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友人直播金陵「地道·味道」:南京百年老字號引國際粉絲點讚
中新網南京9月8日電 (記者 申冉 通訊員 劉陽)「片松鼠鱖魚、煎金春鍋貼、包雞鳴湯包、品民國大菜……」8日,一場南京老字號美食展示,引得數十名旅居南京的外國友人、外國留學生代表興趣盎然、食指大動,不僅紛紛現場向名廚拜師學藝,還通過直播、短視頻等社交平臺,把滿桌的美食佳餚「傳遞」給了遠在異國的朋友、親人,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傳統美食的魅力。
留學生和網紅"大V」,把學習包鍋貼的經歷全程線上直播,讓更多網友感受傳統美食魅力。 劉陽 攝
此次在南京金陵飯店舉行的「地道·味道」—探訪老字號暨鼓樓區城市國際化重點項目推介會,由中共南京市鼓樓區委、南京市鼓樓區政府主辦,旨在以美食為窗口,用國際化的表現形式,展示金陵美食獨特韻味,促進南京傳統文化對外交流和傳播。
外國友人和留學生代表在學習如何做精美的中式擺盤。 劉陽 攝
當天,有外資企業員工、外籍友人和留學生代表,「網紅」、「大V」代表等50餘人受邀參加活動。
跟大師傅學習製作南京的金春鍋貼。 劉陽 攝
在已有174年歷史的南京名館馬祥興內,由主廚現場演示了如何製作菜館的招牌松鼠鱖魚。在廚師神乎其神的刀法之下,幾分鐘就片出了一盤雪白透明的魚片,令現場的外國人大開眼界,而這道自從創始以來就深受食客喜愛的傳統名菜,其酸甜鮮美的味道也令大家食指大動。
豐富多樣的中式廚藝令外國人大開眼界。 劉陽 攝
有106年歷史的南京名小吃金春鍋貼,更是邀請外國友人下場「現學現賣」,和大師傅學習包中國鍋貼。
「對中國的一切我都很感興趣,特別是中國的美食,對於印度人來說,是超乎想像的。」來自印度的交流學生蘇盛榮(中文名),來南京學習生活已經有2年了,這位已經學習了6年中文的印度姑娘,說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她告訴記者,自己不僅是一名漢語學生,同時還是兼職的漢語老師,很希望向自己的印度學生介紹更多的中國文化。
名廚現場展示中國傳統大菜松鼠鱖魚的做法,大家都忍不住拿起了手機拍攝。 劉陽 攝
蘇盛榮一直不停地用小型相機拍攝著這次美食展示活動,她已經在直播平臺上開設了一個帳號,打算把這次活動作為首次直播的主題,向身在印度的親友和網友們介紹自己親身經歷的中國生活。
記者從南京市鼓樓區老字號商會會長聞偉處了解到,作為南京歷史悠久的中心城區,該區內現有獲得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稱號的金春鍋貼、南京第一家高檔西餐廳福昌飯店、有民國時期國際聯歡社之稱的南京飯店、有南京老市長彭衝倡導開辦的雞鳴酒家之雞鳴湯包、有174歲的中華老字號清真馬祥興菜館、有民國大菜研究基地江蘇酒家等。
「目前,商會重點針對在鼓樓創業20年以上有著良好經營業績和品牌背景的餐飲企業和個人吸收入會,實施老字號階梯發展戰略,培養並助推準老字號企業發展。」聞偉表示。
據南京市鼓樓區商務局局長倪婭紅介紹,近年來,為了讓更多外國友人了解中國美食和南京味道,南京鼓樓區一直致力於「品味金陵」餐飲品牌的國際化。
「我們依託聯合了南京老牌酒店金陵飯店以及鼓樓老字號餐飲企業共同推廣南京地方特色餐飲,促進餐飲文化國際交流;同時,對標米其林餐廳評級標準,重點推進南京一批高端餐飲品牌提升改造,打造一批『準米其林』餐廳,推進地方特色餐飲品牌國際化交流。」倪婭紅告訴記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