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一個觀點:有些道理,只有在自己經歷之後,才會明白;而在這之前,道理也只是別人口中的話而已。
你可能會說,那別人的幫助也會對我們有影響啊,我承認這一點,但也只是影響而已,真正獲得改變的關鍵在我們自己。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的經歷。
這幾年,我們都見證了太多人通過自媒體實現收入增長,完成人生轉型的故事。
現在回過頭來,才發現當你這樣的機會也曾經擺在我的面前過,只是真的沒有去好好把握過。或者說得直接些,也許是沒有那個意識和能力把握。
先說說微信的平臺,可能很多人早早地就用上了這個社交工具。在我們眼裡,它是一款聊天、看信息的工具,而在自媒體人的眼裡,它是機會,是輸出自己、實現個人品牌的機會。
而我雖然註冊了微信的自媒體後臺,可是也沒有堅持寫作幾天,就停了下來。然後是反覆的不甘心,反覆的嘗試一段時間之後又放棄。
舉個例子:
可能是在2016年甚至更早的時候,我就已經早早地註冊很多平臺的自媒體帳號,到現在已經有4年時間了。在這4年的時間裡,我啟動更新過3次,每次的更新都不超過2個月,而且每次的發文數量都不超過10篇。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個人起了個大早,但連一隻梨都沒有吃到。是的,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而在這4年的時間裡,我又看到了很多自媒體大咖新的轉型,出書、拍攝視頻,跟著自媒體時代的變化,他們在做新的變化。
過去的幾年,我總結下來,一旦不能堅持了就總是給自己找理由,這就是沒能持續更新的最大原因。
但自己心裡一直有個執念,堅信自己能夠做好自媒體。於是,就嘗試著一天天地去堅持起來。
這一個月的經歷下來,寫作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第一個階段:
一開始,熬一篇文章都覺著要花大半天的時間,而且質量還很不好,反覆修改又是花了很久;
第二個階段:
寫了一個星期之後,忽然發現不知道寫什麼了,腦袋裡面沒有貨了。但因為制定了每天要寫的目標,就還是想辦法去完成,這個過程就很難受;
第三個階段:
持續寫了一個月之後,發現寫作沒那麼難了,反而會覺得選題、定方向是件有趣的事情,於是也就有了新的動力。
這其實就是經歷之後才會感受到的東西,之前也只是聽到別人的描述,「經歷才算是經驗」。
雖然才開始了40天,但確確實實已經感受到持續去寫作的渴望,自己經歷過才知道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這裡,和自己來個小約定:以月會友。未來的時間裡,以月為衡量周期,每個月都是一次挑戰、都是一個小目標。
很高興你們用文字認識我。
說說看,在你們的工作過程中,有怎樣的突破和體會?
關注我,每天分享職場知識,在職場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