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的功夫是多久?

2021-02-08 上海城隍廟

2015年1月22日周四

農曆甲午年臘月初三

宜:祭祀 納財 栽種

忌:買田 置業

====================

今日吉時

丑時(1:00-3:00)

卯時(5:00-7:00)

午時(11:00-13:00)

申時(15:00-17:00)

====================

一炷香的功夫是多久?


清香一炷表虔誠,「上香」是道教溝通人神之間的基本方法和禮儀。所謂「一炷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香在道教法物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道教上香禮儀,燃點三支清香,分別供奉三清祖師,以表內心之尊崇和虔敬之意。
隨著道教走入民間,「香」也被民眾所接受,成為人們精神生活寄託感情不可或缺的一樣工具。圍繞香也有很多趣事和典故,比如人們常說「一柱香的功夫」,換做今天的時間概念是多久呢?
古人沒有鐘錶,也沒有手機,所以他們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雖然也有日晷、漏壺等工具,但是,燃香計時是比較簡單而常用的計時方法。
實際上由於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乾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約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
古代除了用一炷香來計時,還可用一盤香、一爐香來計時。此外人們還經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籇」。如唐宋時,就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勻後灑在銅製印盤裡,做成籇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籇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
人們還在香籇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常被道觀、寺院用作計時器。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還曾制出過精巧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這種方式在民間流傳很廣。
用香計時,可謂古人智慧的結晶。更能反映中國人的聰明巧智與審美情趣的是,人們把香做成各種圖形,藉此寄語對生活的美好期待,以表祈求長壽、賀喜慶祝的樸素心願,而這恰恰回歸了用香的本意——祈禱上蒼,降福人間。



關註上海城隍廟微信帳號,掌握本廟最新法務資訊,了解道教常識,體悟人生真諦,共結仙凡之緣。



仙丹妙寶,隨緣分享

【新知】:點標題下方「上海城隍廟」快速關注,或搜索「上海城隍廟」帳號

【故友】: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推廣


往期熱門文章推薦:回復標題前序號即可查閱全文

1:上海城隍廟全年宗教節日和慶典介紹(1)

2:上海城隍廟全年宗教節日和慶典介紹(2)

3:人生九樂 你有幾樂?

