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銀川是10月左右,正是颯爽怡人的秋天,體恤外邊套一件薄外套正舒適。銀川對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而帶有落難性質的遷徙更是沒有初到某地的激動感。人生中總是會有一些激動人心的複雜經歷,而銀川的那段時光,與我來說,是難以忘記卻又不想提起的記憶。
八寶茶很難說是美食,卻是西北地區不可不提飲品,幾乎所有的中式餐廳裡面都放一碗包裝好的八寶茶,讓客人自己選擇喝還是不喝。曹偉是每次去飯館吃飯,都得來一泡,他喜歡這玩意。曹偉是我在銀川認識的一個甘肅哥們兒,三十來歲,長期混跡於銀川各大的娛樂場所的混子,一身的痞氣,瘦削的身形,給人一種吃不飽穿不暖的感覺。對他的了解不是太清楚,我只知道他靠著女人生活,但是他的吃相是我見過最讓人有食慾的。八寶茶以茶葉為底,摻有冰糖、玫瑰花、枸杞、大棗、葡萄乾、核桃仁、芝麻等等,喝起來香甜可口,滋陰潤肺。這茶最大的特點,就是配的料特別多,喝起來每一口的感覺都不太一樣,因為在泡製的不同時間段,每種配料釋放出自己獨特的風味,細品起來一種別樣的滋味,湧上舌尖。曹偉喝了幾泡之後,會把裡面的茶渣全部吃進肚子裡,每次這個時候他會大聲說「眼鏡,你也吃噻,這個才營養」。
辣糊糊這種曾經遍布銀川街頭的食物,應該是銀川很多80後集體的回憶。它的烹煮方式,類似於我們四川這邊的麻辣燙,但是風格迥異。銀川冬天的氣候特別乾燥,很難見到下雨。女朋友在四川的時候,嘴唇從來不開裂,來了銀川後怎樣的唇膏都不好使,嘴唇上乾裂的一塊塊的硬皮,極大的影響了接吻的口感。某天,與她在新華街閒逛,看見對面大廈的中間漫天的風沙,就像是給大廈披了一件黃色的薄紗,這迷離的景象,我是從未見過。逛著逛著不覺間肚子就很餓了,行至某個小巷口,看見一辣糊糊店裡坐了很多的食客,便躍躍欲試,拉著她走進店裡。我當時以為是特別辣的那種,我是特別嗜辣的人,尤其對那種油潑辣子的熟辣更加欲罷不能。我們走到冷櫃,挑選我們喜歡吃的食物,她選了「雞翅,土豆,藕和其他的素菜」,老闆還給她推薦了一份牛筋面。我就選了很多種類「牛肉、牛肉、牛肉,還是牛肉」可見我對牛肉的偏愛。寧夏是回族自治區,這裡很多的飯館都是清真,自然是不吃豬肉的,正和我胃口。落座之後,老闆端出來一鍋紅色湯汁,擱在電磁爐上加熱,老闆不停地用勺子攪拌,漸漸地煮成糊糊的形狀,老闆又給我們一人拿了個味碟裡面擱了點蔥和香菜,澆了點鍋裡的湯汁。把菜丟裡面煮,煮熟了之後就在味碟裡蘸了蘸,送入口中,這一系列的操作很像我們四川吃火鍋。但不得不說寧夏的牛肉真是鮮嫩,第一口辣糊糊,我真是不知道怎麼形容的口感,辣嗎,一點都不辣。味道裡有幹辣椒的味道還混雜著淡淡的番茄沙司的酸甜。第一口,我真是不感興趣,可吃著吃著,我喜歡上了這種味道。老闆見我們第一次來吃,特別熱情的給我們招呼,牛筋面別煮太久,煮個十幾秒就可以了。我試了試,好爽。牛筋面裡面的縫隙很多,幾乎是吸足了湯汁,放進嘴裡,輕輕一咬,隨著汁水的蔓延,整張嘴裡蕩漾著輕鬆的快感。鍋裡還有忘了沒夾起來的牛筋面,果然再也撈不起來了,一夾就化了,就像在水裡泡了很久的麵包,所以我一直很奇怪他為什麼會叫這這麼結實的名字。
馬飛是當地人,回族,一個實習警察,卻和曹偉稱兄道弟。每次和他一起吃飯,他那拿筷子的手,看的特別擰巴,一種特別不好描述姿勢,仿佛是手指不能彎曲,用手掌在握一樣,手腕和虎口的位置特別的彆扭。我猜想跟他上高中的時候得過面癱有關係。某次我和他在網吧裡打完遊戲,肚子餓了,我說吃點啥。他告訴我,走,咱們去吃對面的鐵板炒飯,特別好吃。對面的老闆帶一白色的小方帽,人是特別愛聊天的,後來我老去吃,他悄悄告訴我他其實並不是回族,當然也掛著清真,管他的,誰知道呢。這家店沒有座位的,就在一房屋租賃的門口,隔了一小段出來,做了窗口,放一鐵板。老闆先是擱了點油在鐵板上,在從一個小碗裡倒出醃製好的牛肉(那种放了五香粉,生抽,明油的),在鐵板上用鏟子炒熟,然後再倒涼透的米飯,在鐵板上摁散,翻炒。