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外電影版權購買出發,樂享影業要做文化出海及網生內容開發

2020-12-25 三聲

「2018年我們預計的是版權業務佔60%到70%的利潤貢獻,網生內容在百分之三四十的體量。」

作者 | 秦泉

這是三聲報導的第368家創業公司

延續著版權買賣的生意邏輯,經歷兩年快速發展的樂享影業為自己的下階段制定了三個方向: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海外影片版權採購,華語影片的海外銷售以及網生內容的開發。

樂享影業「起家」於海外影片的新媒體版權買賣。創始人王德亮此前為迅雷看看、響巢看看副總裁,擁有豐富的版權引進和項目發行經驗,彼時中國視頻付費用戶規模逐年增多,視頻網站對影視內容的需求度急速上升,這是其創業契機。2016年7月樂享影業成立。

「當時國內有批人專門購買海外片做院線上映,但新媒體版權的市場又非常大」,王德亮對《三聲》說,樂享影業的的市場「打法」是,先買高質量的影片,再從質量延伸到對數量的追求,兩年多時間裡樂享影業已經儲備了近700部海外電影版權。

從年初的柏林電影節、香港電影節到年末的多倫多交易市場、洛杉磯交易市場,樂享影業的海外採購團隊幾乎不會錯過任何重要的電影交易市場。電影交易的一大特徵是預售,即電影還沒成片時就在尋找版權買方,「在樂享影業儲備的700部片單中,還有近300部沒有交付的影片已經提前和樂享影業籤署了版權協議。」

「我們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壟斷」,這個市場上存在眾多海外影片採購公司 「但規模沒有樂享影業大」,樂享影業的市場規模約為30%。王德亮表示樂享並沒有指向明確的選片口味,歐美劇情片、科幻片動作片以及獲獎電影都是採購方向,「觀眾喜歡什麼我們就買什麼。」

「我們的採購團隊特別資深」,樂享影業去年的「戰績」是,同時拿下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肉與靈》和最佳劇本獎《普通女人》,後者也成為了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

相對於視頻網站自有採購團隊直接與好萊塢六大的對接,樂享影業更多同獨立電影製片廠合作,以及對歐洲三大電影節影片的密切關注。

過去兩年,「批片」成為內地電影市場的最大熱詞,去年的《看不見的客人》、《天才槍手》等影片的大賣,讓海外小眾電影的價值被瞬間提升,這種「造富神話」同樣在今年也得到了延續,這是內地觀影人群逐漸成熟後對內容的必然追求。

在樂享影業的計算中,已儲備的700部版權中有近200部影片同時拿到了院線版權,這也意味著其也將在「批片」業務上發力。

「我們已經有兩部『批片』確定要上院線了」,王德亮告訴《三聲》,日本導演矢口史靖的《生存家族》就是其中之一。這部影片帶有一定的科幻災難片性質,講述了東京某一天突然停電,一家人逃離城市的故事,「離奇」又溫暖的故事成為很多影迷去年難以忘卻的觀影回憶,目前豆瓣評分為8.1分。

另一部上映計劃影片《普通女人》目前正在同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洽談,希望能夠在藝聯上做專線發行。

奧斯卡外語片《普通女人》劇照

在將海外電影引進國內的同時,去年樂享影業也將多部華語電影輸出海外。2017年樂享影業成功將《我在故宮修文物》、《長江圖》、《暴雪將至》等十多部影片賣向了海外,樂享影業國際主流電影節參展商的角色讓這個形式的「文化出海」能夠順利進行。

「今年目標是做到100部影片(海外銷售)」,王德亮對《三聲》說。這一模式下樂享影業只收取一定的代理費用。

在電影版權買賣兩項業務之外,樂享影業今年還要做網生內容的開發。在王德亮看來,這是一個相對自然的業務拓展邏輯,「版權採購就是一錘子買賣,現在樂享要參與到製作孵化,後期等發行業務上來,深入到產業鏈條中」。

一定程度上,樂享影業還會保持「輕」資產運營的模式。「網生內容我們更多是參與組盤子環節」,王德亮表示樂享影業網際網路初創團隊的基因讓其對項目擁有更高的敏感度,這是相對於傳統影視公司的優勢。

