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周四
農曆甲午年臘月初三
宜:祭祀 納財 栽種
忌:買田 置業
====================
今日吉時
丑時(1:00-3:00)
卯時(5:00-7:00)
午時(11:00-13:00)
申時(15:00-17:00)
====================
一炷香的功夫是多久?
清香一炷表虔誠,「上香」是道教溝通人神之間的基本方法和禮儀。所謂「一炷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香在道教法物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道教上香禮儀,燃點三支清香,分別供奉三清祖師,以表內心之尊崇和虔敬之意。
隨著道教走入民間,「香」也被民眾所接受,成為人們精神生活寄託感情不可或缺的一樣工具。圍繞香也有很多趣事和典故,比如人們常說「一柱香的功夫」,換做今天的時間概念是多久呢?
古人沒有鐘錶,也沒有手機,所以他們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雖然也有日晷、漏壺等工具,但是,燃香計時是比較簡單而常用的計時方法。
實際上由於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乾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約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
古代除了用一炷香來計時,還可用一盤香、一爐香來計時。此外人們還經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籇」。如唐宋時,就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勻後灑在銅製印盤裡,做成籇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籇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
人們還在香籇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常被道觀、寺院用作計時器。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還曾制出過精巧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這種方式在民間流傳很廣。
用香計時,可謂古人智慧的結晶。更能反映中國人的聰明巧智與審美情趣的是,人們把香做成各種圖形,藉此寄語對生活的美好期待,以表祈求長壽、賀喜慶祝的樸素心願,而這恰恰回歸了用香的本意——祈禱上蒼,降福人間。
關註上海城隍廟微信帳號,掌握本廟最新法務資訊,了解道教常識,體悟人生真諦,共結仙凡之緣。
仙丹妙寶,隨緣分享
【新知】:點標題下方「上海城隍廟」快速關注,或搜索「上海城隍廟」帳號
【故友】: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推廣
往期熱門文章推薦:回復標題前序號即可查閱全文
1:上海城隍廟全年宗教節日和慶典介紹(1)
2:上海城隍廟全年宗教節日和慶典介紹(2)
3:人生九樂 你有幾樂?
4:上海城隍廟算盤趣談
5:盛世展新顏——虹廟簡介
6:上海城隍尊神傳略
7: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傳略
8:神仙的幸福生活你也能過上
9:救蟻中狀元——文昌勸善小故事
10:各地城隍廟楹聯鑑賞
11:「道教」四少養生法
12:半杯水的哲學
舉手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