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店潛規則:三家店三種計量 按尺寸賣蛋糕違法

2020-12-21 齊魯網

  「同樣是一個尺寸的蛋糕,不同的店咋還不一樣大?」母親節要來了,小劉準備給媽媽訂一個蛋糕,可沒想到,五花八門的蛋糕計量方法把小劉徹底搞暈了。

  文/圖 記者 徐傑 實習生 龐紅燕 鄭芷南

  A

  一條街上三家蛋糕店

  計量方法都不同

  在山師東路與和平路路口有三家緊鄰的蛋糕店,但就是這三家蛋糕店的計量方式竟然全不同。在最北側的一家蛋糕店,蛋糕標籤上寫的計量單位是「寸」,中間一家蛋糕店標註的計量單位則變成了「克」,到了最南邊一家芝士蛋糕店,計量單位則變成了「英寸」。

  在最南側的這家芝士蛋糕店的櫥窗裡,記者發現同樣標明「8寸」的蛋糕,奶油和巧克力兩種口味的蛋糕竟然還不一樣大小。「來什麼胚子做什麼蛋糕。」店員告訴記者,他們都是按照蛋糕胚子做蛋糕,蛋糕的計量標準都是自己老闆規定的,至於該用什麼單位計量,他們也不清楚。

  B

  「英寸」冒充「寸」

  蛋糕無形中被縮水近30%

  在泉城路一家蛋糕店,記者看到櫥窗裡標註「8寸」的生日蛋糕,到了宣傳畫冊上卻變成了「8英寸」,按照「1英寸」等於「0.762寸」的換算標準,一個8寸蛋糕無形之中就縮水了近30%。

  在文化東路上一家知名蛋糕連鎖店,店員告訴記者,該店「11寸」的蛋糕直徑為「28釐米」,而按照「1寸」等於「3.3釐米」的換算標準,一個「11寸」的蛋糕直徑至少為36釐米,無形中蛋糕又小了一大圈。

  記者調查中發現,多數消費者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中間的偷梁換柱,也很少在意蛋糕到底用「寸」還是「英寸」,有的消費者購買蛋糕後發現尺寸有出入,才找到商家理論,可往往得到的答覆都是「所有蛋糕的『寸』都是『英寸』,這是習慣用法。」

  C

  一個標籤3個標準

  到底該信哪一個?

  在泉城廣場附近一家名為「Ole」的超市內,蛋糕是用「磅」標註的,店員稱他們製作的蛋糕一磅相當於六寸,兩磅相當於八寸。一磅約等於453克,兩磅約等於906克,這兩個蛋糕雖說是只差了兩寸,重量卻差了一倍。

  而和平路一家DIY蛋糕店標註的計量方法,更讓許多消費者摸不著頭腦,一張小小的卡片上,竟然標註了三種計量單位,分別為「磅」「英寸」和「釐米」。在這家蛋糕店,「1磅」「6英寸」「15.2釐米」都是形容同一款蛋糕的大小,店主告訴記者,消費者購買時主要依據「英寸」,「磅」是DIY蛋糕的收費標準,而「釐米」僅僅是供消費者參考的一個標準。但隨後該店員又告訴記者,雖然該店的DIY蛋糕按照「磅」收費,但是蛋糕是不稱重的,也就是說,雖然有三個計量方法,但每一個都是一個參考,「都是個約數,肯定只多不少。」

  D

  蛋糕店不稱重

  重量標識形同虛設

  記者採訪中,許多蛋糕店雖然標註了蛋糕的重量,卻直言不諱,「我們不按重量賣,也不提供稱重服務。」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和平路一家名叫「only cake」的蛋糕店,該蛋糕店標註的蛋糕價格都以重量單位「磅」為標準,以一款奶油蛋糕為例,1磅的價格為69元,2磅的價格為118元,但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稱重時,該店的老闆卻表示,他們不提供稱重服務,只能承諾,「實際重量肯定比標的要重。」許多以重量為計量單位的蛋糕店都承諾「只多不少」,恒隆廣場附近一家「愛茜茜裡」店內的一款8寸冰淇淋蛋糕就直接標註了「>1200g」。

  記者調查中發現,某著名蛋糕店早在一個月前,就將原本以寸為計量標準的做法,改為了現在以重量為標準。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該蛋糕店山師分店,在生日蛋糕價目表上,原本標明尺寸的地方已經被膠帶蓋住,取而代之的是蛋糕的重量,一位店員告訴記者,標註「500g」的蛋糕就是原來的「8寸」蛋糕。昨天下午,記者採訪到該蛋糕店洪家樓店的一位店員,該店員告訴記者,按照重量比按照尺寸更標準,但是店裡沒有那麼大的秤供消費者稱重,只能保證一定「夠秤」。

