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山丹保護祁連山水源涵養區 荒山披上綠裝(組圖)

2020-12-26 中國甘肅網

焉支山周邊植樹造林現場

  中國甘肅網5月27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 強勵耘 文/圖) 張掖山丹焉支山,歷史上隋煬帝曾在這裡召見西域27國使臣,又被譽為萬國博覽會開啟的地方。而在鬱鬱蔥蔥的焉支山周邊還分布著大片荒山,如今,給這些適宜造林的荒山披上綠裝,是山丹群眾的願景和行動。不過對於中牧集團山丹軍馬場公司副總經理陳海來說,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給馬場生態減負。一加一減之間正好體現著張掖山丹對祁連山生態環保的思考。

  張掖山丹林業局局長譚多相表示,焉支山屬於祁連山生態保護的實驗區,在焉支山周邊適宜植樹造林的區域植樹,將形成祁連山核心保護區的生態屏障。特別是2017年以來,山丹縣組織實施祁連山綜合治理規劃和祁連山水源涵養區植被恢復與保護工程,先後投資1.19億元,在祁連山水源涵養區淺山區共完成人工造林4.5萬畝,封山育林6.5畝,造林成活率達到85%以上。

焉支山周邊通過封山育林,草木草地植被逐漸恢復

  記者了解到,焉支山周邊的3000畝新造林地就是山丹縣人工造林4.5萬畝的一個片區,這裡新栽的雲杉長勢良好。

  譚多相說,山丹在植樹的地點上有嚴格要求,首先要氣候條件好適宜樹木生長,而不是為了玩完任務隨便找個地方植樹。同時,山丹縣的植樹也實現了雙贏,通過植樹帶動周邊2000多名群眾參與務工,累計收入達到800萬元。

停業整頓的旅遊項目

  同樣處於祁連山水源涵養區,中牧集團山丹馬場副總經理陳海想的最多的是為馬場做減法。

  初夏的山丹馬場草木新綠,野花點綴。由於地處實驗區的旅遊項目還在嚴格按照要求整改中,前來觀光的旅遊並不多。

  陳海說,處於整改區的旅遊項目他們按照國家要求嚴格整改,而從祁連山生態保護的長遠規劃來看,山丹軍馬場必須走「兩低」「兩高」的生態之路。「兩低」是密度低,容量低,也就是今後要不斷降低馬場環境承載壓力。「兩高」則是高自然和高文化。高自然要求保護馬場的原生態。而要保護原生態,持續為軍馬場環境承載減壓,唯一的出路就是挖掘山丹馬場的歷史文化價值,從外圍開發來不斷提升馬場文化品牌,以更高的附加值代替粗放經營。