4:上海城隍廟算盤趣談

5:盛世展新顏——虹廟簡介

6:上海城隍尊神傳略

7: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傳略

8:神仙的幸福生活你也能過上

9:救蟻中狀元——文昌勸善小故事

10:各地城隍廟楹聯鑑賞

11:「道教」四少養生法

12:半杯水的哲學




舉手掃一掃





相關焦點

  • 三炷香的含義
    中國有句俗話:「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我們總說燒香拜佛,我們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會發現上香的時候都是三炷香。
  • 一炷香的時間究竟有多長?
    經常在古裝片裡看到這樣的臺詞:「一炷香的工夫,再來」毫無疑問這是說了一個時間,那「一炷香的工夫」到底是多長時間呢?
  • 遊客:6000一炷香真上不起
    遊客:6000一炷香真上不起說起少林寺相信很多人對這裡都並不陌生,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在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的5A級景區,位於河南登封嵩山五乳峰下,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素有「天下功夫廚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只說,而因為名聲響亮和地位高也是吸引了不少的遊客信徒。
  • 少林寺的商業化事實:一炷香最貴10萬元[圖]
    佛前一炷香,得花6000元?2007年3月底,一個自稱「滿也」的香客在網上描述了在少林寺的不愉快經歷,再次引發人們對這一佛門聖地的強烈質疑。    有人提出,這一事件與少林寺近年的一系列入世之舉氣脈相通,從成立少林實業公司和影視公司,到少林武僧全球巡演、海選中國「功夫之星」……在其背後,是少林寺在適應現代社會過程中日漸商業化的事實。
  • 佛前上香,上一炷香好還是三炷香好?修佛人說這個數量往往最好
    一、上香只可1,3等單數上香最忌諱的就是上了雙數香,因為一,三,五,這樣的單數香往往代表著陽數,陽為大須尊,故在上香時切忌莫要上雙數,只有單數才能表達出對佛的尊敬。其中一柱香蘊含的意思是,全家平安,是只求家人平安的平安香,大多數人其實上香都是上這一種,但是往往他們自己是不知道的,便喜歡跟風他人。
  • 練太極拳一定要有時間保證,老輩講:日練三炷香
    練太極拳,或者說站樁,一定要有時間上的保證的,老輩講:日練三炷香。過去沒有表,白天就靠看日頭,晚上就靠點香。三炷香,我覺得三是多的意思,香有長有短的,六個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樣長呢。這年頭還有人愛說,一袋煙的功夫,猛抽慢抽這煙也沒準啊;還有人說一頓飯的功夫,您吃粉漿麵條,還是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時間也沒準兒。一炷香,如果是線香,15分鐘吧?寺廟還講究燒高香,那香大高個,跟棒槌一樣,咱也沒燒過,就不知道多大功夫了;過去打更的不睡覺,每個時辰要出門敲敲打打,他們燒的香是更香,一根就是一個時辰。
  • 一個時辰,一炷香到底是多久?
    原因無他,我們都知道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可是古代的並沒有「小時」,這一時間計量單位。他們用的是「時辰」。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有名字,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所以相對應現在的時間劃分,一個時辰即兩個小時。
  • 古時一炷香的時間,等於現在的多少分鐘呢?網友:計時方式妙哉!
    摘要:古時一炷香的時間,等於現在的多少分鐘呢?網友:計時方式妙哉!「現在什麼時間呢?」,我習慣性地掏出了手機來看幾點幾點呢,好奇心也隨之而來,大家都知道大約在明朝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竇才把西式鐘錶帶到了我國,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了。
  • 燒香為什麼要敬三炷香,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不知道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去寺廟還是去道觀,甚至是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有上香這一環節的話,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的燒三炷香。那麼,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三炷香。我們主要聊一聊這個神秘數字三。從老子的《道德經》中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面的三就指的就是陰陽和合。在《易經》中,八卦每掛三爻,這三爻代表著「天地人」。天指的是天體運行和氣候變化。地指的是用地之理和日影計算。而人則是天地人的連接。
  • 佛前一炷香,得花6000元?避不開的少林高香
    佛前一炷香,得花6000元?  佛前一炷香,得花6000元?2007年3月底,一個自稱「滿也」的香客在網上描述了在少林寺的不愉快經歷,再次引發人們對這一佛門聖地的強烈質疑。  有人提出,這一事件與少林寺近年的一系列入世之舉氣脈相通,從成立少林實業公司和影視公司,到少林武僧全球巡演、海選中國「功夫之星」……在其背後,是少林寺在適應現代社會過程中日漸商業化的事實。  已經半出家,還沒有取法號的陳斌(化名)成為少林寺弟子的經歷有如一段現代傳奇。  只有25歲的他是衝著少林寺功夫來修行的。
  • 古代一炷香,到底是多長時間?
    古人沒有鐘錶,大多數時候,他們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源於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那時的香皆為手工製作,且有標準,一柱香燃盡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佛前燒香的真正含義以及為什麼要燒三炷香。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信佛走向極端和迷信,一遇到難事就把寺院香爐處大把大把燒香,上演著「燒高香、頭香」的戲碼,供養越多越貴心越安。這種思想是對三寶的極大不恭敬,佛菩薩福慧圓滿具足,難道還會缺你的那根香嗎?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要妄想著以物質「賄賂」佛菩薩。
  • 道教用香之三炷香的含義
    上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它有什麼含義?上香的學問博大而深廣,帶著這些疑問,今天,就來深入的探討一番上香的學問。古人認為三炷香分別代表了天,地,人。天是天佑蒼生,保佑子孫後代,地是地生萬物,保佑土地食物,人則是自己的先人。燒三炷香的含義就是祈禱先人保佑自己的後代興旺,食物豐盛以及感恩先人。
  • 【國學趣談】「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為何燒香都是三炷,三炷香又有什麼含義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的時候都是需要燒香,你只是知道燒香,只知道一次要燒三炷香,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嗎?相傳,燒香這個習俗起始於周朝,人們生煙祭天,也稱「煙忌」。「煙忌」指點火生煙,以香菸祭神。是依據「火曰炎上」的特性使神明韻享祭品(火曰炎上指火在燃燒時發光放熱、蒸騰上升的現象)。
  • 傳承「吳派」一炷香的程良美
    漢劇四百年「傳承篇」 傳承「吳派」一炷香的程良美 《法門寺》有個動作,劉瑾要我把紗帽取了,我一個動作,紗帽一丟,發一甩,結果我的水紗網子脫了,連紗帽一起丟出去了,這叫「事故」,觀眾拍巴掌笑,是原諒我的,可我的心裡很沉重,想來師傅肯定會訓我一頓。師傅說:「你緊張了!明天上午,到家裡去一下。」旁邊人都捏一把汗。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大多數人對為什麼要燒香及燒幾炷香並不了解,只是認為多燒必然不會怪,甚至覺得既然到寺院了,如果不給佛菩薩燒幾炷香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得罪」佛菩薩。更有一些愚痴的信眾,信奉民間傳言,熱衷於燒高香、頭香,搶做功德,等等,這些行為對於正信佛教來說,都不是如理如法的,是不被支持的,對於信眾本身而言沒有利,反而容易走向功利、迷信的極端。
  • 替遊客上「龍頭香」,一炷香賺300元,被稱為中國的「蜘蛛俠」
    而在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八角寨的龍頭香景點,深受廣大遊客的青睞,主要是因為這裡不僅僅有佛教文化,還有一些特別有趣的活動,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前來祈福。而這個龍頭香位於廣東丹霞山峰的頂部,你想像一下,平時爬山就已經很費事了,何況是在山峰的頂部,那真的是難上加難。這個丹霞山峰在山脊最狹窄的地方,就像一把刀插在了懸崖上。而在這個懸崖上有一座小寺廟。
  • 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三」有何講究?
    無論是各種寺廟的聖壇,還是每家的小佛龕,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早已約定成俗了。但為什麼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是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什麼不可以為人正直接納?綜上得知,古時候插三炷香是合乎大家平時心理狀態和習慣養成的。但既然歸屬於宗教信仰中的風俗習慣規定,當然有其與眾不同緣由和含意。莊子齊物論裡說:「二與一為三。」孔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在道家中,「三」有很高的影響力,天地萬物由三生而出。此外,道家也有「三清」——上清、觀清、玉清三位尊神。
  • 佛前燒香,到底要燒幾炷香?真知道的人很少
    很多信佛人,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心中都有一些困惑,自己在上香時,到底要燒幾炷香?拜佛時,到底要磕幾個頭?然而,身邊一起拜佛的善男信女們,有人上一炷香,也有人上三炷香,自己更不知道該上幾柱香更合適了。如果你不知道應該上幾柱香,可以上三炷香,磕三個頭。上三炷香是大多數信佛人的選擇,因為三炷香有著特殊的意義,我們上香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佛菩薩的保佑,而是為了修行我們自己。三炷香分別代表了:「戒香、定香和慧香。」戒定慧是三無漏學,是學佛路上,你最應該去做的三件事,只有勤修戒定慧,才能斷除貪嗔痴,才能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