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俄華僑史料彙編》面世 填旅俄僑史研究空白

2021-01-09 中國僑網
《旅俄華僑史料彙編》面世 填旅俄僑史研究空白

2016年05月16日 10:03 來源:人民網 

參與互動

  人民網哈爾濱5月16日電(楊海全)由黑河學院教師編寫的《旅俄華僑史料彙編》面世,該書是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專項《旅俄華僑歷史文化研究基地》項目的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旅俄華僑華人史料系統研究的空白。

  為記載旅俄華僑的史跡,課題組成員歷時三年輾轉奔赴黑龍江各市、縣邊境檔案館及中東鐵路沿線檔案館挖掘原始檔案,借鑑俄羅斯哈巴羅斯斯克檔案館和符拉迪沃斯託克檔案館的檔案資料,精心梳理,匯集編纂《旅俄華僑史料彙編》。

  《旅俄華僑史料彙編》挖掘整理旅俄華僑檔案資料,以大事記建構基本框架,記錄了從「割地成僑」的一萬餘名原住居民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旅俄華工,從20世紀中期的留蘇人員到當代的旅俄華僑,近百餘年綿延不斷、起伏跌宕的歷史,記錄了旅俄華僑在各種因素影響下,人口數量、籍貫構成、文化程度、職業結構、生活狀況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對旅俄華僑經濟貿易、政治生活、群體活動、文化認同、社會地位以及旅俄華僑對僑居國俄羅斯和祖居國中國的貢獻作詳細記載。

  本書分為旅俄華僑大事記、電報、命令、公文、書信、新聞報導六個部分,編輯整理了大量民國時期政府公函、公務呈請、公署文稿、大事案由、外交照會、邊務條陳等公文,通過文字再現中、俄(蘇)兩國僑民政策、出入境管理辦法、僑民生活狀況、社團組織活動、外交政策、關稅收訖、邊務事宜,通過書信、媒體等不同角度,記錄一個時代、還原一段史實,再現旅俄華僑群體發展變化的全貌。

  主編寧豔紅介紹,本書的編寫意義在於挖掘旅俄華僑的歷史檔案資料,開闢旅俄華僑華人研究新領域,填補旅俄華僑華人系統研究的空白,為開展國際移民史、世界華僑史研究提供基礎資料,也為中俄之間區域合作及中俄關係史研究工作提供借鑑。

