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百麗捲土重來,高瓴鼎暉操刀上市,滔搏國際值不值487億

2020-12-16 一波說

「一代鞋王」百麗被高瓴資本私有化後,在資本市場又捲土重來。

10月10日,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務板塊「滔搏國際」,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收盤收於9.25港元/股,上漲8.82%,總市值487.57億。

高瓴鼎暉操刀,滔搏國際登陸港交所

滔搏國際在香港交易所敲鑼上市

10月10日,有二隻新股在港交所上市並備受市場矚目:一是360魯大師,二是滔搏國際。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的數據,2018年滔搏國際佔據中國運動鞋服零售市場份額達15.9%,比第二位領先4.3%,是中國最大運動鞋服零售商。另據招股書記載,經過20年的發展,滔搏國際已在中國構建了最大的運動鞋服直營門店網絡,該網絡遍布中國30個省份268個城市,包括8372家直營門店以及1957家由下遊零售商經營的門店。

目前,滔搏國際分別是耐克及阿迪達斯在中國最大的零售合作夥伴及客戶;與耐克合作最早起於1999年,2004年滔搏國際與全球另一家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開始合作。滔搏運動現擁有11個國際運動、潮流、戶外品牌的經銷權:分別是Nike、Adidas、Puma、Converse、Timberland、Vans、The North Face、Asics、Onitsuka Tiger、Reebok、Skechers等。

自上世紀90年代起,滔搏開始涉足體育運動產品的經營。2000年,滔搏開始新渠道的嘗試,不斷豐富品牌組合,2010年,又拓展至戶外和運動時尚品類,並且逐步探索與開拓體育用品多品牌集合店經營模式,先後創建了TOPSPORTS運動城、TOPSPORTS多品店、TOPSNEAKER潮流集合店;2018年,還收購了FOSS品牌。

滔搏董事名單

招股書顯示,滔搏國際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個年度的營收分別為216.9億元、265.5億元、325.64億元;利潤分別為13.17億元、14.36億元、12.99億元。

2017年4月,百麗國際接受了以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為主的收購人要約,以每股6.3港元、總價453億港元的金額,完成了港股私有化退市。當時,百麗國際給出的私有化退市理由是:為鞏固其在中國女鞋市場的長期領導地位,避免來自股票市場的短期幹擾和壓力等。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當前百麗國際由Muse Holdings通過全資附屬公司Muse B及Muse M擁有。Muse Holdings,則分別由智者創業、Hillhouse HHBH(高瓴資本)及SCBL持有46.36%、44.48%及9.16%股權。其中,智者創業由百麗國際的高級管理成員直接或間接持有;而SCBL,則由鼎暉投資控制。總之,滔搏國際是由百麗國際經過一系列的重組並拆分而來。

若從2005年、2006年鼎暉投資投資百麗國際算起,鼎暉投資和百麗國際的合作堅守了整整15年,且始終不離不棄。其中,私募股權機構鼎暉曾於2013年攜手百麗國際共同收購日本Baroque集團,三年後,Baroque集團在東京交易所第一部市場上市。2017年5月,鼎暉又聯手高瓴收購併私有化百麗國際。

滔搏國際董事名單中,執行董事兼執行長於武,今年52歲,負責集團整體策略規劃和業務管理。67歲的百麗國際創始合伙人盛百椒,出任滔搏國際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盛百椒的侄子盛放,今年46歲,任非執行董事。

滔搏國際高管層在上市儀式上

Belle(百麗)鞋業品牌由香港人鄧耀創辦,1991年11月鄧耀成立深圳百麗鞋業時,在上海長大的寧波人盛百椒放棄了大學教師職位,下海從商,出任百麗總經理。盛百椒比創始人鄧耀18歲,2011年鄧耀因中風入院後,盛百椒披掛上陣全權執掌百麗。

