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 山丹馬場保護區野生動物頻頻出現

2020-12-16 騰訊網

近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山丹馬場保護區大黃溝禁牧區,成群的巖羊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高山峭壁間奔跑覓食。

巖羊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常棲息在海拔2100至6300米之間的高山裸巖地帶,有較強的耐寒性。

從這次拍攝到的野生動物影像資料判斷,山丹馬場祁連山地區的野生動物種群在不斷擴大。

近年來, 山丹馬場通過實施草畜平衡、禁牧減畜、退耕還草等措施,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林草生態植被覆蓋率持續提升,巖羊等野生動物種類數量持續增多。(彭仁 劉伯武 吳志博 李愛飛)

來源:山丹發布

相關焦點

  • 甘肅山丹:雪後祁連山美不勝收,成群巖羊悠閒覓食
    進入冬季,祁連山迎來了好幾場降雪, 祁連山後稍溝禁牧區內連綿的群山白黃相間,蔚為壯觀。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山丹馬場保護區後稍溝禁牧區巖羊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拍攝到的巖羊判斷,山丹馬場祁連山地區的巖羊種群在不斷擴大。
  •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 亮相央視《秘境之眼》
    本報訊(記者 趙俊傑)央視《秘境之眼》欄目開播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雪豹、棕熊、荒漠貓、猞猁、兔猻、豺、血雉、斑頭雁等32種野生動物陸續亮相,基本涵蓋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重點保護物種,佔到該欄目播出總數量的11.4%。
  • 飲馬祁連山下——記山丹軍馬場
    夕陽漸沉,幾匹馬小跑著奔向山坡的草場,韋應物的詞句應景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但山坡擋住了遠方的焉支山,我只能馬兒身後高聳的祁連山,推測那片緋色的雲霞也染紅了焉支山的山頭。被擊潰的匈奴人退出祁連山牧場,遠徙他鄉,只留下一首悲涼的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從扁都口向東進入山丹,便行駛在了歌中兩山之間的草原。在匈奴的語言裡,祁連為「天」之意,焉支為「天后」,物產富饒、水草豐美。漢帝國在這屯兵養馬,從此漢陽大草灘(即現在的大馬營草原)成為了歷代皇家馬場。
  • 甘肅山丹馬場降雪 處處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
    2018年4月26日訊,近日,受冷空氣影響,地處祁連山下的甘肅山丹馬場迎來降雪,處處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此次降雪有效緩解當地旱情,對春耕春播十分有利。圖為雪後的山丹馬場草原。(原標題:甘肅山丹馬場降雪 對春耕春播十分有利)延伸閱讀祁連山系首組雪豹靚照公布 瀕危物種黑頸鶴幼鶴比例增高2018年2月8日訊,2月7日,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首組紅外相機在祁連山系記錄到的雪豹「靚照」。
  • 祁連山國家公園 西北大地的生態秘境
    甘肅片區3.44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68.5%,涉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樂縣、永昌縣、天祝藏族自治縣、涼州區7縣(區),包括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農發山丹馬場等。
  • 山丹馬場——夏日草原美景引人入勝
    人民網蘭州8月8日電(黃帆)盛夏的山丹馬場生機勃勃近年來,山丹馬場祁連山保護區外圍地區適度發展起以保護性開發為主的生態旅遊業。山丹馬場集大草原綜合類自然風光、大型觀光農業、大馬群及馬文化觀賞於一體,自然景觀與古樸民俗風情相融合,被評為國內6大最美草原之一。
  • 山丹馬場駿馬歡
    在山丹馬場,幾匹種公馬在馬圈內休息(7月17日無人機拍攝)。盛夏七月,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山丹馬場綠草如茵,成群的駿馬在馬圈和草原休息吃草,十分壯觀。這是7月17日無人機拍攝的山丹馬場上的馬群。盛夏七月,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山丹馬場綠草如茵,成群的駿馬在馬圈和草原休息吃草,十分壯觀。
  • 山丹馬場鸞鳥湖——祁連山下「藍寶石」
    仲夏季節,張掖市山丹馬場鸞鳥湖藍天白雲、波光粼粼,似一顆藍色的寶石鑲嵌在祁連山草原上
  • 張掖山丹保護祁連山水源涵養區 荒山披上綠裝(組圖)
    而在鬱鬱蔥蔥的焉支山周邊還分布著大片荒山,如今,給這些適宜造林的荒山披上綠裝,是山丹群眾的願景和行動。不過對於中牧集團山丹軍馬場公司副總經理陳海來說,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給馬場生態減負。一加一減之間正好體現著張掖山丹對祁連山生態環保的思考。  張掖山丹林業局局長譚多相表示,焉支山屬於祁連山生態保護的實驗區,在焉支山周邊適宜植樹造林的區域植樹,將形成祁連山核心保護區的生態屏障。
  • 夏日祁連山下山丹馬