【編輯:金嘉龍】

相關焦點

  • 走進中國唯一的旅俄華僑紀念館▶感受旅俄華僑崢嶸歲月
    走進中國唯一的旅俄華僑紀念館▶感受旅俄華僑崢嶸歲月 2020-12-08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國首部華人華僑史料彙編出版 記錄華人奮鬥史
    泰國第一部華人華僑史料彙編《泰國華僑華人研究》最近的出版,可謂彌補了泰華社會不少有志於華人華僑歷史研究人士心中的一個缺憾。泰中學會會長洪林女士十三日即稱,希望這部書的出版為中泰學界了解泰國華僑華人提供一定的翔實資料,突破泰國華僑史的空白,促使《泰國華僑華人史》早日問世。
  • 《雲南15種特有民族古代史料彙編》首發
    《雲南15種特有民族古代史料彙編》首發 2019-09-18 13》首發式現場 張丹 攝   中新網昆明9月18日電 (記者 張丹)18日,《雲南15種特有民族古代史料彙編》在昆明首發,填補了雲南15種特有民族在史料系統性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的空白,對構築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文獻學意義。
  • 中國唯一旅俄華僑紀念館:全新風貌再現百年歷史
    中新網黑河11月1日電 題:中國唯一旅俄華僑紀念館:全新風貌再現百年歷史  中新網記者 王琳  在中俄邊境城市黑河,坐落著中國唯一一家以旅俄華僑、留蘇(俄)學生歷史為陳列主題的紀念館。2020年,已有114年歷史的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在經過改建擴容後重煥生機、廣納來客,於近日迎來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考察團。
  • 旅遊局召開中俄邊境旅遊座談會 研究俄旅華工作
    記者從國家旅遊局旅遊促進與國際合作司獲悉,8日,國家旅遊局組織部分省區市旅遊部門負責同志在京召開中俄邊境旅遊市場座談會,研究探討如何進一步做好俄羅斯旅華市場工作。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祝善忠主持會議。與會代表對俄來華邊境旅遊現狀及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圍繞如何以邊境旅遊為著力點,推動俄旅華市場增長,擴大俄羅斯邊境入境旅遊的規模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祝善忠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說,今年是中俄兩國領導人共同確定的俄羅斯「中國旅遊年」,擴大俄羅斯旅華市場規模對於促進中俄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 西安事變八十周年 兩岸文史專家臺北座談「史料彙編」
    》將史料系統化,留予後人研究。  為紀念西安事變八十周年,大陸西安事變研究會所編輯的八卷近四百萬字《西安事變歷史資料彙編》今年7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並在兩岸發行。據介紹,這套史料彙編收錄多位歷史當事人、見證人的回憶文章,以及事件前後的大量電文、書信、報告、日記等檔案文獻,較為全面地記錄和再現西安事變。  26日,西安事變研究會會長楊瀚及副會長米鶴都來到臺北夏潮基金會,與臺灣史學界專家交流。
  • 旅美華僑十年捐五千文物 含日本投降原版照片
    旅美華僑十年來先後向國內三十多家博物館捐贈近5000件文物史料招思虹:送抗日文物回國「訴說」歷史>3月31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接受了旅美華僑招思虹捐贈的記錄了大量抗戰和二戰史實的文物資料,其中包括1945年日本投降的原版照片等。
  • 介紹中國古代史研究史料的類型
    (一)按照史料的形式分類 按史料的形式可分為三大類: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和口傳史料。1.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記載下來的史料。根據書寫文字的載體不同又分為甲骨文字史料、金文史料、帛書史料、簡牘史料、石刻文字史料、典籍史料。
  • 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裝修展陳雙升級
    以史育人新陣地 旅遊觀光打卡地——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裝修展陳雙升級經過1年的用心「雕琢」,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新館於今年7月1日對外開放。同時,新充實的大量史料史館內展陳更加厚重,成為人們接受教育、回顧歷史的紅色教育陣地。
  • 風口上的華僑城,真能靠「文旅」翻身?
    當下的華僑城也不會因為在某一時間點的旅客大增,就能成為一家運營穩健的文旅公司,因為其經營模式沒有任何變化——依靠文旅低價勾地,待文旅成熟之後高價賣房。至於文旅業務帶來的運營收入、利潤,若單獨來看,相當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此前,押注文旅的孫宏斌在回答「在文旅業務中,地產扮演著什麼角色?」這一問題時,曾表示如果融創不堅持做地產,那也就沒有錢做文旅。
  • 《雲南15種特有民族古代史料彙編》(上、中、下)首發 內容具有開創...
    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 賀凱)9月18日上午,《雲南十五種特有民族史料彙編》首發式在雲南大學出版社舉行。《雲南十五種特有民族史料彙編》首發式 賀凱 攝  據了解,雲南民族種類繁多,5千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傣、納西、白、哈尼、傈僳、普米、拉祜、佤、景頗、布朗、德昂
  • 旅日華僑退休很糾結 生活或捉襟見肘
    現在位置:中日經濟交流網>>中日萬象更新:2013年08月29日13:27 旅日華僑退休很糾結 生活或捉襟見肘 目前,越來越多的旅日華僑都到了臨近退休的年齡。
  •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戰例研究走進營連夜校課堂
    「化學武器在一戰時被應用於戰場……」3月下旬,在第78集團軍某旅防化營夜校課堂上,營長高海峰結合歷史戰例進行理論授課,翔實的數據、生動的圖片、新穎的觀點吸引著參訓人員,現場氣氛熱烈。該旅圍繞工兵、防化、舟橋等作戰保障專業領域開展戰例研究,不斷強化基層指揮軍官的戰場意識和敵情觀念。
  • 濟南華僑城繡源河文旅項目主力業態正式籤約
    他指出,作為濟南東拓與濟南都市圈建設的節點,華僑城紮根繡源河片區,成為橋接濟章城區、填補城市發展空白的關鍵一環,這必將為濟南東部區域文旅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作為華僑城集團在山東的大型綜合文旅項目,華僑城歡樂薈定位山東致美濱水城市文化客廳,樹立山東文旅綜合示範標杆,融合齊魯城市文化,打造集文化體驗中心、科技體驗中心、家庭娛樂中心、潮流運動中心、青少年教育中心為一體的體驗式文化旅遊綜合項目。
  • 中山華僑城歡樂海岸正式動工!三年打造灣區新文旅體驗勝地
    預計2023年後,這個大文旅項目將建成開放。 「從2017年5月華僑城集團與中山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算起,我們籌備中山歡樂海岸項目已近3年。」華僑城華南集團副總經理,中山、順德華僑城董事長馮暉說。
  • 華僑城亮相2019旅交會 文旅融合賦能全域旅遊
    多彩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歷史文化景觀、良好的生態氣候環境,構成了雲南深厚的文旅資源稟賦優勢,已成為國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旅遊目的地。11月15日至17日,2019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昆明)(以下簡稱「旅交會」)在雲南舉行。
  • 株洲十個古鎮老街手繪地圖面世
    鑑賞會現場 天元區文旅廣體局供圖8月3日,株洲十大古鎮老街手繪地圖鑑賞會在天元區文化館舉行,這也是該批地圖首次完整面世。三門古鎮、雷打石古鎮、鑿石鋪古鎮、馬家河古鎮等十大古鎮老街地圖,勾起了許多老株洲人深藏於心底的記憶和情懷。
  • 旅日華僑返鄉 蘇州市僑辦送上貼心服務
    旅日華僑返鄉 蘇州市僑辦送上貼心服務
  • 昔日絕密史料今揭開:隱藏在黑河的又一『寶藏級展館』
    114年前的黑龍江畔上,一座由旅俄華僑畢鳳芝投資修建的歐式建破土動工。現如今,此建築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通濟當鋪舊址,同時也是旅俄華僑紀念館的所在。是全國唯一一家以旅俄華僑、留蘇(俄)學生歷史為陳列主題的紀念館。
  • 日本稅改給旅日華僑華人帶來紅利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22日電日本新華僑報網22日發布文章,簡要闡述日本稅制改革的內容,分析其對華僑華人產生的影響。旅日華僑華人自然可以享受其中的「紅利」。從總體上看,這次改革的大目標定位在刺激經濟增長需求的同時避免增加民眾的生活負擔。其重點聚焦在三個方向:第一,促進「後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經濟再生;第二,構建「二氧化碳零排放社會」;第三,實施提高企業信息處理標準化和兼容性水平的「數位化轉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