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風波
眾所周知,改名字在A股市場已經不是新鮮的事了,正常來說,上市公司改名字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親媽給改名(大股東資產注入),第二種是後媽改名(資產重組),那麼第三種就是自己給自己改。
不過,這三種形勢最終的結果大都殊途同歸,那就是股價都會遭到爆炒。
不過這次可能是個例外,據悉中國國旅6月18日晚間公告,公司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證券簡稱的議案》。
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突出公司免稅主業特徵,提高公司品牌辨識度,同意將公司證券簡稱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
改名的理由是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突出公司免稅主業特徵,提高公司品牌辨識度,同意將公司證券簡稱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
其實理論上來說這個不算蹭熱點,畢竟這個免稅概念是中國國旅搞起來的,人家也是免稅龍頭,實至名歸,但是市場要怎麼反應就還得看後續走勢了。
不過,從改名的結果來看,反射出的是中國國旅是全力聚焦精力放在免稅業務了,畢竟雞肋的旅遊業務已經打入冷宮賣出了。
免稅行業的無冕之王
中國國旅主要從事免稅業務,包括菸酒、香化等免稅商品的批發、零售,以免稅業務為核心的商業綜合體投資開發業務等。
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免公司、國旅投資公司分別負責免稅業務、旅遊目的地商業綜合體投資開發業務。
所謂的免稅業務,是各個國家和地區按照相關法律和規定,向國際旅客或特定旅客銷售免稅商品的旅遊零售服務業務。
今年4月22日晚間,中國國旅披露年報。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9.66億元,同比增長2.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6.29億元,同比增長49.58%。主業毛利率提升7.96個百分點至49.07%。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業績下滑,中國國旅營業收入76.36億元,同比減少44.23%;
歸屬淨利潤虧損1.20億元,同比降低105.21%,去年同期則為淨利潤23.06億元; 扣非後的淨利潤虧損1.2億元,同比降低107.55%,去年同期則為淨利潤15.89億元。
目前,拋開近期的王府井,國內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只有7家。分別為中免、日上免稅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
其中,中免、日上免稅、海免均為中國國旅旗下企業。中國國旅市場佔有率超過80%,所以整個免稅行業,中國國旅處於霸主地位。
且免稅牌照在國內找不到替代品,如此稀缺的資源對應的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且築起高高的政策壁壘。
目前,韓國免稅市場已經超過1400億人民幣,佔全球份額的20%以上。而中國2019年也剛剛超過540億,同比增速近40%,佔比全球份額不到10%。
韓國市場70%銷售額是中國人貢獻的,所以無論從中國的經濟地位、購 買力等方面去衡量,國內的免稅市場還是處在發展期
政策落地,提升預期
海南旅投2019年9月組建,目前僅持有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49%股權,另51%股權歸屬中國國旅。
海南開放後的免稅,可能是未來增量最大的免稅牌照,目前中國國旅來自海南的相關免稅業務(海免+中免的海南店面)佔其免稅利潤的一多半。
在公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
免稅購物額度從現在的每人每年3萬元 ,提升到10萬元,並且在現行38類商品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有媒體更是報導,最快這個月底會出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細化內容。此次免稅政策最大的突破口,是將持續8年的單件免稅品行郵稅起徵點從8000元大幅度拔高。
也就是說,在海南買單價數萬元的奢侈品很可能不再需要補稅,部分奢侈品不再需要跑到國外去買了。目前免稅政策的兩大「瓶頸」在行郵稅和購物件數限制,此次政策針對性強,有助於真正吸海外引消費回流。
海南政策落地後,預期三亞+海口免稅店收入增速再提升20%,參考社服公司估值水平。
中國國旅是免稅龍頭,有估值溢價,給予2021年50x估值,上調目標價至180(+50.8)元,除了深免、珠免、中出服以及最近拿到牌照的王府井外,其他公司均被中免收購或是兄弟公司。
遭遇錯殺,股價先跌後暴漲
今年一季度,全球疫情風暴下,出境遊還是入境遊,負面影響都很大,而國旅機場免稅店業務都是有保底協議,沒有收入也要給機場交錢。
此外,疫情對海南旅遊也有直接衝擊,會影響公司離島免稅業務。一旦公司業績不及預期,戴維斯雙殺。
由此中國國旅開始漫漫熊途,一度回調到66.50,最大跌幅26.15%
然而,在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王府井獲得免稅牌照和海南自貿區政策就是這把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那麼裡面的龍頭公司,是直接受益的公司,業績也不用過多擔心。
4月底,中國國旅開始進行反彈,一路蒙眼狂奔,資本大佬陳發樹甚至逆勢10億重倉抄底中國國旅。
隨後股價開啟一波上漲加速行情,截至6月18號收盤,股價已到129,走出大牛行情,帶領整個板塊上走。
總之,目前來看,中國國旅是A股少有的核心優質資產之一。
免稅消費的回流、行業中清晰穩定的一家獨大的局面,和受到政策嚴格管控的牌照,都讓中國國旅的盈利增長具有較強的持續性,支撐其未來多年利潤增長保持在20%或更高水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