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拼多多」,走不通黃崢的下沉路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作者:趙雲合

編輯:電商君

在美國,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都以亞馬遜為發展模板,只有一家例外,那就是Wish。

Wish是北美最大的移動電商平臺,月活超過1億,有50萬賣家,已於上個月遞交IPO招股書,估值超110億美元。由於採用廉價電商的發展路徑,它也被成為「美國版拼多多」。

然而,雖然同樣是從下沉市場發家,但Wish恐怕會走向不同的結局。

大洋彼岸的「拼多多」

身處地球另一端的Wish,比中國任何一家公司都更像拼多多。

首先,拼多多和Wish都瞄準了下沉市場,初期都以商品低價作為最大的賣點。

在Wish上,不到1美元的項鍊、抱枕,不到10美元的運動鞋和外套隨處可見,APP界面也相當簡潔,只有圖片和價格,甚至有些「low」。

不過,這並不影響Wish受美國消費者歡迎。按照美國的標準,有4500萬人處於貧困下以下,人均月收入換算成人民幣約為3325元。這些重實惠而非品牌和方便的消費者,幾乎都是Wish的忠實用戶。

其次,拼多多和Wish都採用個性化推薦算法,重視技術的作用。

拼多多一直強調用「貨找人」代替「人找貨」,而Wish的創始人在2017年的演講中也發表過類似的論述:

「現在的電子商務有兩點缺失,一點是產品設計上的缺失,我指的是人機互動的方式,人們尋找和購買東西的過程主要是通過搜索框;另一種是人口統計學的失敗,有一些人被主流遺忘了。」

此外,在推廣和擴張上,兩家平臺都採用了社交電商的思路。

我們都知道,拼多多是在拼團玩法的基礎上,通過微信的「人傳人」來實現裂變式傳播的。Wish雖然沒有這麼簡單粗暴,但它也抱上了一條社交「大腿」——Facebook。

Facebook是美國最大的社交網站,形態上類似中國的人人網,主要以興趣推送的方式投放廣告。雖然效率比不上微信,但這已經是美國人最能接受的傳播方式了。

更為誇張的是,這兩個平臺連創始人的經歷都十分類似。

Wish的創始人Peter Szulczewiki是技術出身,在雅虎和谷歌當過程式設計師,與志同道合的同學Danny Zhang共同創立了公司,並由後者擔任CTO。

而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從威斯康星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後,也來到了谷歌任職。現在拼多多的CEO陳磊是黃崢的大學同學,也是以CTO的身份加入拼多多的。

創始人往往會決定一個公司的基調。拼多多和Wish能如此相像,和這四位「技術狂人」脫不了干係。

同樣的開頭,不同的故事

儘管拼多多和Wish有著相似的開頭,卻未必有相同的結局。

拼多多和Wish最大的差別在於商品門類。

Wish銷售的商品主要集中在3C電子、興趣愛好、美妝、家居、汽配等產品中,累計佔比超過了70%。而拼多多熱賣的商品類別則是零食、個護、農產品等。

從這個角度看,比起拼多多,Wish可能更像京東。

當然,品類並非是不可改變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比如拼多多近年來就引入了大量高端品牌,比如「百億補貼」中熱賣的蘋果。

Wish最致命的「硬傷」,其實來自於它的貨源

在其不斷增長的賣家名單中,中國賣家佔據了94%的「席位」,美國賣家僅佔4%。這種畸形的賣家結構,使其較容易受到國際關係等因素的影響,產生突然的價格波動。

而且,Wish和拼多多對待賣家的態度也有明顯的區別。

拼多多在成立初期給予了賣家不少優待,不僅有平臺的補貼,對差評的處罰力度比較寬鬆。因為賣家才是平臺活力的來源,沒有賣家就沒有買家。況且稍有經驗的賣家都知道,只要賣得夠多,就一定會有差評出現,這不是把控質量就能解決的的問題。

相比之下,Wish對賣家的態度就沒那麼友善了,為規範平臺的商品,Wish制定的合規運營的規則大約有60條,從2018年開始,又頻頻增加新的名目,而且罰款數額巨大,每一筆高達一萬美金,讓賣家苦不堪言,稍有不慎就掉進政策的坑裡,被罰得體無完膚。

在和Wish有關的文章中,抱怨其亂罰款的留言比比皆是。2018年10月,就因為罰款問題,Wish上海總部還發生過大批賣家聚眾維權事件。

此外,還有賣家稱,Wish利用賣家的運營數據,選出同樣的爆款產品在自營店裡販賣,並通過流量分配規則,與他們爭搶市場。

對於一個電商平臺而已,賣家的信任是其立足的根基。如此不在乎賣家感受的平臺,真的能在未來蓬勃發展嗎?

