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登上高樓眺望,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美到令人心醉!

2020-12-17 慶餘說詩詞

古往今來,在炎炎夏日,人們就離不開乘涼二字。譬如,李白《夏日山中》的「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楊萬裡《夏夜追涼》中的「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秦觀《納涼》中的「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由此可見,想要擁有一片清涼,就必須要擁抱大自然。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便是一首夏夜乘涼的佳作。它是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黃庭堅在詩、書、畫等領域均有很高成就,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他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詩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又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合稱為「蘇門四學士」。

《鄂州南樓書事》是黃庭堅被罷官司後,在武昌登上高樓乘涼時所作。故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描寫了黃庭堅夏夜登樓眺望的情景,以及流露了他仕途坎坷,動輒就遭罪的悵恨之情。全詩雖然只有短短4句,但是從寫景上看,它美到令人心醉;從寫情上看,它又可以帶給人們一片清涼。

《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裡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並作南樓一味涼。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裡芰荷香」,是黃庭堅對自己夏夜登樓眺望所見的描寫。它的意思是說,在武昌的一個炎熱的夏夜,黃庭堅登上了武昌蛇山頂上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的清輝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正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裡,盛開著的菱花、荷花,正瀰漫著淡淡的芳香。

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黃庭堅以南樓為中心,構造了一個高遠、清淨、富有立體感的詩境。並且,他還以自身感受將登樓眺望所見描繪得淋漓精緻。如這裡的山光、水光、月光,是黃庭堅通過視覺所感受到的;而芰花、荷花的淡淡香氣,則是黃庭堅通過嗅覺所感受到的,可見整體上黃庭堅構思的巧妙。同時它也為下文的清涼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它的意思是說,夏日的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管不到它們。所以它們便可以慷慨、殷勤地為南樓送來一片清涼,供我與遊人歡快地消受啊。同前兩句的自身感受一樣,這裡的「一味涼」,說明了是黃庭堅的觸覺所感受到的。這樣寫的好處,便是可以生出讓人們如臨其境地感受。

而這裡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便是黃庭堅情感上的轉變。黃庭堅的一生,道路崎嶇坎坷,宦海沉浮更是身不由己。所以對於無拘無束的明月清風來說,他是十分嚮往的。但是一想到自己每每遭受人陷害中傷,就充滿了悵恨和無奈。正是這個時候,明月清風帶給了他夏夜的一片清涼,也讓他煩熱的心境得以清淨,從而達到內心的曠達。

