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當真是看破紅塵?當地村民卻稱皆是假象

2020-09-03 歷史知庫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終南山

在我國著名詩人王維的筆下,終南山是巍峨壯觀,綿延不絕的,置身於終南山中猶如置身於一片奇幻的境界,可見終南山是一片秘境。太乙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段,是我國的重要地理標誌和景點。「壽比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說法都皆出自於此山。從古到今,終南山都是給人一種隱秘絕麗的感受,古時便有不少人選擇此地作為隱居之地。如今到了現代,人們對山的熱情並沒有消退,反而呈現出漲勢,「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難道他們當真都是看破紅塵?可當地村民卻都說皆是假象。

眾所周知,一般人想要與世俗隔離逃離這浮躁的社會,便會選擇一處與世隔絕的地方繼續生活,遠離世俗的紛爭。鮮少有人是真的出於對山林生活的嚮往才選擇隱居的,大多數還是有著自己各種各樣的原因而選擇這種生活,而中國歷來的隱居聖地那便是終南山了。大多數人不明白為何那麼多人選擇去此地,究竟有何魅力呢?

想要一探終南山的秘密,最好的辦法就是走上一遭。終南山是我國傳統的宗教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所以有許多道士在此潛心修行,尋求道家所追尋的超脫思想,與天地為伍,與自然共體。傳說終南山是聖人降臨的地方,來此傳道解惑,為凡夫俗子指引方向,因此終南山也逐漸成為了眾人心中的聖地。縱觀歷史上的各類傳聞,不乏有許多名人名士來到終南山歸隱,完全拋棄世俗,享受與世無爭的超脫之美,細數下來,竟然也有五千人之多,其中更是有老子,姜子牙,王維等人物。

不過,隨著近代人跟風而至終南山或是選擇有利可圖的隱居行為的盛行,人們也用一詞「終南捷徑」來諷刺他們。所謂隱居,便是參透了紅塵世俗,想要自我救贖,選擇走上簡單的隱士生活,尋求內心的平靜和安定,不問世事,不問過往。有人說,隱居生活是自己和自己的過去和解的過程,繁華終究是稍縱即逝卻也迷人眼,在這個物質膨脹的世界,人們都變得極度的不安和現實,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隨著大潮流起起伏伏,當嘗試了新鮮感後,剩下的卻只有內心的空虛感和空白。

許多人在面對這個車水馬龍的世界時,激烈的競爭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收穫甚微,所以有人便想著逃避,冠上隱居的名號,為自己的逃脫行為找藉口,美其名曰是看透了這個紅塵世界,過另一番生活,其實就是逃避,逃避自己的內心,逃避別人的期盼,為何說他們是逃避呢,因為他們的確都不知道自己內心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據統計,終南山上目前已經有近萬名所謂的「隱居」人士,難道他們都當真看破了紅塵,不問世事,只想尋求靜謐之所嗎?而當地的村民卻對此直搖頭,表明這些不是真正的隱居生活,實乃假象。隱居就表明要遠離社會,自給自足,居住的場所也是簡陋不堪,一切都得靠自己。這不是一時的興起,也不是玩樂,而是對自己的考驗。

讓人頗為震驚的是,居然還有「隱居培訓班」類的商業培訓拔地而起,為那些尋求隱居利益的人帶去方便。而終南山也成了一些人牟利的工具,他們把自己偽裝成一名修行之人,借著直播自己修行的生活博取屏幕前觀看者的支持,這樣的「隱居」似乎摻雜了更為複雜的東西,這種行為也無疑會給那些真正尋求內心平靜的人帶來傷害。晉代《反招隱詩》一詩中對於隱士就頗有見解,詩中提到: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可見真正的隱士即使周遭環境風起雲湧,也依舊能淡然處之。

