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的幕後黑手不是楊秀清,不是洪秀全而是他

2020-12-13 國文備乘

了解南京,不能不提太平天國,了解太平天國,天京變亂是繞不開的話題。

天王宮殿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相信很多讀者都會對天京變亂唏噓不已,也會不由自主地感嘆:如果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會不會一統江山建立漢人政權,或者至少與清廷劃江而治,然而沒有如果,太平天國還是從天京變亂由盛轉衰了!

一、傳統的天京變亂說法值得商榷

那麼天京變亂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長期以來我們可能一直被教科書誤導了!

傳統的觀點認為天京變亂的主要經過是,東王楊秀清逼封萬歲,佐天候陳承瑢向天王告密,東王欲弒天王,天王洪秀全感到東王楊秀清要造反,密詔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回天京誅楊。

天京變亂關係圖

石達開由於在湖北路程較遠,韋昌輝先到天京聯合燕王秦日綱把東王府楊秀清及黨羽兩萬多人全部殺死,翼王回京責備北王濫殺之事,北王有殺翼王心,翼王石達開連夜縋城而走,北王殺翼王全家,天王殺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和陳承瑢。

這個過程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一是這裡邊把誅楊的決定推到天王身上不妥,二是楊秀清很可能沒有逼封萬歲,三是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並非是得到天王密詔而返京,而是東王軍事戰略的調動。四是既然洪秀全沒有下達誅楊的密詔,那誅殺楊秀清的計劃,策劃誅楊的核心可能是陳承瑢,只是天王也默認了。

二、逼封萬歲是子虛烏有

逼封萬歲的說法見於《李秀成自述》、「天京事變」時期撰寫的文人筆記《金陵省難紀略》和《金陵雜記》。李秀成說:「因東王天王實信,權託太重過度,要逼天王封其萬歲。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而石達開自述裡,石達開稱:「洪秀全本欲殺楊,口中不肯,且故意加楊秀清為萬歲,韋昌輝忿氣,把楊秀清殺了。」

石達開與李秀成,分別為太平天國前期及後期的中樞重臣,石更是事變的當事人之一,他們都「供認」有封楊秀清「萬歲」之舉,可以互相印證,確有其事。問題在於是洪秀全主動「加封」還是楊秀清「逼封」,一字之差,暗含無限玄機。

李秀成在天京事變時,僅是頂天燕秦日綱手下的一員戰將,並未親歷天京變亂。

李秀成畫像

李秀成獲得「逼封萬歲」信息來源可能是官方洪秀全的宣傳信息,是洪秀全為「誅楊」尋找法理依據而製造的政治謠言。

試想「逼封萬歲」四字就充滿了滑稽感,萬歲從來是自己打江山打下來的,從來沒有靠別人封來的。田間耕作的老農也明白「逼封萬歲」就意味著造反,東王楊秀清能蠢到要造反還要提前通知對方的地步嗎?大概洪秀全在編造政治謠言的時候也沒有考慮那麼多。

楊秀清畫像

而且逼封萬歲也與佐天候陳承瑢告密說矛盾。如楊秀清確曾當眾逼洪秀全封其「萬歲」,篡逆之心既露,便無「密」可告;「告密」既實,說明楊秀清還在秘密活動,沒有公開「逼封」。陳承瑢所告之「密」是東王「欲弒天王」。此亦見諸其他史料。《甕牖餘談》載:「顧東賊慮洪逆之不能容也,潛欲作難而未發。其信任之左右,私往白洪逆。」

而石達開就不同了,石達開是天京變亂的親歷者,其說法更值得相信,同時也符合洪秀全善於玩弄政治手腕的性格,大概洪秀全從陳承瑢處得知東王要造反,為了穩住東王,爭取時間便想出了這招。

石達開雕像

從後來天王為東王平反設立天國六節之一的「東王升天節」來紀念東王和天王不僅誅殺了韋昌輝和秦日綱,而且也誅殺了陳承瑢來看,陳承瑢的告密內容很可能不實,也就是說東王並沒有逼封萬歲和明顯的造反嫌疑,因而天王為了給天國臣民一個說法誅殺了陳承瑢。

