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月光曲》,別聽原曲聯想課文了,與大海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2020-12-24 龜仙島

《月光曲》作為小學語文的課文,可以說是非常經典了,教材版本換過多少次,這篇課文依然在,而且無論哪個版本的教材,都要求背誦第9自然段,也就是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時,皮鞋匠亦真亦幻的感受,一會兒波光粼粼,一會兒風卷巨浪,一會兒洶湧澎湃,背誦起來簡直是非常痛苦。

有次聽公開課,某老師讓學生聽著《月光曲》跟著課文描述一起想像畫面,隨著音樂,老師解讀「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縷輕紗似的薄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朝著岸邊湧過來……」學生一臉懵。

然而這一切就像是皮鞋匠的想像,都是假的!課文的開頭也提到了這就是一個傳說,傳說並不一定就有其事。於是很多老師上這節課都會被學生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給難住:故事是假的,那貝多芬是不是也是假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貝多芬以及《月光曲》的那些事兒。

01貝多芬

傳入中國

最早向中國人介紹貝多芬的,是日本留學的李叔同,其在《音樂小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題為《比獨芬傳》的文章。有趣的是,最開始貝多芬的中文譯名可謂五光十色。魯迅曾用過「培得訶芬」,另有裴德芬,悲多汶,乃至「白堤火粉」之類。直到1946年傅雷翻譯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出版,貝多芬這一譯名才逐漸被固定下來。至於李叔同對貝多芬「樂聖」的冠名是自創還是由日語翻譯而來就無從得知了。

多情的天才

有教材對貝多芬終身未娶的評價是:他將全部生命獻給了音樂,導致每段感情都無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貝多芬的感情世界豐富離奇得讓人匪夷所思。

二十歲的時候他愛上了經常光顧的一家咖啡店老闆娘的女兒芭貝特。後來,芭貝特飛上枝頭變成了伯爵夫人。不久,貝多芬又戀上了義大利歌唱家簡納特,簡納特是一位擁有美妙歌聲的金髮女郎,但是在與貝多芬短暫戀愛後,她就嫁給了一位奧地利軍官。貝多芬還曾被充滿魅力的歌唱家馬格達萊納·威爾曼深深吸引,傳說,貝多芬曾向這位女高音歌唱家求過婚,但威爾曼以「他長相醜陋,精神也不太正常」為由拒絕了他。貝多芬也曾愛上妓院愛小姐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1796年貝多芬前往匈牙利有權有勢家族顯赫的布倫什維克家族教鋼琴。這一貴族家庭中有三位美少女成了他的學生,伯爵的兩個女兒特雷澤和約瑟芬娜,還有一個是茱莉亞(Julia Guicciardi),是特雷澤和約瑟芬娜的表姐,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就雙雙墜入愛河,然而茱莉亞後來卻遠嫁義大利的一位伯爵,從此,貝多芬對她的思念,只能寄託於她贈送給貝多芬的小雕像,她成為貝多芬心裡永遠的戀人,貝多芬為她作出了珍貴的《C小調月光奏鳴曲》(傳說中的《月光奏鳴曲》,也就是咱們的課文《月光曲》中提到的《月光曲》,這首曲子本來就是譜寫的失戀後的痛苦心情的,與月光下的大海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後來貝多芬和特雷澤和約瑟芬娜也傳出了相愛的消息,但是都沒有成功,三姐妹都和貝多芬在情感上有著理還亂,剪不斷的糾葛。

1796年貝多芬聽覺開始衰弱,在1797年便發現梅毒引發的耳聾跡象,導致貝多芬耳聾原來是因為他有病,病種是梅毒……

關於為何會染上梅毒?(他畢竟終身未婚,咱不做過多膩想和評論。)

02月光曲

原名《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這個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

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了以後說:「聽了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蕩漾的皎潔月光。」

於是精明的出版商根據這段話,把原名《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加上了《月光曲》的標題,然後編撰了關於作曲家在月光下即興演奏的種種傳說便流行起來。也就是咱們的語文課文中提到的故事,不過是出版商的商業伎倆。

課文中寫《月光曲》是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和貝多芬出於對窮人的同情所創作出來的,課文將《月光曲》用皮鞋匠想像的方式展現,讓皮鞋匠想到了月光下的大海,然而真實的情況確實源於貝多芬失戀後的痛苦,有感於自己波折的情感。所以有語文老師播放《月光曲》讓同學們想像月光下的大海,真是太為難同學們了。

03關於課文《月光曲》

課文的開頭第一自然段就講,這是一個傳說,也就撇清了「責任」,既然是傳說,那就是可以真也可以假,我們就來說說假的地方吧。

首先,整個故事就是假的,上面已經提到,不再贅述。

其次,課文寫貝多芬散步的時候聽到斷斷續續的琴聲,走近茅屋又聽到盲兄妹的對話。然而此時的貝多芬早就備受聽力問題的折磨,哪能聽得到茅屋裡人的竊竊私語?貝多芬28歲時,由於疾病,聽覺就開始減退,到了48歲,再優美的歌聲他也聽不見了。他只能用書寫的方式來和別人交流。

課本的配套《教師教學用書》(教參)更是扯淡:(貝多芬)晚年兩耳失聰,只能通過談話與人交流。(好「幸福」,自己說自己的,別人說啥自己也聽不見。)

人民教育出版社你是認真的嗎?

當然部編版教材,你編選這篇《月光曲》做課文也是認真的嗎?

