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企業家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將軍。」在寫惠科的這篇稿子時,旭觸君查閱到惠科董事長王智勇曾於2017年接受媒體專訪時的記錄,不由得想起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說過的這句話。
吳曉波在描寫過去的激蕩三十年時說:「道德底線被輕易穿越,心靈焦慮無處不在。無論時間的更迭,還是時代的變遷,已然物是人非,唯一不變的是「市場」這一角色。企業家們在這場遊戲中,好似身披盔甲的英雄,不知疲倦地戰鬥在前線,不論是誰,都不曾放棄追逐、攀爬。正是如此這般的企業家精神,才造就了更強大的企業,喚醒了中國這隻沉睡的獅子,讓中國的企業走向世界。「
也正是這樣的精神,讓惠科從1994年至今不斷發展壯大,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惠科掃除技術壁壘,打造產業集群,如今已成為顯示產業鏈垂直整合度最高的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大尺寸液晶面板四大巨頭之一。
或成又一家從華強北走出的上市公司
近日,深圳證監局披露了中金公司關於惠科股份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並已接受輔導備案信息。
據王智勇在專訪中介紹,惠科從1994年成立,從華強北走出來,後來,1997年我們在廣東番禺創立自有品牌CRT顯示器工廠,從最簡單的組裝開始做起,一直到現在。
在惠科的發展歷程中,1997年至2000年,可以說是惠科的初創時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抓機遇、求生存、謀發展。創業之初的惠科面臨很多挑戰,條件艱苦,在市場競爭中幾經坎坷,倍受考驗。
「我們是從死人堆裡走出來的。」王智勇在回想從前時不無感慨的表示,當初從華強北走出來的企業都不在了,現在只剩下一、兩家。
王智勇稱,這一路,我們從山寨走到了現在具有一定的規模,想來真是不容易,全都是靠團隊撐起來的,如果沒有團隊,惠科就沒有今天,這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2001至2010是惠科發展歷史上相對漫長的時期,期間,「惠科」有了自己的名字,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家」。然而,近十年的奮鬥發展,惠科匯聚了更多的家人,積累了更多的資源。在深圳這塊熱土上,開始構築惠科夢。
據悉,目前的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立於2001年12月,位於深圳市寶安西鄉。
在企業的發展中,惠科也面臨著無數的選擇。其中,在面對MicroLED與OLED技術就是如此。
「這兩個技術誰會成功?我並不知道。」2017年,王智勇在專訪中表示,所以我們給自己留了條後路,在兩個顯示器先進技術上都做準備,如果某個技術成功了,我們就率先跟進,如果他們兩個技術都不成功,我們就繼續做LCD,也就是不論如何,我們都可以保持在成功的地位。
王智勇稱,我們最怕的是技術路線選擇錯誤,所以最保險的是採取壓雙寶的方式,但在新技術明朗化之後,惠科將快速跟進新技術。惠科不是面板業的領頭羊,但我們希望自己不要落伍,所以才採取步步為營、亦步亦趨的做法。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我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是11月26日,惠科MNT事業部總經理馬興海在2020年全球顯示產業鏈行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面對友商在顯示器曲率上從R1800、R1500到R1000逐步換代的擠牙膏行為,我們團隊打破常規,直接衝擊R1000並成功攻克難題,這股衝勁承載著惠科成為顯示器行業完美綜合服務商的決心。
馬興海稱,惠科明白,想要達到完美終端的目標,離不開產業鏈之間的相互扶持。
根據方奧維睿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惠科在全球代工規模排名第七位,年產量超380萬臺。
據馬興海介紹,惠科從1997年創建到現在,目前已經在全國布局了「1+11」產業版圖,擁有4座面板廠以及7座智造基地,成為目前國內顯示產業鏈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企業。
也許,正是這股「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惠科先後獲得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深圳市工業百強企業、寶安區第一批龍頭企業培育庫企業等稱號。
近幾年,惠科更是先後點亮了滁州、綿陽惠科液晶面板、鄭州惠科液晶面板等項目。
隨著惠科的衝刺上市,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