Wish無法繼續下沉

Wish在未來難以達到拼多多的規模,也無法走出相同的路線,這是兩國不同的國情決定的。

中國的電商之所以能迅猛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內零售業收到的限制太多了。就拿物流來說,高速公路過路費,過橋費,油價,超載罰款等等,最終要由消費者買單,傳統零售的價格當然壓不下去。

但電商就不同了,物流的壓力轉移給了快遞公司,至於快遞公司怎樣壓低物流成本和電商沒有直接關係,對於電商的消費者來講,看到的只是一個明碼標價的運費。

因此,國內的電商具有先天優勢,這也是拼多多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反觀美國,高速公路大部分免費且覆蓋相當廣,地形以平原為主,沒那麼多交通不便的鄉村,物流成本低廉,因此網店和實體店的價格往往拉不開差距。再加上兩國的人口基數差距,Wish只有走出國門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當然,Wish也知道自己的情況,所以它沒有一直走拼多多的路線,而是選擇自建物流,加大自營產品的比例,並提供本地化服務,有點像京東和美團的結合體。

總而言之,沒有哪套打法是萬能的,所有想獨當一面的創業者,都必須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相關焦點

  • 黃崢卸任CEO及段永平眼中的拼多多
    拼多多董事長 黃崢2020年7月1日附段永平眼中的拼多多近日福布斯富豪排排名更新40歲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以454億美金身價一舉超過55歲的馬雲成為了中國第二大富豪僅次於48歲的首富馬化騰拼多多作為電商界的後浪僅用
  • 拼多多黃崢距離中國首富還有多遠?
    2018年7月26日,創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如此風光時刻,創始人黃崢卻沒有選擇到紐約去敲鐘,只是十分低調地在上海舉行了遠程敲鐘儀式。 與黃崢不事張揚的內斂個性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他帶領的拼多多一路高歌猛進。 GMV突破10000億元大關。 成立於2015年9月的拼多多僅用五年時間,就發展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成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拼多多市值超2100億美元。
  • 拼多多陳兵「五環路」:一路上升一路下沉
    晚上10點48分,臨近午夜,上海古北路上的十字路口站滿了等待紅綠燈的行人,他們大多都背著雙肩包,穿著樸素,行色匆匆,從同一棟大樓走出來。那棟樓是拼多多上海總部所在地。由於過去商家曾上門「鬧事」,拼多多的保安守在門口,緊盯著每一個進出來往公司的人。
  • 電商下沉,拼多多向上|十年復盤 EP02
    下沉市場既不是拼多多的起點,也不是拼多多的終點。今天這篇是前沿思考論壇系列內容的第二篇,要說的是有關「拼多多」的復盤。提到拼多多,繞不開的一個詞就是「下沉市場」,但是如果把拼多多的成功只歸結為它抓住了下沉市場,顯然有失偏頗。在我和李翔看來,下沉市場既不是拼多多的起點,也不是拼多多的終點。它的成長真相是什麼呢?今天的文章相信會讓你有所啟發。
  • 逃離首富、選擇低調,拼多多黃崢在想什麼?
    當時拼多多快速崛起,用兩年時間在下沉市場積累了近3億用戶,但平臺商家質量參差不齊,山寨假貨泛濫,一度被外界貼上賣假貨的標籤。為了打假,黃崢下了重手,假一賠十,直接凍結商家帳戶資金。據當時的商家透露,拼多多凍結資金也不溝通,直接就凍結了,幾乎沒有溝通迴旋的餘地。這引起了一些商家的強力反彈,圍攻總部大樓時,拼多多被很多人指控是靠凍結商家資金來盈利。
  • 大佬段永平和拼多多黃崢的故事:降維打擊經典案例!
    有一次,網友向段永平提問如何看待拼多多的假貨和次品問題,段永平回應: 我還沒用過拼多多,但我對黃崢有很高的信任度。 當然,不到 10 年,黃崢就已通過拼多多證明自己的實力。 如今,拼多多的市值已超過 1000 億美元,而黃崢的個人財富也隨之漲高——儘管對他個人來說,這未必很重要。
  • 黃崢詳解拼多多「問題」:我們發上等願
    輿論發酵的速度和廣度超過了黃崢的想像,媽媽的電話讓他激動,他或許意識到,必須向公眾做個解釋。在黃崢看來,之前的公關策略過於鴕鳥,有些問題最終還是躲不過,因為拼多多長大了,發展速度太快。黃崢說:「拼多多要做電商版的Facebook,現在我們還處在初級階段,就是處在『多實惠』的階段,未來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樂趣。這好比拼多多要創造一個遊樂場,目前,只才剛剛有了一個旋轉木馬的樣子。」
  • 拼多多開盤上漲近40%,黃崢詳解與阿里、騰訊關係
    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在上海陸家嘴中心大廈遠程參與敲鐘儀式,該儀式由納斯達克納斯達克亞太區主席邁克·易主持,39位拼多多用戶代表在上海紐約兩地參與敲鐘。拼多多首日開盤價報26.5美元/ADS,較發行價19美元/ADS上漲近40%。根據招股書,拼多多將發行856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代表3.424億股A類普通股,結合開盤後股價推算,拼多多當前市值超290億美元。 從此前拼多多招股書和18.7億美金募資金額(行使超額認購權後)和認購火爆的情況來看,其在資本市場十分利好。
  • 大智慧,以退為進,黃崢卸任拼多多CEO
    40歲正是大展拳腳的黃金年齡,而他卻在40歲卸任了拼多多CEO。 如此與眾不同的人,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黃崢。 1 成長曆程 黃崢,浙江杭州人。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
