琶洲西區
    話劇講述了海珠區工業大道上祖孫三代人的故事,從電子廠工程師到貿易公司老闆再到人工智慧海歸人才,他們以三個截然不同的職業,分別闡述了三個不同的廣州時代。從中,我們重溫到廣州作為中國頂級城市的輝煌歷史,也感知到這座城市洶湧澎湃、無可限量的未來。為什麼要講述這條大道的故事?又為什麼把話劇的名字命名為工業大道?
  • 琶洲西區夜景「呼之欲出」
    無論是沙面、西堤的異國風情,珠江北岸24棟的巨幅城市立面,還是珠江新城的廣州「曼哈頓」,都讓人流連忘返。而隨著建設進度加快,琶洲西區摩天大樓群已經初具規模,未來,這裡也將成為廣州新的夜景勝地。記者獲悉,廣州擬對琶洲西區包括廣報中心在內的32棟建築照明系統進行統籌設計,形成主題鮮明、層次清晰,恢弘大氣、震撼人心的夜景光環境效果。
  • 琶洲32座建築「量體裁衣」,琶洲西區夜景「呼之欲出」
    無論是沙面、西堤的異國風情,珠江北岸24棟的巨幅城市立面,還是珠江新城的廣州「曼哈頓」,都讓夜裡的廣州讓人流連忘返。而隨著建設進度加快,琶洲西區摩天大樓群已經初具規模,未來,這裡也將成為廣州新的夜景勝地。
  • 琶洲西區夜景「呼之欲出」
    無論是沙面、西堤的異國風情,珠江北岸24棟的巨幅城市立面,還是珠江新城的廣州「曼哈頓」,都讓人流連忘返。而隨著建設進度加快,琶洲西區摩天大樓群已經初具規模,未來,這裡也將成為廣州新的夜景勝地。記者獲悉,廣州擬對琶洲西區包括廣報中心在內的32棟建築照明系統進行統籌設計,形成主題鮮明、層次清晰,恢弘大氣、震撼人心的夜景光環境效果。
  • 琶洲32座建築設計升級,琶洲西區夜景「呼之欲出」
    記者獲悉,廣州擬對琶洲西區包括廣報中心在內的32棟建築照明系統進行統籌設計,形成主題鮮明、層次清晰,恢弘大氣、震撼人心的夜景光環境效果,完善廣州CBD的夜景升級,打造廣州新的城市名片。打造恢弘大氣的夜景光環境打造琶洲成為廣州夜間新名片廣州的夜間經濟發展迅猛,直播帶貨紅紅火火,跨境電商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增加值達到千億級,而琶洲西區(範圍:西起江海大道,東至華南快速路,北起閱江路,南至新港東路),也從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到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轉變中加速發展
  • 包括廣報中心在內的琶洲西區32棟建築將統一打造新夜景 琶洲西區...
    原標題:包括廣報中心在內的琶洲西區32棟建築將統一打造新夜景琶洲西區夜景「呼之欲出」   燈光節結束了,但夜晚的廣州卻永遠不缺少美景。
  • 廣州琶洲西區將建世界級綜合體
    赤沙地鐵段崛起250米數字科技總部,打造多元融合24小時活力社區 借鑑哈德遜廣場項目,未來廣州琶洲西區赤沙地鐵車輛段將打造成世界級綜合體
  • 琶洲西區用地僅剩1/3!廣州擬開發琶洲南區並建四大樞紐綜合體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廣州該如何做才能繼續佔住身位並該如何反超呢? 從這個角度去看這份規劃,能從中發現很多表露廣州的「小心思」,比如規劃提出: 琶洲要爭取辦數字產品國際展會。這是要把廣州最擅長的會展產業和網際網路經濟結合琶洲未來要有四座樞紐綜合體。
  • 廣州的面子,琶洲的裡子
    但坐擁如此優勢,廣州卻並未誕生出像阿里、京東一樣的電商巨頭。甚至在一直引以為傲的跨境電商上,廣州也一度被隔壁的深圳和浙江的杭州超越。與網際網路「電商時代」的失之交臂,讓廣州在輿論中顯得「灰頭土臉」,更讓廣州在城市競爭中成為被嘲諷、被看衰的對象。廣州迫切需要拿出一些強有力的動作來證明「我不比他們差!」
  • 廣州最核心位置留給了數字經濟,琶洲如何答卷
    作為廣州市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核心片區,琶洲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完成三項任務?  關鍵詞:優勢 非數字經濟不要 琶洲底氣何在?琶洲是廣州在市中心唯一留下的具備一定規模的市儲備用地。廣州一直將琶洲規劃在最需要和最前沿的產業上,曾規劃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致力打造電子商務總部集聚區。這一規劃很明顯地是要回答在「電商經濟」時代「廣州有什麼?」
  • 廣州海珠琶洲西區將建「夢享花園」打造四個主題景區
    圖片截取自招標文件河岸栽杉、四季開花,區域內打造四個主題景區新快報訊 記者王彤報導 河岸栽杉、四季有花,廣州海珠琶洲西區將建設「夢享花園」。近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琶洲西區(收儲紅線範圍內)綠化景觀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公告,提出在該區域打造創·芯廣場(中心廣場)、河岸杉杉(磨碟沙湧景觀帶)、趣味動感花園(東側商務公園)、夢享活力公園(綜合公園)四個節點。
  • 廣州最核心位置留給了數字經濟,琶洲如何答卷
