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奇風異俗之臺灣篇——博餅添雅趣猜謎慶佳節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臺灣地區的人們對月亮崇拜至極,習稱其為「月娘媽」。在中秋節,大人會叮囑家中小孩不能手指月亮,那樣是褻瀆月亮。中秋之夜,人們要在月光照瀉到的陽臺、庭院擺上桌几,陳上各式月餅、時令水果敬奉月娘媽,以表達對月亮造福人類的感恩,並沐受「月娘媽」的祥輝。

  芋頭好意頭

  臺灣地區民間有句食諺:「七月半鴨,八月半芋。」意思是中秋節期間的芋頭最好吃。臺灣地區人們對芋頭感情很深,擬人化地把芋頭分為芋母、芋子、芋孫。節日期間,幾乎家家戶戶購買芋頭,做芋餅、煮芋飯、蒸芋果、烹芋湯、搗芋泥、炸芋棗……簡直可以拼成洋洋大觀的芋頭全席。中秋夜拜月娘自然也少不了「八月半芋」,人們視芋為「餘」,隱喻年年有餘,並藉此作為豐收的好兆頭。臺灣地區高山族雅美人對芋頭更是崇拜至極,視芋為「魚」。中秋節期間倘有新船下水,必須要把自家種的芋頭搬上新船壓艙,剪彩儀式後的翌日再把芋頭從船倉裡搬出來分贈親友近鄰。臺灣地區的民謠中也有不少唱到芋頭,其中膾炙人口的《天烏烏要下雨》唱道:「天烏烏,要下雨,阿公扛鋤頭去掘芋……」

  博餅添雅趣

  博餅,是臺灣地區中秋節傳統的節俗遊戲。相傳,是35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後來這一遊戲傳入臺灣地區。博餅由級別、大小不一的63塊月餅組成,模仿古代科舉制的四級考試,設狀元餅1個、探花餅2個、榜眼餅4個、進士餅8個、舉人餅16個、秀才餅32個。博餅時,取6個骰子在大的碗盆中投擲,誰博到規定的點數和顏色就可得到不同級別的月餅。清代乾隆年間布政使錢琦在《竹枝詞》中寫道:「玉宇寒光淨碧空,有人覓醉桂堂東。研朱滴露書元字,奇取呼廬一擲中。」清代《臺灣府志》中記載:「是夜(中秋夜),士子遞為宴飲賞月,制中秋餅,朱書『元』字,擲四紅奪之,取秋闈奪元之兆。」三百多年來,中秋博餅盛行不疲,為人們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柚子宴遊子

  中秋時令水果中,柚子的「柚」和「佑」、「有」諧音,有「大佑大有」之意,是臺灣地區人們最喜歡購買的供月佳果。

  中秋時節正是柚子大量上市的旺季,節日裡人們吃多了山珍海味,而吃柚子則可解膩助消化。臺灣地區的人們習慣在中秋舉辦剝柚子、吃柚子比賽等活動,以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有的還別出心裁地用柚子雕刻可玩賞、可擺飾的藝術品。另外,旅外遊子中秋回鄉,鄉親們則習慣舉辦「柚子宴」(「遊子宴」的諧音),為他們洗塵接風。柚子宴上點柚燈、擺柚碗、喝柚茶、吃柚糖,真是獨具情趣。

  土地公拐杖

  在臺灣地區農村,過中秋時,人們要置辦牲禮、果品祭拜土地公。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是為了祈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除了祭祀土地公,農民還習慣在田間插設「土地公拐杖」,即用竹子夾上土地公,插在所耕種的田間。在眾神明裡,土地公並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神,他反而更親近人間,因此,臺灣地區的人們大凡遇到困難,都會找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升官、轉職也要找他幫忙。臺灣地區的土地公特別多,故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另外,臺灣地區南部森林茂密,中秋之日,那裡的農民們還有祭拜樹王公的習慣。

