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百貨在二樓開設蘭屋美食廣場。
熱鬧的銀泰百貨東門店服裝專櫃中間,開起了一家甜品店;逛街累了,可以找個地方吃吃坐坐;金光百貨二樓開出了十家餐飲店,去商場不僅能購物還能吃烤魚、品日韓料理;新華聯商廈三樓有了兒童體驗館,接下來果汁吧、西點屋也將入駐……
經常逛商場的市民發現,之前專注做百貨的傳統商場正在悄悄「變臉」,紛紛拆掉品牌專櫃,引進餐飲等休閒品牌。網購衝擊下,「壓力山大」的傳統百貨業該如何轉型?專家認為,變純購物中心為集吃、購、娛一體的生活中心,增加體驗業態,是大勢所趨,也是國際流行趨勢。
時尚餐廳、甜品屋開進商場
「中午去金光百貨吃飯,沒聽錯吧!」昨天,市民張女士和朋友相約中午聚餐,到了店裡才發現朋友團購的是一家新開在商場裡的烤魚店餐券。
今年五一前夕,金光百貨新增的餐飲業態亮相。記者昨天在商場看到,一樓二樓都增加了餐飲業態,一樓有了星巴克,二樓有烤魚店、日韓料理、川菜、嵊州小吃等十家餐飲店。每到就餐時間,吸引了不少食客前來。「在商場裡劃出專門的區域做引進餐飲業態,我們也是一種嘗試,目前餐飲面積有1000平方米左右,如果效果好可能也會增加餐飲的比例。」金光百貨企劃部負責人張麗豔介紹,餐飲能積聚人氣,豐富商場體驗消費內容,金光百貨之前的定位是35~65歲的顧客群,隨著面向年輕群體的時尚餐飲業態入駐,商場的品牌業態也將隨之調整,計劃引入更年輕化的品牌,把商場顧客群定位在28~65歲。
在商場裡開餐館,金光百貨並不是先行者,銀泰百貨、國購中心都早有嘗試。早在2010年末,位於天一廣場的國際購物中心就引進了來自杭州的餐飲品牌外婆家,雖然餐館位置有點偏,設在商場頂樓,但仍吸引了不少聞香而來的食客。
銀泰百貨多家門店裡也陸續增加了餐飲業態。去年底,不少消費者發現在銀泰百貨東門店二樓中島區域,眼花繚亂的服裝品牌中間開出了一家許留山甜品店,不僅有外賣還有甜食。此外,銀泰百貨世紀東方店底層,開出了休閒餐飲店醉玲瓏。「如今消費市場不景氣,但吃是剛需,餐飲店開在商場裡,能增加商場對顧客的吸引力。」銀泰百貨有關負責人介紹,東門店六樓的餐飲業態近期也有所升級和擴容。
「我們曾經也打算過拓展出一定的面積做餐飲,但因為硬體方面的原因不能實現,不過五一期間我們在商場三樓新拓展出了200多平方米的兒童娛樂體驗館。」新華聯商廈企劃部負責人汪群智介紹,增加兒童體驗館,主要是為了給顧客提供更豐富的體驗服務,與餐飲業態有異曲同工之妙。
做餐飲比賣服裝更賺錢?
對於在商場裡開餐館,消費者普遍表示歡迎。
「每次到銀泰血拼,想坐下來喝點東西再逛要走下樓去,一般我吃完了就不會再回到商場了。」血拼族周小姐認為,商場裡可以坐下來吃東西,對於消費者來說很便利。
百貨業轉型引入餐飲業態,主要是靠餐飲業積聚人氣,但不少餐飲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現在餐飲進駐商場是個發展趨勢,但商場裡面開餐廳還是有一定局限性。
「並不是所有商場裡都適合開餐館,傳統商場在設計的時候都沒有考慮到煤氣管道、排煙管道的設置,後廚布局會比較困難,如果要改造難度很大,也會增加運營成本。」1年多前,盛業旗下的休閒餐飲品牌「番茄主義」入駐東方商廈,如今每到餐館做團購活動,中餐晚餐都要翻臺。寧波世紀盛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瑩認為,餐飲業態入駐商場選址非常重要,一方面要考慮商場的品牌和餐館定位能否契合,另一方面商場在商圈的地位,以及在商場裡的選址也很重要,否則雖然置身「熱商圈」,但處於「冷角落」,同樣可能不溫不火,很難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而對百貨商場來說,拆掉品牌專櫃做餐飲,收益是否會更高?「究竟單位面積裡服裝品牌帶來的效益高還是餐飲品牌的效益高,目前我們還沒有仔細核算過,不過對商場來說,引進餐飲業態不單純是從租金上考量,而是從商城整體上來布局。」汪群智介紹,餐飲、兒童娛樂等休閒業態能豐富體驗,延長顧客在商場的滯留時間,這個是商場更看重的。
寧波某商場資深業內人士認為,餐飲業態和商場的租賃合同一般籤訂時間都是幾年時間,儘管餐飲店的租金沒有服裝、化妝品等品牌入駐來得高,但勝在來源穩定,對商場來說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專家觀點
多元化發展是百貨業轉型的出路
甬城各大商場熱衷引入餐飲業態的背後,是傳統零售業遭遇網購衝擊,增長乏力的現狀。
來自市貿易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寧波市列入監測的18家百貨商場全年累計僅實現銷售73億元,同比下降0.2%。今年一季度儘管與去年同期相比商貿經濟運行情況較好,但從區域競爭看,形勢不容樂觀,除了網購衝擊是首要不利因素,商圈的過度競爭、居民消費習慣趨於理性、流動人口的減少、水電租金等經營成本上漲也同樣困擾著傳統百貨業。
「傳統的百貨業只能提供單一的購物功能,隨著大型商業廣場在寧波越開越多,單體商場的競爭力明顯下降,試想如果消費者周末去商場購物,購物完了還要再走出商場找吃飯的地方,那消費者一定會選擇各種業態都集中的商業廣場,傳統商場增加餐飲業態,能豐富顧客的購物體驗,積聚人氣。」寧波大學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鍾昌標博士認為,餐飲業態入駐商場能與百貨業態形成互補,豐富傳統百貨業的內容,多元化發展是寧波傳統百貨業轉型升級的一條值得嘗試和探索的出路。從國際上看,購物中心向生活中心轉變是一種趨勢,能增加傳統百貨的競爭力,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傳統百貨引進餐飲都一定能成功,一方面要看商場與餐飲品牌定位能否匹配和互補,此外,單個餐飲的作用也有限,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可以更好地積聚人氣。
(東南商報 記者 孫美星 王增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