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市「兩庫一泉」清理整治宣傳小組在位於安陽縣善應鎮小南海水庫進行調查採訪時得知:截至目前,小南海水庫網箱養魚摸底調查工作已結束,小南海水庫養魚網箱約3000箱。南海泉和小南海水庫養鴨場18個。我市相關部門正在制定補償標準,為養殖戶開拓銷售渠道。
善應鎮人大主席陳獻軍說:「5月24日,安陽縣在善應鎮召開『兩庫一泉』水產養殖清理整治工作調研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任務,提出要求。我們通過張貼公告、走村入戶宣傳,求得養殖戶的理解和支持,並從縣環保局、水利局、農業局等部門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8個工作組,主要負責對網箱養魚、河道養鴨的摸底調查。經過一周的摸底調查,基本摸清了小南海水庫裡面網箱養魚的數量以及涉及的農戶。」
陳獻軍介紹,小南海水庫網箱養魚涉及善應鎮9個村123戶,網箱大約3000箱。河道養鴨涉及6個村18戶大約2萬隻鴨子。
當日下午,記者採訪到了善應鎮張二莊村的養殖大戶申樓付。今年49歲的申樓付從1994年便開始在南海水庫養魚。從一開始的一兩箱發展到現在的七八十箱,申樓付算得上是小南海水庫的大養殖戶。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水庫給魚餵食。他說:「一天餵三四頓,大約得投12袋魚飼料。」記者看了看裝魚飼料的袋子上標著40公斤。
申樓付說:「剛開始在水庫養魚的人很少,我算是最初的那幾戶。收入還可以,比打工強一點兒。但是,從三四年前,幾乎處於賠錢狀態。主要是因為水庫裡網箱養魚的庫存量太大,導致魚生長比較慢。打個比方,原來吃一斤多飼料就能長一斤,現在吃兩斤多飼料才長一斤,成本上升了不少。再加上電費、人工等成本,加起來快趕上魚的售賣價格了。」
談到這次的水產養殖清理,申樓付表示,養殖的魚太多了,肯定要對水環境產生不良影響,他們理解並支持政府取締網箱養殖。但養殖戶現在都是靠養魚生活,希望在網箱清理以後,政府能夠扶持他們再創業。
市「兩庫一泉」清理整治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正在制定補償標準,為養殖戶開拓銷售渠道,解除養殖戶的後顧之憂。
責任編輯: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