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沙群島又刷屏,這裡現在啥樣了?)
近日,參考消息等多家媒體援引軍媒發布,展示中國南沙群島永暑島的高清全景圖片,包括中國在島上進行的各種工程建設細節。
實際上,中國在南沙興建的「不沉航母」不僅只有永暑島一個。在南沙,永暑、美濟、渚碧已經形成掎角之勢。
去年的海軍建軍節前夕,軍方媒體刊文稱:「如今,人工填造的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已成南海不沉的航母。」而這篇文章的標題叫做《憋屈的日子終於過去》。
礁盤變島,利國利民利軍
資料顯示,永暑島是永暑礁西南礁盤上的人工延伸。2014年8月—2015年4月,中國完成在永暑礁西南陸域(低潮時出水的陸域為「礁陸」)上的吹沙填海作業,永陸面積達2.8平方公裡。
不夠形象?政知道對比發現,度假勝地馬爾地夫的首都馬累就位於一座海島上,面積1.5平方公裡,人口超過10萬。也就是說,現在的永暑島有差不多兩個馬爾地夫首都那麼大。國防大學教授梁芳在其個人微博中這樣描述:「過去面積不足0.2平方公裡的永暑礁,現已變成了2.8平方公裡的永暑島,相當於109個尼米茲級航母的甲板面積。」「局座」張召忠曾感慨:「幾個月的時間,從一個漲潮後便會消失殆盡的礁盤變成一個水上城市,這對於我這樣一個研究南海幾十年的人來說,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告訴政知道,從政治、軍事角度來講,我們在南海搞自然島礁的人工延伸無疑有助於維護南海諸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對於中國在南海的國家安全的保障大有好處。另外一方面從經濟角度來講,我們也需要開發、利用、改造南海,有了這樣一個立足之地,對於南海的經濟活動,包括對漁民的保障等都會有極大的幫助。此外,從應急救援的角度來講,南沙島礁可以作為應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立足點,對於在南海建立突發公共安全體系意義重大。總結而言,建設南海島礁利國、利民、利軍,也是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表示。
島上的衣食住行如何?
上述建設成果來之不易,從地理上看,南沙島礁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溼、高溫的環境讓這裡一度被視為「海上生命禁區」。
1987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會第14次會議決定,由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第74號海洋觀察站。1988年,我國選定永暑礁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洋觀察站即南沙永暑礁觀測站,立有主權碑。
駐守之初,官兵在風浪中用竹竿、牛毛氈建造起第一代「高腳屋」,每逢風雨季節,「高腳屋」便成為海上「貓耳洞」。為增強營房穩定性,官兵用鐵管、鐵皮建造了第二代「高腳屋」,然而鐵皮包裹的營房難抵太陽暴曬,屋內酷熱難耐,舒適度不高。如今,拔地而起的鋼筋水泥建築群,讓島上的居住、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資料顯示,南沙官兵宿舍裡空調、電視、洗衣機等電器一應俱全,4G信號全面覆蓋,官兵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訓練場、籃球場和足球場。此外,永暑島上已經建成二級甲等醫院,開設綜合內科、綜合外科等10餘個專業科室,還配備了急診處置室、搶救室、急診藥房等功能單元。更有意思的是,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照片中的建築群內,有一座佔地1.1畝的現代化蔬菜大棚。可以說,島上目前的衣食住行條件,已經直追內陸城市。
部署武器滿足民事目的
除了生活設施,島上的軍事防禦設施如何或許是讀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2017年7月,美媒曾經刊文披露我國在永暑島新建飛彈掩體,軍事設施增加至12個。對此,軍事專家李傑在《環球時報》中回應稱,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建設是主權內的事情,有責任有義務捍衛自己的海域和領空。至於軍事設施增加多少,什麼時候增加,其他人沒有資格幹涉。「美國相應機構和組織在南海局勢上的做法是惡人先告狀,企圖攪亂國際輿論,進而達成自己武力介入,維持所謂自由航行。」
同年,國防部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中國在永暑島部署火箭炮的目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回應稱,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建設中,部署武器滿足必要的軍事防禦,主要是為了滿足民事目的。
政知道注意到,此前有媒體披露稱永暑島將成為中國在南沙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不難理解,這就需要供大型軍用飛機、大型船舶停靠,從此次公開的照片中可以看出,這些基礎設施永暑島已經完備。幾年前,永暑島機場民航校驗試飛就已經成功,守島官兵家屬也於2016年實現搭乘民航客機前往南沙探親。軍報曾公開表示,永暑島機場可以滿足運-20起降。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016年發布的關於南沙群島的研究報告中,曾標示出中國在永暑島上建設的各種基礎設施。圖片顯示,該島在2016年就築有長約3000米的跑道及配屬滑行道、多個固定機庫以及可容納大型船舶停靠的港灣。
既能建得好,也能守得住
更加值得驕傲的是,中國在南沙並非只拓展了永暑礁一個礁盤。事實上,永暑島還有兩個「鄰居」——渚碧島、美濟島。
數據顯示,在永暑、渚碧、美濟三者之中,此次曝光的永暑島永陸面積其實還是最小的一個:
永暑島:2.8平方公裡
渚碧島:4.3平方公裡
美濟島:5.6平方公裡
宋忠平分析稱,目前南沙的美濟島、永暑島、渚碧島已經形成三角形的掎角之勢,這三個島礁互為依託,可以形成有效的區域控制能力,此外這也和西沙群島連為一體,對於我國在南海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大有幫助,如果南海出現了突發情況,有了這三處島礁,中國的處置能力將大為提升。「目前南海島礁上的眾多設施無疑可以實現軍民兩用,而正是立足於軍民兩用、軍民融合,將我們的軍事能力常態化地在南海各個區域實現有效部署,這樣便形成一種島鏈式的連結能力,維護在『U形線』範圍內的我國的利益。」
「這三個島礁加上我們其他的一些島礁,將會形成一個聯合的防禦體系,這實際上是固定的島礁防禦體系。一旦有突發情況,我們還會配合我們自己未來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包括我們其他的水面艦艇來實現統一的、動靜結合的南海的防禦體系。隨著中國軍事能力的不斷地提升,我們的島礁管控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我們的武器裝備作戰半徑也在不斷地提升,這些東西都讓中國在南海的島礁不僅能夠建設,也能夠防守,這個自信還是應該有的」,宋忠平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