  中秋吃烤肉

  如今,臺灣地區的中秋節還注入了時代新元素,「中秋烤肉」即是典型一例。節日晚上,公園、景區、河邊、運動場、學校操場,甚至街道兩旁以及大樓公寓的樓頂都在烤肉,千家萬戶,大街小巷到處飄溢著炭火烤肉的殊香。臺灣中秋節盛行吃烤肉的由來,據說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有一醬油品牌的廣告詞是「一家烤肉萬家香」,沒想到,這句廣告詞不僅成功地促銷了醬油,還引發了人們烤肉的熱情。於是,「中秋烤肉」逐漸演繹為新民俗。另外,除了農村,現代大多數臺灣地區的人們都住在高樓大廈中,難以看到月亮。加上農曆八月「秋老虎」時不時地發威,外涼內熱,適宜戶外活動,於是,家人、同事、好友便相邀外出烤肉賞月慶中秋,就連各地方政府也喜歡選擇空曠場所舉辦大型中秋烤肉活動。

  猜謎慶佳節

  中秋節秋高氣爽,臺灣地區習慣社戲和猜謎。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寫道:「閩南人移居臺灣(地區)後,於『中秋月』家家戶戶除祭月、賞月外,亦有演戲酬神。」其實,臺灣地區的中秋謎會比演戲酬神更為盛行,節日期間氣候不冷不熱,尤其適宜在戶外公共場所舉辦燈謎會。中秋節是繼元宵節之後的又一個團圓節,在臺灣地區的中秋燈謎會上,有不少謎作是盼團圓、懷故鄉、思親人的,如:「低頭思故鄉」(臺語老歌一)謎底:《月夜愁》;「慈母手中線」(京劇名二)謎底:《打堂》、《縫衣》;「懸明月以自照兮」(臺灣著名作家一)謎底:余光中;「何人不起故園情」(中藥名二)謎底:熟地、當歸,等等。另外,臺灣地區的燈謎比較通俗,如「無味之泉」(臺灣地名一)謎底:淡水;「飲水思源」(臺灣地名一)謎底:知本。

