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8 08:42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編輯:尤詩章 瀏覽:4517
對於市民而言,溫州市社會保障市民卡(以下簡稱市民卡)如同「第二張身份證」,加油、坐公交、借書、當銀行卡使用等等,給市民生活帶了便利。
然而最近,市民王女士因為丟市民卡而鬧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從丟失市民卡到掛失、再到市民卡在醫院被盜刷,王女士遇到了一連串想不明白的事。昨天,記者跟隨王女士,前往醫院和市人社局進行了解。
市民反映:
丟失的市民卡在醫院被盜刷
「我的市民卡丟了後,竟被人在醫院裡用來看病買藥,盜刷了400多元。」昨天,王女士氣憤地對記者說。
事情得從去年12月24日說起,當天中午12點多,王女士在市區小南門停放公共自行車後,去了一趟商店辦事,隨後發現市民卡不見了。王女士說,下午1點多,她撥打了市民卡公司熱線96225進行掛失。
掛失也費了一番周折。據王女士稱,熱線客服讓其到合作發卡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服務網點辦理掛失手續。然而,當她來到中國建設銀行某支行,對方卻稱不敢掛失,並告知其撥打中國建設銀行熱線95533。最後,她通過該熱線口頭「掛失」了市民卡。
今年1月17日,王女士前往市民卡發卡單位瑞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瑞安人社局)補辦市民卡,她從該局工作人員處得知,她的市民卡「掛失」後,當天下午2點多,就被人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附二醫」)刷了400多元。
「這怎麼可能,到醫院看病必須人、證、卡一致。再說已經掛失了,怎麼還有效並被盜刷?」帶著這些疑問,王女士首先前往醫院核實。
醫院解釋:
很難做到人、證、卡百分百一致
王女士從附二醫列印出了4張門診收費收據,收據顯示內容為去年12月24日,她的這張市民卡被一名「王女士」在該院購買了「可立寧膠囊」、「鈣爾奇」等藥品,合計收費400多元。王女士隨即向醫院投訴。
昨天上午,記者隨王女士來到附二醫求證。附二醫門診部李建仁主任表示,醫院接到王女士投訴後,也及時向經辦醫生進行了解,由於事情過去已久,經辦醫生也記不起當時情形,稱自己在日常接診中並沒有違反醫院規定。
記者了解到,根據該院及醫療保險有關規定,參保人員在門診定點醫療機構就診購藥時,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驗證,做到人、證、卡三者一致。對此,李建仁主任表示,此規定在實際操作上存在許多問題,一些患者沒有隨身攜帶醫療保險專用病歷,也有患者的專用病歷上沒有黏貼照片,還有個別專用病歷、市民卡上的照片與患者本人存在差異。醫生以看病為先,實在很難一個個仔細核對,做到百分百人、證、卡一致,只能做到基本核對。
李主任表示,至於王女士所反映的盜刷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還需公安機關或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市人社局)介入調查。
市人社局:
該市民卡沒有掛失記錄
除了市民卡被人冒名使用外,市民卡已掛失為何還有效以致會被盜刷,就這一問題,記者和王女士來到了溫州市民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民卡公司)。
在市民卡公司工作人員查詢過後,令王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她所丟失的市民卡並沒有掛失記錄。
王女士有些不相信,她表示,她撥打了96225熱線,併到過銀行網點辦理掛失,為何沒有掛失成功?
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市民卡公司工作人員立即與96225熱線取得聯繫,並聽取當日電話錄音。錄音表明,由於王女士在瑞安參保,客服建議其前往中國建設銀行的瑞安網點辦理掛失。事後,據王女士自己稱,她沒有去瑞安的網點。
此外,市民卡公司工作人員又與建設銀行聯繫,建設銀行工作人員反映,針對此類情況,他們一般的操作流程為直接註銷市民的市民卡,之後幫其重新補辦,不存在讓市民撥打建行客服熱線掛失市民卡的情況。
昨天,王女士向溫州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稽核科報案。該科室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接到報案後,已和王女士聯繫,查看相關材料進行核實,並派人到附二醫調取監控等資料。此外,工作人員也跟瑞安醫保機構聯繫中,具體案情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市民卡究竟怎樣才算掛失了,記者從市民卡公司了解到正規的掛失流程。目前,我市市民卡具有社保卡、銀行卡、市民卡三卡功能,分為社保帳戶、銀行帳戶、市民卡帳戶和電子錢包(後兩者為市民卡功能)。在任何地區參保的市民卡均可通過96225熱線對社保帳戶和市民卡帳戶進行掛失(合作銀行為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除外)。
市民也可根據參保的轄區,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前往對應的合作銀行部分網點對社保帳戶、市民卡帳戶、銀行帳戶進行掛失。比如,市民參保的轄區在溫州市區(包括鹿城、甌海、龍灣、經濟開發區),市民則需前往合作銀行位於溫州市區的網點進行掛失。如有疑問,可撥打市民卡服務熱線96225。
來源:溫州晚報
記者 周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