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管轄: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 東沙群島

2021-02-17 碣石微訊

東沙群島位於廣東汕頭市以南約260公裡,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裡。東沙島的礁盤呈新月形,潮汕漁民又稱為月牙島,面積1.8平方公裡,海拔僅6米,由珊瑚為主生物碎屑堆積而成。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的一組群島,共有三個珊瑚環礁即:東沙環礁(東沙島和東沙礁)、南衛灘環礁(暗礁)及北衛灘環礁(暗礁)。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離大陸最近、島礁最少的一組群島,位處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歸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管轄,實際隸屬於臺灣地區高雄市旗津區,該島扼守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的入口要衝有重要戰略價值,地處東亞至印度洋和亞、非、大洋洲國際航線要衝。

 

管轄治理

東沙島古稱「落漈」、「南澳氣」、,又稱「大東沙」。因位於萬山群島之東,故稱為「東沙」。是南海諸島歷史中最早被開發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晉代即已為中國人所認識。在晉代以前,東莞一帶的漁民就來到東沙群島附近海域捕魚和採集珊瑚等海產。

 

清初《指南正法》稱東沙群島為「南澳氣」,《海國聞見錄》一書也稱東沙群島為南澳氣。

明朝起開始有中國人開發和經營東沙群島。清末謝清高《海錄》一書中始稱其為「東沙」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0年)時,東沙群島已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管轄。而中國南部的漁民更是經年往來捕漁作業不輟。1899年,廣安祥漁船股東為了曬膠菜和海產, 在東沙島建起一個木棚,造價白銀4000多元。

 

1907年,日本商人西澤吉次糾合一百餘人,乘「四國丸」輪船入侵東沙群島,拆毀大王廟,驅趕漁民,毀壞墳墓,懸掛日本旗,豎立木牌,將東沙群島稱為「無主地」,改為西澤島。清朝政府聞知此事後,即電兩廣總督張人駿調查。張人駿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前往東沙群島巡視勘察,「並飭海院總辦劉冠雄,在該島東沙島設立旗臺,派水師駐守。於此證明,東沙群島屬於我國領土,則毫無疑義。」 

 

1909年10月,廣東當局與日交涉收復東沙群島東沙島時,決定委派候補知府蔡康前往接收東沙島。中國政府向日本商人收回東沙島後,招商承辦漁業。商人紛紛申請開發經營東沙群島的磷質和海人草等。

 

1910年5月中旬,清政府為加強對東沙島的行政治理,設立了「管理東沙島委員會」,負責管理東沙島事務,任命蔡康為委員,並刊發關防一顆。

 

中華民國成立後,東沙群島由廣東省政府負責管理。1925年,海軍部為加強對東沙群島的管理,提出把東沙群島劃作海軍軍事區域,後來得到北洋政府批准照辦。國民黨海岸巡防處在得到海軍部的具體指令後還通過報紙對此事進行了通告,只是由於東沙群島在行政區域上仍屬於廣東省屬境,因此行政事務仍由廣東省政府管理。

 

1935年春,廣東省建設廳農林局提出要加強對東沙群島的管理,以符合「闢富源而維國土」的建議,經廣東省政府批准,設立了「東沙島海產管理處」,任命梁權為管理處主任。後來,又將「東沙島海產管理處」改名為「東沙群島管理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日本所佔領,為新南群島的一部分,劃歸高雄州高雄市管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國政府將此地在1945年劃歸廣東省管轄。

1946年國軍涉水登島接收,並派兵駐守。

1947年,廣東省建設廳將東沙島海產經營權交南方漁業公司,批准經營五年。

1949年初,劃歸海南特別行政區管轄。

 

1949年10月,中國國民黨退居臺灣省,繼續控制東沙。

1979年7月,臺灣當局將此地連同南沙群島劃歸高雄市管轄,由「海岸巡防署」管理,並成立了區公所。而中國大陸則將此地劃歸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