三、天王洪秀全並未下密詔誅楊

傳統說法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是奉天王密詔回京誅楊的。

事變前,韋昌輝奉楊秀清軍令主持江西軍務,他先是坐鎮湖口,後又督師瑞州。鹹豐六年八月清督辦江北軍務德興阿奏報:「八月初六日(9月4日),督勇擒獲割稻賊首偽旅帥譚盛際一名,供出偽北王韋姓於本月初二日(8月31日)自上江敗回,帶有逆船二百餘只下駛,已由金陵登岸,稍息數日,即分路攻撲浦六營盤。」韋昌輝在八月初二日(8月31日)返回天京。

據德興阿奏報,楊秀清令韋昌輝所部「稍息數日,即分路攻撲浦六營盤」,韋接受了新的指令。被俘的旅帥譚盛際專供北王行蹤並對其軍事行動和戰略意圖非常清楚,他的供詞當可靠。另外,「分路攻撲浦六營盤」的戰略在其他太平軍口供等資料中得到印證。

若韋昌輝是秘密回京,他僅帶本部人馬悄然行動即可,又怎會帶著200餘艘戰船,3000多名將士浩浩蕩蕩沿江而下,豈非有公然帶重兵圍攻天京之嫌?坐鎮天京的楊秀清又怎能沒有得到任何情報,他又怎會對此坐視不顧?

所以,傳統上認為韋昌輝秘密回京的觀點值得商榷,最有可能是奉了楊秀清的調令;楊不但知道韋回京,還給他下達了「稍息數日,攻打浦六營盤」的命令。這些都屬於楊秀清正常的軍事部署,是在公開的情況下進行的,韋昌輝沒有任何違規之處。

同樣的道理,限於篇幅這裡不再贅述,石達開、秦日綱也是奉東王之命回京,東王調整了軍事戰略,需要韋、石、秦的戰略配合。調整前秦日綱全權負責天京東線鎮江、句容一帶的戰事,但他能力有限,不但沒有肅清江北清軍,徹底打垮江南大營殘部,就連小小的金壇縣城也沒有拿下,嚴重阻滯了楊秀清「長驅蘇杭」的戰略計劃。

所以,在事變前,楊秀清再次調整了全局的戰略規劃:調遣作戰能力頗強的石達開兵團負責東線戰事——石達開兵團應是開闢蘇南的主力;韋昌輝兵團規取江北、配合石達開兵團,並重新負責天京防務。秦日綱兵團開赴上遊防守安徽,支援贛、鄂。楊秀清的主要目的在於集中力量攻取蘇南,可以想見,如果天京事變沒有發生,太平軍有可能兵鋒直逼蘇浙了。

因此,韋、石、秦的歸京並非奉天王密詔,而是東王的調令,要知道,在天京城防歸東王部下守護以後,以天王洪秀全的性格,何以冒險下密詔招回韋、石、秦一旦洩露,東王就從秘密造反,變成直接弒君了,這豈不是置自己於死地!

經考證,在清方記載和太平天國官書以及將領的記述中,都沒有談到洪秀全的誅楊密詔。另外,韋昌輝誅楊之後,曾經下令在東王府搜查鴉片和菸具、煙燈,力圖證明楊是吸食鴉片的。按太平天國律例,吸鴉片當殺頭。但證據都沒有找到。這件事說明,如果洪秀全確曾下詔誅楊,就沒有必要再尋找楊吸毒的證據了。

四、陳承瑢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佐天候陳承瑢地位十分超然,乃是諸王之下第一人,也是在天王府和東王府之間傳遞信息的人,同時得到了天王和東王的信任。

在誅楊事件前,洪、韋、石肯定有過密議。這從李秀成的供詞和石達開的供詞可以得知。

石達開手跡

在密議會場,韋昌輝和石達開都看出洪「本欲殺楊」,韋乾脆請求勤王靖難,洪秀全假稱不忍,「口中不肯」。從洪秀全的角度說,他不會直接拋出「誅楊」計劃,因要防備韋、石洩密,而此時楊秀清羽翼豐滿,反形未露,「誅楊」時機尚不成熟。

