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字少遊,北宋著名文學家。曾遊學於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並稱為「蘇門四學士」。秦觀才華出眾,在詩、詞、文和書法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其中以詞的成就馳名於世,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便是秦觀的一首詩《還自廣陵》。
《還自廣陵》是秦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秦觀自廣陵返回高郵家鄉途中所見到的水鳥在江邊嬉戲的景象。雖然相對於秦觀的經典詩詞來說,這首詩略顯冷門,並且水鳥嬉戲的景象也極其常見,但是秦觀這首詩寫得聲色兼備、生趣盎然,一句比一句美,短短4句便令人神往。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秦觀的這首《還自廣陵》: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水響一齊飛。
首先,這首詩的開篇兩句「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秦觀便生動傳神的寫出了水鳥在江邊嬉戲的景象。意思是說,天氣寒冷,水鳥在江邊相親相依,十百成群,它們在落日的餘暉中快樂地嬉戲。這裡的「依」、「戲」二字用得極其巧妙,它把水鳥的天真爛漫之姿,表現得惟妙惟肖。
仿佛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嬉戲打鬧,落日的餘暉,無疑為它們增添了色彩美。而本身水鳥在江邊嬉戲的景象,便是一幅迷人的畫卷,所以它還具有繪畫美。除此之外,水鳥在落日餘暉中和諧、安逸、自由的嬉戲,也點出了時節是在早春。大有蘇軾「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境。
然後,我們來看這首詩的最後兩句「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水響一齊飛」,即行人在它們身邊來來往往,它們一點也不當一回事,但忽然聽到水中的聲響,卻一起撲騰著雙翅衝上天空。「過盡行人」,則是從側面點出了早春季節,天氣轉暖,路上行人逐漸多了起來。
從表現手法上來看,這首詩的一大特色,便是動態和聲態的同步進行,絲絲入扣。在動態上,先是水鳥的安靜(「自相依」),到細微的動靜(「戲落暉」),最後到喧動(「一齊飛」)。而在聲態上,則是由靜場(「自相依」),到輕響(「戲落暉」),最後再到驟響(「一齊飛」)。至此,全詩的意境便推到了高潮。
綜觀秦觀的這首詩,到了後來水鳥衝上天空,融入晚霞,無疑又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壯美的畫面。所以從開篇到結束的短短4句中,秦觀所描繪的畫面,一句比一句美。所營造的意境,也逐步到達高潮。故總的來說,這首詩是一首生動如畫、令人神往的寫景名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