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2021-01-11 青海省人民政府

  292種,全國1/4的野生鳥類在青海都有分布;

  46種,分布在我省境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眾多;

  從瀕危時的22隻增長到200多隻,經過多年努力,在我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種群擴大;

  今年3月22日至28日,3.8萬隻水鳥相聚青海湖!

  ……

  5月5日上午,2017年青海省「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記者走進鳥兒們「快樂的天堂」,感受青海大地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看到,隨著林業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全省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各類野生鳥類的種群呈逐年增多的良好態勢。目前「愛鳥周」活動已成為我省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的品牌活動,成為弘揚生態保護意識、傳播生態文明的重要平臺。

  這裡是鳥的樂園:

  全國1/4的野生鳥都有分布

  三江源區域分布鳥類237種

  候鳥是大自然的信使,冬天雁南歸,春天燕又回。青海特殊的生態地位決定了這裡必將成為「鳥的樂園」。

  青海省分布的鳥類有292種,佔全國鳥類種類的四分之一,隸屬於16目39科,且具有青藏高原特有種類多、資源蘊藏量豐富的特點。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地位特殊,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境內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特別是居全國面積第一的江河湖泊等溼地環境為鳥類的棲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為候鳥的遷徙提供了停留地和補給站。198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明確,在我省境內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46種,分屬於7個目,10個科。為加強鳥類保護工作,我省已建立玉樹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魯克湖-託素湖自然保護區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等。三江源區域分布有鳥類237種,隸屬16目41科,鳥類種數佔青海省鳥類種數的77%,佔全國鳥類種數的19%,其中珍稀、瀕危鳥類達40餘種。

  關注身邊的驚喜:

  黑頸鶴增長到200多隻

  鳥中大熊貓大鴇現身我省

  鳥類精靈或遷徙而來,或是青海「土著居民」,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讓青海成為野生鳥類的停留地和補給站!

  黑頸鶴種群增長到200多隻:隨著近年來不斷加大保護投入,不斷加強保護區範圍內的鳥類資源保護和棲息地營造,為珍禽黑頸鶴等鳥類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棲繁衍場所,通過努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種群從瀕危時22隻增長到200多隻,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共有7隻。

  鳥中大熊貓大鴇現身:鳥中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也曾出現在柴達木盆地烏蘭縣境內,大鴇是全球廣布鳥,目前全球共有29700隻左右,但在中國僅有300隻—400隻。

  3.8萬隻水鳥相聚青海湖:今年3月中下旬,青海湖出現3.8萬隻水鳥相聚的場面,共有水鳥19種,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3萬隻。2100隻大天鵝在青海湖越冬。今年2月近2萬隻赤麻鴨雲集青海湖,創十年來歷史新高。

  出現316隻黑頸鶴聚集奇觀:今年4月玉樹嘉塘草原出現316隻黑頸鶴的奇觀。青海湖、三江源、可魯克湖-託素湖等以保護水禽和溼地生態系統為主的保護區,多年來通過不斷加大生態建設投入,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溼地保護等工程,加強鳥類資源調查監測與研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鳥類棲息生態,提高了我們對鳥類資源的科學認識與評估,多年監測調查表明這些區域各類候鳥也呈現出種群逐年增多、棲息地擴大的趨勢。

  走進青海鳥兒的世界:

  一夫一妻制的痴情鳥兒

  飛得最高的野生鳥類

  青海的鳥類品種無比豐富,令人大開眼界。它們中有嚴格實行著一夫一妻制的痴情鳥黑頸鶴、大天鵝等,還有可以飛越珠穆朗瑪峰、號稱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斑頭雁,以及被稱為猛禽之王的金雕。

  黑頸鶴:世界上唯一生長在高原的鶴

  黑頸鶴,青海省的省鳥,屬鶴形目,鶴科,是一種大型涉禽,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為我國所特有的珍貴鳥類。棲息於海拔2500米—5000米的高原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主要以植物葉、根莖、荊三稜、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繁殖於拉達克,中國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於印度東北部,中國西藏南部、貴州、雲南等地。

  斑頭雁:可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鳥

  斑頭雁是中型雁類,體長62釐米—85釐米,體重2千克—3千克。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鹹水湖,也選擇淡水湖和開闊而多沼澤地帶。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澤地。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和遷徙季節,均成群活動。分布於中亞、克什米爾及蒙古,越冬在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和中國雲南、青海等地。斑頭雁的飛越路線是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所以被稱作飛得最高的鳥。

  大天鵝:一生僅有一個伴侶

  大天鵝是一種痴情的鳥類,和它一樣痴情的鳥類還有黑頸鶴、犀鳥、海鷗等,也是一夫一妻制,大天鵝姿態優美,總是出雙入對。如果其中一隻去世,另一隻有的絕食殉情,有的撞牆自盡,有的甚至飛向高處,突然快速衝向湖水之中,跳水而死;海鷗是世界上最痴情的鳥,它們一輩子只和一個伴侶在一起。