三人密議至最後,洪要北、翼二王靜觀勢態變化,於是「誅楊」行動剛剛開啟便被擱置。但此番三巨頭密議,卻邁出了「誅楊」行動的關鍵一步,三王同盟,彼此心照不宣但心心相印,誅殺楊秀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而陳承瑢的告密,讓洪秀全如坐針氈,要誅楊然而天京皆是東王部隊,自己實力不敵。正在這時,楊秀清調韋、石、秦到天京。這對於洪秀全來說是千載難逢的聯繫韋、石、秦的好機會。天京變亂便是在這必然因素與可變因素的複雜交織中發生的。

但是韋昌輝在江西瑞州連吃敗仗,連「黃轎繡傘」也被清軍奪去,秦日綱在丹陽也是連吃敗仗,按照太平天國的紀律,敗將歸來是不能馬上入京的。而且東王楊秀清為了自身安全也不會讓他們入京。

這個時候得到天王和東王同時信任的陳承瑢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在天京城下匯合韋昌輝和秦日綱得到了陳承瑢送來了偽造的誅楊密詔,同時陳假傳東王令打開城門接應韋、秦入京。

就這樣,韋昌輝率軍順利進入天京,並立即包圍東王府,襲殺楊秀清。東王府兵將措手不及,幾乎都是束手待斃。由於陳承瑢捏造了一個誅楊的所謂「天王密詔」,他才能順利得逞而未遭抗拒。

因而可以說整個天京變亂的幕後黑手極有可能就是這個佐天候陳承瑢,當然誅楊這樣的大事,天王雖然未下密詔,肯定也是默認的。

原創不易,了解更多,請關注城覽,歡迎轉發擴散,先行謝過!

