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馬場第一美女在找工作,簡歷震驚全中國!

2021-02-28 馬場公安

     山丹馬場歷史悠久,史志典籍多有記載。《五涼志·沿革》載:漢陽大草灘即指古之大馬營城堡,西至民樂永固堡,南屏祁連,北據胭脂(即焉支山),大馬營草灘正處祁連、胭脂兩山間。
     秦漢之際,大馬營草灘為月氏遊牧地。西漢文帝前元三至四年(前177年~前176年),月氏敗於匈奴,被迫西遷,匈奴渾邪王佔據此地。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今臨洮),經臨津關(今青海循化縣東劉家峽水庫上遊)渡黃河,沿青海北部上行穿祁連山,出大鬥拔谷(今扁都口),轉而攻打渾邪王,奔襲千裡,將匈奴逐出焉支山。在激戰中,殺死匈奴盧侯王、折蘭王,俘獲渾邪王之子及相國、都尉等,並繳獲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斬首8960級。漢軍亦損失慘重,死者十之六七。是年秋,單于震怒,欲誅殺渾邪王、休屠王。兩王恐懼,共謀降漢。因休屠王反悔,渾邪王將其斬殺。合併其部,率眾降漢。漢朝遂置牧師苑,牧養官馬,大馬營草灘始為漢朝官牧之地。東漢光武帝時,漢陽設流馬苑,由羽林郎兼領。匈奴被逐出漢陽大草灘後,悲歌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西晉穆帝永和六年(350年),前涼張祚置漢陽縣於今馬營墩(軍馬三場西),一帶,以守牧地。後張元靚改為祁連郡。
   此後200餘年間,因政權頻繁更迭,戰禍連年不斷,大馬營草灘養馬業時興時廢,養馬最多時達10萬匹。隋文帝於開皇二年(582年),命大將屈突通整肅河西馬政,大馬營馬場得以恢復。煬帝於大業三年(607年)下詔查問河西牧馬情況。大業五年六月,煬帝在打敗吐谷渾後,出大鬥拔谷時,遇大風雪,士卒死者大半,煬帝之姊麗華(北周宣帝之皇后)也被凍死。煬帝在張掖召見了諸郡的四科舉人後,到焉支山舉行盛會。西域27國王公大臣,「皆令佩金玉,被錦罽」,在焚香奏樂的歌舞中,於道左謁見煬帝。又令甘涼士女豔飾縱觀,周圍數十裡,「騎乘填塞」,極盡其盛。

   唐初以俘獲的突厥馬2000匹和隋朝戰馬3000匹交馬場孳養繁殖。廣德至大中年間,吐蕃曾佔據大草灘。
   宋神宗天聖六年(1028年),西夏趙德明遣其子元昊奪甘州、佔山丹,大草灘歸於西夏。宋代實行茶馬制,即設市場換取少數民族馬匹。張掖、扁都口設互市(茶馬市)。換來的好馬充實軍需,瘦弱的交馬場孳養。
   元代時,大馬營馬場由千戶一名負責。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2年),徵西大將軍馮勝克復河西後,在草灘邊沿挖壕二百裡,與民分界。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設陝西、甘肅兩個苑馬寺,下轄六監二十四苑。甘肅苑馬寺下轄的宗水監(下設黑城等四苑)、祁連監(西寧、大通等四苑)、武威監(和西、大川、寧番、洪水四苑,監所設於大馬營)、甘泉監(廣牧苑等四苑)等,各佔有大草灘部分牧地。

      清朝沿襲舊制,在各地設馬場。康熙年間,先後有羌民及青海蒙古部族入據大草灘,後被官兵逐出,並在永固築城防守。
   大馬營原為守備,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改為遊擊,增戍兵500人,以守雪山要道。
   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擬在西北籌建中央政府直屬馬場。陝西總督劉於義派原西寧知府黃澍查勘地方。黃澍查得青海擺羊戎、甘州大草灘(大馬營草灘)和涼州黃羊川,報請批准後,於上述三地各建馬場,甘州大草灘交甘州提標管理防護,由遊擊一員負責。乾隆十五年(1750年)曾將場部遷至古佛寺(今民樂雙樹寺),十八年復遷回大馬營。
   嘉慶七年(1802年),朝廷派人清查養馬情況,大馬營馬場養馬17500匹。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達20000多匹。

       中華民國7年(1918年),甘肅督軍張廣建在回答陸軍部關於馬場的查詢時說:「甘州大馬營,周圍五六百裡,不論冬夏,新舊牧草用之不盡。」陸軍部要求張廣建繼續清查,著手建場。後將海源、馬銜山等場並來,改稱甘肅軍馬孳養場。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三軍到達大馬營,山丹軍牧場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山丹馬場的建制體制經歷了幾次大的變更,按隸屬關係及管理權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山丹軍牧場時期(1949年9月——1957年2月