  「重量只是我們做蛋糕時候的一個參考,顧客都是按照寸買。」一家冰淇淋蛋糕店的店員告訴記者,雖然蛋糕標註了重量,但在展示時,他們往往還會標明尺寸,供顧客參考。

  「英寸就是寸?」「8寸就是8釐米?」

  多數蛋糕店員不知「一寸有多長」

  記者走訪中發現,即便是蛋糕店的工作人員,對自己售賣的蛋糕究竟是多大尺寸,標籤上標註的一寸具體有多長,並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這個寸是指的英寸嗎?還是我們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寸』」,在一家名為「麵包新語」的國外知名連鎖麵包坊,記者向店員詢問,得到的回答竟是:「我也不知道,應該是英寸吧,反正就是這麼大。」店員指指柜子裡擺放的蛋糕樣品。記者隨後又問道,「這個方形的八寸蛋糕,指的是橫的還是對角的長度啊?」店員的回答依然是「這個我也不知道。」

  在山師東路的一家個體蛋糕店中,記者向店主詢問,蛋糕計量尺寸中的「寸」究竟有多長呢,店主伸出手比劃了一下,指著拇指和食指間的距離說,「就是這麼長,差不多了。」百米之隔的另一家店,也無法說清8寸的蛋糕是多大,只是告訴記者,「多大模子做多大蛋糕。」在相距不遠的名為「皇品糕點」的蛋糕店,當記者問到「8寸有多大時」,店員的回答是:「八寸就是八釐米唄。」

  在記者走訪的十多家蛋糕店中,只有一家位於濼源大街附近的蛋糕店的店員準確地給出了數據,店員指著一個標註著「8寸」的蛋糕告訴記者,「我們這裡的蛋糕,8寸等於20.5釐米。」毫無疑問,這裡的「寸」其實指的是「英寸」。 

  法律規定要用重量或體積

  ——蛋糕到底該用什麼計量?

  根據《計量法》,不管是「寸」還是「英寸」都不在法定的計量單位之內,蛋糕究竟要用什麼單位計量?事實上,已經實施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對此早有了明確規定。標準規定了液態食品、固態食品、半固態或粘性食品,要用能直接體現質量或體積的升、毫升、克、千克進行標註。

  「蛋糕是立體的,應該按照體積和質量賣。」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否則一個8寸的蛋糕做得薄一點,很可能就比6寸的還少。」但對於更多市民,按照尺寸買蛋糕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買蛋糕都習慣了按尺寸,更直觀,雖然說有的店按重量,但也不會真給我們放到秤上去稱。」一位打算訂蛋糕的顧客這樣說。「要是為了增加重量給我們多放胚子,少塗奶油怎麼辦?」顧客這樣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按尺寸賣蛋糕涉嫌違法

  「按照尺寸賣蛋糕已經涉嫌違法。」山東平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金一告訴記者,「寸」、「英寸」、「磅」甚至「斤」,都不是《計量法》規定的標準計量單位。趙金一律師告訴記者,蛋糕計量單位混亂威脅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標準不統一,商家就有藉口缺斤少兩。」