  大天鵝是一種候鳥,棲息於開闊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淺水水域。大天鵝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能和它比高的還有高山兀鷲),最高飛行高度可達9000米以上。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亞洲,冬季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及附近湖泊;春季遷經華北、新疆、內蒙古而到黑龍江、蒙古及西伯利亞等地繁殖。

  金雕:高傲的猛禽之王

  金雕在眾多的晝行性猛禽中最具有代表性。它有著高傲品性和強壯而巨大的翅膀,銳利的目光,宛如匕首般足以致命的利爪,處處都顯示著它的強壯且極具威懾力,因而確立了它的猛禽之王的寶位。金雕屬於鷹科,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猛禽。金雕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2.3米,體長則可達1米,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蓋著。棲息於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帶,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活動,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

  大鵟:青海常見的猛禽

  大鵟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蒙古、中國中部及東部。在北方分布區甚常見,在南方罕見。繁殖於中國北部和東北部、青藏高原東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區。可能也在中國西北繁殖。冬季北方鳥南遷至華中及華東,偶有鳥至廣西、廣東及福建。

  相關連結:

  青海省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名錄

  198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分布在我省境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46種,分屬於7個目,10個科。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黑頸鶴、中華秋沙鴨、雉鶉、綠尾虹雉、黑鸛、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胡兀鷲、斑尾榛雞、大鴇等。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藏馬雞、藍馬雞、白鵜鶘、血雉、大天鵝、疣鼻天鵝、藏雪雞、暗腹雪雞、獵隼、遊隼、矛隼、燕隼、灰背隼、紅隼、紅腹錦雞、灰鶴、蓑羽鶴、蜂鷹、鳶、蒼鷹、雀鷹、大鵟、普通鵟、草原雕、白尾海雕、禿鷲、白尾鷂、鵲鷂、白頭鷂、長尾體鴞、長耳鴞、縱紋腹小鴞等。

  此外,省政府於1995年9月頒布的省級重點保護鳥類有:黑頸鸊鵜、鸕鷀、蒼鷺、灰雁、斑頭雁、翹鼻麻鴨、斑嘴鴨、環頸雉、漁鷗、棕頭鷗、戴勝、啄木鳥科所有種、百靈科所有種、毛腿沙雞、西藏毛腿沙雞等。(小言)