  國營山丹牧場時期(1957年3月至1961年5月)

   總後山丹軍馬場時期(1961年6月至1966年9月)
   總後青藏辦事處軍馬局及總後西安辦事處軍馬局時期(1966年10月至1975年12月)

   蘭州軍區軍馬總場時期(1976年1月至1986年11月)
   蘭州軍區後勤部馬場管理局時期(1986年12月至2001年8月)

 甘肅中牧山丹馬場總場、中農發山丹馬場時期(2001年9月至今)

相關焦點

  • 山丹馬場駿馬歡
    在山丹馬場,幾匹種公馬在馬圈內休息(7月17日無人機拍攝)。盛夏七月,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山丹馬場綠草如茵,成群的駿馬在馬圈和草原休息吃草,十分壯觀。這是7月17日無人機拍攝的山丹馬場上的馬群。盛夏七月,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山丹馬場綠草如茵,成群的駿馬在馬圈和草原休息吃草,十分壯觀。
  • 山丹馬場——夏日草原美景引人入勝
    人民網蘭州8月8日電(黃帆)盛夏的山丹馬場生機勃勃近年來,山丹馬場祁連山保護區外圍地區適度發展起以保護性開發為主的生態旅遊業。山丹馬場集大草原綜合類自然風光、大型觀光農業、大馬群及馬文化觀賞於一體,自然景觀與古樸民俗風情相融合,被評為國內6大最美草原之一。
  • 老字號的吃穿用你也許知道,聽說過老字號的馬場麼?去甘肅山丹吧
    那是在甘肅山丹一望無際的草場上、眼前萬馬奔騰的景象出現時,恰巧,我與一群少年在這裡。不僅如此,我還在這裡遇見了短暫的暴風雨在瞬時間轉換成藍天白雲後的彩虹時光……在甘肅省的山丹縣,就有這樣一個亞洲第一大的、世界第二大的軍馬場。這裡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位於大馬營草原上,總面積達329 .54萬畝的曾經是歷史上最悠久的皇家馬場!
  • 山丹馬場黨支部書記及黨務骨幹能力提升培訓班在高臺幹部學院開班
  • 李橋法庭在山丹馬場三場開展《民法典》宣講及人民調解員培訓
    李橋法庭在山丹馬場三場開展《民法典》宣講及人民調解員培訓 2020-12-22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丹一絲綢之路的綠寶石
    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設縣的山丹是獨特的元朝時期,置甘肅行省,山丹為省會。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上都途中,曾在山丹停留數月,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述了山丹的富庶、城市的規模以及宗教寺廟的宏偉,疑為首都。明時期,山丹為陝西行都司及甘肅鎮的治所。清時期,改置山丹縣,山丹為甘州府治所,甘肅提督統軍駐地,節制涼州、肅州、西寧、寧夏四鎮總兵。焉支山是河西走廊的綠寶石,四季常綠,百花爭豔,是勝利的象徵。
  • 被稱為絲綢咽喉,甘肅張掖的山丹,坐擁世界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馬場
    山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遊資源豐富。南部有世界最大的馬場——山丹軍馬場,景色別致,是人們領略草原風光的好去處,也是有名的影視外景拍攝基地,是適合帶孩子去旅遊的好地方。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的馬場,同時也是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茂盛,是馬匹繁衍的理想場所,早在3000年前,這裡就成為了馬種基地,而且是歷代皇家馬匹的養殖基地。
  • 山丹馬場一場景區 門票暫定50元
    本報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7月22日上午,山丹縣發展和改革局組織召開山丹馬場一場景區門票及相關價格定價座談會。座談會上,從山丹馬場旅遊資源的價值、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需求和景區發展前景等方面要求適度提高皇家馬場景區門票價格,重新核定後的門票價格暫定為全票50元,景區觀光車為單程15元,停車費為小車10元、大車15元,暫定門票有效期為兩年,兩年後隨著景區建設成本的增加,再重新增加核定。 來源:蘭州晨報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飲馬祁連山下——記山丹軍馬場
    從扁都口向東進入山丹,便行駛在了歌中兩山之間的草原。在匈奴的語言裡,祁連為「天」之意,焉支為「天后」,物產富饒、水草豐美。漢帝國在這屯兵養馬,從此漢陽大草灘(即現在的大馬營草原)成為了歷代皇家馬場。2000多年來馬場不斷為將士提供戰馬,幾經興衰,盛唐時曾牧馬四十萬匹,西夏時一度廢棄,清末又經歷陝甘回亂,軍馬遭哄搶一空。建國後,山丹軍馬場轉型國營牧場,繼續繁育馬匹、墾種農田。
