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娜、實習生劉漢蕾、張蘭春報導: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飛速普及,目前很多機場、咖啡廳、酒店、商場等均有WiFi(無線網絡)覆蓋。越來越多人在這些公共場所消費的同時熱衷於上網衝浪,甚至還有部分「手機黨」專門到有免費WiFi的地方「蹭網」。11月25日,南昌網警發布案例警示:來自安義的張女士因為蹭WiFi被盜刷了8000多元。
家住安義縣的居民張女士是個「手機控」,到哪兒都離不開手機。近日,她跟朋友逛街時,偶然在一家商場內發現一個沒設密碼的WiFi。平日裡喜歡網購的張女士立刻連接了這個信號,並將她看中的一件衣服在淘寶上進行了對比,由於價格便宜了近一半,她便毫無猶豫地通過手機銀行支付方式在淘寶上購買了這件衣服。沒想到的是,張女士的手機隨後就連續收到簡訊提醒,其信用卡被盜刷4筆,每筆金額在2000以上,總金額高達8000多元。目前張女士已經報警,警方正在調查中。
事實表明,WiFi應用只能提供免費的WiFi熱點接入服務,但並不能保證這些WiFi都是安全的網絡。此外,不論是政府機構發布的免費公共WiFi、還是在家裡、辦公室使用未加密WiFi網絡,亦或是公共場所商家提供的免費WiFi,用戶都有可能面臨潛在安全風險。信息洩漏風險無處不在,蹭免費WiFi網絡時更是要謹慎。
南昌警方提醒,WiFi的安全性難以辨別,市民使用公共WiFi時,最好連接使用正規店鋪內部提供的WiFi,而不要連接一些不知來源、無需密碼連接的公共WiFi。在公共場合,市民最好不要隨意開啟手機WiFi功能,以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編輯:範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