相關焦點

  • 六年級第七單元《文言文二則》《月光曲》《京劇趣談》筆記匯總
    (二)第22課《月光曲》課文重點內容匯總1、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3、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破濤洶湧的大海。解讀:前面一句詩對盲姑娘的神態描寫。「恬靜」「睜得大大的眼睛」寫出了盲姑娘被音樂喚起了想像後,臉上表現出來的專注、平靜的神色。從側面烘託出貝多芬的音樂的魅力。
  • 《月光曲》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月光曲》是國家統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的第22課。 2、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感受《月光曲》優美的意境,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 3、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 教學重點: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 小學語文《月光曲》教學設計
    講述名人故事類的作品在中小學的課本中時有出現,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篇作品。這篇課文從大家耳熟能詳的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出發,為我們講述了這首曲子創作背後的令人動容的故事。針對這篇文章,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22課(月光曲)解析
    月光曲(1)兩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樂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介紹時間、地點和人物。)//第一部分(1)介紹月光曲的來歷。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哇!」一個男的說:「是呀,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寫妹妹想聽貝多芬的演奏,但是貧窮,無法滿足妹妹的心願,反映了哥哥的愧疚、不安和痛楚,表達了姑娘的善解人意,突出姑娘喜歡貝多芬的曲子,為下文貝多芬兩次為姑娘彈曲子埋下伏筆。)
  • 統編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知識點(22《月光曲》)
    統編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知識點(22《月光曲》)第七單元22.月光曲《月光曲》一課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奇故事,表現了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和(痴迷),同時也表現了貝多芬對窮人的(同情和熱愛),讚揚了他豐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才華)。3.「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這句話把(微雲)比作(輕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微雲輕薄)的特點。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故事
    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裡,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 六年級語文思維導圖送給基礎差的孩子,需要的家長為孩子收藏吧
    為了幫助孩子構建語文思維,訓練思維能力,老師製作了這份{六年級語文思維導圖和重點知識}專欄,包含六年級上冊27篇課文的思維導圖、閱讀理解、單元解讀。本節是{六年級語文思維導圖與重點知識專欄第7節,語文六年級上冊第7單元
  • 老戲骨斯琴高娃朗讀《月光曲》
    月光曲作者:佚名 朗誦:斯琴高娃貝多芬,他一生譜寫了太多太多的樂曲,其中有一首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寫的。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該有多好啊!」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昂貴了,我們呢又太貧窮了。」姑娘忙說∶「哥哥,您不要太難過,我只不過是說說而已,別難過好嗎?」貝多芬聽到此話,便輕輕地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縫製皮鞋。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期末專項複習——積累背誦與課文理解
    【背誦】皮鞋匠看看________,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______的臉上,照著她_____________。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_____。4.
  • 回顧下童年時光吧——六年級語文上冊精讀課文重要知識點梳理!
    這句話直接點明了人類的生存與大地的密切關係。(2)「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答:大地不屬於人類:人類不是大地的主人,誰也沒有權利,也不可能擁有對大地的控制權,誰也不能憑藉自己的喜好來對待神聖的大地。
  •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朗讀音頻+知識點+練習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1《北京的春節》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2《臘八粥》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3《古詩三首》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4《藏戲》朗讀音頻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總結及課文理解練習值得收藏
    #本單元主要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體會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重點難點:體會應用不同寫作手法產生的不同效果。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1-6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內容填空練習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內容填空練習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內容填空練習一、選詞填空。六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內容填空練習1、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 。啊,老橋,你如一位 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 六年級作文不好的孩子,請認真研讀課文《竹節人》
    #教育分享官#從三年級開始寫作文,到六年級時,孩子們應該掌握了基本的寫作技能,只是即將升上初中,對作文的要求更高了。如果覺得孩子的作文還不夠滿意,我建議家長和老師帶領孩子認真研讀六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竹節人》。《竹節人》這篇課文,寫的是童年上學期間的趣事,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相當貼近,容易理解。而且這篇課文,基本涵蓋了小學作文的主要寫作方法和技能,如果孩子們能認真研究並細心領會,一定能在作文上收穫不小。
  • 期中考試複習抓重點,六年級語文各課課文中心思想總結
    馬上就要期中考試了,大家都進入了緊張的複習當中,特別是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們,課業任務特別多,在複習的時候也是感覺很多內容都需要去顧及,比如生字、詞語、古詩詞,還有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等等,很多內容需要去複習,去準備。還有做不完的複習題,模擬卷。
  • 四年級語文上《走月亮》課文學習,去感受走月亮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同學們,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走月亮》這篇課文也是重點課文,課文中的一些知識點,經常會出現在考試當中。接下來,同學們一起體會為什麼稱為《走月亮》?並體驗走月亮帶給我們的無限樂趣。「走月亮」是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的習俗,人們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戶外月光下散步、嬉戲。
  • 三年級語文上冊:按課文內容填空、詞語聽寫(可下載)讓孩子練練
    電子版列印,請拉至文章底部↓↓↓三年級上冊填空題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聲振林樾。2.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3.
  •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文知識點整理
    摘要:2012年蘇州小升初學生進入六年級,關鍵的一年如何贏在起跑線上呢?蘇州奧數網 整理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語文學習,注重平時積累。     蘇州奧數網9月4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本學期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不懂就問、勤於搜集資料。
  • 開學必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強化訓練80題
    8、晴朗的夏夜,我信步來到河邊,聽蛙聲陣陣,風幾吹來的稻香,真是「( )」。9、詩人與朋友喝完後,約定重陽節時前來賞菊花,這真是「( )」。10、「六月天,孩兒臉。」
  •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花鐘》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來談一談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花鐘》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答:因為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密切的關係,而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與與之有關的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係。5、為什麼植物學家可以修建一座花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