參考資料:《反招隱詩》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終南山有上萬人「隱居」,當真是看破紅塵?當地村民卻稱皆是假象
    ——《終南山》 在我國著名詩人王維的筆下,終南山是巍峨壯觀,綿延不絕的,置身於終南山中猶如置身於一片奇幻的境界,可見終南山是一片秘境。太乙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段,是我國的重要地理標誌和景點。「壽比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說法都皆出自於此山。從古到今,終南山都是給人一種隱秘絕麗的感受,古時便有不少人選擇此地作為隱居之地。
  • 終南山的上萬「隱士」,當真全都看破紅塵?當地人稱都是假的
    終南山高聳入雲,雄偉壯闊,巍峨壯觀,山勢連綿不絕,置於終南山中,總讓人錯認為人間仙境。古時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奔赴終南山,對外聲稱想要「隱居「於此,可如此多的人當真是看破紅塵,想遠離俗世而歸隱山居嗎?當地人說這都是假的。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當地居民:都是假的
    來描述一位隱士的隱居之地。自古以來,超然物外的隱居生活是很多人所羨慕的,當然其背後也是有很多苦悶之處的,因為很少有人能夠放下世俗中的種種選擇徹底隱居,這也讓隱居生活成為人們心中最神秘的存在。令人憤怒的是,竟有人看中了這一點「商機」,在終南山中以「隱居」之名獲利。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當地居民:都是假的!
    不過近些年來有不少唯利是圖的人,盯上了「隱士」,他們把這種隱居生活當做一個吸引大眾眼球的噱頭,借「隱居」之名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從而獲得名利。這些人們想要做一名「隱士」,當然要選一個好地方,這個地方不僅要風景優美,還要有「隱居」的歷史淵源,最重要的是在大眾心中要有知名度。
  • 終南山有上萬名「隱士」,是真的看破紅塵?當地村民一語道破
    大詩人陸遊也曾有過隱居的念頭,他曾經說過:「白髮當歸隱,青山可結廬」。從詩人的口吻中,我們似乎覺得隱居是一件十分簡單且快樂的事情,其實隱居生活是很清苦的。隱居在表面上看來是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實際上隱居更是一種身心的修行。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無法實現真正的隱居的。
  • 上萬人「隱居」終南山,真的是遠離世俗?當地村民卻直搖頭
    隱居雅閣「終南山」俗話說「天下修行,終南為冠」,終南山,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人們一般簡稱為南山。終南山環境優越,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同時因為這裡山水環境保護的很好,也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同時終南山有較為完整的生物系統,是東亞暖溫帶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當真都是看破紅塵?當地人:騙誰呢?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遭遇磨難,備受打擊下選擇歸隱山林,從此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但其實,這樣的生活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有幸生在這個科技爆發的年代,許多高科技成了現代人賴以為生的依靠。生活的失意,也令不少人想過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也因此,隱士也開始多了起來。在一些不良商家的誘導下,一些景區推出了隱士生活的體驗套餐。
  • 終南山上「隱士」越來越多,村民都「樂開花」,當地人:賺了
    終南山上「隱士」越來越多,村民都「樂開花」,當地人:賺了「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這句話,終南山位於我國陝西秦嶺地界,自古以來很多人會選擇到這裡來修行。終南山上的這些修行者,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有的是因為厭煩了世俗,有的是為了逃避,總之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很多人來到終南山,也是為了遠離都市的喧囂,在這裡過淡泊寧靜的生活。隨著旅遊業的越來越興盛,鍾南山也在網絡上越來越紅,隨著網絡對鍾南山的曝光,很多「隱士」也來到終南山上。
  • 放棄億萬家產隱居終南山,自認與世無爭,看終南山隱士生活怎麼樣
    然而,有那麼一批人,毅然拋棄了城市生活,選擇了隱居終南山,過上了清幽的日子。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隱士們,過的還好嗎?01億萬身家毅然出家的劉景崇很多人隱居終南山,是為了逃避生活,甚至很多年輕人,目的只不過是為了不想上班。
  • 終南山上修行的90後們:打工一月隱居半年