相關焦點

  • 揭秘:把太平天國天京事變引爆的楊秀清「逼封萬歲」事件
    從聖庫制度來看太平天國興衰:聖庫制度有多嚴?如果你是太平天國公務員,拿5兩銀子的回扣就要判死刑!洪秀全一哥們因私藏回扣就被無情地殺害了。 【太平天國歷史專題248】 爆發於1856年七月末的天京事變是重要的歷史事件,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界點。
  • 天京事變時,楊秀清集大權於一身,為什麼輕而易舉就被殺了?
    這個時候,洪秀全定都改名後的天京,正式開啟了與清政府長達十年分庭抗禮的時代。洪秀全開始墮落了,他修建了天王府,整日貪圖享樂,十幾年裡,甚至很少出宮。至於政務早就交給了東王楊秀清。當時的楊秀清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的他實質上已經是太平天國的最高統治者。
  • 天京事變的禍首,助韋昌輝殺楊秀清部眾兩萬多人,自己也被誅殺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內部開始迅速腐化,各王之間為爭奪權勢嫌隙日生。1856年秋,東王楊秀清威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為萬歲,忍無可忍的天王洪秀全密令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等率兵入城對抗楊秀清。初隨洪秀全參加金田起義,是太平天國的開創者之一。永安封王之時,秦日綱被排在五王之後,得封天官丞相,列在群臣之首。雖然太平天國編制丞相有24名之多,但在永安卻只有秦日綱和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兩人,且不論有多少丞相,天官正丞相地位都不一般,被稱為「朝官領袖」,由此可見,此時的秦日綱,地位可謂顯赫之至。太平軍攻克南京後,秦日綱受封真忠報國頂天侯,之後更是獲封為燕王,位列五王之後。
  • 前期引發天京事變,後期支撐危局,太平天國中哪個家族這麼牛?
    陳玉成家族有好幾十人都加入了太平軍,當然這時候唱主角的不是我們知道並且喜歡的陳玉成,他這時候才14歲,年紀實在太小,還在老弱病殘的編隊裡當「牌尾」呢。這時候官當得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是陳玉成叔叔輩的陳承瑢。陳承瑢生得短小精悍,雖然是農民,卻有點文化並且很有些權謀智慧,所以加入太平軍不久,他就被封為「羽林侍衛」,成為天王洪秀全的親隨。
  • 洪秀全將楊秀清滅門後,為何又為他平反?天國神話還得編
    鹹豐六年(1856年)八月十七,駐守南京城外的清軍發現,「有長發屍骸不可數計,由觀音門口內漂流出將,內有結連捆縛及身穿黃褂者」。清軍據此推斷,南京城內必然發現內亂,他們將得到的消息匯報給了鹹豐帝。歷史證明,清軍的判斷是正確的,南京城內發現了「天京事變」!
  • 楊秀清要杖責洪秀全40大板,為何3天後主動登門道歉?
    洪秀全是天王,但楊秀清也不放過,他「上帝下凡」,讓士兵抬去天王府,威脅要杖責天王40大板。對此,洪秀全不但不敢反對,還要「主動」接受。楊秀清達到目的後,收回成命,卻活生生羞辱天王一番。但是,3天過後,楊秀清卻「主動」登門道歉,這又是為何呢?
  • 天京事變持續3個月,諸王自相殘殺,清軍為何袖手旁觀?
    1853年1月,大軍攻佔武昌,3月大軍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首都,正式與大清隔江對峙。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統帥2萬精銳,橫掃中原,不久便抵達天津城下。同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西徵,奪取長江中遊廣大地區,為天京建立起戰略屏障。1856年4月,太平軍在各條戰線均大獲全勝,軍力達到極盛時期,並具備了再次北上中原,直搗黃龍之勢。
  • 南京瞻園:參觀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太平天國王府遺址,成立太平天國紀念館。1958年5月,遷至瞻園後,改名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這裡的太平天國歷史陳列,詳細介紹了太平天國歷史的全過程,分為歷史背景、金田起義、建都天京、制度政策、堅持鬥爭、抗擊侵略、保衛天京和前僕後繼等幾個部分。
  • 洪秀全傳教時,加入與自己教義水火不容的教會,由此開創太平天國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死於內亂,翼王石達開被迫出走,另有約兩萬人喪生,史稱「天京事變」,太平天國也因此由盛而衰。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從太平天國的創立到這次天京事變的爆發,會黨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天國的內訌,東王楊秀清造反之謎
    至於當年那場「離經叛道」的太平天國運動,後人的印象也似乎只是停留在「長毛」和各種傳聞上,無心去探索真正的歷史真相。而今天我們就「天國內訌」一事談談看法。柳亞子曾在《題太平天國戰史》中寫到:「楚歌聲裡霸圖空,血染胡天爛漫紅。煮豆燃萁誰管得,莫將成敗論英雄。」而這其中「煮豆燃萁」其實就是指「天京事變」。