1998年11月12日,臺灣省業餘無線電促進會進行東沙島八天七夜通訊活動,首度試通短距離VHF144MHz頻道,順利完成和架設在850千米外的臺北市大屯山和林口長庚醫院旁的臺灣「火腿族」臨時電臺完成通聯,而且還創下一瓦以下超低功率完成通聯的紀錄。

1999年5月16日,高雄市長謝長廷至島上漁民服務站掛上「旗津區中興裡18鄰東沙31號」門牌。

 

2000年12月21日,陳水扁視察東沙群島,宣稱南海政策以「和平共享」為最高目標,實現其「海洋立國」的目標,但並未得到東南亞國家的任何響應。

2006年,臺灣當局決定在太平島修建飛機跑道,並於2007年12月完工。

2007年1月17日,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成為臺灣首座海洋型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10月4日,東沙島納入新成立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管轄。

2008年9月1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赴東沙島視察。

 

東沙地理

東沙群島位於南海的東北部,位居中國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海南島、臺灣島及菲律賓呂宋島的中間位置。位於陸豐市以南約260公裡,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裡。

 

東沙群島位於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北距碣石港260千米,南距西沙群島450千米,東南距馬尼拉780千米,東北距高雄港及澎湖馬公港分別為440千米、425千米,西北距香港315千米,西南距海南島榆林港670千米。為南海諸島的最北境,距離東北方的高雄港240浬(444千米),南距南沙太平島640浬(1185千米)。

 

東沙島呈西北西至東南東走向,島形如馬蹄,東西 長約2,800米,寬865米,陸地面積約1.74平方千米,內海(潟湖)面積約0.64平方千米,多為珊瑚礁堆積而成。全島周圍十至十五浬為礁盤區。整個東沙群島海域面積廣達5,000平方千米,在南海諸島中算是大島之一。

 

東沙群島地處南海北部大陸坡上段,發育在300米深臺階面上,水下暗礁星羅棋布,水情險惡,不利航行。東沙島上植物繁茂,多椰子樹。東沙群島屬熱帶海洋氣候,溼熱多風,又為西太平洋和南海颱風路徑所經,對氣象預報有重要意義。島上氣象臺和燈塔、颱風觀測站等建於20世紀20年代。60年代曾在島上填土築機場。

 

東沙群島地處東亞至印度洋和亞、非、澳洲國際航線要衝,廣州、香港至馬尼拉或臺灣高雄的航線由附近海域通過,具有重大航運意義。海產豐富,是南海重要漁場,盛產海龜、墨魚、海參、鯊魚和貝類,特產海人草,為驅蛔蟲特效藥。東沙歷為閩、粵、臺漁民,尤其是漳、潮、惠州漁民生產作業的場所和船舶停靠點。東沙島上棲息大量海鷗,含磷很高的鳥糞堆積達數米之厚,為肥料和製藥原料。東沙群島古稱「落漈」,清初名為「南澳氣」,屬惠州府陸豐縣碣石鎮管轄。東沙群島自古以來即為中國領土,名義上歸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管轄。實際為臺灣地區實際控制。

 

東沙環礁

東沙環礁是一個圓形環礁,直徑約為11-13海裡。東沙環礁是典型的環礁,即珊瑚礁體呈一環形地貌,中間為一淺湖,淺湖水深多在7.3-18米之間。但是,環礁並非連續不斷,而是有「門」和外海想通,礁盤上也有小沙洲和沙島形成,正是島,洲,礁,門都具備的典型環礁形態。東側礁體呈弧形,礁寬1-2海裡,長35海裡,礁體已長到海面附近,東北部礁盤出露海面。

 

東沙島

東沙島居東沙環礁的西側礁盤上,北距汕頭市140海裡。東沙島為自西北向東南向的碟形沙島,長約2.8千米,寬約0.7千米,面積1.8平方千米(包括1965年填平的淺湖面積),是南海諸島中面積第二的島嶼,僅次於西沙永興島。它平均高出海面約6米,東北面稍高,達12米,西南面次高,約8米。整個島嶼呈四周高中間低形態。中部低地積水呈湖,湖深1-1.5米,湖口向西開口。