  臺灣地區的中秋謎會多在公園、廣場、寺廟舉行,猜謎形式與臺胞重點祖居地閩南的擊鼓懸猜相仿。可見兩岸習相似,謎相通。

相關焦點

  • 關於開展「猜燈謎·慶佳節」親子樂團圓 活動的通知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節活動「春節元霄喜相逢,親子猜謎樂團圓。」盂縣婦女聯合會、盂縣跨世紀書城聯合在「兩節」期間開展「猜燈謎·慶佳節」親子樂團圓競猜活動,敬請全縣婦女和廣大家庭及少年兒童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共慶佳節,掀起把「愛帶回家」寒假特別行動的新高潮。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臺灣桃園席開百桌千人歡樂博餅
    東南網9月13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薛洋 文/圖)值中秋佳節到來之際,2019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臺灣賽區活動更加精彩紛呈!鄭文燦在致辭時表示,當年鄭成功的部隊來到臺灣,由於不少將士是金門、廈門籍,他們結合故鄉風俗,發明了博餅遊戲,以排解思鄉之情。博餅不是賭博,而是很有意義的傳統文化。文化根脈不能斷,我們要好好傳承下去。據了解,桃園市政府主辦的閩南文化節,今年還首度將博餅活動列入,因此此次活動規模也創歷年之最。
  • 傳統中秋節之異同:兩岸都有新玩法 烤肉獨樹一格
    中新網10月2日電 與家人團圓、吃月餅賞月,是中秋節的兩大傳統節目。一項調查顯示,大陸年輕人認為中秋節的重要性僅次於春節和情人節,但卻有半數以上的人選擇像普通日子一樣地度過這一天,月餅也更多地被看作是「送來送去」的禮品,吃的興致不高。不過,兩岸各地也發展出不同於傳統的中秋新玩法,臺灣有獨樹一格的「烤肉特色」,廈門則是博餅成風。
  • 喜迎中秋 龍崗大唐果第三屆博餅節好吃好玩嗨起來
    事件:大唐地產第三屆博餅節暨感恩業主答謝會即將嗨爆全城!     大唐地產博餅節 邀您來嗨     親人團聚,眾目共賞,賞花賞月賞秋香。秋香可以沒有,但是佳節合家賞月,共享天倫可不能少。有人中秋賞花賞月,有人中秋訪親會友,有人中秋品茗飲酒,但是對團圓的渴望卻是所有人共同的美好夙願。
  • 雙語 Bilingual | 中秋博餅,為團圓!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即將到來的中秋之夜除了吟詩作賦飲酒賞月、品嘗月餅、猜謎、觀潮、玩花燈、飲桂花酒……都將在廣袤華夏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而在福建廈門地區家家戶戶更喜歡一種好玩的遊戲:『中秋博餅』何為博餅在古代狀元確實是一塊大餅不過這大餅有著特殊的意義清康熙年間《臺灣府志》卷六記載:「(中秋)是夜士子逆為燕飲賞月,制大餅一塊,中以紅朱塗一『元』字,用骰子擲以奪之,有秋闈奪元之想。」
  • 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9、 手捧一束鮮花,摘下一片楓葉,送給你,請你收下我對你的愛慕之情,秋草飄香,我願和你攜手散步揮灑浪漫:明月皎潔,代表了我對你純潔的愛戀;中秋佳節,我願和你同吃一塊月餅共嘗甜蜜,你是嫦娥舞翩翩,我是后羿拉彎弓,我們共同舉杯邀明月,祝福家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 臺灣中秋愛博餅 博的是個什麼餅?
    熱鬧的博餅歌與清脆的骰子聲一起,近年來幾乎已成為臺灣金門、彰化等地農曆八月的背景音。每年的農曆八月,在臺灣的許多地方都會有民眾聚在一起參與一項獨特的活動——博餅。一個個團桌中間擺上大瓷碗,參與的人們相繼投下骰子,期待自己能夠擲出幸運的「狀元插金花」組合。博餅作為閩南及臺灣地區特有的中秋風俗,已經傳承幾百年,那麼博餅到底博的是個什麼「餅」呢?
  • 淨峰松村村:「迎中秋、慶國慶」晚會圓滿落幕|城前村舉辦「睿博杯」中秋關懷博餅活動
    ▼松村村:「迎中秋、慶國慶」晚會圓滿落幕松村村於9月30日晚,在松村廉政文化廣場舉辦了「迎中秋、慶國慶」聯歡晚會。本次文藝演出,不僅為村民提前過了一個歡樂的中秋節、國慶節,也體現了松村黨總支、村委會為人民服務的熱情 ,受到了村民朋友們的歡迎。圖文:松村村【歡度國慶】城前村舉辦「睿博杯」中秋關懷博餅活動為豐富村民的的文娛生活,促進村民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凝聚力,讓大家度過一個美好又難忘的中秋節,10月3月上午,城前村在村委會一樓舉辦「睿博杯」中秋關懷博餅活動。
  • 博餅、秋祭、烤肉、吃柚子 閩臺中秋別有風味
    在閩南地區,中秋節是傳統節日中的重要節日,尤其在廈門,農曆八月一到,中秋博餅大幕就已開啟,這種嘉年華會整整持續一個月,遍布大街小巷,並逐漸影響到周邊地區,包括臺灣。近年來,中秋文化在閩臺地區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元素,並有互相融合的趨勢,本周,記者將帶您走進閩臺坊間,感受在地的中秋氣息。
  • 廈門中秋博餅風俗:鄭成功為解將士的中秋思家之情,鼓舞士氣而發明
    於是,當年20多歲的北方漢子開始了祖國大江南北的神奇之旅,也在異鄉度過了好幾個別樣的仲秋佳節,印象最深的一個就是廈門的中秋博餅。 至於中秋的娛樂活動,大致就是喝喝小酒,談天說地,直到在廈門中秋前商家開始了博餅活動,單位採購福利,下班後並不分發卻拿出了大碗、骰子,一問同事,歡聲笑語,才曉得這個中秋節不一般。 何謂博餅,相信很多北方漢子也同當年的我一樣一頭霧水,且聽我道來。從歷史起源來說,始於清初,源自福建泉州,是一種獨特的中秋節文化,是泉州人鄭成功為解將士們的中秋思家之情,鼓舞士氣而發明的。