山丹馬場

相關焦點

  • 打造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高端智庫——記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
    打造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高端智庫——記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張掖日報記者陳海每日甘肅網7月22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近日,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趙祜、武秀榮兩名在職年輕科技人員收到喜報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祁連山是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總書記曾就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保護好這方水土,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 張掖整體推進祁連山生態修復:呵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那就是祁連山的原始森林,從樹的高度來看,估計長了得有兩三百年了。」譚多相告訴記者,大黃山林場處於祁連山中段北麓,對邊的山就屬於祁連山,也是自然保護區的外圍邊界山。在我們腳下,2000多畝青海雲杉幼苗正在頑強生長,給枯草遍野的荒山平添了一抹鮮綠色。「這些樹是今年5月份種下的。」譚多相說,以前這裡是大片荒山,一下大雨導致山洪不說,還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 兩位生態學博導四問祁連山生態保護
    從1978年開始,作為祁連山區成立的第一家科研機構,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積累了連續40年的科研數據,並與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國內知名科研團隊合作承擔了「祁連山涵養水源生態系統恢復技術集成試驗示範」和「祁連山地區生態治理技術研究及示範」等國家重大項目,對祁連山的生態保護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認識。
  • 河南社旗:霸王山上夫妻「愚公」 讓荒山披上綠裝
    範書勤與戰豫生這對古稀老夫妻,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他們承包了1000多畝荒山,並立志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自己有生之年,讓荒山全部披上綠裝。 範書勤老兩口承包的荒山名叫霸王山,位於社旗縣下窪鎮北邊約9公裡處。最近,剛下了一場雨,雨一停路剛能走,老兩口就帶著工人們上山忙活了起來。
  • 堅守綠水青山 踐行初心使命——記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正...
    對於張學龍來說,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35年間,他始終從事祁連山水源涵養效益、水源涵養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35年間,他始終在祁連山莽莽山林裡艱辛探索、刻苦實踐,他是研究者、實踐者,更是堅守者。  張學龍現年52歲,1984年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自願申請到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工作,並長年連續堅守在祁連山科研第一線從事水源涵養效益、水源涵養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工作至今。
  • 祁連山水源涵養林 生態安全重要屏障
    初秋,位於張掖市的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高大濃密的松柏、五彩斑斕的山花、祁連山水源涵養林主要分布於海拔2300至3300米的陰坡、半陰坡,常以帶狀或塊狀與草原、沼澤、水域等交錯分布,具有突出的水源涵養作用,是祁連山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 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生態安全重要屏障
    初秋,位於張掖市的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祁連山水源涵養林主要分布於海拔2300至3300米的陰坡、半陰坡,常以帶狀或塊狀與草原、沼澤、水域等交錯分布,具有突出的水源涵養作用,是祁連山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 甘肅張掖旅遊攻略 主要景點介紹
    張掖的文物古蹟遍布全區,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大佛寺、黑水國,馬蹄寺、文殊山、圓通塔等;張掖的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冠絕全國的丹霞地貌、碧草連天的山丹馬場,無不令人心動。難怪古人作詩讚它「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 張海波出席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司法協作會
    張海波出席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司法協作會 2020-07-06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記: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提起張掖,人們腦海裡就會冒出七彩丹霞,不過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國際溼地公約組織列為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可見其重要性,也應該是很有名的。張掖地處黑河流域中遊,有溼地面積316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生態區位十分顯要。這些彌足珍貴的溼地資源是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護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河西人民生息繁衍、國防科研和邊防建設的重要依託。
  • 川甘青三省檢法聯合開展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
    本報阿壩7月6日電(記者曹穎頻 通訊員廖雪姚)今天,黃河上遊四川、甘肅、青海三省三州六縣檢察院、法院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聯合召開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會,共築黃河上遊法治保護網,公正高效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
  • 【視頻】央視點讚,張掖雪後祁連山美不勝收,成群巖羊悠閒覓食
    【視頻】央視點讚,張掖雪後祁連山美不勝收,成群巖羊悠閒覓食 2020-12-11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山丹:雪後祁連山美不勝收,成群巖羊悠閒覓食
    進入冬季,祁連山迎來了好幾場降雪, 祁連山後稍溝禁牧區內連綿的群山白黃相間,蔚為壯觀。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山丹馬場保護區後稍溝禁牧區,成群的巖羊在山坡上悠閒覓食,為冬日嚴寒的祁連山增添了不少生機與活力。巖羊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啟迪新思維 注入新觀點——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和高...
    啟迪新思維 注入新觀點——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側記 2020-08-07 23:1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張掖段11個旅遊設施項目整改完成情況...
    記者11月18日從省文旅廳獲悉,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張掖段11個旅遊設施項目生態環境問題,在省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進組的統一領導和省文旅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等相關部門督導下,張掖市政府已按《祁連山保護區旅遊項目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旅遊項目差別化整治措施清單》和《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遊設施項目差別化整治和補償方案
  • 夏日祁連山下山丹馬
    夏日祁連山下的山丹馬場,成群的駿馬放牧於大草原上,山丹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面積2195平方公裡,現為世界第一大馬場。這裡以當地馬種為基礎,引進各種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
  • 張掖各縣區主角大顯身手,你pick哪一位
    甘州區金花寨小米平均生長期在180天和120天左右,比同類多長50和30多天,經清華大學分析中心檢測「金花寨」小米中含的硒是同類小米的2倍,由祁連山冰雪水和礦泉水澆灌,是真正的綠色產品,多次斬獲國際大獎。 "張掖玉米種子」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證書,是全國唯一一個種子地理證明商標。
  • 2016年張掖文化旅遊全民宣傳行動頒獎典禮舉行 中國甘肅網多項作品獲獎
    中國甘肅網多項作品在全民宣傳行動獲獎此外,張振宇的作品《走進張掖山丹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 感受赤子情懷》、金亞玲的作品《七月 來張掖扁都口做一場金色田野之夢》獲2016年度張掖文化旅遊全民宣傳新聞類二等獎,楊亞楠的作品《真高100米以下「翻筋鬥」--現場感受首屆絲綢之路(張掖)通航大會(組圖)》、祝彥軍的作品《西北最大的室內水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