 

南北衛灘

東沙島西北面45海裡處,在珠江口大陸架前緣的大陸坡上(水深200米-500米)有兩個水底上升的珊瑚暗灘,在南的為南衛灘,在北的為北衛灘。南衛灘面積較小,水深58米,北衛灘面積較大,水深64米。最淺處為60米,灘面有沙。兩者都是沉水環礁,相距約2海裡,中間有334米深的海谷。北衛灘200米等深線呈橢圓形,長21千米,中央深達185米,最淺處水深60米。在北衛灘北面還有淺灘5處,最淺為9米深。南衛灘200米等深線亦呈橢圓形,長約10千米。

 

被臺灣實際控制

東沙群島目前被臺灣地區部隊實際控制,臺灣地區「海巡署」經常派艦艇在東沙群島海域巡航。由於在該片海域裡與大陸和越南存在漁業糾紛,因此臺灣地區目前正在東沙島上修建巡防艇碼頭,估計近期就將完工。完工後,該碼頭可停靠隸屬於臺灣地區「海巡署」的3艘20噸級海岸巡邏艇;加上其現有的6艘小巡防艇,未來臺灣地區「海巡署」將有9艘艦艇在東沙海域巡邏。

 

東沙群島其實是由大群珊瑚島礁構成的,其中只有東沙島露出海面,據中國臺灣地區《中國時報》報導,東沙群島不但漁業資源豐富,對臺灣地區部隊也有重要意義。臺灣地區在南海除了東沙群島,還佔據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太平島。根據臺灣地區的戰略,未來臺海一旦爆發戰事,它在南海將依託東沙島和太平島對大陸的海上航線油路構成威脅。臺灣地區認為,東沙島與太平島之間的海域,是理想的「潛艇伏擊區」,而且與大陸運送石油的航道非常接近,可在戰前發揮「戰略阻嚇」作用。為此,臺灣地區在太平島上修建軍用機場,並且採購潛艇。馬英九上任後,認為要與大陸和談,必須有一定的防備實力作為談判桌上的籌碼。因此去年9月他到東沙群島考察時聲稱東沙島是「重要領土」,同時要求加強戰備,「絕對不可以在這方面有任何鬆懈」。

 

東沙氣候

東沙群島地處熱帶北部,具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時仍受東北季風之影響,年平均氣溫25.3攝氏度,12月份最低平均22.2攝氏度;最高溫為6月,平均溫為29.5攝氏度。五、六月為梅雨期,七、八月有颱風。夏季平均氣溫28.5攝氏度,雨水充沛,冬季20攝氏度,較少下雨。

 

自然資源

主要植被為灌叢,林投樹茂盛,植被良好。島上皆為熱帶性植物,以蔓性爬藤植物及布滿矮小灌木有桑樹、麻風桐及野菠等參雜其間,平均高度約五米形成自然林蔭。

 

蔬菜栽培是由島上官兵親自種植,蔬菜種類大致分為:甘藍菜(結球很小)、結球白菜、番茄、四季豆、蘿蔔等,夏季則以栽培瓜類為主,如南瓜、絲瓜。偶爾種植西瓜,其他如紅豆、辣椒、莧菜、空心菜等亦有栽培。

 

魚類: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珊瑚礁魚類超過500種,其中數種極為罕見。

 

鳥類:有140餘種,多屬候鳥,在1866年,發現有大量白腹鰹鳥的繁殖族群,如今已經消失,遺留下來的鳥糞也在日據時代開採殆盡。

 

珊瑚:珊瑚有300種、120種海藻,在環礁範圍內形成美景。無脊椎動物也有近40種,這些資源不僅在海洋科學教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環礁地形與海洋生態上也無與倫比。

 

玳瑁:夏秋交替之際,據稱島上常有大批出現,於沿岸沙丘產卵繁殖。

 

