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念228事件 馬英九:永不再發生228悲劇

2020-12-16 搜狐網

  228事件62周年紀念活動在臺北228公園紀念碑前舉行追思紀念會。馬英九(中)、郝龍斌與228家屬代表一同解開象徵心結的繩結,但因斷繩而未能結開。(臺灣中國時報圖)

  中新網3月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二二八事件」62周年紀念儀式28日在高雄舉行。馬英九在致詞時表示「了解鄉親情緒,會將心比心」,強調「臺灣永遠不再發生這種悲劇」,並承諾當局會編預算讓二二八基金會維持運作。

  活動主持人許天賢牧師對著馬英九說:「我是牧師,馬英九你沒有原罪,但是你有責任,應該把二二八事件調查清楚給大家一個交代,應盡力量化解怨氣,取得兩千三百萬人民信任。

  馬英九昨天下午參加臺北市府舉辦的追思活動時表示,他認為許天賢牧師的話很有道理,並已要求有關單位繼續追查還不清楚的部分。他說,當局有責任計劃性地收集與整理,而「過去無法做、不敢做、不方便做的事情,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做」。

  馬英九表示,再多的道歉也喚不回性命,他聆聽了解人民的心聲,讓臺灣永遠不再發生這種悲劇。面對臺下舉牌抗議民眾,馬英九說,「了解鄉親的情緒,會一步步解決,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一路走去也會始終如一。」並且強調「面對家屬,會將心比心」。

  馬英九昨晚在嘉義市與二二八家屬代表茶敘時表示,二二八不是族群衝突,而是當時的當局處理不當,難辭其咎,「老蔣總統」(蔣介石)也有概括責任。

  昨逢二二八事件六十二周年,許多縣市政府也邀請二二八事件中的受難者家屬,由縣市長親自主持追悼儀式。

(責任編輯:趙志鵬)

