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系列解讀(第三期)-康復篇圓滿落幕

2021-01-17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

12月30日,由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主辦,科普融媒體中心-《腫瘤好醫生》欄目承辦的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系列解讀(第三期)-康復篇圓滿落幕。本期主講專家是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陳小兵教授。

陳小兵教授在直播

原發性肝癌從診斷、治療到康復是一個非常系統的過程,需要全程的、科學的、規範的管理,本期解讀,陳小兵教授就原發性肝癌的康復管理進行了分享,主要包括居家護理、營養治療、心理疏導和運動建議四個方面。

居家護理

當肝癌患者和家屬離開醫院回歸家庭,是有許多居家護理工作需要開展的。

「安全用藥的管理」:

肝硬化患者需要堅持服用必須服用的藥物,原則上謹慎使用保健品或偏方,以免誘發藥物性肝損害;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常需要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正在服用防治腹水和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亦需堅持用藥,不得自行停藥;針對肝癌導致的其他症狀如疼痛、腹水、黃疸等,也應有序的治療。「症狀處理」:

肝區腹痛:表現為持續性的鈍痛、呼吸時加重肝痛和肌腹痛以及肝癌結節破裂。由於腫瘤增大,肝包膜張力增加引起的,可以使用止疼藥物處理;肝癌結節破裂引起的急性腹痛,則要急診手術。腹水:表現為腹脹或腹痛、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狀。需平臥休息,注意控制鹽的攝入量,穿著寬鬆的衣物,腹脹較重的患者,適當使用利尿劑,但要定期複查。癌性發熱:表現為反覆出現的持續性低熱或高熱。注意室內保暖和通風,必要時給予物理降溫等措施。除了上述三大典型表現,可能還會有別的併發症存在,比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也要及時地進行防治。

常見併發症

「併發症防治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表現為吐血、黑便甚至血便,可能合併有心跳加快、面色蒼白甚至休克等情況。此時家屬應儘量安撫患者,使之保持鎮定,將頭偏向一側,防止血液或血塊造成的嗆咳甚至呼吸困難,並儘快將患者送往醫院救治。肝昏迷:消化道出血、大量利尿劑、電解質紊亂及繼發感染等常可誘發肝昏迷。家屬應採取措施保持患者大便通暢,給予患者低蛋白飲食,注意患者意識狀態,情況嚴重時及時就診。肝癌破裂:活動及按摩時切不可用力過度,癌結節破裂,若破潰入腹腔則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徵,少量出血表現為血性腹水,大量出血則可導致休克甚至迅速死亡。繼發感染:原發性肝癌患者因長期消耗及臥床,抵抗力減弱,尤其在化療或放療之後白細胞降低時易並發各種感染。褥瘡(壓瘡):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等情況使局部組織失去正常機能而發生的潰爛和壞死。長期臥床及營養不良,容易導致褥瘡的發生。家屬應定期幫助患者翻身,保護股骨隆突和身體支撐處。晚期疼痛護理:常見的鎮痛藥的劑型包括皮下注射劑、靜脈注射劑、口服藥物、透皮貼等。應遵照醫囑,切不可隨意加量。如果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應及時就診。除用藥之外,也可以給患者按摩和撫觸,可緩解疲勞,預防肌肉萎縮。營養治療

肝癌患者易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嚴重的營養不良會降低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營養治療已成為肝癌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治療期間患者日常飲食需規律化,儘量做到一日三餐的時間規律化,或可嘗試少食多餐。

營養治療

「特殊患者的飲食營養」:

糖尿病:要多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選擇清淡、低糖、低鈉的食物;肝癌合併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同時也要防止低血糖的發生。上消化道出血:要嚴格臥床休息,必要時禁食水,對肝硬化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患者尤其重要;出血停止後恢復期患者的飲食,應由流質逐步過渡到半流質、軟食。肝性腦病:尚能進食者應多選用精細糧食和含纖維少的水果,以保證熱量充足;控制脂肪及蛋白質的攝入,以免加重肝臟負擔同時減少體內氨的產生、減輕肝昏迷的症狀。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對任何疾病病人都非常重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談癌色變,總覺得「癌症猛於虎」,從而陷入巨大的心理陰霾,懷疑、憤怒、恐懼、悲觀等。因此,對肝癌患者進行一些適度的心理疏導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首先要積極正面地面對它,必要時需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疏導,多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為患者樹立信心,認真傾聽,用心陪伴。也鼓勵肝癌患者之間相互交流學習。