  • 太平天國戰爭:水兵「譁變」,楊秀清杖責韋昌輝數百大板
    然而,不到一年,太平軍就相繼攻克嶽州、益陽、武昌、安慶、南京、鎮江、揚州,威震東南。 進入湖南後,太平軍所向披靡,主要原因是從湖南、湖北招募一幫水兵,藉助水師優勢,縱橫長江。可以說,兩湖水兵是太平天國「功臣」,沒有他們賣力,洪秀全無法進入南京。兩湖漁民、水手、船夫、腳夫等支持太平軍,是因為他們痛恨清朝各種苛捐雜稅,而不是想參加太平天國。
  • 他是太平天國的不二領袖,曾自稱「天父」,最終卻被滿門抄斬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還規定:西王以下各王皆受東王楊秀清節制。實質上,楊秀清已經取得了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為什麼楊秀清能取得如此高的地位呢?楊秀清能掌握太平天國的絕對權力,其根本原因來自於一次事關天國命運的事件。
  • 太平天國的體制為虛位元首制,故而洪秀全最初不掌實權
    馮雲山是太平天國的總設計師,他擬定教義,訂立十款天條,創建禮拜制度和洗禮儀式等,創造新曆法「天曆」,又依據《周禮》設計出太平天國的政治制度、軍事制度、爵位制度等,《李秀成自述》中提到「謀立創國者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 太平天國之主洪秀全在臨終之前神秘荒誕言行隱藏著什麼大秘密?
    這也是後來洪秀全來了,馮雲山、楊秀清等人卻要把他深藏、不輕易示眾的原因。有人會說,金田起義前夕,馮雲山、楊秀清等人把洪秀全藏胡以晄家,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洪秀全。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大家都是幹造反掉腦袋的事,而且象馮雲山、楊秀清等重要角色都居住在金田團營大本營韋昌輝家,有什麼必要把名義上的第一領袖人另藏別處?而這一另藏別處,也引發了一場原本不該出現的「迎主之戰」,如果不是武舉人胡以晄在這場戰鬥中拼死力戰,洪秀全差點就提前報銷。
  • 永安冊封「首義五王」,洪秀全制衡楊秀清權力的嘗試
    洪秀全,性格剛烈如火,並不放棄對權力訴求,他一直想辦法制衡楊秀清。例如,太平軍攻佔武宣時,洪秀全自稱天王,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是「五軍主將」;洪秀全是君主,其餘五位都是臣子。 永安封王時,洪秀全也極力去限制楊秀清權力,他明確天王地位不可侵犯。
  • 太平天國被洪秀全點天燈的幾個女性
    確確實實,太平天國中,有女營、女官、女試,但除了洪秀全利用客家大腳婦女守衛宮殿和迫使被佔領城市的良家婦女從事男子一樣沉重的勞役外,他們沒有任何真正「婦女解放」的跡象。洪秀全天王府中他個人霸佔的嬪妃侍女,多達一千多人,而同時代的「封建」帝王鹹豐,宮中有名有份的僅僅18個嬪妃,兩個人的美女擁有量是100比1。
  • 這些人都是太平天國的叛將,投降清朝後,只有他名留青史
    太平天國是清朝晚期的重要事件,它從發起於廣西,卻在清朝最發達的蘇杭一代壯大,並且在南京定都盤踞了十餘年,與清朝分庭抗禮,晚清歷經兩代皇帝,死傷了無數將領,才趁著洪秀全挑起內訌的機會,聯合洋人外夷,才逐漸平息了太平天國。
  •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到底怎麼回事?
    1853年3月29日,也就是太平軍攻克南京十來天后,天王洪秀全進入了這座城市,很快他就喜歡上了這裡,將南京定為國都,改名「天京」。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定都天京後,太平軍的戰鬥力一天不如一天,與之前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狀態,判若雲泥。
  • 楊秀清看上天王府中兩個女官 為了得到她們差點打洪秀全一頓板子
    【太平天國系列209,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洪秀全是一個十分矛盾的人,他多次考試不第,非常的痛恨孔子和儒家,對書籍也是十分的憎惡,他和楊秀清等人認為讀書無用,便開始在自己控制的土地上大勢焚燒書籍,根據洪天貴福的口供,洪秀全把古書稱為「妖書
  • 血洗東王府,殺了2萬多人,韋昌輝為何如此痛恨楊秀清?
    在太平天國權 利架構中,韋昌輝和楊秀清曾經是好哥們,都封王了。但是,後來發生了天京事變,韋昌輝血洗東王府,誅殺楊秀清的親友,那麼韋昌輝為何如此痛恨楊秀清?金田起義後,韋昌輝參加各項軍事和政治活動,影響很大,以至於清朝一度認為他是金田起義的首犯,不少奏摺和上諭中竟把他的地位置於洪秀全之上。 後來,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犧牲後,韋昌輝與石達開成為洪秀全、楊秀清主要助手。建都天京後,韋昌輝主管日常政事與衛戌任務。當時定製,各方軍務必先「稟」韋昌輝、「稟報」石達開,然後「稟奏」楊秀清裁決,韋昌輝僅位列楊秀清下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