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到底是不是國企?還是臺企?

2020-12-12 LeoGo科技

有的人可能會詫異,中芯國際的創始人是張茹京。了解他的人應該知道他是中國臺灣省人,那是不是說中芯國際實際上是臺灣企業呢。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而且我們可以看一下中芯國際目前的股份情況,這樣你就能夠了解,到底它是哪類企業?

截止到2019年,中芯國際最大股東是大唐電信,佔據了19.14%的股權;中投持有中芯國際11.6%的股權,是第二大股東;上海實業和臺積電則分別佔股8.2%和6.543%。

確實,在2000年,來到上海的張汝京,是帶著融資的10億美元,那時候他憋著一口氣,一定要重整旗鼓,不亞於臺積電的晶片代工廠,創辦了中芯國際。

其實,除張汝京還帶來400多名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優秀工程師,這才是他優秀的地方,也是被人所稱讚的地方。

實際上,中芯國際的股份架構,已經告訴我們,雖然它並非是國企,但是從股份架構來看,它一定是我國的企業。其實,張茹京能夠將晶片代工帶到上海,就已經讓我們解決了國內晶片代工的問題。

我們也知道得非常清楚,因為華為被臺積電斷供,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可能會成為絕版,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無奈且心痛的事情。如何解決麒麟處理器的問題,成為目前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而中芯國際目前所帶來的14nm工藝製程的晶片,雖然說不能解決麒麟處理器高端的需求,卻能滿足中低端的需求。N+1,N+2的方案,能夠讓它的綜合表現可以接近7nm工藝,未來我們也相信,中芯國際一定能夠成為媲美臺積電的存在,甚至會超過臺積電。

