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陳國光:專注科技產業研究 著眼長期投資機會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從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到清華興業投資研究員,從諾德基金研究員、基金經理再到天弘基金TMT組長、基金經理,過去十八年紮實的投研經歷,讓陳國光更有底氣匹配「科技股投資老將」的稱號。

不同於很多始終專注二級市場的基金經理,從清華大學MBA畢業後,陳國光曾在以一級市場投資見長的清華興業投資做過四年投研,這讓他更加重視對上市公司核心技術及商業模式進行全方位的跟蹤與調研。

Wind顯示,截至8月6日,陳國光管理的基金資產總規模36.39億元,現管理的天弘網際網路混合基金,近一年回報率已經超過100%。記者發現,由其管理的一隻專注於挖掘科技產業投資機會的新基金——天弘創新領航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目前正在發售期。

「他是金牌投資老將,行業挖掘專家,趨勢市好舵手。」一位熟悉陳國光的北京基金分析師表示,陳國光過往超額收益最主要的來源是他對景氣行業的把握,他擅長提前布局行業景氣度提升的領域,並從中找到優秀的公司。

「他投資風格果敢堅定,敢重倉追高,也敢快速做個股切換,保持組合有較好的進攻性。」上述分析師補充道。

如何發掘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如何做好產業投資?在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天弘創新領航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陳國光分享了他這些年的投資的心得與體會。

摒棄短線誘惑,踏實做好產業研究

「股價很容易被一些短線資金所幹擾,你分不清哪些是炒作,那些是真正的產業發展邏輯,人往往會被一些短期的東西所幹擾。」陳國光稱,「要堅決摒棄短線炒作的投資思維,不要被某些主題炒作的短期收益所誘惑,踏踏實實把產業研究做好。」

從事投資十八年,陳國光坦言,他的成就感更多來自於為投資者獲取了比較好的回報,而且不是通過追逐熱點、冒了很大風險而獲取的回報,而是通過紮實的產業研究以及高密度的公司調研和細緻深入的研究後,得出的與認知相關的回報

科技行業往往和新商業模式、新技術相關,很容易被市場資金所利用,進行主題炒作。如何避免市場炒作的噪音,選出真正做產業的優質公司,是陳國光在投資研究中要花費更多精力的地方。

陳國光信奉的是「超額研究創造超額價值」,其投資團隊對重點公司會保持一周至少一到兩次的高密度跟蹤,包括公司高管、技術骨幹、財務總監、主要產品部門負責人,以及行業專家、競爭對手,不停地進行追蹤、訪談和溝通。

採訪中,陳國光分享了他的兩個心得:捕捉行業內的主線趨勢、準確把握個股的估值

他認為,當前的科技股投資中看似有許多熱點,但與上一輪行情類似,主線還是圍繞行業景氣度和公司業績。由於科技創新往往從硬體開始,伴隨滲透率的提高,再到應用端的爆發,整個業績爆發的節奏也會從硬體開始。

在估值方面,科技板塊整體估值的寬度非常高,估值波動比傳統行業要大,如何定價是個難題。

科技股的估值和景氣度高度相關,在景氣度向上時,往往是戴維斯雙擊——估值和業績雙提升。但是一旦盈利下降時,也是雙殺,即估值隨著業績的下降而下降。」陳國光稱。

控制回撤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最好的公司

陳國光這些年的投資感受是,科技產業也像傳統產業一樣,對大公司越來越偏愛了——贏者通吃,一旦一家公司形成技術壁壘後,基本上這部分市場都是它的,可能比傳統產業還要更殘酷。所以,控制回撤最好的方式,就是持有行業裡面最優秀的公司。

「上一輪科技股行情中,市場熱衷去買小公司,認為小公司能夠逆襲龍頭企業。但這一輪科技浪潮有所不同,競爭格局很清晰,行業龍頭的地位也很穩固,龍頭企業表現出了更好的成長性。這種公司在周期結束時,還能保持很長時間的穩定性。」他進一步補充。

如何尋找那些贏家通吃的高壁壘公司?在陳國光看來,選擇優秀的科技公司,要看它的產品和技術「卡位」。一方面,他們會找到它的出口數據、代銷機構,看它的現金流;另一方面,他們還會找到競爭對手,來多方面驗證。

「競爭對手的評價往往比較客觀,我們會選擇那種連競爭對手都真心佩服的公司,給它打出更高的分數。」陳國光稱。

之所以如此,其實並不無理由。因為做科技投資,如果基金經理不去深入地做全系統研究,很容易被市場各種短期的主題性東西所誘惑。而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產業的理解。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對其他行業也同樣適用,就是公司的管理層、特別是「一把手」的水平和情懷如何。