2017年,百麗私有化退市,鄧耀、盛百椒這對最佳合作拍檔出售部分股份,套現離場。

畢業於山東建築大學的CEO於武,在鞋服領域有27年從業經驗,曾出任百麗國際體育事業部總裁。盛百椒、盛放、於武等百麗原班人馬能繼續出任滔搏國際的高管層,從某種程度上,是投資機構高瓴、鼎暉對其能力和水平的一種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鼎暉在相關新聞稿中表示:「15年來,感謝百麗國際團隊始終保持的創新與敬業精神、自我進化的成長意識,成就了其領先行業的運營效率及消費服務體驗。」

鼎暉投資總裁、創始合伙人焦震

鼎暉投資成立於2002年,是中國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其前身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部,發端於私募投資。

鼎暉投資總裁、創始合伙人焦震曾說過:「投資是痛苦的航船,幸福只是其中一站。第一找錢很重要,第二找夥伴也難。」在私募圈,焦震是「段子手」,金句很多;比如他說:現在投資行業大家都比較浮躁,都是演員,都是唱戲的,A輪是我唱戲你買票,B輪咱們倆唱戲他買票,互相買,觀眾不來,未來怎麼樣也不知道,也可能忽然一陣風觀眾都來了。

在滔搏國際的董監事名單中,獲委任非執行董事的周紀恩,今年47歲,是高瓴資本的合伙人。非執行董事翁婉菁,現任高瓴資本助理法務總監,她今年36歲。

滔搏國際到底值不值487億?

百麗

與360魯大師上市首日大漲218%相比,滔搏國際當日漲幅僅8.82%,盤中最高漲幅也只有11.76%,股價的表現預示著市場投資者對滔搏國際未來的表現仍有一些擔憂和不安。

2017年7月25日(開曼群島時間),百麗國際宣布私有化建議正式生效,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撤銷上市地位。時任百麗國際執行長的盛百椒表示:「公司的私有化建議得到超過98%的股東贊成,我深感欣慰,並衷心感謝股東們多年來的支持。藉助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的優勢資源,結合新一代管理層的幹勁,我由衷地希望集團能推行必要的業務轉型,並實現長期、可持續性的增長。」

與之同時,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當時表示:「我們樂見股東們對私有化方案的支持與肯定。我們深信高瓴團隊將能幫助百麗國際在充滿挑戰的零售市場環境中推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轉型,從而重獲長期的市場競爭力。」

鼎暉投資代表也表明了自己一方的態度:「多年來,鼎暉與百麗國際風雨兼程,很高興公司的私有化建議得到股東們的認可並順利通過。我們期待與高瓴資本和百麗國際攜手一起實施公司未來的業務轉型。」

原百麗國際CEO、現滔搏國際董事長盛百椒

客觀地說,當時私有化退市,轉型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還是一代鞋王百麗處境艱難,業績難看。退市之前,百麗國際業績低迷創九年新低;百麗國際CEO盛百椒表示:百麗交出的最後一份「成績單」差強人意想想都很難受

百麗集團創始人、「鞋王」鄧耀,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當學徒,在鞋業摸爬滾打了數十年;和鄧耀一起打拼天下的二掌門人盛百椒,從一名教師到CEO,也是相當不容易。一直想引領百麗轉型的盛百椒,二年前卻得來的是百麗「賣身」私有化結局,盛百椒慨嘆道:「人不是神仙,都有可能犯錯,關鍵是犯錯後如何去糾正。

返回頭來再說一下滔搏國際吧!

滔搏目前擁有直營門店8372家,是中國覆蓋範圍最廣的運動鞋服產品直營零售網絡假如用更直白的話來表述的話:百麗國際旗下的這家運動業務板塊子公司滔搏,其實就是運動品牌市場最有影響力的「中間商」之一

作為「中間商」,滔搏就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必須看耐克、阿迪達斯等眾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的臉色。當然了,一個硬幣會有正反兩面,滔搏這個最大的「軟肋」,同時也是其最大的「亮點」。

寶成集團執行長蔡佩君(右)

評估滔搏國際的另一個角度,那就是還得看它的競爭者是誰,後有追兵。

從諮詢公司Frost&Sullivan發布的2018年數據看,在中國國內運動鞋服零售市場裡,滔搏國際的市場佔有率15.9%,居龍頭地位,不過,緊隨其後,也就是第二名的是寶勝國際,市場佔有率僅差了4.3個百分點。