心理疏導

運動建議

運動是肝癌患者康復的重要環節,對於身體條件允許的肝癌患者,適度的運動是必不可少的。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改善癌症病帶來的疲勞。

如運動中出現異常,如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疼痛等症狀,要立即原地休息,必要時去看醫生,以免身體出現不良狀況。

總結:

肝癌患者出院後仍需注意用藥安全,堅持規範用藥,患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和併發症,必要時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最後,為大家送上陳小兵教授總結的康復四字經、四十字訣:

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戒酒,心態平衡,充足睡眠,定期復檢,控制感染,疫苗優先,美化環境,綠水青山。

相關焦點

  • 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系列解讀(第一期)-基礎及診斷篇圓滿落幕
    12月28日,由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主辦,科普融媒體中心-《腫瘤好醫生》欄目承辦的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系列解讀(第一期)-基礎及診斷篇圓滿落幕。本期主講專家是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兼肝臟外科主任周儉教授。
  • 中國首部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重磅發布,專業解讀更令人期待!
    中國是肝癌大國,全球一半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在中國。然而,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2.1%,患者生存狀況亟待改善。近日,備受矚目的2020年《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在廣州重磅發布。(左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孫惠川教授、(左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右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敏山教授、(右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教授首部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發布,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是國內首個面向患者的肝癌防治全流程指南,由中國抗癌協會發起,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委會聯合肝癌專委會,邀請樊嘉院士、李強教授、周儉教授
  • 實用貼 | 秦叔逵解讀中國首部《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
    近日,中國首部《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2018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肝膽胰腫瘤大會上正式發布。據了解,本《指南》在參考ASCO、NCCN、ESMO、AASLD、EASL指南,以及我國2017版國家規範、TACE共識、射頻共識、放療共識、抗病毒指南等一系列專科規範的基礎上,結合CSCO規範撰寫而成。
  • 中國首部肝癌患者指南重磅發布,助力肝癌患者生命續航!
    中國是肝癌大國,全球一半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在中國。然而,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2.1%,患者生存狀況亟待改善。2020年11月14日,備受矚目的2020年《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在廣州重磅發布。
  • 最新《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發布 多種策略促規範化治療
    記者19日獲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以下簡稱CSCO)正式公布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不僅在肝癌一線和二線治療領域新增了多個靶向、免疫新藥以及聯合治療方案,還增加了肝癌診療MDT多學科協作的構成和討論內容。這意味著,今後,肝癌患者將得到更為規範的診療。
  • 2020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正式發布...
    記者19日獲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以下簡稱CSCO)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癌中之王」:中國肝癌高發難治  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肝內膽管癌(ICC)和 HCC-ICC混合型3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HCC佔85%~90%。全球每年有75萬例新發肝細胞癌患者,大多數病例來自亞洲,而幾乎一半來自中國。
  • 【衡道丨乾貨】2020 CSCO原發性肝癌診斷指南共識(1)
    今天帶來原發性肝癌診斷第一部分的內容。原發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 簡稱肝癌,是全世界範圍內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根據 GLOBOCAN 2018 公布的新數據,全球肝癌的年新發病例數達到84.1萬人,居於惡性腫瘤第6位;死亡78.2萬人,居於惡性腫瘤的第2位。原發性肝癌在我國尤其高發,是第4位的常見惡性腫瘤和第2位的腫瘤致死病因。
  • 2020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一線治療格局四大亮點