綜觀黃庭堅的這首詩,他所描繪的景色,無不柔和、恬靜。它們的存在,正是為了送來涼爽和舒適。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黃庭堅這首詩所體現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所以說黃庭堅登上高樓乘涼,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便帶給人們一片清涼。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商隱登樓遠眺,寫下一首絕美的詩歌,短短4句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霜月》,便具有這樣的特點。《霜月》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李商隱登樓遠眺所寫下的深秋月色。身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李商隱的這首詩,無疑將詩美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只有短短4句,但是它不失為一首絕美的詩歌,美得令人心醉。
  • 秦觀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所描繪的春景,便美到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春日》,便是一首歷來為人所稱道的詠春詩。它出自於宋代詩人秦觀之手,是秦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詠春詩中,秦觀主要描繪了春雨過後的春景。即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尤以芍藥、薔薇的描摹傳神,最為動人。總體來說,秦觀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所描繪的春景,便美到令人心醉。《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 李商隱詩中的深秋月色,短短4句,便美得令人心醉!
    他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在李商隱的筆下,很多尋常的題材,往往能夠營造出一種高超優美的意境,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如李商隱的一首詩《霜月》。《霜月》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所描寫的是深秋季節,詩人在一座百尺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色。同樣是寫深秋月色,李商隱卻不從霜月本身著筆,而是著重刻畫了月中的素娥、霜裡的青衣。
  • 韋應物去郊外漫遊,寫下一首山水詩,短短4句便美得令人心醉
    山水承載著古人與今人的情思,寫山水以寄情,賞山水詩以品情。優秀的山水詩大都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徵。如陶淵明《飲酒》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鹿柴》中的「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韋應物筆下的一首山水詩《滁州西澗》,來一起感受一下我國古典詩歌中山水詩的藝術魅力。
  • 清明節的夜晚,白居易寫下這首詩,短短4句美得令人心醉!
    白居易的詩以平易見長,平淡中意味深遠,直白中綿綿情長,有著「詩魔」和「詩王」之稱。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清明夜》,便是白居易的經典詩作之一。《清明夜》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白居易於唐朝元和年間清明節外出踏青遊玩時所作。它主要描寫了白居易在清明節夜晚的所見所感,表現出了白居易對美景的愛惜之情,以及樂於親近自然的閒適之情。
  • 秦觀很冷門的一首詩,卻一句比一句美,短短4句令人神往!
    曾遊學於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並稱為「蘇門四學士」。秦觀才華出眾,在詩、詞、文和書法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其中以詞的成就馳名於世,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便是秦觀的一首詩《還自廣陵》。《還自廣陵》是秦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秦觀自廣陵返回高郵家鄉途中所見到的水鳥在江邊嬉戲的景象。
  • 柳宗元與朋友登山遠眺,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驚豔了千古!
    像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內一青螺」,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都是想像奇特的千古名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柳宗元想像最奇特的一首詩。它是柳宗元就任柳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唐詩中最有名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美到極致
    詩人為此也寫下了眾多牡丹詩,或歌詠牡丹的形色之美,或以花喻人,託物寓意。如韋莊《白牡丹》:「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白居易《惜牡丹》:「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司馬光《和君貺老君廟姚黃牡丹》:「若佔上春先秀髮,千花百卉不成妍」等。
  • 王維以美人喻花,寫下一首牡丹詩,開篇10字便美到令人心醉
    即便到了今天,牡丹依然享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紅牡丹》,來感受一下「花中之王」的美豔動人。《紅牡丹》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約寫於公元752年到755年間,也就是唐玄宗天寶末年。當時王維已經步入晚年,又恰逢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動蕩時期,故借牡丹盛開,寫下這首詩吐露心中愁緒。
  • 黃庭堅晚年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很有韻味的詩,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作為最偉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的一生也是鞠躬盡瘁,完全是為了整個大宋王朝,而黃庭堅和蘇軾這些反對派自然是要遭受到打擊。黃庭堅的被貶雖然令他的人生陷入了困境,可是在文學上卻又是大放異彩,這一點與蘇軾也是極其相似,特別是他到了晚年雖然是被召回了京城,但是依舊耿耿於懷,為此還寫下過一首充滿諷刺的詩《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其一》,這在一首詩中,黃庭堅把內心的悲憤,以及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是令此詩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一種悽美之感,讀來當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 劉禹錫被貶和州,卻在途中寫下一首絕美唐詩,美到令人心醉
    總之,詩人筆下歌詠祖國壯麗山河的一首首絕美詩篇,即便是過了千百年,我們今天讀來也依然感到驚豔而動人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詩《望洞庭》,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筆下的一首千古名篇。顧名思義,劉禹錫這首詩主要歌詠的便是洞庭湖的優美景色。雖然它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卻美到令人心醉。
  • 李白獨自登樓寫下一首詩,開頭第一段就驚豔了,美得令人心醉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會喜歡上李白,喜歡上他的詩。 杜甫誇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蘇軾贊其有:「英瑋絕世之姿」連大詞人辛棄疾都寫了一首《憶李白》,將他對李白的敬佩盡數傾賦於詩中。 李白寫下的好詩三天三夜都談不完,今天選說的是李白在人生失意時,獨自登樓寫下的一首令人美到心醉的詩。
  • 李白見到採蓮女子,寫下一首很美的詩,開篇兩句便令人心醉
    譬如,唐代詩人王昌齡就寫過「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南宋詩人陸遊也曾寫下「採蓮吳妹巧笑倩,小舟點破煙波面」的詩句。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便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採蓮曲》。它是李白漫遊吳越時,一次見到採蓮女子後,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採蓮女子在春日的荷花叢中快樂嬉戲的旖旎美景。
  • 杜牧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美得令人心醉,驚豔了整個秋天!
    譬如,謝靈運的「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黃庭堅的「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等等。而要從中選擇出最能驚豔整個秋天的詩句,我會選擇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不只是因為楓葉的絢麗,還因為它不嘆愁緒,只言秋好。《山行》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秦觀很經典的一首寫景詩,短短二十八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北宋詩人秦觀的《泗州東城晚望》,來體會寫景詩中的「詩中有畫」。這首詩是秦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前兩句著重寫水,後兩句著重寫山。主要描繪了夕陽西下之後的山水畫面。可以說是短短二十八字,便美得令人心醉。眾所周知,秦觀是以詞著稱。但就此詩而言,還是頗有唐詩風採的。
  • 喜歡菊花的元稹,寫下一首詠菊詩,短短4句便令人眼前一亮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菊花》,便是唐代詩人元稹所作的一首詠菊詩。雖然題材比較尋常,但是在元稹的筆下,卻展現出了不尋常的詩意。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元稹所寫的偏愛菊花的原因。眾所周知,菊花沒有牡丹富麗,也沒有蘭花名貴,而一直受人偏愛的原因,或是因為它的傲雪凌霜,或是因為它的高潔風骨。而元稹在這首詩中給出的理由,卻是「此花開盡更無花」。
  • 歐陽修筆下的農村自然風光,短短二十八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田家》,便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筆下很美的一首農村題材的詩篇。說到歐陽修,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除此之外,歐陽修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 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這首《鄂州南樓書事》是詩人在鄂州閒居時的,在一個夏日夜晚登上南樓乘涼時所寫。整首詩在寫法上與其他描寫夏日乘涼的詩詞作品有所不同,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以知道,其實積壓在詩人身上的不是酷暑,而是對自己生活、仕途不順的煩悶與擔憂。
  • 宋朝詩人寫了一首清明節的詩,短短4句,卻足以超越杜牧的心境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再過一些日子也就到了清明節,想必大家也是非常期盼這一天的到來吧,一方面是因為每當到了清明節時,大家也會享有法定假期,可以好好出門賞花踏春,而另一方面,清明節這一天便是緬懷已故親人的節日,雖然現如今的節日氛圍或許不是那麼濃重,但是這卻是古人非常看重的一個節日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