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院打造國際藝術教育「雲上社區」,交流中西藝術教育

2021-01-09 澎湃新聞

12月30日,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打造的「國際藝術教育聯盟雲上社區」正式落成啟動,同時,以「無問西東」為主題的「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在雲端拉開帷幕,這是「社區」落成後的首個活動。

澎湃新聞獲悉,上海美院與舊金山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東京藝術大學等藝術院校師生作品和教學理念今後將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展出,能看到東西方對藝術認識和藝術作品的異同,從而重新認識中西教育的發展軌跡和現狀。

「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頁面,每個院校都是一座島嶼「線上交流展」在場景呈現上採用了「藝術島」的概念,即每個「島」代表一個藝術學院。隨著「島」上的作品、教學場景及相關信息的不斷增加,「島」的形態也會發生變化,進而形成全球化的整體,並通過對國際藝術院校師生作品的展示,來研討當下藝術教育的國際合作與發展。首批線上展將展出來自舊金山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東京藝術大學、羅馬藝術大學、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義大利拉奎拉美術學院、弗羅西諾內美術學院、布雷拉美術學院和上海美術學院9所藝術院校的師生作品。展出內容既有傳統專業的教學成果,也有一些創新學科,如實驗藝術、創新設計、新媒體與人工智慧等專業方向的最新成果。

9所藝術院校的師生的藝術作品打開交流展連結,如同一個資料庫,9所藝術院校的師生作品,參與的活動收錄其中,不過目前僅僅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模塊和信息需要補充完善。但在對各家院校作品的比較中,藝術理念的異同;同時,在全球疫情持續的狀態下,以網際網路提供的開放社區,展示和交流各自的創作和研究的現狀。

義大利布雷拉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作品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在發言中表示,上海美院以近一年的時間打造了「國際藝術教育聯盟雲上社區」,也希望藉此契機以自己的方式帶領東方海派文化「走出去」,更以國際戰略眼光,發揚「新海派」精神,在建立學術深度的基礎上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展示與實驗的平臺。

啟動儀式現場,國際知名藝術教育專家通過網絡進行線上發言。舊金山美術學院院長助理任敏和繪畫系副教授傑米·摩根(Jeremy Morgan),羅德島美術學院繪畫系名譽教授大衛·弗雷澤(David Frazer)和實驗及基礎研究部空間動力學名譽教授肯·霍裡(Ken Horii),以及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油畫技法材料教授秋本貴透也通過網際網路參與了啟動儀式。大衛·弗雷澤在羅德島美術學院任教了42年,他的作品受到義大利和中國藝術的影響,也在兩地旅行和生活。他在1989年首次來到中國就被毛筆吸引,此後他多次來到中國,展覽把他帶到了西安、杭州、北京、大連,還有烏魯木齊等西部地區。「雖然2020年和以往不同,但藝術和思想文化交流對中美依然重要,這能促進相互理解,我們的藝術教育者會盡我們所能。」大衛·弗雷澤說。

羅德島美術學院頁面東藝大美術學部教授秋本貴透在兩年前於上海美術學院創立了高等繪畫技法材料研究室,並在上海給學生們授課。此後,研究室以中國、日本為中心,以亞洲特有的繪畫理念為基礎,進一步研究繪畫材料和繪畫技巧。他認為在互相無法物理聯通的時候,一次線上展覽,是一次交流信息的好機會。因為展覽不僅涉及學生和教師,也可以看到國際院校各自的研究內容等。

東京藝術大學頁面據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介紹,「國際藝術教育聯盟雲上社區」是世界藝術資源交匯的樞紐,聯盟成員間通過教師互訪、展覽交流、名師開講、學生遊學、多向引入與共享國際化精品課程等方式,共同開展學術研究,推進國際化高端專業人才培養與開放式教育思想與觀點的碰撞。「雲上社區」還將成為世界藝術院校多樣化教學與多元化課堂的實驗中心,匯聚世界前沿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形成引領藝術潮流的「網上策源地」。聯盟成員將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強強聯手,互補共進,讓交流成為創造的力量源泉。

金江波介紹「國際藝術教育聯盟雲上社區」情況啟動儀式後,作為展覽的配套項目,羅馬藝術大學校長助理宋剛教授做了關於「網絡藝術社會學」的講座。據了解,展覽期間,上海美院還將開展多個主題論壇和工作坊,圍繞相關話題進行教學觀摩和研討。本次展覽策展人,上海美院副教授馬琳說:「我們期待通過線上和線下的聯動,建立一個公開交流的機制,與不同藝術院校就人才培養、藝術教育等方面進行多維度的溝通,共同打造一個國際藝術聯盟的雲上社區。」

