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在山腳下盤旋,捲起狗尾巴草,一簇一簇泛起記憶的味道。誰也不曾想過,在祁連山脈的山腳下,還有這樣一片馬場。肥沃,廣闊,迷人到尖叫。
了解過它的歷史,總會為它感到驕傲,以至於分不清到底是這片牧場徵服了你,還是它的第一任場長——霍去病,徵服了你。
公元前121年,身為西漢驃騎將軍的霍去病在祁連山脈下始創了這片馬場,或許就連他自己都不曾想到,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
作為當今世界古老的單一組織,山丹軍馬場面積2195平方公裡(比兩個香港特區稍大),在原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更是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羊群肆意奔跑,犛牛在山下吃草,你可想過,就在此處與山景為伴,當一位牧馬人。
八幾年代,這片山丹軍馬場還鮮有人知,通訊的落後使得這幹什麼都用寫信。一幾年,隨著幾部大戲的拍攝,全國各地人們才慢慢知道有這麼一個風光旖旎之地。
以前看《牧馬人》、看《文成公主》、《王昭君》中總會被高大威猛的漢子和馬匹所吸引,總幻想策馬奔騰的是自己,藍天大地,任我遨遊。
馬場很大分一、二、三、四以及總場。想體驗騎馬看馬的基本都在一場,因為現在只有一場還飼養有幾百匹大隊的軍馬,一般萬馬奔騰的大片都是在這裡拍的。
每至夏日,焉支山千峰疊翠,妖嬈多姿,是風景最美的時候,不過也是旅遊旺季。其它季節也能遊覽探訪,相比下還會更為清靜一些,能體驗到更原汁原味的馬場風情。
窟窿峽景區位於一場的東南面,景區地貌奇特,在山峽的碧水草地間,每隔幾步就有一陷阱般的「窟窿」,清澈的水流穿過,如同響聲如樂。
火車到了蘭州,不用出火車站,可以直接轉另一趟車到山丹。出了山丹火車站,有公交車去往縣城或打車去往山丹車站,每天都從山丹車站發往軍馬一場的班車,時長約3小時,車費18元。
進入馬場是免費的,曾經是需要收取50元門票。一場騎馬均有統一的價格50元/小時,聽過已經許多年沒有漲價了。相比其他景區的上百元讓你溜一圈,這裡真的便宜不能在便宜了。
不會騎的可以請師傅牽著,師傅會慢慢教你;會騎的也可以請師傅放開韁繩,自己控馬在草原上漫步和奔馳。
需要注意的是馬場附近,會有不少的婦女牽著馬攬客的,其中魚龍混雜,大多數都是馬場的普通居民,買兩匹馬在夏天牽出來搞旅遊拉客的。這種路邊拉客,能不理就不理。
窟窿峽騎馬穿越和鸞鳥湖是軍馬一場附近的幾條經典騎馬線路,時長約3-4小時,或是在清晨,下午時間跟著師傅們去草原深處趕馬,體驗一把牧馬人的樂趣。
誰也不曾想過,在祁連山脈的山腳下,還有這樣一片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