礦產資源

2006年,中國科學家最近在南海東沙群島西南部海域新發現了潛在的可燃冰發育區。位於該區域內的東沙群島西南部海域存在與甲烷冷泉直接相關的冷泉碳酸鹽結核,具有噴溢多期性和甲烷通量多變等特點,這一帶的海底可能發育有淺埋藏的可燃冰。

 

島上狀況

島上地下水甚為充裕,地下水位高,離地深約1.5至2.0米處即可獲得水源,惟水質略鹹,不宜飲用。島中心附近則水味較淡,島上水源可供灌溉及洗滌之用。飲用水則靠天雨儲水池(十餘大型、小型儲水槽)及水庫,有了海水淡化機,一天可以製造7,500加侖,主要用來洗滌,飲用水還是得依靠臺灣(多從高雄地區)的運補。

 

有克強、聰良電廠,可提供島上全天候電力供應。

一個氣象觀測站、東光醫院、東沙圖書館、漁民服務站、衛星追蹤站。

 

人口

臺空軍派駐一班隊固守機場、海軍有一氣象班留守觀測及「海岸巡防署」東沙巡防指揮部兩個中隊駐守,駐守人員總數約有兩百名。現有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則在當地設有東沙管理站,常有學者駐守復育生態。

 

海運

因東沙島四周海岸為深度1~2米廣闊淺礁地形,大型船隻無法靠近。海運船隻需停泊外海,再以小船接駁上岸。故現有碼頭設施僅有寬約5米之簡易直立岸壁,低潮時水深僅約0.5米。接駁船靠岸,多以人工徒手搬運裝卸貨物。部分重機械則輔以吊車支援吊搬。臺灣方面海巡署編制3艘10噸級海岸巡邏艇和3艘M8快艇。

 

軍用補給艦

每年3、6及10月各一航次,主要運補武器、彈藥、汽油等管制物資,但實際上則依當季所需運補數量而定。

 

民用商船

租用民間商船實施運補作業,主要載運生活物資、柴油、機具、車輛、建材等。每間隔30日一航次,每航次可載運350公噸重貨物。惟每航次載運量多在100公噸以內。

 

空運

東沙機場跑道寬約30米、長約1,700米,跑道厚度約0.23米。島上潟湖若逢朔望大潮或暴雨時,機場停機坪附近常發生淹水情形。另跑道混凝土受鹽害影響,表面層劣化情形嚴重。往返臺灣及東沙島主要有軍機及民航機,其頻率如下:軍機:臺空軍的C-130運輸機,每月第二周之星期二當日往返,主供物資運補及公務使用,其載客量為70人,載重為8,000公斤。

 

民航機

立榮航空小客機,其載客量限定為56人及500公斤貨品,每周四當日往返臺灣高雄小港機場一次,主供駐防人員休假往返。

 

島上交通

主要交通工具為腳踏車,環繞全島時間約需30分鐘;另有10噸半大卡車1部、小卡車3部(主要載運補給貨物、水、垃圾及水肥)、箱型車3部、15噸吊車1部及叉動車2部,以及高雄市政府所贈送的東沙1號公共汽車,使用車輛隨著需求互有增減。

 

地價

由高雄市代管的東沙島,雖無實際交易案例,但考量其戰略位置,無可取代,2007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每平方米由新臺幣500元調整至600元,2007年公告地價每平方米新臺幣60元調整至110元。公告土地現值調整幅度分別為20%,公告地價調整幅度為83.33%。

 

東沙大王廟

1948年冬季,關公像隨獨木舟漂流而來,由駐守的陸戰隊官兵建廟奉祀。當年的獨木舟仍保存於廟側。廟柱的對聯:「一片忠心貫日月,滿腔義氣薄雲天。」;「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關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該廟亦祀「南海女神」媽祖(元代封),臺軍隊奉獻香燭外,亦為像前掛上金牌。東沙島地籍測量紀念碑:1991年建成,由前臺灣高雄市市長吳敦義題字。

 

東沙圖書館

2005年時,藏書已超越20,000冊。

 