相關焦點

  • 70年後對臺灣「228 事件」再認識
    作者 王建民    今年是臺灣「228事件」70周年,海峽兩岸各界以不同的方式紀念或討論這一對當代臺灣政治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    總體上,「228事件」是臺灣接收與重建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官民矛盾、政治矛盾(權力分享)與經濟矛盾(利益)的總爆發。    需要強調的是,觀察「228事件」的發生背景與過程,還需要深入了解當時臺灣特殊的歷史背景、社會結構與政治社會環境。其中,在海峽兩岸學界爭議的焦點之一是,「228事件」是階級矛盾、階級衝突還是省籍矛盾或省籍衝突。
  • 利用228事件撕裂臺灣 可以休矣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8日發表點評文章說 ,島內各種「臺獨」團體利用228事件撕裂臺灣、謀取政治利益的行徑,數十年如一日。民進黨兩度執政的助力來源,即包括了藉該事件鼓動社會對立,以達到仇恨及拉下國民黨的目的。今天又逢蔡英文上任、民進黨二次執政的第一個228,且為該事件的70周年。
  • 66年後還在爭論228事件的真相
    六十六年前臺灣發生了「二二八事件」,事件的真相到現在還在爭論不休。    馬英九在宜蘭出席「二二八事件66周年紀念儀式」,再度向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與家屬鞠躬致歉。馬英九說,二二八事件發生的那個年代,正處於戰爭時期,很多事情就不由分說,沒有辦法真正做到人權保障。這類事件及白色恐怖事件是大家必須記取的教訓,要面對歷史,進行反省。    綠營一直把228事件當作他們最重要的政治迫害事件,必定會在這一天發話、搞活動,大做政治宣傳。
  • 228紀念日 臺灣各地發生多起蔣介石銅像遭破壞事件
    華夏經緯網2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昨日228和平紀念日,全臺各地發生多起蔣公銅像遭破壞事件,包括宜蘭市中山公園的孫中山、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南投市中興會堂前的蔣介石銅像,據報導,雲林縣政府昨天下午在古坑228紀念公園舉行追思會,工作人員布置會場時發現碑座上被黑色油漆噴上「仇恨」,兩旁又各噴寫「哈」字,警方獲報積極追查。
  • 李登輝到陳水扁 228事件如何被變成「臺獨」牌?
    今年是228事件發生70周年紀念日,大陸為了「粉碎『臺獨』論述」,今年也加入紀念行列。那麼,這件原先是在臺灣還沒有出現「臺獨」思想時所發生的悲劇事件,是如何被綠營改造成「臺獨」的敲門磚呢?228事件在「兩蔣」統治時期,原本是一件歷史禁忌,在蔣經國統治末期,他解除戒嚴,讓臺灣的許多歷史禁忌,逐漸被媒體掀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從1987年起,每逢228事件發生的前幾日,臺灣媒體就開始連篇累牘的加以深入報導,試圖找出事件發生的真相。
  • 民國悲劇,臺灣228事件
    民國悲劇,臺灣228事件1945年10月25日,日本在今天的中山堂籤下降書,臺灣正式由國民政府接收,由於當時參加接收的官員都打過中日戰爭
  • 228事件70周年 大陸將辦紀念活動
    228事件今年屆滿70周年,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8日在記者會表示,大陸有關部門將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據公開資訊,大陸曾於2012年舉辦「228事件65周年學術研討會」,今年再度舉辦,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 王建民:70年後對臺灣「228 事件」性質與影響的再認識
    作者 王建民      今年是臺灣「228事件」70周年,海峽兩岸各界以不同的方式紀念或討論這一對當代臺灣政治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然而,由於這一事件本身的特殊性、複雜性與兩岸不同史觀與政治立場,各界各方對「228事件」爆發的原因、性質、意義與影響有著完全不同的認識與解讀,形成「一個228,各自解讀」的局面,無法有一致、共同的結論與認知。儘管如此,我們仍需要站在的歷史高度,以更宏大的視野,更加務實、理性的態度認識與分析這一事件,儘可能做到客觀、準確評判,不偏不倚,以正本清源,還原歷史真相,以史為鑑。
  • 一個臺灣70後的自述:我目睹228起義如何被扭曲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臺籍博士生王裕慶從個人經歷出發,向海外網投稿,講述「二·二八事件」如何在島內一步步被人為扭曲。 隨著大陸公開宣布今年將舉行228起義70周年紀念大會,筆者觀察兩岸媒體報導發現,島內學者再次把228起義的史料拿出來,並用五味雜陳的心情來看待大陸紀念228起義70周年。
  • 臺灣團體紀念228事件:兩岸統一富強之日終將到來
    「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春祭。(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海外網2月28日電據香港中評社報導,為紀念228事件70周年,「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7日上午於臺北市六張犁戒嚴時期受難者公墓園區舉行春祭儀式活動。
  • 228謝長廷陣營臺北會師 馬英九南北追思祈安(圖)
    228謝長廷陣營臺北會師 馬英九南北追思祈安(圖) 2008年02月18日 09: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馬蕭臺南縣競選總部成立大會,馬英九(右3)與年輕人大跳街舞,爭取年輕族群支持。(圖:臺灣《中國時報》)
  • 228事件在臺灣有不同的認識和解讀
    作者 王正方    1947年在臺灣發生不幸的228 事件,七十年過去了,臺灣的民眾,對它的爭議依然熾熱,無法平息下來。    當年在臺灣的國民政府,為了平息動亂,出兵鎮壓,造成傷亡,有無辜民眾受害。
  • 綠營歪曲228事件真相意欲何為
    香港中評社2月28日發表作者劉雋的評論文章說,今年是臺灣228事件發生70周年,綠營又開始藉此事件大搞動作。臺南市玉井區中正路圓環蔣介石銅像連夜被市政府拆掉,偷偷摸摸地拆「像作賊一樣」。蔡英文代表民進黨發言,把自己標榜為代表受害者,找到歷史真相,釐清責任,一副維持「正義」的代言人模樣,對臺灣紀念228事件活動具有極強的煽動性、蠱惑性。  綠營和民進黨為何屢打228事件悲情牌?228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何屢次被綠營所炒作所利用所消費?
  • 還原228事件真相 不能讓「臺獨」把持話語權
    2月28日即將到來,今年是「228事件」發生70周年,大陸將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大陸為什麼要高調紀念「228事件」?連日來外界有不同分析。香港中評社23日發表快評文章認為,大陸是要取回「228事件」的歷史解釋權,不被「臺獨」所「劫持」。
  • 臺灣多場活動紀念「二二八」事件69周年
    69周年紀念日,臺灣當局及各界舉行多項活動來紀念這一數十年來深刻影響臺灣社會的歷史悲劇。  1947年2月27日,臺北市發生一件私菸查緝血案,激起當地抗議浪潮。翌日「二二八」事件爆發,數日內蔓延至全臺各地,隨後遭國民黨當局鎮壓。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8日再次出席「二二八」紀念活動並代表與會者向英靈獻花。他表示,療傷止痛的過程不只是透過賠償、道歉、立碑等措施來彌補,更重要是各界從內心深處進行有意義的反省,保證未來類似事件絕不再重演,並促進族群之間的和諧。
  • 戚嘉林:不容228主權分離論述災難重演
    香港3月1日發表《祖國文摘》社長戚嘉林的評論文章說,臺灣歷史上曾發生許多遠較228更重大的事件,但只有228事件成為今天島內唯一被大肆紀念的臺灣重大歷史事件。因為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是日本殖民統治結束與臺灣光復開始的歷史轉折之際,其因素複雜。60年來,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歷史階段,有各種不同詮釋。
  • 美國史丹福大學公布蔣介石「228事件」時期日記
    (臺灣《聯合晚報》圖片)  中國臺灣網7月19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18日公布蔣介石1946到1955年之間日記,包括當時蔣介石面對的國共內戰,「制憲」,「228事件」,撤退到臺灣,國民黨改革,尼克森訪臺等重大事件。  其中最為學者及各界重視的為1947年2月28日(臺灣「228事件」)之後,蔣介石到底下了什麼決定?
  • 臺灣奇女子黃智賢:228是民族悲劇,但臺獨造謠不止
    臺灣「名嘴」、政論節目《夜問打權》主持人黃智賢深受大陸觀眾喜愛,因為她支持兩岸和平統一、支持「一國兩制」的立場無比堅定。
  • 高雄愛河畔的228公園,講述半個多世紀前的臺灣往事
    其實我在多年前跟團來過臺灣,由於是單位集體出遊,老闆天天帶著我們喝大酒,每天都在迷迷糊糊中度過,對高雄的僅有印象就是愛河夜遊船,兩岸美輪美奐,其他就再無印象了。此番,為彌補上次的遺憾,要到愛河畔走一走。28和平紀念碑原設在壽山公園,因為基地狹小且碑文記述不詳,在近年相關資料相繼出現詳實後,二二八家屬屢次建議政府另立新石碑平撫心靈傷痛並警示後人。
  • 馬英九:避免發生戰爭 才能避免侵犯人權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10日表示,要保證侵犯人權事件不再發生的具體行動,就是不再發生戰爭,和平手段解決爭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文化部」10日上午在中山堂舉行「人權日」紀念音樂會,邀360多名白色恐怖受難者與家屬出席,馬英九致詞時以鄒族語,問候受難者家屬代表高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