當然,陳國光也非常注重上市公司管理者的企業家精神。除了狼性,他也非常看重企業家能否做到「專一」,即企業家對上市公司的管理和精力的投入,應該是他整個人生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企業也很優秀,但是管理者還有很多體外產業,這樣會分散他很多管理精力,這種公司往往走不長,中間可能會面臨很大波動。」陳國光分析稱。

視野更遠,才有信心長期持有

不同於市場上頻繁換倉的基金經理,陳國光管理基金的重倉股換手率並不高,很多公司都是熟悉的面孔。對此,他給出的解釋是——至少要往後看兩三年,如果其成長性依然比較確定,才有信心去持有一年。

由於A股預期的成分要遠遠超過其他市場,如果敢於持有某家公司一年,至少要有能成長兩年以上的邏輯。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公司偏離了當初的設想,他們也會逐漸做一些微調。

對基金經理而言,看清未來的方向至關重要。如果能把未來10年的市場主線看清楚,投資就能變得相對簡單和容易一些,這一方向也是陳國光一直為之投入精力並持續跟隨的動力。

在牛市時,人人都覺得自己水平很高,但是一輪調整後,有的人保留了大部分勝利果實,也有的人從哪裡來又回到哪裡去。在經歷數輪完整市場周期後,陳國光對市場和自己的認識也更為深刻和客觀,要想成為更優秀的基金經理,需要不斷地學習、進化,接受新事物;還要堅守能力圈,整體投資要做到風險可控。