長青亭

島上樹木最蒼翠之處。亭上有對聯:「沙坡雲樹象萬千,獨頌南疆不朽年。」

 

國軍東沙公墓

中國軍隊的公墓。

相關焦點

  • 中沙群島—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
    中沙群島,為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位於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面偏南,距永興島200公裡,是南海諸島中位置居中的一群。《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同時再次宣布將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劃歸廣東省政府管轄。
  • 東沙群島,南海的一顆明珠,歸屬廣東但被臺灣管轄
    東沙群島,是我國四大南海群島之一,位於廣東省汕尾市以南約260公裡,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裡。東沙群島由東沙環礁(東沙島和東沙礁)、南衛灘環礁(暗礁)及北衛灘環礁(暗礁)構成。東沙島發育在東沙環礁的西部礁盤上,是中國南海東沙群島中唯一的島嶼。行政區劃上屬於廣東省汕尾陸豐市碣石鎮,現由臺灣省高雄市旗津區實際管轄。該島由中國臺灣省軍隊駐守控制,建有東沙機場。
  • 東沙群島的實際控制現狀
    一、東沙群島在南海所在地理位置南海諸島按分布位置劃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是南中國海上分布200多個島嶼、暗礁、沙灘總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諸島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是東亞、東南亞航空運輸的必經之地。作為四大南海群島之一,東沙群島由東沙島、南衛灘環礁和北衛灘環礁(暗礁)構成,礁盤直徑22~25公裡,面積420平方公裡。
  • 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美麗的西沙群島!
    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美麗的西沙群島西沙群島,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宣德群島、永樂群島、東島、中建島、華光礁等構成,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10多個暗礁暗灘。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西沙群島中的珊瑚島自1956年起由南越西貢政權佔領,1974年1月17日越軍又佔領了甘泉島和金銀島。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戰隨即爆發,中國軍隊收復了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等三島,越軍被驅逐出整個西沙群島。
  • 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
    我國南海四大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開發好後遠勝馬爾地夫。今天我們來談談四大群島中東沙和西沙群島的最新情況。一、東沙群島NO.1 東沙島 有機場(跑道長1700米寬30米)島嶼面積:1.8平方公裡東沙島居東沙環礁的西側礁盤上,面積1.8平方千米(
  • 東沙群島,清朝從日本手上奪回的領土,扼守著巴士海峽的咽喉
    我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其中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島礁最少、開發最早的一組群島。東沙群島物產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通往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國際航線的必經之地。
  • 東沙群島,為何由臺灣實際管轄?一起來看看東沙島現狀
    東沙群島,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最早出現在晉代文人裴淵的《廣州記》,「珊瑚洲在縣南五百裡。昔人於海中捕魚,得珊瑚」。
  • 南海為什麼那麼重要?四大群島的現狀如何?哪個群島爭議大
    我國南海地處祖國的南大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要道之一,我國85%的能源航線必須通過南海,日本和韓國90%的能源航線必須通過南海,美國從亞太進口的工業原料90%也必須從南海經過,全球60%的油輪通過南海,世界最大的三個經濟體美國、中國和日本貿易的大部分也都經過南海,因此,南海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 中國南海四大群島,遊客尚未涉足,景色不遜馬爾地夫
    最近,中國南海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圍繞著南海疆域爭議不斷。據記載,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命名南海諸島的國家,自古以來,南海是中國領土毋庸置疑。南海地處西太平洋,總面積大約350萬平方公裡,約佔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還多。
  • 東沙島:我國東沙群島唯一露出水面的島嶼
    我國地大物博,陸上疆域和海上疆域都很遼闊,我國在南海地區一共有四個大的群島,即我們孰知的東沙、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島。其中東沙群島是四大群島中,我國先民最先開發的群島,也是離我國大陸最近的群島,距離我國香港僅有140海裡,地處熱帶北部,風景非常不錯。
  • 東沙島:我國東沙群島唯一露出水面的島嶼,設施最齊全的南海島嶼