  對於許多商家所說的「行業潛規則」,趙金一律師舉例指出,早些年中藥的計量單位也不是「克」,但是在相關部門的整改下,慢慢統一成了「克」。而蛋糕計量單位的統一,需要工商、計量、質檢等多部門的聯合整治。對於不及時整改的蛋糕店應給予警告,對於嚴重者應給予行政處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同尺寸蛋糕卻大小不一 按尺寸賣蛋糕涉嫌違法
    A  一條街上三家蛋糕店  計量方法都不同  在山師東路與和平路路口有三家緊鄰的蛋糕店,但就是這三家蛋糕店的計量方式竟然全不同。  D  蛋糕店不稱重  重量標識形同虛設  記者採訪中,許多蛋糕店雖然標註了蛋糕的重量,卻直言不諱,「我們不按重量賣,也不提供稱重服務。」
  • 蛋糕尺寸縮水成潛規則 法律規定尺寸不能作單位
    明明預訂了10寸的生日蛋糕,可打開一看只有8寸大小。在貴陽,多家蛋糕店跟消費者大玩文字遊戲,讓蛋糕的直徑縮水。  貴陽市民張先生為給女朋友慶祝生日,在貴陽一家蛋糕店裡購買了10寸208元的蛋糕。可拿到蛋糕後,張先生卻感到非常疑惑,蛋糕看起來稍小一些,用尺子一量,蛋糕尺寸僅為7.9釐米。
  • 成都8家蛋糕連鎖生日蛋糕計量方式涉嫌違法(圖)
    你又是否知道,生日蛋糕以寸賣,其實是涉嫌違法的?  昨日,錦江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轄區內的麵包新語、安德魯森、羅莎蛋糕、芝芝食品等8家知名蛋糕連鎖店進行專項檢查時發現,所有蛋糕店生日蛋糕的售賣計量方式均有涉嫌違法的現象存在,遂責令這8家店限期進行整改。
  • 生日蛋糕尺寸存"潛規則" 市民:尺寸大不一定斤兩重
    親朋好友過生日,不少人都會去蛋糕店買生日蛋糕,這時營業員便會詢問「要買幾寸的」,而不會問要幾斤重的。前幾天,有媒體報導外地質監部門說,生日蛋糕以寸、英寸等為計量單位進行售賣是違法的,責令當地8家蛋糕店整改。您知道蛋糕該怎麼買嗎?
  • 生日蛋糕標12寸卻只夠10寸蛋糕店稱尺寸指的是包裝盒
    記者日前走訪濟南多家蛋糕店發現,在售生日蛋糕多用寸、磅或釐米等計量單位標示,且各家所用單位不一,沒有統一標準。採訪中,蛋糕店相關人士表示,生日蛋  糕使用的「寸」其實是指英寸,且代指的是包裝盒尺寸,  非蛋糕實際尺寸。
  • 蛋糕店多數仍舊按「寸」賣(圖)
    按照規定,蛋糕類固態、半固態食品須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等我國法定計量單位進行標註。不過,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蛋糕店發現,除了少數商家堅守這一規定,多數商家仍以「寸」、「磅」賣。  多數商家按「寸」賣  5月24日,記者來到位於琅琊山路的兩家知名蛋糕店。記者看到,店內擺放的各種蛋糕都是以「磅」為計量單位進行售賣。
  • 蛋糕店計量單位模糊 無視消費者知情權潛規則謀利
    「方寸大亂」的蛋糕  前不久,家住(蘭州)靜寧路的王先生為了給女朋友過生日,買了一個10寸的方形水果蛋糕。等取蛋糕的時候一看,王先生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個在圖片上看起來像個鞋盒一樣高的蛋糕,現在至少「矮」了一半!感到被「宰」的王先生找店員理論,卻被店員告知,店裡的蛋糕都是按照尺寸來定價的。
  • 宜昌人竟被蛋糕店騙了這麼多年!訂的10寸拿到手卻只有8寸!
    市民陳先生女兒過3歲生日,由於妻子有事兒,很少光臨蛋糕店的他在蛋糕店訂了一個8寸的蛋糕,他8寸的蛋糕估計一家三口加上爺爺奶奶夠吃了。可是拿回家一看卻感覺蛋糕並沒有想像中的8寸大,一家人吃估計夠嗆。妻子卻在一旁笑他「沒經驗」,說蛋糕店裡蛋糕肯定比想像中的小,一般自己會買大一號的。
  • 蛋糕標「6寸」實際只「6英寸」 這是行業潛規則?
    超然攝  溫州網訊 前不久,市民朱小姐在悠享家的微信商城購買了一款標示為「6寸」的蛋糕,但收到後感覺明顯「縮水」,商家解釋為,行業內製作蛋糕多數是按國外的「英寸」為標準。蛋糕的大小單位標準都是商家說了算嗎?商家用「英寸」冒充「寸」是否構成侵權?為此,朱小姐向鹿城區消保委進行了投訴。
  • 泰安人竟被蛋糕店騙了這麼多年!訂的10寸拿到手卻只有8寸!
    記者陪同計量所工作人員走訪發現,城區多家蛋糕店仍舊以英寸為標準製作的蛋糕,在展示櫃和價目表上卻標註為「寸」。因「寸」、「英寸」之別而造成的「蛋糕縮水」讓人不爽。買來的8寸蛋糕咋這小?市民陳先生女兒過3歲生日,由於妻子有事兒,很少光臨蛋糕店的他在蛋糕店訂了一個8寸的蛋糕,他8寸的蛋糕估計一家三口加上爺爺奶奶夠吃了。可是拿回家一看卻感覺蛋糕並沒有想像中的8寸大,一家人吃估計夠嗆。妻子卻在一旁笑他「沒經驗」,說蛋糕店裡蛋糕肯定比想像中的小,一般自己會買大一號的。
  • 蛋糕店玩貓膩短斤少兩:8寸生日蛋糕只有6.5寸
    各家蛋糕店標準不一致8寸生日蛋糕為何只有6.6寸?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先後來到較場口附近的5家蛋糕店,包含沁園、85度C、荷家、元祖和好利來,發現5家蛋糕店售賣生日蛋糕的標準都不一樣。重慶晚報記者首先來到渝中區和平路的一家沁園蛋糕店,工作人員稱其蛋糕是以英寸來售賣。接著記者來到荷家店,工作人員也稱該店是用英寸標識蛋糕大小。