  • 京臺連線慶佳節 「海澱·高雄中秋之夜」晚會圓滿舉辦
    京臺連線慶佳節 「海澱·高雄中秋之夜」晚會圓滿舉辦 2017年09月29日 13: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趙苗青 攝)  中國臺灣網9月29日北京訊 (記者 趙苗青) 28日晚, 「登高看海——『京臺社區大舞臺』海澱·高雄中秋之夜」視頻晚會在北京海澱區成功舉行,海澱區各街道居民代表、在京臺灣學生等近百名觀眾歡聚一堂,共慶中秋佳節。同時在海峽對岸的高雄市前鎮區近300名民眾也藉助視頻連線感受到來自北京的問候和祝福。
  • 中秋節作文:中秋博餅趣事多
    中秋節是我國特有的民俗節日,是鄭成功在收復臺灣時為了讓戰士們專心打仗而想出的遊戲,就是分為「一秀、二舉、四進、三紅、對堂等等的六個色子組成的遊戲,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玩起來很有趣,可以博得一陣陣歡笑。可不是麼?今天下午,我們班就舉行了自由組合的博餅活動,別提有多有趣了!   「鏘啷啷,鏘啷啷」,瞧!博餅開始了!
  • 廈門金門舉辦兩岸中秋博餅大賽 角逐博餅王中王
    中國臺灣網9月25日消息 據臺「中央社」報導,金門縣10位博餅狀元,在中秋節搭乘「小三通」航班前往廈門市,參加2007海峽兩岸中秋博餅大賽,角逐兩岸博餅狀元王中王寶座。  據報導,金門代表團一行18人,包括昨晚金門博餅大賽決出的10名博餅狀元,由金門縣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應雄率領,今天上午搭乘金廈「小三通」航班前往廈門市,與10位廈門博餅狀元對決,爭取海峽兩岸博餅狀元王中王寶座。  海峽兩岸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今天晚上將在金廈海域中線舉行,參賽代表將從廈門輪渡碼頭搭旅遊船出海,在海上賞月博餅,狀元王中王的首獎為雪鐵龍轎車2輛。
  • 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總決賽 金門人周佳弘折桂
    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總決賽 金門人周佳弘折桂 圖為臺灣地區狀元參與總決賽爭奪狀元王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0月9日電 (記者 楊伏山)歷時一個多月的2013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9日晚在廈門舉行總決賽,來自金門的周佳弘以五子帶六博得狀元王中王,獲得一輛價值近37萬元人民幣全新豪華轎車凱迪拉克的獎勵。
  • 留法中國學子中秋節相聚塞納河畔共慶傳統佳節
    >>>進入搜狐出國頻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中秋月圓之際,組織客居他鄉的留法學子們相聚塞納河畔,乘遊船夜賞巴黎美景是全法中國學聯的傳統活動之一。
  • 2020 廈門中秋敬老公益博餅,邀您一起參與!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晉君中秋佳節又將到來。廈門歷來有 " 中秋大過年 " 的說法,而博餅不僅是廈門人鍾愛的中秋活動,還是民俗節日最熱鬧的形式之一。為讓社區困難老人及住在養老機構的老人能度過一個溫馨又快樂的中秋佳節,助力 " 愛心廈門 " 建設,踐行 " 愛心敬老 " 行動,在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海西晨報社特別策劃了 2020 年中秋節敬老月活動——第五屆 " 中秋敬老公益行 我為老人辦博餅 "。 10 月是今年的敬老月。其中,10 月 1 日為中秋節,10 月 25 日為重陽節。
  • 過中秋,臺灣人為啥青睞吃烤肉?
    觀點碰撞  特邀嘉賓:  閩臺傳統文化研究會會長、研究員 林蔚文  臺灣自由撰稿人 張順益  高雄傳媒行業從業者 張昱珍  換種方式過中秋 圍爐烤肉成習俗  聽濤君:中秋節臨近,廈門、泉州、漳州等閩南地區開啟了博餅模式,而這一風俗也逐漸傳至島內。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
    中秋節,又稱「月夕」「團圓節」,據說此夜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據記載,早在周朝就有秋分祭月的習俗。到了秦漢之際,秋日祭月與農業收成有了關係。《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在夜晚祭祀月亮。
  • 2020年度仙石村住廈門同鄉會中秋博餅晚會
    在我國傳統節日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9月26日廈門市湖裡區日月鮮大排檔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由仙石村住廈門同鄉會主辦, 2020「迎中秋 慶國慶」博餅晚會在這裡精彩開場。歡聚一堂,暢敘友誼,共謀發展,共慶佳節聚首同歡,共度佳節,喜迎國慶,值得大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