然後加入洋蔥粒,蒜苔粒,繼續炒熟,最後加點鹽,胡椒,孜然粉,蔥花,最後裝入方便餐盒。我跟馬飛蹲在街邊用勺子一口一口的舀著吃,講真心話,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炒飯。每顆米粒在鐵板上均勻的受熱,吃在嘴裡都能明顯感到它們在鐵板上的舞姿,吃起來一點都不油特別的乾爽。蒜苔,洋蔥,孜然粉的加入更加增添了那種猛烈的香氣,就跟西北人火爆的脾氣一般,深深的讓你記住。吃罷,我對著老闆說,再來一份,多加點牛肉。
銀川的夜市也別豐富,隨處可見的燒烤店,還有很多通宵營業的中餐館,比如白宮之類的。某夜曹偉,打電話加我,眼鏡來喝酒,吃燒烤呢。我應約而去,他還給我介紹了他的好兄弟,叫超超,好像是才從局子裡出來,一身的地痞氣,頭還有點斑禿,頭髮也是卷的巴著頭皮長。初次見他印象真是不好,說著我聽不懂的地方語音,拿著把小氣槍在那玩。好像幾句話沒說的明白,那孫子還想使那把破槍幹我,被曹偉攔住了。後來又喝了幾次酒,走近了點之後,他告訴我,兄弟在銀川有人惹你,告訴我,我他媽馬上乾死他。對於這種神經病,我是沒有什麼好說的。當然對於曹偉這種喝多了還會拿女人動手的,我也是沒什麼好說的,至於為什麼會認識他們,迫於當時的困境吧。時光就像是一條河,它記不住我,但我卻忘不了它。說回燒烤吧,銀川的燒烤,牛肉叫做肉筋,可能因為回族自治區吧,一般很少看見賣豬肉的地兒。但不得不說,真的很好吃,我們四川的燒烤牛肉是切成片,用的是牛柳或者腿肉。而銀川的燒烤肉筋卻是切成坨,用的應該是肋條肉,半筋半肉的,而且烤好之後不會放蔥的,吃起來也比較費牙口,但是很好吃,汁水也很足。曹偉呢,吃的就比較生猛,點了一份辣爆羊頭。一盤羊頭從中間一分為二,裡面有剔下來的頭皮肉,還有腦仁,最關鍵的是還有兩顆眼珠子,隱約還有眼睫毛。曹偉說,在我們那裡一般最尊貴的客人,我們就會把眼珠讓給他吃,你整一顆。啊,我卻是不行,胃弱,你來。他不客氣,一口就是一個。當我想像,那眼珠子在他嘴裡爆漿的畫面,嚇得我趕緊擼了兩串肉筋,壓壓驚。但是頭皮肉,還是可以的,略微淡淡的羶味,可以接受的程度。總的來說,銀川的燒烤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當然說實話,因為我吃過更好的燒烤(樂山燒烤,樂至燒烤),所以就不覺得經驗,但是肉筋,真是好吃,四川是沒有這種的。
銀川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美食,我們當時住在離前進街附近,那裡有一家特別有名的羊雜碎店,銀川的羊雜碎店,門口都喜歡貼著「自家洗」這三個字,可能就是表示乾淨。我的老家也是有回族自治鄉,我們的早餐也有羊雜麵這類的。銀川的羊雜碎很有特點吧,辣子油是用羊油煉的,在小碗裡都是凝固的狀態,舀出來丟湯裡就會化成辣子油,這個跟我們四川又不一樣。但是很奇怪,羊雜碎裡面沒有我最喜歡的羊腸,我是最喜歡吃那個的,特別是裡面那層油油,吃起來 ,嚯,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再來瓣蒜,那感覺,沒治了。可是銀川的羊雜碎是沒有腸的,我問他們,好像是拿去醫院當器官了,這我就不知道真假了,但是沒有腸,真是差評,但是味道,鮮香爽口,當然如你喜歡這口的話,你會愛上它。我女朋友她就從來不吃這個。
銀川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美食,當然以回族清真菜係為主,比如拉麵,「老闆二兩,二寬,再加二兩肉」配上幾瓣蒜,好吃。有的拉麵裡面還會放一些豆腐丁,反正各有特色。還有當地特有的啤酒牌子,就像麗江有大理V5,風花雪月。銀川也有自己的啤酒,西夏X3,西夏X5。但我喜歡他們的廣告文案「西北漢子,喝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