  • 宜芝多、21客等蛋糕商家計量單位玩貓兒膩
    明碼標價是商家的基礎義務,是基本該做的,標註了尺寸與重量,有了具體客觀的標準,蛋糕的尺寸被隨意縮減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在大多數麵包店或西點房,蛋糕的大小都是以「寸」來表示的,多數消費者會認為這表示「市寸」,實際上所有商家都是以「英寸」為標準進行生產,兩個單位的長度其實有著不小的差距,按此折算成蛋糕的面積和體積,差距還會更大。
  • 80多家蛋糕店「逐鹿」南昌
    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以前僅在生日的時候才吃。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蛋糕的「活動圈」也在不斷擴大,節日、婚禮、聚會等各種場合,幾乎都少不了蛋糕那香甜誘人的味道。  需求意味著商機,商機決定著市場。近幾年來,南昌的蛋糕店也呈現了蓬勃發展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南昌目前的蛋糕店超過了80家。
  • 蛋糕計量用「寸」還是「磅」?
    近日,市民小邢反映,大多數烘焙店裡的蛋糕,其計量單位讓人看不懂,購買者難以驗證是否夠分量。昨日,記者走訪得知,目前合肥市場的生日蛋糕主要有磅和寸兩種單位,購買者很難靠稱量來了解蛋糕的大小。  蛋糕計量五花八門  「如果有固定的長寬高,或者重量,我也能檢驗一下。
  • 12寸生日蛋糕到底多重? 蛋糕店計量方式混亂
    很多蛋糕店以「寸」、「英寸」為計量單位,消費者無從得知蛋糕的體積和質量。  彭放 攝  來電顯示:孫子過生日,我在家門口的蛋糕店訂了一個生日蛋糕。店裡的生日蛋糕都以「寸」計量,我想10寸就是1尺,於是訂了一個10寸的蛋糕,覺得足夠吃了。蛋糕送來後,我發現為何這麼小呢?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蛋糕的直徑只有25釐米左右。「1尺應該有33釐米多啊!」我要求蛋糕店「給個說法」,店員卻告知:「我們說的『寸』是英寸,10英寸大約等於25釐米。」對於生日蛋糕的計量方式,有關部門是否有統一的規定?請記者調查了解。
  • 女子買蛋糕 標著直徑「6寸」實際只有「6英寸」
    前不久,溫州市民朱小姐在悠享家的微信商城購買了一款標示為「6寸」的蛋糕,但收到後感覺明顯「縮水」,商家解釋為,行業內製作蛋糕多數是按國外的「英寸」為標準。蛋糕的大小單位標準都是商家說了算嗎?商家用「英寸」冒充「寸」是否構成侵權?為此,朱小姐向溫州鹿城區消保委進行了投訴。
  • 蛋糕被指欺騙消費者好多年:尺寸縮水不足寸
    與此同時,無論是2004版還是2011版即將於4月20日實施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國標中都規定,固態食品、半固態或黏性食品,要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為計量單位進行標示。記者日前對滬上10個蛋糕品牌進行了調查,目前市場上很多銷售蛋糕的商家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 男子買蛋糕為妻慶生 8寸生日蛋糕實際只有6.5寸
    「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買的8寸蛋糕,一下子少了1.4寸,太缺斤少兩了吧。」谷先生說,他安慰妻子,過生就別在意這些細節,開心就好。各家蛋糕店標準不一致8寸生日蛋糕為何只有6.6寸?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先後來到較場口附近的5家蛋糕店,包含沁園、85度C、荷家、元祖和好利來,發現5家蛋糕店售賣生日蛋糕的標準都不一樣。
  • 生日蛋糕尺寸越小人氣越旺 6寸瘦身蛋糕最流行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曹磊 實習生李娥眉 嚴詩瑤)生日蛋糕並不是越大越受歡迎了,6寸的蛋糕成了最受歡迎的主打產品。  昨日,記者走訪江城多家蛋糕店發現,武漢人過生日吃的蛋糕,開始變得越來越小,不少網友在曬生日蛋糕照片時,引來贊聲一片:「終於不再是吃一半浪費一半了!」
  • 0元買蛋糕?如何省錢?解密生日蛋糕行業潛規則 買蛋糕繞開那些坑
    生日蛋糕行業潛規則:50%電商,網站,假加盟連鎖全國配送,無門店皮包公司賺中介費!這是另一家黃牛黨 同款只需要209元訣竅三:推薦一個很暴力的方法,有時候能省一半的錢5折呢!那就是各種信用卡打折,如果想全面了解各種信用卡打折優惠信息,可以下載一個「卡惠網」信用卡優惠信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