在全球鞋業,全球鞋業代工王國——寶成國際集團的地位,和郭臺銘旗下鴻海在通訊電子業代工的地位旗鼓相當,甚至還更顯赫一些。寶成比郭臺銘的鴻海大5歲,當1969年寶成掌門人蔡其瑞的父親蔡裕元在臺灣鹿港小鎮創立那個生產雨鞋、拖鞋的作坊時,19歲的郭臺銘尚在半工半讀,還沒有走出校園。

全球每5雙鞋中,就有一雙來自「全球代工鞋王」寶成,它所代工的全球知名運動品牌,包括阿迪達斯、耐克、匡威等。

上市公司「寶勝國際」,創辦於1992年,早年僅是寶成旗下裕元工業(集團)屬下的業務分部之一;如今,已是中國最大的運動服飾產品零售商及代理商之一。

目前,蔡其瑞、蔡佩君父女掌舵的寶成代工模式,成了很多行業爭先恐後的學習榜樣,連鴻海郭臺銘、恆安許連捷、安踏老闆丁世忠等人,都紛紛上門取經。

寶成集團創辦人蔡其瑞(左2)

寶成集團創辦人蔡其瑞的父親蔡裕元,祖籍福建漳州,早年在臺灣鹿港小鎮,靠放工編織由藺草製成的大甲鞋帽起家。

所謂「放工」,就是「代工」,找一些家庭手工編織草鞋帽,再包銷至各地,小作坊起步1961年,臺灣還處於農業社會。日後,蔡氏家族創辦的號稱東莞第一大廠的「裕元工業」,就是以家族一代創辦人蔡裕元名字來命名的。

目前,蔡其瑞家族開創的「垂直布局」模式,在鞋業上下遊尤其鞋材供應方面開拓空間,具有高度整合的能力,極大地減少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寶成集團的工廠分布在中國大陸、印尼、越南、中國臺灣等地,有近百家鞋材企業構成供應鏈,來保證其自身原料、模具、設備及鞋類配件的快速供應。

另外,蔡氏家族做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其實就是將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優化到產業鏈埠,從而形成行業壁壘,獲得更多利潤。

與滔搏國際業務領域相近的寶勝國際,於2008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除臺灣島內資本市場外,裕元集團是1992年在港上市,且是當年香港市場績優股之一。在2000年,裕元集團就已成為全球第一運動鞋生產商。