羅馬藝術大學校長助理宋剛作品未來,在物體空間上,「雲上社區」是否會從線上到線下,實現線上線下多元化的展覽體驗融合,更是一次探索。(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際藝術教育有個「雲上社區」世界各大院校師生線上展示交流
    今天上午,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打造的「國際藝術教育聯盟雲上社區」啟動。同時由上海美院舉辦的「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也拉開帷幕。據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介紹,「國際藝術教育聯盟雲上社區」是世界藝術資源交匯的樞紐,聯盟成員間通過教師互訪、展覽交流、名師開講、學生遊學、多向引入與共享國際化精品課程等方式,共同開展學術研究,推進國際化高端專業人才培養與開放式教育思想與觀點的碰撞。「雲上社區」還將成為世界藝術院校多樣化教學與多元化課堂的實驗中心,形成引領藝術潮流的「網上策源地」。
  • 辰美國際藝術教育落戶三山新城 傾力打造國際藝術教育第一品牌
    ,辰美國際藝術教育品牌創立標誌著中國藝術教育國際化水平再上一臺階。在基匯資本看來,當今時代的發展離不開創造力,教育行業亦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意去煥發新生,而傳統教育更注重書本知識與應試機制,對學生的創意激發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基匯資本選擇通過藝術去打造一個全新的教育平臺。除此以外,她認為基匯資本在國內打造辰美國際藝術教育,能將香港所長的英語教學、國際化課程帶入國內,也能將國內的傳統文化帶回香港,推動高品質的文化互動與交流。
  • 第四屆中國版畫大展:版畫公共藝術教育丨YAC 國際青年藝術社區
    YAC一方面為藝術家、設計師等青年藝術創作者提供駐留、創作、交流等服務,解決青年藝術人群所面臨的創作空間、創作⼯具、專業技術人員和彼此間溝通交流的需求;一方面服務於社會大眾,滿足大眾對於文化藝術欣賞與交流的精神需求,傳播藝術,讓藝術與大眾形成更廣泛的對話,美好更多人的生活。
  • 法國東方文化藝術協會代表團成功在河北美院舉辦文化交流活動
    法國東方文化藝術協會與河北美院共同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隆重揭幕。 法國東方文化藝術協會吳欣莉主席致辭  甄忠義院長還談到,河北美院作為中國第一家私立美術學院,亦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美術學院,在校生愈萬人,待17年學院南區建設完成後,可容納3萬餘名學生同時就讀。河北美院畢業生就業率常年保持百分之80以上,多年來為中國及世界範圍輸送了數量不菲的藝術專業人才。
  • 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在中國美院成立,院長高世名談藝術管理
    編者按:12月4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管理研究中心、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組委會承辦的「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報告廳舉行。
  • 打造以美育人的「幸福樣本」:北京交大附中東校區藝術教育改革發展...
    開辦「美育大講堂」,邀請區域內優秀教師在每周固定時間面對全校師生開展美學教育,打造精品美育傳承平臺。2020年上半年的講座內容包括書香文化、玉石文化、文房四寶、建築藝術、古籍善本、民間美術、陶瓷文化、實用攝影、雕塑藝術、器樂、地域民俗等。
  • 2020別樣藝術畢業季:雲上藝術嘉年華
    雲端市集是歷屆畢業展演活動廣受好評的創意市集變身「線上微店」,集合了南藝文化產業學院從全校徵集而來的優秀項目,將藝術IP與商業價值完美糅合。想尋覓藝術與生活融合方案的文創忠粉可以在「雲端集市」挑選到獨具青春才情的文創精品。智慧雲享板塊網羅文化藝術大咖,圍繞文化藝術熱點話題,迸發智慧火花,打造雲上講壇。營商雲梯板塊,則旨在為用人單位與畢業生搭建高效、直通的對接橋梁。
  • 「小展館大展廳」,讓藝術教育進社區
    來自豪賢路小學、環市西小學、西關培正小學、三元坊小學、西關外國語小學、匯龍小學、葵蓬小學、華僑外國語學校等8所小學學生參與展覽,參展作品達200餘幅,展現了不同年齡段孩子對藝術的碰撞與交流。以兒童美術館為入口,美育教育為延申,讓藝術教育走進社區,讓參觀美術館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在國外,周末逛藝術館是親子家庭的好去處。我們也希望為我們的孩子創造這樣的觀賞環境,在身邊就可以接受藝術的薰陶,培養孩子對美的感知力,這正是我們創辦兒童美術館的初衷」 主辦方負責人古今如是說。
  • 全球十位著名藝術學院院長高峰聚會中央美院
    2010年10月6日至7日,來自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日本等國的著名藝術院校的校長聚集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對目前各國藝術設計教育存在的問題、擁有的長處與經驗進行了交流,共同探討全球藝術教育的走向問題。
  • 保利和樂國際藝術中心正式開業,立志打造民族教育品牌
    保利和樂國際藝術中心正式開業,立志打造民族教育品牌 一城盛事,全民共舉;藝術夢想,耀世綻放。
  • 「雅昌快訊」第三屆「EAST-科技藝術季」 啟動儀式暨科技藝術教育...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在致辭中表示,「EAST-科技藝術季」作為中央美院近年來打造的全球性的學術平臺,碩果纍纍,科技藝術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務於國家建設,相關作品出現在國際重要展覽和知名美術館,學術論文在全球頂級學術會議發布,科技藝術的學術概念在藝術界、學術界取得廣泛共識,業已成為藝術發展的時代趨勢。
  • 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中西教育優化結合 實施素質教育