  • 星空深度︱拼多多老闆黃崢,激流勇退的背後是什麼原因?
    黃崢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好,一路順利考上當地門檻最高的高中杭州外國語學校,被保送上了浙大竺可楨學院,2002年本科畢業赴美留學就讀美國維熙康辛大學。碩士畢業後,黃崢進入微軟、Google工作。2004年Google上市,黃崢憑藉期權早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2006年,黃崢作為Google資歷最深的工程師之一,隨李開復一起回國,參與Google中國業務的創建。
  • 《下沉市場》解碼電商黑馬的崛起:拼多多是如何從夾縫中拼殺出來的?
    一、橫空出世的拼多多  提到下沉市場,就必然會想到拼多多;而研究拼多多,自當從其創始人黃崢說起。  1980年,黃崢生於杭州的一個普通家庭,18歲時直接被保送至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攻讀計算機專業。而後,黃崢又獲得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計算機碩士學位,並加入谷歌工作三年。
  • 劉強東公開諷刺,被調侃靠窮人發家致富,黃崢的拼多多到底有多猛
    他們佔據著絕大部分的電商市場,而其他的電商平臺該倒閉的倒閉,該破產的破產,正常來說現在在網購的時候,人們都會首選淘寶或者天貓,而在前幾年一款名字叫做拼多多的軟體橫空出世,成功打破了阿里和京東霸佔整個電商市場的格局,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裡面,京東和阿里都沒有對拼多多非常感興趣,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年的時間,拼多多竟然佔據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
  • 段永平眼裡的拼多多
    近日,福布斯富豪排排名更新,40歲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以454億美金身價,一舉超過55歲的馬雲,成為了中國第二大富豪,僅次於48歲的首富馬化騰。拼多多作為電商界的後浪,僅用3年就走過了京東10年的路。如今的拼多多,市值已過千億,超越了京東。黃崢有了今天,離不開他的「人生導師」段永平。
  • 黃崢說:拼多多是好士多加迪斯尼 什麼意思?
    在我們熟悉的企業發展史上,很少有像拼多多這樣的企業。口碑和公眾認知上有這麼多爭議,但企業卻發展很好。各項數據增長迅猛,市值和營銷都呈現蒸蒸日上的態勢。讓很多人直呼看不懂。低調的八零後創始人黃崢,很少站出來解釋,偶爾對媒體表達,也只說:拼多多是「好士多加迪斯尼」。
  •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師傅,我堅持不住了!
    此時此刻,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無比想唱出那句讓抖音段子手們傳唱度極高的:「師傅,我堅持不住了!我曾經有個夢,去到美國上個市!」他師傅,是中國山寨的鼻祖級人物黃崢的師傅,是被譽為中國最值得尊敬的企業家和投資人的——段永平。
  • 黃崢想說什麼:為什麼創辦拼多多,拼多多能實現怎樣的社會理想
    黃崢面臨的情況有些不一樣。拼多多從原本已經被認為飽和的市場脫穎而出,迅速成長的過程中面臨許多爭議。作為創始人,黃崢不得不頻繁發聲,向外界解釋拼多多的各種情況,拼多多美國上市當天,黃崢沒有去敲鐘,而是在上海的辦公室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 黃崢卸任CEO,星視帶你看拼多多背後的企業戰略
    「便宜」讓拼多多在下沉市場一騎絕塵,也是不少人對它的固有印象。 這條路,阿里至少走了10年,而拼多多只用了4年半。 正是靠著極快的成長速度,拼多多在阿里和京東——兩強對峙局面已然形成的情況下,楞是殺出了一條血路,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 黃崢想說什麼:為什麼創辦拼多多,拼多多能實現怎樣的社會理想
    黃崢面臨的情況有些不一樣。拼多多從原本已經被認為飽和的市場脫穎而出,迅速成長的過程中面臨許多爭議。作為創始人,黃崢不得不頻繁發聲,向外界解釋拼多多的各種情況,拼多多美國上市當天,黃崢沒有去敲鐘,而是在上海的辦公室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 拼多多創始人黃徵是哪裡人?黃崢身家達454億美元
    北京時間6月22日,隨著拼多多美股股價再創新高,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年僅40歲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家已經達到了4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10億),首次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 解讀黃崢卸任拼多多CEO: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陳磊此前在拼多多的職務是CTO,其實也是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黃崢的多年好友,更為重要的是陳磊也是對「分布式AI」概念最了解的人之一,陳磊的專業技術和對電商的理解也許將給拼多多帶來不一樣的未來。也許是拼多多的飛速發展讓黃崢看明白了許多事,所以黃崢表示,「團隊的快速擴張,業務的高速增長和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都在催促我們進一步迭代升級我們的管理團隊和公司治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