目前樂享影業孵化了4個網文IP項目,同視頻平臺的合作意向定完接下來將是製作環節。

事實上,網生內容開發也意味著對樂享影業更大的挑戰。「對,挑戰很大,但影視行業的魅力是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爆款會是什麼」,在王德亮看來,這也是這個行當的特點之一,新爆款和新公司出現的概率依然很大。

「我們是一家集全球化數字媒體內容發行、整合運營以及依託於中國新媒體平臺、廣泛的年輕用戶進行專業化的網絡劇、網絡電影、院線電影生產和發行的新型公司」,這是王德亮對樂享影業的定位。

以下為《三聲》同樂享影業創始人王德亮的對話整理:

Q:樂享影業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批片」是最重要業務嗎?

我之前在迅雷待了十年,買了將近1000部電影版權,其中20%到30%都是批片,積累了行業經驗。

國內有一批比較大的玩家,他們資金量充足,追求院線票房的收益。樂享影業目前多聚焦於新媒體版權,海外院線版權和新媒體版權的費用差別很大,院線版權幾百萬美金一部,2016年新媒體一兩萬美金。

Q:為什麼選擇新媒體版權作為切入口?

樂享影業創立於2016年,當時國內的主流模式是,購買院線片,他們不做新媒體版權的影片。

但是新媒體版權這個市場很大,視頻網站對內容的需求很旺盛。我們進來後先買高質量影片,再追求數量,基本上用很短的時間形成了壁壘。

Q:目前樂享影業的片源儲備如何?

我們目前有將近700部海外電影版權,其中200影片是拿到了全權,也就是新媒體和院線版權。

這其中有300多部影片還沒有交付。這些處於後期製作中,我們已經籤署了版權協議,預售是一個通常的做法,很多海外公司會將他們今年或者明年的項目做預售。

Q:哪些是電影交易層面比較重要的電影節?

首先是開年的柏林電影節,大家都會在這個時候將今年的影片拿出來做預售。其次是坎城電影節,它的發片量非常大。第三就是洛杉磯電影交易市場。

Q:樂享影業拿片的口味是怎樣的?

其實不限。日韓的商業片,歐洲的獲獎片、文藝片,英美的動作片、科幻片,主要以這些為主,就是中國的觀眾喜歡看什麼我們就去買什麼。

Q:例如視頻網站中的愛奇藝也有自己的版權採購團隊,樂享影業和它們的區隔是什麼?

愛奇藝的採購團隊聚焦於頭部資源,他們買的多是好萊塢六大的電影,他們之間是直接聯繫,我們更多是同獨立電影製片廠合作,這幾年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很多獲獎影片版權都在我們公司。

國內還有很多團隊在做這個市場,但他們的規模沒有我們這麼大,樂享影業在新媒體版權領域裡佔住了30%的市場份額。

Q:海外電影版權這幾年的行情如何?

水漲船高。我們去年在柏林電影節購票的平均價為3萬美金,今年普遍漲到了8萬美金。

Q: 「批片」市場很火,樂享影業考慮進入嗎?

我們已經有兩部「批片」確定要上院線了。我們梳理了一下目前的片庫,其中有幾十部影片很有商業潛質,也在積極運作,兩部準備上的影片中就有日本導演矢口史靖的《生存家族》。

《生存家族》劇照

去年我們買了柏林金熊獎的《肉與靈》和最佳劇本獎影片《普通女人》, 後者還拿到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我們正在同全國藝術電影聯盟洽談合作,希望《普通女人》能夠在藝聯專線上發行。

Q:整個版權採購市場的規模有多大?為何只做電影。

版權市場一年幾百億的市場,只不過我們資金有限我們先做海外電影這個類別,國內電視劇版權1000萬一集,50集就要得5個億,它太貴了,我們玩不動。不是說我不能玩,面對的客戶是一樣的。

Q:購買海外影片版權這個生意的風險在哪裡?

我們其實還有中間加工的環節,要翻譯和配字幕。同時也有介紹性營銷的工作,對於視頻網站而言,這部分影片比較小眾,他們可能並沒有時間做細分工作,影片的賣點是什麼,我們也要做好海報給到視頻網站方。

Q:融資後公司的發力業務是什麼?