    我國南海地區有四大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以及南沙群島。
  • 南海諸島之中沙群島
    中沙群島(菲律賓亦稱馬科斯菲爾德沙洲,中沙群礁),為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位於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面偏南,距永興島200公裡,是南海諸島中位置居中的一群
  • 臺灣省管轄的東沙群島,距離廣東只有250公裡,非常適合吹沙填海
    東沙群島位於南海北部,也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最靠近大陸的群島。距離廣東最近只有250公裡,距離臺灣省最近只有400公裡。行政區劃上屬於廣東汕尾市,但是現在由臺灣省高雄市實際管轄。東沙群島實際只是一座接近圓形的環礁
  • 西沙群島,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西沙群島,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宣德群島、永樂群島、華光礁、東島、中建島等構成,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10多個暗礁暗灘。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西沙群島中的珊瑚島自1956年起由南越西貢政權佔領,1974年1月17日越軍又佔領了甘泉島和金銀島。
  • 東沙群島距離廣東這麼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何被臺灣省管轄?
    東沙群島位於南海北部,也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最靠近大陸的群島。距離廣東最近只有250公裡,距離臺灣省最近只有400公裡。行政區劃上屬於廣東汕尾市,但是現在由臺灣省高雄市實際管轄。東沙群島實際只是一座接近圓形的環礁,直徑約24公裡,中間是潟湖,只有東沙島這一座島嶼露出水面。東沙島位於環礁西部,面積1.8平方公裡,最高點海拔只有12米。四周高,中間低,圍成一個在西部開口的湖泊。東沙島地下水資源豐富,但是因為海拔太低,海水滲入後,地下水略鹹,不適合飲用,但可以作為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所以飲用水主要靠下雨蓄水、海水淡化和臺灣運輸補給。
  • 東沙島:我國東沙群島唯一露出水面的島嶼,漢朝時已被中國開發
    :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以及南沙群島。而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離大陸最近、島礁最少的一組群島,也是我國南海諸島中最早被開發的群島。它位於廣東省汕尾市以南約260公裡,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裡,距離香港只有140海裡,到海南島360海裡,地處熱帶北部,具熱帶季風氣候。而東沙島是中國東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島嶼。面積1.8平方公裡,海拔僅6米,由珊瑚為主生物碎屑堆積而成。
  • 南海四大群島,三沙市卻只管轄三個,另外一個是誰?
    2012年三沙市在原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的基礎上設立,成為海南省第四個地級市。我們知道南海諸島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個群島,那麼目前東沙群島又是怎麼樣的呢?東沙群島隸屬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目前暫由我國臺灣省實際控制。
  • 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由三沙市管轄。那東沙島的現狀是怎樣的?
    三沙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下轄的四個地級市之一。三沙市現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三沙市政府駐地位於西沙的永興島。可見,東沙島不在三沙市的管轄範圍之內。東沙島現由我國的臺灣省管轄,島上有駐軍。東沙島或者東沙群島,顧名思義,其地理位置必在西沙和南沙的東面。打開地圖看看,您就會發現,這座東沙島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 南海東沙群島,極為重要的戰略區域,目前由臺灣省代管
    東沙群島目前主要是東沙環礁,在這個環礁的西部是南海東沙群島中唯一的島嶼東沙島。東沙群島屬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目前由臺灣省高雄市實際管轄。東沙環礁的位置東沙環礁東沙島東西長約2800米,南北寬約700米,面積1.8平方千米。
  • 中國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島歷史與現狀(圖文)
    一、歷史沿革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分布在遼闊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國南海諸島的主要組成部分,習慣上合併稱為西南中沙群島。西南中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事實證明,我國人民最早發現這些島嶼礁灘,長期以這些島嶼礁灘為基地進行漁業捕撈生產和居住,世代相繼對這些島嶼礁灘進行辛勤的開發和經營,我國政府最早對這些島嶼礁灘實行管轄和行使主權。西南中沙群島歷來在我國廣東省人民政府管轄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時,將這些島礁及其海域劃歸海南省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