相關焦點

  • 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到底是屬於臺灣省控制,還是大陸控制?
    中芯國際到底屬於臺灣省控制還是大陸?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只要我們了解了中芯國際的股權結構,就基本上知道中芯國際的最終歸屬。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中芯國際是一家股份制企業,股權結構比較複雜,但最大的兩大股東都是中國企業,它們分別是:大唐電信、鑫芯香港。截至2019年底,第一大股東大唐香港(大唐電信100%持股),在中芯國際的持股權比例達到17%左右;第二大股東鑫芯香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100%持股),持股比例也高達15.76%。可見,中國大陸對中芯國際有絕對的話語權。
  •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可以作為旁證的是,中芯國際建了4座12英寸晶片加工廠之後,國企背景的華虹NEC籌劃了多年的第一座12英寸工廠,依然因美國技術封鎖而胎死腹中。無論張汝京的功過是非如何,他最終還是下課了。 創始人張汝京的出局,使得中芯國際內部失去了重要的平衡力量,中芯國際從此進入了多事之秋。
  • 國產半導體雙雄——中芯國際與華力微
    說起國內的晶片代工大廠,大家肯定會想到的是國內排名第一的中芯國際。中芯國際由臺灣著名的半導體業者張汝京一手創辦。經過20年的發展中芯國際,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義大利都有自己的晶圓廠,可以覆蓋0.35um—14nm晶片的生產。可以說中芯國際是國內半導體生產環節的王者。
  • 遊資瘋狂殺入,中芯回歸誰是王者
    從分割線上看,這個地方已經到50%的位置,所以日線上應該有一次反彈,其強度主要還是取決於市場的資金面,政策到底支不支持炒作,這是唯一一個途徑。看下漲停板中的故事。老垃圾大唐電信漲停了,為什麼呢?因為中芯國際要回歸了,大唐電信是中芯國際的第一大股東。
  • 從梁孟松請辭中芯國際,看軟體定義汽車未來的一個「大坑」
    12月15日,4000億晶片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同時爆出「利好」和「利空」消息。其一,官宣中芯國際官宣,曾任臺積電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獲委任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其二,在當日的股東大會上,帶領中芯國際完成從28nm到7nm五個世代技術開發的聯合執行長梁孟松請辭。第二天,消息落地,中芯國際股價大跌。
  • 中芯國際發生了什麼?
    而2017年,作為半導體業界重量級人物梁孟松加入中芯的年薪是稅後20萬美元(不含股權分配和分紅)。據報導,當時中芯國際相關負責人(滑稽)曾告訴記者,梁到中芯絕對不是為了錢,20萬美金現在招個資深VP都不夠,主要還是梁和中芯有著共同的夢想或目標,希望繼續在產業裡發展下去,中芯也能夠提供更大的空間。
  • 中芯國際的面子和裡子
    國信證券的研報認為中芯國際很值錢這兩種觀點,孰對孰錯?中芯國際,究竟是值 6000 億元還是 2000 億元?小巴今天想以它為例,聊一聊如何給公司估值。圖自:中芯國際招股書假設這一增速能長期保持,中芯國際也維持與行業同等的發展速度,則中芯國際每年的股利也能以8.72%的速度增長,即g=8.72%。
  • 中芯國際接盤武漢新芯
    中芯國際(00981.HK)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下稱「湖北科技」)在武漢籤訂合資協議,雙方承諾將對武漢新芯12英寸半導體生產線項目實施合資經營,中芯國際
  • 中芯國際內訌真相
    中芯國際於12月6日早上也發布公告,而這份僅有四句話的公告中暗含了豐富信息:其一,中芯國際注意到媒體報導這次辭職,暗示「辭職信不是中芯國際公司層面發布的消息」;其二,公告指出梁孟松為「有條件辭職」;其三,中芯國際正在與梁孟松核實「真實辭職之意願」,表明中芯國際不認可梁孟松信中提出的原因。
  • 缺「芯」眼的中芯國際,你可長點「芯」吧!
    中芯國際CEO辭職昨晚中芯國際迎來人事地震,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神蔣尚義重新回歸中芯國際任職副董事長。隨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宣布辭職,理由是非常的「錯愕與不解」,覺得「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疑似內訌。
  • 中芯國際的至暗時刻
    科技新知 原創作者|張釗 編輯|漢卿2017年10月6日,在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三顧茅廬」下,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三年後,同樣是在周子學的促成下,蔣尚義回歸中芯國際任職副董事長。中芯迎來蔣尚義,卻送走了梁孟松。
  • 中芯國際有遠見!趕在美國之前,做出了戰略調整!
    近期中國半導體產業圈傳出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主導技術為先的梁孟松要離開中芯國際,而擅長管理的蔣尚義則出任中芯國際的副董事長。為此很多網友表示,梁孟松在中芯國際做出的戰績是「有目共睹」的,中芯國際在這個時候選擇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守,我們且不說此舉是否明智,但我們不妨看一下26年前聯想公司的例子!
  • 國企和政府食堂的飯菜是怎麼樣的?是不是和傳說中一樣奢華?
    國企和政府食堂的飯菜是怎麼樣的?是不是和傳說中一樣奢華?今天就是國考筆試的時間了,很多人會通過這次考試成為公務員。公務員在國內一直就比較吃香,很多人都覺得公務員就是一個鐵飯碗,而且還有很多的福利。很多人都認為公務員肯定是整天吃香的喝辣的,那麼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 中芯國際的煩惱:一山不容二虎還是一個都不能少?
    國內晶片產業從之前的盲目上馬到現在的認清差距堅持自研,與國際先進技術慢慢縮小著差距。中芯國際在晶片製造領域不斷實現突破,就在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卻是傳出了聯席CEO梁孟松要辭職的消息,網上也傳出了梁孟松在董事會上公布的一份辭職聲明。
  • 一山難容二虎,中芯國際將何去何從?
    12月15日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就邀請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一職進行投票表決。 蔣尚義曾於2016年12月20日至2019年6月21日擔任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據悉梁孟松之前對此並不知情,直到12月9日接到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電話才被告知。
  • 中芯國際容不下「錢學森」?
    中芯國際又陷入內訌了。 昨天深夜,中芯國際曝出大瓜: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力邀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引爆並未事前知情的梁孟松不滿,後者憤而向董事會提出書面辭呈。 目前,梁孟松也已正式提交了辭呈。
  • 中芯國際在香港暫停交易
    DoNews 12月16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據財聯社消息,中芯國際在香港暫停交易。中芯國際昨晚發布公告,委任蔣尚義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
  • 老虎證券ESOP:中芯國際人事地震,內訌之下,股權結構隱藏哪些陷阱?
    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告確認,現年74歲的蔣尚義獲委任為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消息稱,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在會中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呈。為什麼突然要辭職?
  • 中芯國際反覆內訌背後:半導體設備被卡脖子結下的無奈苦果
    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告,臺積電前COO、前武漢弘芯CEO蔣尚義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而在3年前,中芯國際即已延攬到前臺積電研發總監、前三星CTO梁孟松任聯席CEO,蔣尚義(下圖)的加入,等於中芯國際得到兩員大將,追趕全球晶圓代工廠標杆臺積電的步伐即將加快。
  • 受出口管制限制,接不了華為訂單,中芯國際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在招股書中,中芯國際披露了自己要爭取的市場機會。最近,隨著出口管制的加緊,華為高端晶片「被」斷供,中美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博弈升級,所有人都將目光聚焦在了國內晶圓代工廠,尤其是中芯國際身上。有期許,也有疑問: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國內晶圓代工廠,是不是有可能吃下華為的「需求」?中芯國際火速申請上市科創板,是不是為了維持資金需求、加緊產能,以滿足未來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