三個方向。繼續做更多好質量的海外版權引進,華語片在海外的銷售,以及樂享影業要做網生內容的開發、製作。

Q:華語片海外銷售業務,你們的優勢是什麼?

在很多電影節上我們就是參展商,全球的電影節基本上樂享影業都不會缺席,國內公司在渠道上沒有這麼通暢。

今年想做大規模的影片出海,不僅僅是新媒體版權,也包括院線、電視臺等,今年目標是做到100部影片。

Q:華語片海外銷售的模式和市場潛力如何?

我們去年已經做了幾十部電影,包括《我在故宮修文物》、《長江圖》、《暴雪將至》等,海外對中國這類本土文化色彩濃厚的影片很感興趣。

海外銷售上我們只收取15%的代理發行費,目前這類影片海外銷售的價格是一個國家幾萬美元,今年我們想儘可能地多拓展一些國家和區域,讓電影賣到更多的地方。

Q:這些影片在海外的具體「落地」形式是怎樣的?

我們不直接做院線發行,都是跟當地本土公司進行合作,通過影片分帳或者買斷的模式。在素材、海報、電影賣點上會提供我們的協助。

Q:進入到網生內容製作領域,樂享影業是基於怎樣的思考?

樂享影業的定位是新媒體影視內容的版權運營和發行,也就是說在版權採購外,另一個重點是參與投資、製作網生內容,參與製作其實是更深入地進入到產業鏈條中去。

以前我們只是買賣,現在我從前期、後期到最終發行,我們面對的渠道沒有變都是視頻網站,樂享影業做全程的質量把控,才有可能追求更多的利潤。

Q:版權採購業務和製作業務的公司利潤比是怎樣的?

我們目前還是以版權業務為主,2018年我們預計的是版權業務佔60%到70%的利潤貢獻,網生內容在百分之三四十的體量。

Q:相對於版權的輕資產,網生內容製作是不是模式相對較「重」。

網生內容這塊我們一般是參與碼盤子、組盤子的環節,樂享影業很大一批是從視頻網站出來的,我們對網際網路項目的敏感度更高,基本上我們的項目都會找編劇、導演以及製作公司共同來做。

目前我們已經孵化了4個網文IP,和視頻平臺的合作意向已經定完了。

Q:對樂享影業而言,這塊的挑戰是否更大?

對,挑戰很大。但影視行業的一個魅力是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爆款會是什麼,新公司新項目都有可能在這個市場取得成功。

Q:樂享影業做網生內容比較擅長的一個細分領域是什麼?

我們會做一些軍旅題材的項目。今年樂享影業由三部網絡大電影都是講特種兵的故事,絕對的正能量。這同我們先前的經歷有關,我們之前一直做了很多特種兵的電視劇系列,同相關公司有深度合作。

Q:樂享影業這輪融資傾向於怎樣的資本?