    下設小學、初中、高中,學校秉承「中西教育優化結合 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不分種族、膚色、國籍,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務。學校開設中國語文、中國社會學、人文藝術修養課程,使用國家統編和校本教材,由中國教師任教。加拿大課程開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社會學、英語等學科,使用加拿大BC省原版教材,由加拿大教師任教。學校還開設獨具特色的領事育人課程和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社團等綜合實踐類課程。
  • ...教育將攜手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開啟「音樂+」系列遊學夏令營
    近日,小音咖音樂教育與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於2020年暑期針對全上海市乃至全國的青少年群體,開展「音樂+」系列遊學夏令營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豐富青少年群體暑假期間的藝術文化活動,提升青少年群體的國際視野,增加他們的社會實踐經驗。
  •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21日開館
    2018年,位於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的中國國際設計藝術博物館開館,極簡的紅色建築成了網紅打卡地。時隔兩年後,西扎又一件建築藝術作品——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在寧波東錢湖邊落成。11月21日上午,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這是國內第一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下午,「美育育人 全面發展」東錢湖教育論壇圓桌會議在博物館5樓召開。
  • 國內首個藝術教育博物館今日在寧波開館啦!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外景。侯博文 攝蜚聲世界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館藏中西古今大家作品、國內第一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匯聚了眾多亮點的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11月21日將正式開館。20日,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暨東錢湖教育論壇美育圓桌會議新聞發布會在東錢湖舉行。
  • 越秀區東山密布名園名校小洋樓 將打造藝術生活社區
    越秀區東山密布名園名校小洋樓 將打造藝術生活社區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張小奮  2019-02-04 它有五大名園,體現著華僑文化;它還有中共三大會址等建築,是紅色文化的代表;七中、培正百年名校則體現著教育文化。近日,越秀區發布《東山新河浦全域旅遊文化體驗街區品質提升計劃》,提出走一條全域旅遊的創新路徑,以沉浸式的方法活化歷史文化街區,將它打造成國際化的「藝術生活社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樣板區。
  • vlog|國內首個「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
    」為主題的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在東錢湖畔開館迎客。開幕式現場,《阿爾瓦羅·西扎+卡洛斯·卡斯塔涅拉—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新書發布儀式也同步舉行。西扎通過視頻傳遞了「跨越重洋」的開館祝福,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José Augusto Duarte)也現場致辭,表達了對葡中文化交流合作的祝福與期待。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在徐匯西岸啟幕 探討藝術與...
    12月5日電(鄭瑩瑩)2020年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FutureLab,以下簡稱教博會)於12月5日至12月13日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A館和B1館舉辦。  在展覽板塊,近20所國際頂級藝術與設計類院校帶來一系列展覽,不僅呈現他們最新的教學與創作成果,更展現了多所學校受疫情影響後教學內容和思維的轉變;今年特別開設的「海內外應屆中國畢業生展」將展示350多位學生的畢業創作實體作品,彌補他們此前只能在網上虛擬呈現畢業作品的遺憾;論壇板塊包含全球院長峰會、開幕論壇、「藝術與設計教育中的自由與控制」「藝術智能和鄉村振興」等主題;工作坊板塊將通過多場線上
  • 藝術職業教育發展迎新機遇 網龍參與共建技術研發機構
    會議期間還圍繞「新格局中的藝術•科技•教育」主題,舉辦了專題交流會,藝術、科技與教育領域的跨界交流碰撞,為未來藝術職業教育發展帶來了更多新的思路。2019年,網龍首次在數字教育小鎮舉辦數字文化藝術節,「科技+文化,數字+藝術」的創新形式,讓藝術作品具備了新活力。今年5月,網龍獨家提供技術支持,為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展打造了「雲端美院」,等比例、真實還原學生的畢業作品,成功開創了畢業展在線上舉辦的新形式,緩解了今年因疫情無法舉辦線下畢業展的難題。
  • 文教結合在上海|不拘一格培育文化藝術人才,滬上高校工作室育人育才
    而高層次和緊缺文化藝術人才培養平臺——上海樂隊學院繼續拓展非學歷教育的應用型職業培訓,深化地方樂團和國際、港澳臺團體文化藝術交流,學院歷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此外,學院還進一步提高在國內外音樂院校的知名度,以60家音樂藝術院校為目標單位,覆蓋師生3000餘人;學院與國際知名樂團的合作引發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