相關焦點

  • 青島已發現437種野生動物 野生鳥類達392種
    昨天上午,由國家瀕危動植物管理辦公室合肥辦事處、山東省林業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舉行。據悉,目前青島已發現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達到了437種,其中去年新發現了兩種鳥類,一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全世界僅存九千多隻。另一種是被稱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全世界僅存百隻左右。
  • 青海柴達木盆地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引數萬隻野生鳥類越冬
    青海柴達木盆地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引數萬隻野生鳥類越冬 2020-12-02 19:51: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 成都野生鳥類種類佔全國鳥類資源三成以上
    據調查,成都市已記錄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屬3390種,佔全國種數的十分之一,佔全省種數的三分之一。同時,市域內已記錄的野生鳥類種類已由2006年的200餘種增加至2018年的485種,佔全省鳥類資源的61.43%、全國鳥類資源的31.9%  昨日上午,由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國家瀕管辦成都辦事處、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的2019年四川省暨成都市「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成都市浩海立方海洋館舉行。
  • 發現青海新紀錄4種——青海藏區兩項野生種子植物課題研究通過評審
    針對「青海果洛野生種子植物及其區系成分研究」課題,與會專家審閱了相關資料,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經質疑和討論,專家組認為,課題通過實地調查,結合文獻資料,系統調查了青海果洛野生種子植物種類、分布及現狀,研究了野生種子植物區系特徵,為果洛野生種子植物保護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支撐;調查研究發現,該區域共有野生種子植物69科、330屬、1216種(含種下等級),其中青海新紀錄種
  • 世界野生動植物宣傳日—鳥類科普
    鳥類出現的時間比哺乳類要晚,最早的鳥類化石於1861年在德國出土,出現在距今1.5億年前的中生代。它有著爬行類的特徵:頭骨長得很像蜥蜴,上下頜有牙齒,尾巴有尾椎骨。
  • 成都有多少種鳥?《成都鳥類名錄1.0》告訴你
    人民網成都4月1日電(朱虹)成都到底有多少種鳥?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的數名專家和觀鳥愛好者耗時一年,對成都鳥類的歷史數據進行了整理,並結合近十餘年來的觀鳥記錄,編撰了《成都鳥類名錄1.0》,於4月1日在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5屆「愛鳥周」活動上正式發布。 記者了解到,《成都鳥類名錄1.0》的發布對於掌握成都市鳥類資源狀況和自然環境健康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 唐家河野生鳥類 他拍到180多種
    10多年來,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有野生鳥類200多種,鄧建新已經拍攝到180多種。其中有10多張照片,被1月11日在北京首發的新書《中國鳥類圖鑑》選用。□本報記者 陳四四當起保護區專職攝影師    鄧建新在18歲時喜歡上攝影,開始用鏡頭去追逐這個世界。
  • 成都野生鳥類種類佔全國鳥類資源的31.9%
    下一步成都將強化執法監管體系,嚴厲打擊非法經營利用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等行為;同時完善法律法規,強化和規範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據調查,成都已記錄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屬3390種,佔全國種數的十分之一,佔全省種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等6種,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連香樹等23種。
  • 《山東野生鳥類圖集》收集470種野生鳥類
    3年多來,山東野生鳥類調研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在全省範圍內「捕捉」野生鳥類。近日,作為課題成果,470種在山東露過面的野生鳥類共同進了「影集」——《山東野生鳥類圖集》,其中,包括萊州灣的紅胸黑雁在內,有歷史資料未記載的新晉山東野生鳥35種。
  • 武漢觀鳥會首發野生鳥類觀察報 涵蓋306種野生鳥類
    武漢觀鳥會首發野生鳥類觀察報 涵蓋306種野生鳥類 發布時間:2017-04-01 09:10:18來源:湖北日報網   湖北日報網消息(通訊員 趙靜)2017年4月1至7日「愛鳥周」來臨之際,武漢觀鳥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
  • 《中國野生鳥類》:一套誠意滿滿的科普典藏
    叢書由中國國家地理圖書與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共同組織,由中國鳥類研究巨擘鄭光美院士擔任主編,集中了我國鳥類學、生態學研究方面的權威專家學者,系統記錄、介紹了中國境內野生鳥類的生存狀況、分布特點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堪稱中國鳥類研究成果裡程碑式的出版作品。
  • 永康竟有這麼多國寶級野生鳥類,你知道幾種?
    目前,我市國家級野生鳥類有哪些長啥樣?帶著問題,記者專程走訪了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分布於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為廣州市市鳥。在我市主要分布低丘山林、田野。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等,在我市主要分布在高山,不常見。
  • 青島陸生野生動物大數據:鳥類陣容最龐大(圖)
    發布 青島有435種野生動物  據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調查,青島現有兩棲類8種,爬行類17種,鳥類390種,獸類20種。但由於人口密度大,農業歷史悠久,工業生產相對發達,無大型森林,因此,大型陸生脊椎動物相對較少。
  • 野生鳥類398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近年來,青島市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先後建立了唐島灣國家級溼地公園、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等一批自然保護地,環境的改善使得野生鳥類資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長。
  • 為青藏高原野生動物保護提供示範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有「中華水塔」之美譽,是維繫和保障國家水資源安全、調節區域氣候環境、緩衝和遏制沙漠化、荒漠化蔓延的生態安全關鍵區,也是中國生物地理分區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單元的組成部分。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特徵,為各類野生動物提供了廣闊多樣的生息環境,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區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國家重要的「高原物種基因庫」。據統計,青海境內分布的野生動物中,青藏區物種佔40%。2018年《青海脊椎動物種類與分布》最新記錄,全省有野生動物605種,隸屬於35目100科308屬。
  • 重慶野生鳥類有502種 你認識其中幾種?
    本名錄共收錄重慶有過科學歷史記錄的野生鳥類502種,隸屬於20目77科,佔全國鳥類種數的34%。從名錄上看,重慶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大天鵝、棉鳧,還有羅紋鴨、赤頸鴨、綠頭鴨等,綠頭鴨的首次記錄年限在1945年。
  • 安徽野生鳥類知多少?20目73科222屬456種
    江淮大地到底有多少種鳥?4月27日,《安徽省鳥類名錄與圖鑑》在合肥野生動物園首發,共收錄野生鳥類456種(491種及亞種),這也是截至目前關於安徽鳥類分布數量的最新數字。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安徽地處溫帶與亞熱帶氣候區的交匯區和古北、東洋兩界動物地理區劃的過渡帶,動植物南北成分互相滲透、交匯,候鳥、旅鳥頻繁過境。
  • 有2隻野生鳥類受傷?別怕!北海有群可愛的人出手!
    看了下面兩則新聞 覺得咱北海的小夥伴真的是善良又可愛 正是因為有這些人在 北海的環境越來越好 成為了眾多野生鳥類棲息的家園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野生動物冬季調查
    為持續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野生動物本底資源調查,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中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中國林業科學院在國家公園區域內開展冬季獸類和鳥類調查,初步掌握了荒漠貓、斑尾榛雞和血雉等珍稀物種的分布情況。  調查歷時15天、總行程約4700公裡、50餘人參加野外調查。
  • 廈門野生鳥類種類佔全國26.04%
    臺海網5月23日訊 據特區新聞廣場報導 「生物多樣性」這個詞大家應該都不太陌生,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各種形態各異的動物和色彩紛呈的植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那麼我市的生物多樣性表現如何?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大家又能做些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