    轉自 | 醫藥觀瀾近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正式公布了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下稱《指南》)。在新版《指南》中,晚期肝細胞癌(HCC)的一線治療格局發生較大改變,靶向療法、免疫療法以及聯合療法成為主旋律,同時來自澤璟製藥、恆瑞醫藥的多款新藥備受矚目。本文篩選新版《指南》部分亮點,僅供讀者參閱。
  • 位居第二的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值得你去了解,癌症可能就在身邊
    導語:在我國,原發性肝癌是死亡率位居第二的惡性腫瘤,在年齡小於50歲的患者中,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0倍,並且原發性肝癌是肝硬化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國肝癌的高發年齡段為40-50歲,正值人生中年,既是家庭的頂梁柱也是社會的中流砥柱。
  • 一文總結:2020 CSCO 九大指南要點解讀
    今年CSCO各瘤種指南發布以乳腺癌指南的雲端發布啟幕,後續,多部CSCO指南進行了首次發布或更新,各腫瘤領域專家詳細解讀了指南要點,一起來回顧下9部指南更新/要點解讀吧!
  • 陳敏山教授:晚期肝癌治療迎來裡程碑式進展,為患者帶來痊癒的希望
    目前,我國肝癌治療仍不理想,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在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僅為12%,與歐美或日本等國家存在顯著差距。由於肝癌患者數量多、預後差,因此被稱為「癌中之王」。7月18日,中國腫瘤臨床學會(CSCO)正式發布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欽倫秀教授:「多兵種聯合作戰」 讓肝癌患者活更久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外科主任、華山醫院肝病中心主任欽倫秀教授受訪時介紹,在多學科合作模式基礎上開展的肝癌綜合治療,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國肝癌病人的生存率5個百分點。十年間,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的發展、多種新藥的應用,也為應對肝癌的術後復發、耐藥等問題提供了「利器」。
  • ...西南醫大中醫院招募肝癌患者 給予一年免費相關檢查和中藥治療
    為了進一步確認,李阿姨又做了磁共振(MRI)檢查,結果為「原發性肝癌」。汪教授介紹,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高發於40~50歲人群,男性比女性多見。患了肝癌,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或沒有症狀,當患者感受到明顯不適,就已經進入了中晚期。
  • 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怎麼做?《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在...
    核心提示:2020年11月15日,在《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發布會上,陳敏山教授表示,此次共識旨在整合其它共識、指南在肝癌聯合治療策略中的最新進展、重點在於如何建立多學科診療團隊(MDT)和對不同分期肝癌如何開展多學科綜合治療操作進行細化、更新和補充,為臨床一線提供一部更全面、實操性強、符合中國國情的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共識。
  • 5分鐘速覽:CSCO 2020「肝癌診療指南」更新了啥?
    日前,CSCO發布了最新的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讓我們分外科、術後輔助治療、介入、局部消融、放療、內科、抗病毒治療等7點快速回看,指南發布解讀會帶來的哪些重要信息?,建議優先考慮腹腔鏡肝切除;—針對復發性肝癌,可根據腫瘤選擇射頻消融或手術治療。
  • 全國讀書會聯盟第三期學習班圓滿落幕
    文:趙陽 王國磊圖:李歐為進一步倡導全民閱讀,在第二期全國讀書會聯盟學習班基礎上,11月20日至11月23日,全國讀書會聯盟第三期學習班在北京舉辦了為期四天的學習並圓滿結束。又對每一個論述主題進行深入完整地剖析解讀,廣納中外學界已有的學術研究成果,同時加以自己的研究體會,做到理論闡述上的細緻精微,學員們課後紛紛表示,黃書記在演講中體現出了紮實的學術理論基礎與豐富的實踐經驗,所論述的內容可以說既具有理論的創新點又具有實際操作性,引導性強。
  • 匠心傳承丨第三期「巧林榫卯積木」體驗活動在石榴市集圓滿落幕
    9月27日,第三期「巧林榫卯積木」手工體驗活動在北京豐臺石榴市集圓滿落幕,活動期間除了展示很多精彩的榫卯模型,還設置了有趣的積木拼裝比賽活動,得到很多大小朋友的踴躍參與,這次積木比賽直接將全場活動的氣氛推到了高潮,最真實的觸感被一分一秒地記錄在這裡。
  • 「肝癌規範化診療試驗基地」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掛牌成立
    2018年12月4日,「原發性肝癌規範化診療試驗基地」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掛牌成立,這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化培訓項目」在臨床工作中的進一步貫徹落實與實施。
  • 抗擊腫瘤 扭轉「肝」坤 -中晚期肝癌有望獲得長期生存
    據2018年發布的《中國肝癌大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原發性肝癌新發病例46.6萬,約佔全球的55%;每年因原發性肝癌死亡42.2萬例,約佔全球的45%-50%。 經過數十年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國肝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逐步由原來的4.2%提升到12.5%。
  • 深圳肝癌醫院前十名,深圳肝癌排名前十醫院
    其他症狀  原發性肝癌the門上少量左肝外葉腫瘤受壓可惹起進食梗塞症狀,偶然遠處轉移是首要症狀。  少數繼發性肝癌(主要來自胃腸道,胰腺等)的肝轉移患者有明顯的癌症症狀,但原發灶並不明顯。  併發症  上消化道出血  是肝癌非常多見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