換句話說,目前在市佔率暫列第二的寶勝,有很多滔搏所不具備的獨特競爭優勢,甚至有反超的可能。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鞋王百麗靠運動鞋翻身?滔搏國際上市市值574億港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昔日鞋王百麗靠運動鞋翻身?滔搏國際上市,市值574億港元在私有化退市兩年後,曾經的「一代鞋王」百麗,分拆旗下運動板塊業務重返資本市場。10月10日,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滔搏國際」,06110.HK)正式登陸港交所,發售價定為8.50港元,全球發行9.3億股。上市首日,滔搏國際就受到資本市場青睞,收報9.25港元/股,盤中最高觸及9.50港元/股,總市值達到574億港元(約合520.73億元人民幣)。
  • 百麗捲土重來!旗下幫阿迪耐克賣鞋的滔搏運動赴港IPO
    一代鞋王百麗集團雖因業績持續下滑而從港股私有化退市,但在加入高瓴資本後很快啟動了轉型策略,在資本市場醞釀大動作。 據時尚商業快訊,6月27日,由百麗集團控股,主要負責集團運動業務的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滔搏運動)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申請,美銀美林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據此前路透社的報導,集團目標在上市後將該業務板塊估值提高到200億至250億港元。
  • 最前線丨幫阿迪耐克賣鞋的滔搏運動赴港IPO,高瓴資本幫了大忙
    鞋王百麗「捲土重來」。 6月27日晚間,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滔搏運動」)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美銀美林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 滔搏運動是國內最大鞋履零售商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務板塊,擁有中國最大且高度下沉的運動鞋服直營門店網絡,覆蓋中國30個省份的近270個城市,擁有8300餘家運動用品直營店鋪,包括單一品牌門店和集合多品牌的自有門店,其中自有門店均以TopSports 和 Foss命名,分銷代理包括阿迪達斯、耐克、彪馬、匡威、萬斯等多個國際知名的運動品牌。
  • 私募大佬操刀,「鞋王」百麗回歸港股,八成直營店是耐克和阿迪
    私有化退市2年後,昔日「鞋王」百麗重返港股。10月10日,百麗旗下滔搏國際在港股上市,截至10月14日收盤,報9.58港元/股,總市值達到594億港元,已超2017年私有化時531億港元的價格。兩年資本運作之後,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成功將百麗帶回港股。「作為投資機構,高瓴資本未來可能會擇機退出」,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 背靠阿迪耐克,它在中國開了8000家直營店,年入帳336億直逼安踏
    而目前來說,安踏在國際上的行業實力僅次於阿迪達斯和耐克,數據顯示阿迪達斯2019銷售額達236.4億歐元,約合1862億元人民幣;2019財年收官,耐克集團整體營收391.17億美元,同比增長7%。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卻有一個背靠阿迪達斯、耐克而崛起的超級直營零售商,營收竟能達到和安踏不相上下的水平,它就是滔搏運動。
  • Nike、Adidas與滔搏,誰傍上誰?
    兩年前,「一代鞋王」百麗私有化退市,譁然不斷。今日,滔搏「子承父志」,正式登陸港交所。來自前線的數據顯示,滔搏以8.5港元招股價平價開盤,市值達527億港元。盤中最高價達到9.5港元。作為百麗旗下運動業務線,滔搏運動是當下國內最大的運動鞋服零售商。從招股說明書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可知,2019年滔搏市場份額佔比(以零售額計算)達15.9%。
  • 15年,5000億資產規模,40%年化收益率,高瓴資本如何成為高瓴
    或者說,高瓴清晰到只有一個投資主題:重倉中國。而作為新一代創新型產業投資機構,高瓴全階段、全周期、全天候的投資策略,又似乎很難被定義。 但無論如何,高瓴在成為高瓴的那一刻,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 揭秘中國最神秘企業家:他一手締造了「鞋王」,是任正非的鐵粉
    2007年5月,百麗在港交所上市,市值670億港元,此後進入迅猛發展時期,5年裡在國內新增了1萬多家門店,到2013年,百麗國際的市值已經超過了1500億港元。直到2017年,高瓴資本拋出橄欖枝,準備將百麗私有化後幫助其進行數位化轉型。盛百椒在一場發布會上主動攬責,他坦言百麗轉型沒有成功,責任全在自己。當時已經65歲的他,「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對市場的變化沒有做出很好的預判,欠缺目前應對市場更加複雜情況的能力」。
  • 星期六專攻新零售 國產鞋履品牌黃金時代落幕?
    事實上,隨著消費者喜好的變化,國內主要鞋履集團的情形均已發生了劇變。去年4月,被譽為「一代鞋王」的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麗國際」)宣布被收購併於7月27日從港交所退市。由高瓴集團牽頭、鼎暉投資及百麗國際的執行董事於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向百麗國際提出私有化提議,建議收購總價531億港元。
  • 登陸港交所的中國運動鞋服零售商巨頭滔搏國際都有哪些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0月10日,中國運動鞋服零售商巨頭滔搏國際(06110,HK)登陸港交所,定價8.50港元/股。作為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零售及服務平臺,滔搏是如何走到行業NO.1的?超五百億估值背後的邏輯從行業背景上看,滔搏國際獲得高估值脫不開體育板塊的行情向好。諮詢公司歐睿國際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運動服飾市場在2014年~2018年規模逐年攀升,增速不斷加快,2018年市場規模已經突破400億美元,同比增長19.5%。
