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幾年新加坡開埠200年的活動正在進行時,從1819年萊佛士登錄新加坡,這裡從此就成為了自由貿易的港口。從此,這裡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風味。去新加坡旅遊,哪些美食不可錯過呢?新加坡必吃的五道美食,新加坡美食推薦!
新加坡美食——海南雞飯
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用雞湯煮製而成的香米飯,飯粒溢出香蘭葉與薑絲混合的清香,再蘸些黑醬油和特製的薑蓉辣椒醬共食,香味充溢舌尖。海南雞飯的由來,名中見分曉,前身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雞。
19世紀20年代初,來自中國海南省的移民從家鄉帶著乾貨、布料、紙張、雨傘,各種的小物件南下至此,做買賣謀生。資料顯示,新加坡最早販賣海南雞飯的人,名叫王義元。此人年輕時在家鄉習得養雞及燙雞技術。他初到新加坡時,手提兩個竹筐,在海南街一帶叫賣白斬雞。雞飯糰用香蕉葉包著,每包一分錢。據說他賣的雞飯用雞湯煮製,香滑可口,令食客胃口大開,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
後來,這道美食在本地多元烹調的薰陶下演變發展,成為了連美國名廚安東尼·波登(AnthonyBourdain)都讚不絕口的獨特海南雞飯。既是聲名遠揚的新加坡美食代表,也是國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新加坡美食——羅惹
食物的融合不單是食材的交融,口味的演變,也孕育了不少新詞彙。」沙爹「例為其一,再來就是膾炙人口的高頻詞Rojak。馬來語中的Rojak一詞,意為」混合「,是一種多元、融合的象徵。而Rojak作為名詞,生動地描繪了這道」大雜燴「般的熱帶沙拉——羅惹。
島國天氣炎熱,羅惹成為大家常點的一道開胃菜。羅惹融合了黃梨、黃瓜、空心菜、芽菜等,搭配著油條和豆乾,淋上黑蝦醬和花生碎,清爽利口。羅惹這道菜,不但在食材使用上很rojak,食物起源的背景也相當複雜,深受馬來餐、中餐、印尼餐的影響。
1980年代初,新加坡還經常看到羅惹小販的身影,他們推著移動攤位走街串巷。相比於炸炒烹煮的攤販,羅惹小販的」行頭「輕省多了,只需一塊切板、一把刀和一個混合食材用的大碗。當場配好料就可食用。
新加坡美食——叻沙
說起新加坡的道地美食,當然少不了娘惹風味。作為娘惹菜餚的代表,叻沙(Laksa)被選出。用叻沙葉與椰奶熬製濃香四溢的湯頭,加入粗米粉、蝦、魚餅、雞肉絲、芽菜、黃瓜等食材,自製辣椒參峇醬放一旁,食客可以按照個人口味自行添加。
叻沙的特別之處在於,粗米粉被剪成一段一段。用湯匙一勺撈起,將葉香濃鬱的叻沙送入口中,濃稠順滑,讓人慾罷不能。
新加坡美食——椰奶黑糯米
糯米粥是一種普遍的粥品,在其他國家及地區也有食用。然而新加坡做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將黑糯米熬製成粘稠狀,點睛之筆再淋上濃鬱椰奶,將質感的濃稠與口感的濃鬱巧妙融合。
據說,椰奶黑糯米是由早期的印尼移民帶來新加坡的。在他們的家鄉,黑糯米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甜品,人們會在下午茶、宵夜或早餐時享用。如今在新加坡,椰奶黑糯米已是各個族群甜品時光樂於享用的美味。
除了五道經典菜式之外,新加坡還有許多值得品嘗的傳統風味,包括中峇魯楗柏水粿、阿姨粿點、HarriAnn芋頭糕和豆爽、麗娜西菓貿易的三角椰絲椰糖糯米糕,這些鄰裡美味是陪伴不少人成長的味蕾記憶。米暹、經濟炒麵、印尼隆冬、牛肉絲、炒糯米飯、豆花等國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