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聲明一點關於感冒藥不能和消炎藥一起吃這一觀點純屬是瞎說,現在一感冒就吃各種感冒藥加頭孢的人根本就不在少數,比如像有的人就是,一感覺喉嚨有一點不舒服,就拿頭孢來吃,怎麼解釋都不行!
分析了一下具體的原因,主要有三種原因:
1、人家的職業是騙人,而醫生的職業則是看病,用自己的興趣去挑戰人家的職業了;
2、關於感冒服用消炎藥之後仍然存在一些比較小的診所,不正規的醫院給病人亂開藥,尤其是在使用抗生素等方面,濫用的真的非常嚴重,從而導致很多的人認為感冒咳嗽就要吃消炎藥的幻覺一直都是存在的;
3、都已經吃了十幾二十年了,而且本身感冒就有自愈性的,如果吃了消炎藥之後,正好感冒5-7天周期也就到了,自愈的效果與服藥之後所帶來的結果正好碰巧的撞上了,自然而然會覺得非常的有用,殊不知不吃藥其實也會好的!
所以,不存在感冒藥不能與消炎藥一起吃的這一說法,很多人很有可能至今還仍然在用!
唯一正確的說法是:我們大部分的感冒其實都是根本沒有必要去吃消炎藥的,哪怕是流感,也是一樣的,不一定要吃消炎藥,因為大部分的感冒其實都是屬於病毒性的感染,最為主要的是抗病毒,而並不是消炎藥來進行抗細菌!
普通的感冒,一般都是全身性症狀相對比較的輕,發熱不是特別的明顯,很有可能會存在一些流鼻涕、咳嗽以及咽痛等相關的症狀,只需要對症服用一些感冒藥也就可以了;
而流感則同樣是屬於病毒性的感染,跟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感必須要進行抗病毒,尤其是再流感盛行的時候,在24小時之內儘早的服用藥物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同樣沒有必要去服用消炎藥,除非出現了一些中耳炎、肺炎以及腦炎等併發症!
感冒到底要不要使用消炎藥(這裡指的就是抗菌藥),最好是可以查血或者是明確的發現自己有細菌感染之後方可選擇進行使用,不然在自己感冒的這一期間,服用感冒藥加上消炎藥。
這或許完全屬於是亂用藥,而動不動的就給你開頭孢類藥物的醫生,其實也是屬於亂開藥,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
而且根據有關的統計數據表明,成年人每人每年患感冒的平均次數是2--3次左右。這好傢夥,這要是不感冒一次還真的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啦,其實就是這種我們非常熟悉的感冒,很多人對於它並不是特別的了解。
其實,感冒在醫學上面的全名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稱上感),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就是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發燒、頭疼、嗓子疼、咳嗽等相關的症狀,而且大多數的感冒其實都是由於病毒引起的。
所以,對於一感冒就吃消炎藥(抗菌藥物)的做法其實這是不可取的。用抗菌藥物來殺病毒,本身就是驢唇不對馬嘴啊,況且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冒具有一定自愈的傾向,即使是不吃藥,也會經過一周左右的時間慢慢的進行康復。
當然,也有少數的患者很有可能會發生細菌性的感染,只有當出現用藥指徵的時候才需要在相關醫生的指導之下使用"消炎藥"(即頭孢類、阿奇黴素等抗生素)
總而言之,實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可以吃一些感冒藥來控制自身的症狀,但是自己儘量不要盲目和消炎藥(抗菌藥物)一起吃,不然很有可能不僅沒有任何的好轉,甚至還會引起病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