  • 鼎暉投資入局特銳德子公司,老牌PE要奪食「分拆上市」市場?
    昔日,鼎暉投資作為PE與VC的代表,被稱為中國的頂級投資機構。時過境遷,錯過了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鼎暉投資正在尋找下一個風口——分拆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鼎暉第一次參與汽車產業的投資,早在2009年便投資奇瑞汽車,但後期奇瑞業績下滑,市場前景灰暗,鼎暉投資最終選擇離場。2018年,鼎暉再一次入局,不過此次的方向是新能源電動車,其聯合嘉弘(北京)基金A輪領投新特數億美元。
  • 傳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鼎暉投資正籌備上市
    騰訊科技訊(編譯/無忌)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鼎暉投資目前正在籌備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如果能夠成功上市,鼎暉投資將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 「鞋王」百麗純利下跌18% 女鞋品牌日子都不好過
    ,「鞋王」百麗國際選擇了私有化。昨天,中國最大時尚零售商、最大鞋企百麗發布其在公開市場的最後一份年報,截至2017年2月28日的2017財年,百麗集團純利下跌18.1%,由29.341億元跌至24.034億元。這份財報顯示,「鞋王」的鞋類業務表現持續疲軟,收入、毛利以及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明顯。
  • 雲頂新耀香港上市:市值200億港元 高瓴淡馬錫為股東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10月9日報導生物製藥公司雲頂新耀(股票代碼:1052)今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55港元,募集資金淨額約32.841億港元(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傅唯說:「香港上市是公司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通過上市,公司希望可以繼續拉近中國與全球創新市場的距離,讓患者得到更迅速、更好的治療,同時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的平臺,為股東帶來利益,成為中國本土創新的一張名片和一顆璀璨新星。」雲頂新耀也是近期高瓴投資的又一家上市的生物醫藥領域企業上市。
  • 一年淨利10億 讓高瓴賺20倍的「洗衣液一哥」上市!暗藏...
    從今年8月份開始,藍月亮多次傳出上市消息,但每次都只是傳言,本周藍月亮終於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開始招股,計劃集資10億美元,預期於12月16日於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我們知道,水的商品都很暴利,白酒(茅臺)、飲料(農夫山泉)莫不如此。
  • 深度解構鼎暉投資
    目前,鼎暉還在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尋找投資機會。  2013年8月5日,鼎暉投資的被投企業百麗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將與鼎暉聯合收購日本女裝零售企業巴羅克日本(Baroque Japan)54.96%股權,整筆交易規模約1.6億美元。
  • 又有巨頭上市!高瓴狂賺2500% 武大學霸徹底火了:身家700個億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吳羽期待已久的藍月亮終於上市了。16日早盤,藍月亮(06993)在港股上市,市值一度逼近千億港元。截至記者發稿,藍月亮漲幅19%,最新市值為900億港元。武大學霸身家逼近700億港元藍月亮上市,最大的贏家無疑是創始人夫婦。公開資料顯示,藍月亮品牌創立於1992年的廣州,羅秋平為創始人。此次上市的公司主體為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藍月亮),於2007年12月註冊成立。
  • 高瓴資本張磊:我為什麼要買京東和百利
    京東今年回歸港股二次上市後,市值超過萬億港元,而且京東旗下的京東數科、京東健康也即將分別在A股和港股上市,贏家除了劉強東外,還有高瓴資本的張磊。張磊從劉強東創業早期就一直投資京東,在京東發展艱難的時候,需要7500萬美元,而張磊卻給劉強東投資了3億美元,幫助京東打造自有的物流和倉儲體系,現在京東已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
  • 萬洲國際二次IPO成功 董事長萬隆身價近40億港元
    億港元《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三個月後,萬洲國際捲土重來。以上市當日萬洲國際收盤價6.66港元計算,萬隆所獲股權市值超過38.16億港元。相比4月份半途中止的首次赴港上市之旅,在歷經坎坷之後,萬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回顧整個萬洲國際衝擊香港IPO的過程,臺前幕後的種種表現值得仔細回味。
  • 高瓴158億「補票」隆基
    一線私募——高瓴資本祭出史上超大手筆投資砸向本土上市公司——隆基股份(601012)。據公告顯示,隆基創始人之一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以每股77元市價「九折」計(70元),交易總額158.41億元。一旦成行,將創下陝西上市公司吸引明星私募進場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