    夏日祁連山下的山丹馬場,成群的駿馬放牧於大草原上,山丹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面積2195平方公裡,現為世界第一大馬場。這裡以當地馬種為基礎,引進各種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野生動物冬季調查
    為持續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野生動物本底資源調查,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中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中國林業科學院在國家公園區域內開展冬季獸類和鳥類調查,初步掌握了荒漠貓、斑尾榛雞和血雉等珍稀物種的分布情況。  調查歷時15天、總行程約4700公裡、50餘人參加野外調查。
  • 【視頻】央視點讚,張掖雪後祁連山美不勝收,成群巖羊悠閒覓食
    【視頻】央視點讚,張掖雪後祁連山美不勝收,成群巖羊悠閒覓食 2020-12-11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位於坦尚尼亞,是坦尚尼亞最著名的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從1940年開始,塞倫蓋亞國家公園開始成為保護區,迄今為止約有八十年的歷史。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是由300多萬隻大型哺乳動物這巨大生態系統組成的。
  • 【美麗隴原】壯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大多數國人都是從漢代《匈奴歌》中遙想祁連山的神奇。匈奴人,稱祁連為天,祁連山是他們的天山。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中的「天山」,說的就是這條斜臥於青海和甘肅交界處的祁連山脈。海拔超過4000米的區域佔到了祁連山面積的三分之一,單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26座。
  • 祁連山國家公園近距離拍攝到雪豹活動畫面
    11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張掖分局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轄區頭道溝巡護時,發現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並用巡護儀近距離拍攝記錄下活動畫面。雪豹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國家公園的旗艦物種,是棲息在國家公園內海拔最高的貓科動物,對維持祁連山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健康至關重要。
  • 察沃國家公園——是肯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
    察沃國家公園是肯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兩萬多平方公裡,以奈洛比至海濱度假勝地蒙巴薩的肯亞國道A109公路為界,分為東察沃和西察沃兩個部分。荒蠻,闊大,野性,被稱為是「最具非洲荒蠻味道」的肯亞國家公園。
  • 守護祁連山的一草一木——祁連山國家公園巡山體驗見聞
    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自然保護區一角「布設紅外相機、記錄巡護監測情況、發布保護區照片、撿拾垃圾是我們的基本工作。」德康介紹,油葫蘆自然保護區屬祁連山腹地,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隨著國家公園的設立,生態環境不斷向好,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如雪豹、巖羊、黑頸鶴、荒漠貓等在這裡安家。「你們看,這棵烏柳有一百多年了,由於海拔高,很多植物生長周期特別慢,有的植物生長期最長的有500年。」德康說。
  • 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下)
    公園的東部原先都是馬賽牧區的一部分。野生動物和家畜共同分享這裡的自然資源。馬賽人是東非最大的遊牧部族,他們的文化習俗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保護區與北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馬賽馬拉大草原)共同組成了聞名遐邇的塞倫蓋蒂——馬拉生態區。
  •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張掖段11個旅遊設施項目整改完成情況...
    記者11月18日從省文旅廳獲悉,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張掖段11個旅遊設施項目生態環境問題,在省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進組的統一領導和省文旅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等相關部門督導下,張掖市政府已按《祁連山保護區旅遊項目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旅遊項目差別化整治措施清單》和《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遊設施項目差別化整治和補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