    作為廣州市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核心片區,琶洲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完成三項任務?  關鍵詞:優勢 非數字經濟不要 琶洲底氣何在?琶洲是廣州在市中心唯一留下的具備一定規模的市儲備用地。廣州一直將琶洲規劃在最需要和最前沿的產業上,曾規劃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致力打造電子商務總部集聚區。這一規劃很明顯地是要回答在「電商經濟」時代「廣州有什麼?」
  • 廣州的面子,琶洲的裡子
    但坐擁如此優勢,廣州卻並未誕生出像阿里、京東一樣的電商巨頭。甚至在一直引以為傲的跨境電商上,廣州也一度被隔壁的深圳和浙江的杭州超越。與網際網路「電商時代」的失之交臂,讓廣州在輿論中顯得「灰頭土臉」,更讓廣州在城市競爭中成為被嘲諷、被看衰的對象。廣州迫切需要拿出一些強有力的動作來證明「我不比他們差!」
  • 琶洲西區將變身「夢享花園」,四季可賞花、還有小球場
    7月24日,琶洲西區(收儲紅線範圍內)綠化景觀工程勘察設計開始招標,整個項目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包括四大重要節點,營造集遊憩娛樂、健身鍛鍊、會友交流的多元公共活動空間及集辦公景觀、公園景觀為一體的現代城市景觀空間。
  • 廣州再迎62.7km新地鐵,對琶洲西區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廣州作為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的聚集區,自然也不例外,廣州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時間的推移,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綜合經濟實力以及經濟體系都非常成熟和完善的城市,廣州同時也是常住人口數量位居我國第3位的一個城市。
  • 琶洲+金融城+魚珠+大學城「合體」 打造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
    珠江南岸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創新集聚區,即琶洲核心片區(含廣州大學城)(西起廣州大道,東至珠江前航道與官洲水道交匯處,北至珠江前航道,南至新滘路-赤沙湧-官洲水道,約30平方公裡;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珠江北岸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發展區,包括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西至華南快線,東至科韻路,北至黃埔大道、中山大道,南至珠江,約8平方公裡)和魚珠片區(西至魚珠,東至東二環高速,北至廣園快速,南至珠江,約25平方公裡),總面積共33平方公裡。
  • 265米廣州新地標!琶洲南區將建「巨無霸」城市綜合體
    發揮TOD樞紐價值 推動城市空間轉型赤沙車輛段場站綜合體項目地塊位於琶洲南區內,北至黃埔湧,南至赤沙湧,西至海州路(規劃),東至華南快速路,位於11號線石榴崗站和赤沙滘站之間。項目用地面積56.01公頃,現狀主要為十一號線車輛段施工場地及倉庫用房。地塊主要涉及廣州地鐵集團、畜牧總公司、紅衛村等權屬單位。
  • 金融城、琶洲、南站……今年廣州地塊出讓重點在這些區域
    | 海珠區出讓地塊主要集中在琶洲海珠區今年出讓的各類地塊共有15宗,除了一宗位於金輝路的住宅用地外,其餘全部位於琶洲地區。琶洲西區有10塊商服用地,和一塊文化設施兼容商務辦公用地;琶洲中一、中二區有4塊商服用地。
  • 四巨頭琶洲廣州「總部」猜想
    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如桂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介紹,琶洲定位「網際網路創新發展集聚區」,是考慮在「網際網路+」時代,廣州要引進一些國內外網際網路龍頭企業,帶動廣州的網際網路產業加速發展。文章稱,「廣州提出集聚區規劃,正是要實現這一目標,以期培育更具競爭力的移動電商龍頭。」   在廣州市電商協會秘書長張強看來,移動網際網路正是廣州想在網際網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抓手。   「廣州的電商發展起步略晚,但後勁比較足」。張強認為,微信在廣州的誕生,證明廣州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可能超越其他城市。未來移動網際網路90%的生意可能來自微信朋友圈。
  • 廣州第二珠江新城,就在琶洲?
    撰文 | 米叔唯品會172米,赫基國際大廈194米,騰訊廣州總部大樓207米,邦華環球貿易中心、星河灣中心250米,廣商中心360米……(琶洲西區雛形已現)如今,琶洲西區這塊僅2.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已經崛起一片片高樓大廈,這裡建成、在建、將建的大廈密集程度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