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是我們飯桌上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對它我們自然是再熟悉也不會過了。尤其是把它們用來熬粥,那個味道簡直就是美味。現在的社會中,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講究攝入的營養一定要均衡,綠豆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在市場上的銷量一直都很高,並且還在慢慢的增加,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國家種植綠豆的土地面積在不斷的擴大,以至於現在供應完全就超過了需求。但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並不是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在種植過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吧。
一、土壤
綠豆它能夠很快的就適應種植環境,所以對這方面根本就沒有多高的要求,可是這也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不用管了。在種植之前我們一定要把土地整理好,這樣它們出苗的概率才能夠得到保證,耕地的深度越大越好,最好是把埋在地底下的害蟲和一些其他的物質全部都清理好,這樣綠豆的幼苗就不會感染疾病。另外當土地整理好了之後,就在上面施加一層基肥,一定要把它和土壤充分的混合,這樣正是在土地上任何位置的綠豆,它的營養供給就能夠得到保證,綜合產量也會被提高。
二、時間
當溫度達到15度或者20度左右的樣子它就能夠發芽,所以說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播種綠豆的時間都是在春天或者是夏天,大致時間就是在每一年4月份快結束或者5月份剛開始的時候,就算比這個時間稍微晚一點,也不能夠超過5月的中旬。如果你選擇夏天來播種的話,最好的事情就是在6月的中旬,當然最晚也不能夠超過7月10號。如果這個時間沒有控制好的話,最後它的發芽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水分
綠豆具備一定的抵抗乾旱的能力,同時它對水分也有需求。一般來說,在它生長的早期,基本上都要去給它澆水。不過這時候的水量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夠太多。但是如果天氣一直都在乾旱的情況下,就可以多澆點水。當然降水量比較多的話,就是要馬上把土地裡淤積的水排出去。如果在結莢時有積水的話,那麼豆莢就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腐爛。可如果不提供水分的話,豆莢就很容易是扁的。
四、養分
施加給它的肥料,最主要的還是農家肥,化肥主要還是一個輔助的存在。讓有機和無機的肥料直接能夠充分的混合,之後再施加。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要施加基肥,種子播下去之後就要加入種肥。最後在它們整個生長周期當中,追加的肥料次數最少需要三次,主要是促進根瘤和葉片的生長,這樣一來,最後的產量也能夠得到提高。
五、採收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主要考慮到兩點就行了,第1個就是一定要分批,另外一點就是採收的時間要合適。如果時間沒有控制好的話,那麼後面的質量和產量肯定也會受到影響。試想一下如果它還沒有熟,我們就把它摘了下來,那麼豆莢裡面很多肯定都是扁的。如果收的太晚的話,那麼這個豆莢就會爆開,裡面的種子也會落在地上。所以說我們只要等著豆莢的顏色,帶一點點褐色時,用手摸一下感覺很飽滿,就要開始收了。
以上就是種植綠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了,希望在後期的這個種植當中,大家能夠多多把握這些細節,儘量能保證他們能夠順利的生長,從而自己的收益也會被提高啊。如果你有什麼疑問,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進行交流哦,關注小編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轉載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