我們想找戰略投資。譬如說有IP的資源、藝人資源、編劇資源的,或者是它們有產業布局,我們這一環是不可或缺的,這個對我們的幫助可能會特別大。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三合一後,華人影業的再出發|專訪
    在品牌整合完成後,華人影業要面對的是一個存量競爭的國內市場。而在CMC Inc.華人文化集團副總裁、東方夢工廠總裁、華人影業總裁應旭珺看來,在電影行業這樣一個最典型的項目制內容領域,公司必須通過優質的項目,來連接製片公司、電影人和觀眾。
  • 一口氣發布29個項目,華人影業逆周期下注電影行業
    在CEIS中國娛樂產業年會上,應旭珺表示,未來華人影業在電影項目上有兩個支柱:一是紮根中國本土,關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二是注重IP的系列化開發,一方面是為了減少電影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電影業務和華人文化整體的生態相結合。目前,華人文化在文娛方面的布局涵蓋衍生品開發、商業文旅等多個領域,都可以和電影業務結合。
  • 基美影業牽手捷成華視網聚達成重磅合作
    其他3部影片分別是:基美影業獨立開發投資,與Thunder Road聯合製作,伊桑·霍克(Ethan Hawke)和許晴主演的高能動作電影《生存24小時》、基美影業參與開發、基努·裡維斯(Keanu Reeves)主演的科幻驚悚片《複製人》、歐羅巴影業製作的水下動作片《盜潛黃金城》。
  • 北京文博會首發IP"出海"報告 騰訊新文創受肯定IP出海貢獻第一
    文學成「出海」最大IP源 閱文集團帶動行業積極試水《報告》指出,文學是中國文化產品「出海」最大的IP來源,遊戲(手遊)位列第二。此次納入評估的74個IP中,原生自文學的IP佔比過半,其中又以網文IP為主體。TOP20 IP 源自網文、網絡漫畫、網路遊戲的佔14個,具有較強的網生特點。
  • 阿里影業又談「要做電影產業的基礎設施」,它也只能談這個吧
    6 月 18 日,在第 20 屆上海電影節的第一個官方論壇上,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 CEO 俞永福給阿里影業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略:阿里影業要建設用戶觸達、商業化和內容產業化這三大基礎設施,從而為整個電影行業做好服務。用戶觸達指的就是電影的宣傳和發行。
  • 電影開場前你在做什麼?空中網和保利影業想做這筆大生意
    作者|熊貓俠電影院除了爆米花生意還能做什麼?映前時間或許是一塊亟待開發的熱土。2018年5月18日,空中網旗下空中信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與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空中網將為保利影業旗下電影院前廳休閒娛樂區域,定製開發室內娛樂產品,包括VR、遊藝設備等。雙方還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基於城市購物商圈,打造包含多種體驗型項目的線下娛樂綜合體。空中網和保利影業都將充分利用各自在品牌、產品、技術和經驗等方面的優勢資源,為合作項目提供充分的支持。隨著線上娛樂日趨飽和,線下消費場景這兩年一直備受關注。
  • 阿里影業參投的《綠皮書》拿下「小金人」 中國電影的奧斯卡資本局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進入海外俱樂部,更多扮演著「財務投資者」的角色。在這條長長的學習曲線當中,國內的電影技術、特效正在前進,但內容上的話語權,或者形成文化融合的能力仍略顯不足。目前大地、保利、博納等院線對《綠皮書》票房的預測集中在3億元至5億元區間。「即使營銷達到頂級,票房也恐難突破10億元,畢竟題材受限,影響的更多是一二線城市的成熟電影觀眾,有的片子不是為利益的。」
  • 阿里影業:堅持「內容+技術」戰略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7月25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論壇開幕前,國內幾家頭部電影公司高管在休息室聚首。阿里影業總裁李捷在接受包括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坦言,電影將不再是資本追逐的行業,市場變得理性。
  • 中國資本國際舞臺頻唱主角 文化走出去更要走進去
    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文化參贊陳平看來,相比於電影等內容生產領域,紀錄片領域的類似交易平臺在國際上還不多,提早布局有助於優質的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   南京電視臺的紀錄片導演封麗這兩天又忙碌又興奮,21日她剛剛籤署了版權代理協議、版權分成協議、紀錄片播映權許可合同書3份文件。
  • 話「網文出海」議「助力自貿港」,作家學者獻計獻策