    放棄了事業和家庭,就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近日,北京時間記者來到終南山,尋訪在這裡隱居修行的90後,試圖解碼他們的別樣人生。看書的琳子▲琳子在終南山大峪的居所。北京時間記者楊安平攝「誰說我是來終南山修行的,這地方涼快,我就是躲山裡來避暑看書!」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是真的看破紅塵,還是譁眾取寵?
    只是有人的地方就難免有紛爭,近萬人的尋覓欲求蔓延在終南山上,真正的那份隱逸自在反而難見了。有人說,近代以來,終南山上便再無隱士。近萬人上山的背後其實是逃避工作,僅僅靠著一場大雪就讓人們「原形畢露」。
  • 26歲小夥隱居終南山,遭到父親嚴厲反對:不是每個人都是陶淵明!
    一個人在現代化城市裡明明很有錢卻過著樸素的生活,對人謙恭有禮很低調,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學問,就已經很有超然物外的感覺了。說到隱居,我們會想到詩人、古代的文人墨客、畫家、藝術家或者看破紅塵的出家人。有這樣一位年輕的男子獨自隱居在終南山,拋開世俗的眼光,過著連自己父母都無法理解的隱居生活。終南山吸引不少隱居人在我國西北部陝西省有一座大山,一直以來都因隱居被廣泛關注。
  • 為何隱居的人會選擇終南山,他們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唐代大詩人王維有詩云「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時期的王維就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由此可見,對很多人來說隱居的生活也別有一番樂趣。但是我們不是陶淵明,無法做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沒辦法做到在鬧市中隱居。
  • 終南山上的道士越來越多?當地村民:說出來能讓你無語
    作為本土的宗教,它的興起是有多故事的,因此也誕生了很多道教聖地,比如江西的三清山、四川的青城山還有陝西的終南山。與世俗脫離的環境,是自古以來很多文人隱士的隱居修行之地,像老子、姜子牙、張良等人都在此地修行,這樣的環境淨化了他們的心靈,也讓他們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 終南山千年隱居生活真相 驢友觀光影響隱士修行
    山中清靜的環境利於修行人靜思,張劍峰稱,修行的本身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入世,終南山的修煉本身是一個過程,在山中修煉完後,隱士們最終還是要回到紅塵中,經過修煉,他們更圓融通透,抵達人生更高境界,只有極少數人會一直在山中,隱士的入世與出世是一個辯證的過程。 終南山作為隱士的天堂,山中修行只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過程。
  • 終南山的隱士,為何寧願租房待在終南山,也不願去空置的崖洞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人們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太多壓力無法釋放的時候,很多人想遠離找個安靜的地方鬧的隱居生活,說起這個隱居的風景地,不是終南山,南山自古就有隱居者,這是老子和漢鍾離、姜子牙等隱居修行之地,正是這樣,南山的名聲與日俱增,現代有些人為了逃避世俗之爭,選擇在這裡定居
  • 經不住曝光的終南山「隱居」生活,土坯房從400漲到2萬!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的房價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數,每天都在上漲,這讓很多努力的不努力的,很難能夠全款買上一套房子。就算是出租屋房租也在逐年上升,讓人傷不起呀。但是這與終南山的「隱士房」相比下來根本算不上什麼。
  • 終南山隱士:萬人隱居的背後是逃避現實,一場大雪直接原形畢露
    昔日八十多歲的姜子牙就生活在磻溪谷中隱居,每天坐在溪邊垂釣,終於釣到了周文王這條大魚;而老子騎青牛出函谷,最終也是去到了終南山逍遙於天地間。再到後來,張良在輔佐劉邦統一天下之後,深知劉邦秉性的張良也跑到了終南山附近隱居;而唐代詩人王維也曾在終南山附近有過一段隱居生活,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詩篇,如今咱們在課本裡還能讀到"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這樣的佳句。
  • 隱居終南山的隱士,日子居然過得如此悽慘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楚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終南山「隱居」?
    我國古代就有隱士文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是很多人的嚮往。古代很多文人喜歡找個清靜之地隱居。說到隱居,有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終南山。終南山位於陝西境內的秦嶺山脈,是國家4A旅遊景區,也是道教的聖地。終南山遠離世俗喧囂,是很多嚮往隱居生活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