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百一十多歲的老人啊?看看報紙上登的是真的還是假的。」現年81歲的文長雲回憶,2013年3月份,曾有一位60多歲的寧鄉人途經株洲縣時,特意來到松西子社區打聽張雪梅老人的住處,一探虛實。據了解,張雪梅老人出生於1901年12月19日,是目前株洲健在的最年長老人。
納的鞋墊曾贈送紅軍
今年1月初,112歲的張雪梅隨兒子文長雲、兒媳易冬梅一起從大孫子家搬到了小孫子家居住。「有四個孫子,每個孫子家中輪流住一個月。」張雪梅62歲的孫子文福查介紹,搬家時老人不用車接送,能走路過去,但最近張雪梅身體有點不適,感冒了,常咳嗽。
「坐咯,吃飯沒有?」1月20日,見到本報記者時,張雪梅剛吃完午飯。她坐在門口的一張凳子上,手裡拿著一塊腰裙,腰裙上縫的粗線很顯眼。
張雪梅沒有戴眼鏡,記者與其說話時也不用很大聲。一會,張雪梅將腰裙纏好,稱想去屋門前曬太陽,便撐著凳子朝屋外慢慢挪,文長雲則緊隨身後。
「腰裙用了兩三年了,是自己用針線縫的。」現年82歲的兒媳易冬梅介紹,張雪梅從小就幹針線活,現在年齡大了,視力還很好,能穿針引線。孫子文子忠說,張雪梅會做鞋、納鞋墊,上世紀三十年代紅軍經過村口時,張雪梅還特意將自己納的20多雙鞋墊送給了紅軍戰士。
和媳婦沒吵過架、鬥過嘴
在屋門前曬了一會太陽,張雪梅突然咳嗽了起來,因為一時沒有找到衛生紙,兒子直接用手擦去了她流出嘴巴的痰。
文長雲介紹,張雪梅老家位於當時的淥口伏波嶺一帶,從小家境貧寒,從來沒有讀過書,十幾歲時就來到文家做童養媳。
「主要就是在家做家務。」文長雲介紹,他們現在的住址原來叫子規村缽子窯組,當地有一個窯廠,父親是窯工,張雪梅來到文家後,也經常在窯廠幹和泥巴的活,後來有了一兒三女。
易冬梅介紹,她14歲時從攸縣嫁到了文家,常年和婆婆在家做家務,每天都同桌吃飯。易冬梅稱兩人相處60多年來,從來沒吵過架、鬥過嘴。
易冬梅介紹,張雪梅非常受人敬重,從前有鄰居沒米下鍋時,張雪梅會借米給鄰居,或者直接叫上鄰居來家裡吃飯。「對她們老家的兄弟也非常關照。」
喜歡把當歸切碎用糖拌著吃
「吃了飯沒有?沒吃就不要嫌棄啊,在這裡吃點。」沒多久,張雪梅又詢問起記者。
「喜歡人家陪著講話,」文長雲說,張雪梅不打牌但愛圍觀,有時還喜歡剝瓜子,晚上愛看電視,「嘴巴還行,胃口不錯。」
張雪梅的腰裙已顯老舊,但很乾淨。易冬梅介紹,張雪梅很愛乾淨,不但會自己洗衣服,而且每天必須飯後洗臉。「飯後洗臉,不想臉上有油膩的感覺。」家人都知道張雪梅的這一習慣,吃完飯後都會給張雪梅舀好洗臉水。
採訪期間,文長雲不時會問下張雪梅要不要再來杯開水。「每天起碼喝兩斤水。」文子忠說,張雪梅除了飯量好,平時常用開水泡茶喝,茶葉都是普通茶葉,喝水時間也無規律可循,但張雪梅晚上起床上廁所頻率不高。
「把當歸切碎,用糖拌著吃。」文子忠說,張雪梅吃當歸這一獨特的方式,從六十多歲時就一直持續。本報記者劉平株洲報導
□養生館
適度多喝白開水有益健康
多喝白開水、飯後洗臉、吃當歸拌糖……株洲健在最年長的百歲老人張雪梅目前還保留著這些習慣。她的這些習慣是否就是養生之道呢?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特需科主任周靜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多喝白開水的習慣可以借鑑,但也要因人而異。周靜強調,在正常的狀態下,適當多喝白開水有益身體健康,因為白開水不僅解渴,還有利於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但一些患有腎衰等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喝水。任何事情有個度,如果大量飲水,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水中毒。
周靜認為,張雪梅飯後洗臉是個習慣問題,張雪梅的長壽肯定還和其他良好的生活習慣有關。
「有些人對當歸過敏。」周靜稱,吃當歸也要因人而異,當歸有補血功效,但是一些血液稠的患者不宜食用當歸。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不喜歡睡前喝水,認為睡前喝水會要晚上起床上廁所,會影響睡眠。周靜指出,睡前根據需要適當喝點白開水並不會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