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團長(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乎沿途風景。
近代以來,中國由一個世界性大國成為一個任人宰割的弱國,二戰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也徹底讓中國人在睡夢中醒來,從此開啟了民族復興的道路。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各方面的提升已經肉眼可見的了,許多國家更是對於中國的發展都刮目相看。
雖然說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以及突破,但最讓國人自豪的莫過於基建領域了,更是被許多外國人稱之為「基建狂魔」。可見在外國人心中,中國的基建技術有多麼強大了。近段時間,中國基建有火了,2000人火速奔往雲南「支援」,西方表示道:中國速度再逆天。究竟是發生什麼事呢?一起看一下吧。
這個基建項目就是雲南大柱山隧道工程,它位於保山境內,這是大瑞(大理到瑞麗)鐵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該線施工過程中最難修建的路段之一。大柱山隧道是單線鐵路隧道設計,全長14484米,隧道單線正洞長13803米,大跨段區域680米,隧道最大埋深為995米。設置「兩橫一平」,即進出口各一橫洞,貫通平導。平導全長14315米,平導進口段與正洞進口分離約一千八百米,設置坑道輔助正洞施工,與正洞相連的橫通道共有33個。
但隧道隨處的地理環境可謂十分複雜,位於橫斷山脈,地質條件複雜,多為巖溶及巖溶水、暗河、溶洞等巖溶地質,隧道沿線穿越6條斷裂帶,施工過程中斷層、湧水湧泥、放射性、高地熱、巖爆等不良地質災害頻發。隧道還經過1.27公裡的煤系地層,煤層中含有瓦斯氣體,風險較大。甚至大柱山隧道所有的區域多為強巖溶水斷層、高壓、富水巖溶斷層,地下暗河密集,且地質極為脆弱,施工過程中突然噴湧出水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不但如此,在施工時還長期處於4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施工人員並不能長期的待在洞內施工,最多只有幾個小時,並且在施工的時候,隧道內長期存放冰塊降溫。
這樣環境極大的限制了施工的進度,一開始設定的工期是5年,隨之改為8年,最後又調整到13年。為了讓其順利的完工,先後國家從各地派去2000名工人前去雲南支援,為的就是更快地完成這一工程。終於「天下不負苦心人」,經過了12年的建設,打通了這一隧道,這樣的消息傳出之後,更讓一下各國對中國刮目相看,甚至還有一些專家專門來參觀這一隧道,畢竟這樣大難度的工程,只有我國一國可以完成。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