  • 祁連山國家公園 山丹馬場保護區野生動物頻頻出現
    近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山丹馬場保護區大黃溝禁牧區,成群的巖羊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高山峭壁間奔跑覓食。 從這次拍攝到的野生動物影像資料判斷,山丹馬場祁連山地區的野生動物種群在不斷擴大。
  • 東阿第一美女找工作,簡歷在全國出名了!
    大家都說我是個大美女這是我的個人簡歷
  • 山丹馬場鸞鳥湖——祁連山下「藍寶石」
    仲夏季節,張掖市山丹馬場鸞鳥湖藍天白雲、波光粼粼,似一顆藍色的寶石鑲嵌在祁連山草原上
  • 山丹馬場窩窩營地成熱門打卡地
    2020甘肅遊 【山丹馬場窩窩營地成熱門打卡地】盛夏時節,地處祁連山下的山丹馬場綠草如茵、駿馬奔馳、油菜花開,處處是風景。地處一場場部入口處的窩窩自駕遊露營營地,以其個性化的帳篷、原生態的休閒空間以及騎馬、點篝火跳鍋莊舞等娛樂活動,吸引著各地的遊客爭相前往,成為草原上的熱門打卡地。
  • 山丹馬場「燒盒子」:草原上的芳香美食
    近日,張掖山丹馬場一場的職工們陸續開始製作燒盒子,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燒盒子,又叫燒殼子或羊糞燒饃饃。早在上世紀50年代,生活在馬場的職工們,為了放牧攜帶方便和儲存,就開始利用草原上豐富而獨特的燃料羊糞或馬糞燒制日常食品燒盒子。燒盒子除了好吃外,還便於攜帶,並可以長久存放,因而又被稱之為「草原麵包」。(王超)
  • 甘肅山丹馬場降雪 處處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
    2018年4月26日訊,近日,受冷空氣影響,地處祁連山下的甘肅山丹馬場迎來降雪,處處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此次降雪有效緩解當地旱情,對春耕春播十分有利。圖為雪後的山丹馬場草原。(原標題:甘肅山丹馬場降雪 對春耕春播十分有利)延伸閱讀祁連山系首組雪豹靚照公布 瀕危物種黑頸鶴幼鶴比例增高2018年2月8日訊,2月7日,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首組紅外相機在祁連山系記錄到的雪豹「靚照」。
  • 山丹軍馬場紀行,周步
    這時候山丹軍馬場的氣溫依舊在20度上下。這實在是酷暑中難得的福祉。也就是這個季節,山丹軍馬場的油菜花開了。此刻回到山丹,就不能不去看看油菜花開。十七日一早,應周文弟先生之約,一行數十人去了山丹軍馬場。周文弟先生曾經是張掖一家中型建材企業掌門人,退休後,熱衷於山丹地域文化的建設,山丹名儒「周小泉故裡」就是在先生的倡導下修建而成。山丹軍馬場距離山丹縣城50公裡。一小時後,我們到達霍城。在霍城,我們先去夏學禹先生家裡,然後一同去山丹軍馬場。霍城到馬場,相距五、六公裡的樣子。
  • 旅遊:世界第一大軍馬場,馬匹生長的理想場所——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縣城東南50公裡處,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屬高原牧區,氣候常年溫和陰溼,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距今已經2000多年了,也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養馬組織。
  • 甘肅山丹馬場迎短時大雪 自動融冰雪裝置保高鐵正點運行
    甘肅山丹馬場迎短時大雪 自動融冰雪裝置保高鐵正點運行 2020-10-07 12:05:04王喜棟 攝   中新網蘭州10月7日電 (黃貴彬 王喜棟)6日上午,甘肅張掖市山丹馬場迎來今年入秋以來首場大雪,持續2小時的降雪使得蘭新高鐵軍馬場車站積雪厚度達20釐米。該車站迅速開啟降雪天氣應急預案,及時打開道岔融雪裝置,組織站區職工清掃積雪,確保動車安全正點運行。
  • 夏日祁連山下山丹馬
    夏日祁連山下的山丹馬場,成群的駿馬放牧於大草原上,山丹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面積2195平方公裡,現為世界第一大馬場。這裡以當地馬種為基礎,引進各種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
  • 中國甘肅:世界第一的馬場,比香港還大兩倍,第一任場長是霍去病
    誰也不曾想過,在祁連山脈的山腳下,還有這樣一片馬場。肥沃,廣闊,迷人到尖叫。了解過它的歷史,總會為它感到驕傲,以至於分不清到底是這片牧場徵服了你,還是它的第一任場長——霍去病,徵服了你。公元前121年,身為西漢驃騎將軍的霍去病在祁連山脈下始創了這片馬場,或許就連他自己都不曾想到,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