    6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作家代表、專家代表、平臺代表,以「後疫情時代的網文出海」和「自貿港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融合」為主題,就「網文出海的模式與路徑」「文化自信與網文海外傳播」「自貿港與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泛娛樂產業鏈與網文生產」等話題展開討論。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海南省作協主席梅國雲分別主持了今天的兩場分論壇活動。
  • 網文平臺發起出海徵文 海外網文市場潛力凸顯
    業內首現「出海徵文」早在2004年,起點中文網就開始向海外出售網絡小說的版權,在此期間,國內多部著名網文作品被翻譯後在海外出售。2014年前後,海外多國出現了專門的翻譯網站,一些愛好者將國內網文作品翻譯後輸出至國外。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網文出海作為一種現象,開始受到關注。
  • 華人影業戰略發布會打造全新名片 片單涵蓋多元
    打造多樣平臺與更優佳作 華人影業煥新出發華人影業作為CMC Inc。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旗下唯一電影平臺,以華人文化集團的強大實力資源為後盾快速崛起。華人影業主張立足國際國內、雙道並行,打破電影文化交流的界限,已成功開發了一系列口碑與票房表現俱佳的作品,主導及參與出品了《巨齒鯊》《闖入者》《痞子英雄2》《匆匆那年》等電影作品,並在全球範圍內成功發行了《流浪地球》《戰狼2》《我和我的祖國》等50多部頭部電影作品,是全球第一的華語電影海外發行平臺。
  • 祜萊影業:做有「品牌」的影視公司 做「有力量」的中國電影
    如今,走進電影院看電影,已成為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電影行業的迅猛發展,也催生了一大批影視製作公司的迅速崛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祜萊影業應勢而生。作為電影行業的一名「年輕人」,祜萊影業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產品?未來的發展規劃如何?
  • 騰訊影業與企鵝影業先後成立
    這家公司將會是騰訊在電影業務上最為重要的一次布局,在我們看來,這也是幾年來騰訊與電影行業走得最近的一次——通過把旗下的文學、遊戲、動漫內容變成電影產品,騰訊終於進入到產業鏈最核心的開發環節。一部作品將不只存在於單一形式,而是要衍生出小說、漫畫、動畫、遊戲等不同領域的內容產品。  而騰訊影業正是基於這種設想,希望進一步拉長這些內容產品的消費周期:希望可以把小說、漫畫、動畫變成大電影,進入影院獲得票房,然後推出周邊衍生品等。  騰訊趕上了好時候,視頻網站崛起,電影市場火熱。
  • 漫威、索尼與迪士尼的版權大戰:版權運作與內容生產
    要把這些英雄們搞清楚,實在是一件相當有難度的事。在美式超級英雄電影中,有著兩個較大的巨頭,一個是漫威(Marvel Comics),另一個就是DC(Detective Comics)。它們的背後又是迪士尼和華納影業。
  • 阿里影業燈塔平臺上線:要讓電影市場沒有難做的宣發
    同時,正如用手機終端,藉助移動網際網路購買電影票,已經成為國內用戶走進電影院的最主要方式,中國電影市場的飛速發展,也與如今網際網路平臺的崛起以及相關資本的推動密切相關。當國內電影購票線上比例在2018年已高達87%後,中國電影消費向線上轉移的趨勢顯而易見,隨之而來的,電影和消費者之間,內容產品與市場之間的連接,亦發生了重構性變化,影響用戶「要去電影院看什麼電影」的外界因素,已經從傳統的電影院,轉移到了更多維度的線上空間。
  • 2020華人影業戰略發布會打造全新名片 重磅片單類型豐富涵蓋多元
    華人影業主張立足國際國內、雙道並行,打破電影文化交流的界限,已成功開發了一系列口碑與票房表現俱佳的作品,主導及參與出品了《巨齒鯊》《闖入者》《痞子英雄2》《匆匆那年》等電影作品,並在全球範圍內成功發行了《流浪地球》《戰狼2》《我和我的祖國》等50多部頭部電影作品,是全球第一的華語電影海外發行平臺。
  • 阿里影業再「出海」 投資好萊塢電影巨頭
    去年從《碟中諜5》嘗到甜頭的阿里影業再次與好萊塢電影製作發行巨頭派拉蒙牽手。4月18日上午,《第一財經日報》從阿里影業方面獲得消息,已與派拉蒙電影公司再次達成合作,參與投資派拉蒙兩部新片《忍者神龜2》與《星際迷航:超越星辰》。
  • 暴漫和阿里影業拍電影還被Netflix重金買下,這事兒合理嗎?
    據variety、dealine等外媒報導,流媒體巨頭Netflix以3000萬美元力壓競爭對手,拿下「暴走漫畫」團隊的動畫電影《暴走吧!失憶超人》海外發行權,或成為本屆坎城電影節以及中國動畫片海外版權採購的最大成交紀錄之一。該消息一經傳出,立馬引發國內網友熱議,暴漫粉更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 多款爆款電影投資者耳東影業欲赴港上市
    成立於2015年的耳東影業核心業務部門涵蓋了影視文化產業鏈的上下遊領域,包括:電影及連續劇投資和製作管理;影院經營和管理;以及藝人管理。根據影視行業的報告顯示,耳東影業2018年在國內電影娛樂公司的投資項目中名列前茅,位列第七名。根據以往的記錄來看,耳東集團所投資的很多電影都在放映期間就取得很大的成功,比如《反貪風暴4》、《老師·好》、《使徒行者2》等諸多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