「或許,我更像藤類植物,它總在探索,只要能夠延伸的地方,都努力去延伸,一直在感知未知……」陳國光很享受投資過程中「對未知充滿興趣,始終保持好奇心」這一狀態。

相關焦點

  • 天弘基金陳國光:超額研究創造超額價值
    陳國光擁有18年投資研究經驗和8年基金經理任職經歷,目前是天弘基金TMT投研組負責人。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他管理的天弘網際網路在2019年總回報71.28%,最近1年的淨值增長率達到90.85%。
  • 天弘基金陳國光: 在科技大潮中乘風破浪
    ,天弘基金旗下一位公募老將憑  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陳國光管理的天弘網際網路混合基金近一年來回報率為87.82%,今年以來回報率達46.43%。不僅如此,自陳國光2016年任職以來基金中長期業績表現亮眼,年化回報率達16.70%,短中期都為投資者貢獻了豐厚的回報。
  • 800隻科技股如何百裡挑一?天弘基金陳國光透露選股秘訣
    陳國光擁有18年投研經驗,長期專注科技行業研究和投資,完整經歷了2013年到2015年的科技發展周期,素有「科技股獵手」的美譽。   2018年,5G建設開始啟動,陳國光敏銳覺察到新一輪科技股投資機會已經到來。
  • 近一年回報超100%,天弘基金陳國光18年投資心得揭秘
    從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到清華興業投資研究員,從諾德基金研究員、基金經理再到天弘基金TMT組長、基金經理,過去十八年紮實的投研經歷,讓陳國光更有底氣匹配「科技股投資老將」的稱號。不同於很多始終專注二級市場的基金經理,從清華大學MBA畢業後,陳國光曾在以一級市場投資見長的清華興業投資做過四年投研,這讓他更加重視對上市公司核心技術及商業模式進行全方位的跟蹤與調研。Wind顯示,截至8月10日,陳國光管理的基金資產總規模36.39億元,現管理的天弘網際網路混合基金,近一年回報率已經超過100%。
  • 天弘基金陳國光:不期待雞犬升天的大牛市,最看好蘋果產業鏈
    隨著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科技股行情還能持續多久?下半年有哪些科技細分行業值得看好?針對這些問題,騰訊財經近日獨家對話了天弘基金基金經理、TMT研究組組長陳國光。對於下半年最看好的行業,陳國光表示,科技股裡面,蘋果產業鏈是最確定的。目前是5G創新階段,還處於硬體爆發的上半場,5G手機更換的高峰。蘋果去年並沒有推出5G手機,所以今年5G手機推出來之後,肯定還有一個很大的量的提升。
  • 天弘陳國光:周期兩輪說科技,雙擊雙殺看景氣
    來源:點拾投資天弘基金的陳國光是少數經歷過2013-2015年A股科技周期的基金經理。經歷了完整的科技牛熊周期後,陳國光依然把自己主要精力放在科技股投資。他認為判斷科技股的景氣度非常重要,股價在景氣向上和向下的階段,會經歷估值和業績的雙擊雙殺,對於景氣度錯誤判斷可能在科技股投資上會造成致命的影響。
  • 科技股下跌不改「主路」本色 天弘基金陳國光:分化加劇 中長期或迎...
    11月以來,此前一路高走的醫藥、科技等板塊出現回調。截至11月25日,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本月共有5個行業下跌,醫藥生物、計算機名列其中。海通證券認為,A股中長期主線仍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天弘創新領航基金經理陳國光表示,市場短期對順周期板塊的追逐,對以醫藥、科技為代表的成長風格股票帶來階段性擾動壓力,令科技股分化加大。
  • 天弘基金的升級之路:從國民零錢包到財富管理專家
    在這場日後影響深遠的改革中,天弘基金將股票投研團隊分成TMT、醫藥、消費和製造四個小組,明確了各小組的獨立投資研究範圍,清晰了產品投資策略。另外,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進一步落實到實踐中,引導投研人員淡化短期排名,以基本面精選個股,減少換手率,避免追逐市場風格,堅持依靠深度研究選股實現長期超額收益。
  • 天弘周期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更新)摘要
    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不同。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
  • 天弘基金推出新基楊超「一拖十二」任職3隻基金業績「告負」
    一、基金行業動態  1、基金「抱團」出現鬆動,資金開始調倉換股備戰來年  近期,基金抱團有鬆動跡象。這或與部分機構資金開始布局明年行情有關。對於接下來的布局方向,消費、醫藥、科技依然是長期看好的賽道。
  • 探訪廣發基金三大投資部:發現多元價值 踐行長期主義
    程琨和林英睿則屬於典型的逆向選手,專注從市場關注較低的行業尋找機會。其中,程琨對企業的護城河和長期競爭優勢理解透徹,擅長挖掘企業被錯誤定價的機會。林英睿堅信「均值回歸」,他偏好選擇已充分反映風險、足夠低估、並且在未來進入周期向上拐點的行業。  在「新生代」基金經理梯隊中,田文舟有6年多消費品研究經驗,尤為關注企業的競爭優勢和長期發展。
  • 天弘基金「國民ETF」能否複製餘額寶的成功?
    ——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 解讀:作為繼餘額寶之後的又一戰略性布局產品,天弘基金於2015年推出了指數基金系列。發展四年間,天弘指數基金獲得業內讚譽無數。2018年1月,天弘指數基金獲《中國基金報》頒發的中國基金業20年最佳產品創新之「最佳創新產品獎」。2018年,天弘基金指數投資團隊獲東方財富風雲榜「年度最佳指數投資團隊」。
  • 精選底層工具+升級組合策略 天弘基金 「犇」跑籃子解決投基困境
    隨著市場板塊輪動加劇,「智能調倉,動態配置」的投顧服務日益受到追求長期穩健收益的投資者青睞,近期,天弘基金也正式在自有平臺推出了首個組合理財產品——「犇」跑籃子,該組合以天弘「容易寶」系列指數基金中的天弘中證500指數基金、天弘滬深300指數基金,以及天弘旗下的現金管家
  • 天弘基金熊軍:折現率回升 當前現金類資產受益
    隨著中國居民投資的日漸成熟和理性,資產配置的重要性越來越為廣大老百姓所認識。但如何理解資產配置?該如何做合理的預期?當前經濟環境下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網易財經就此對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進行了獨家專訪。
  • 六大券商首席分析師齊聚天弘直播間,解讀銀行ETF機會
    在此背景下,天弘中證銀行ETF(認購代碼515293)即將於12月7日正式發行,為布局銀行股的投資者提供了理想工具。  同時,在12月7日天弘基金邀請了六大券商首席分析師與兩位基金經理,包括:宏觀、銀行方面的八位專業大咖齊聚天弘基金直播間,為用戶360度解讀銀行的投資機會。
  • 投資功守道基金組合的力量
    嘉實基金攻守道:研究驅動投資創造長期豐厚回報嘉實新興產業(代碼:000751)入選理由:作為一隻主動股票型基金,嘉實新興產業有著優異的業績基因。在2019年科技和消費大放異彩的背景下,嘉實新興產業和嘉實泰和把握機會年度收益分別達76.74%和70.57%,均位居同類前5%。
  • 廣發基金劉格菘:挖掘科技股確定性機會
    格雷厄姆的這段話,談到的不僅是投資中的偶然性,還有偶然性背後長期的努力和積累。  在公募基金行業整整十個年頭,對於2019年首度奪冠,劉格菘在接受採訪中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運氣好」,但追蹤他十年的奮鬥路徑卻發現,能夠在2019年科技股的行情當中一馬當先,絕非一時之功,而是他十年來持續優化自己投資框架的結果。
  • 產業投資起錨遠航!燎申智城科技產業基金首個投資項目順利過會
    11月3日,燎申智城科技產業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2020年第一次會議在燎申智城·南部科創產業園召開,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田曉峰、沈濱、張毅參加會議,觀察員王力偉列席會議,項目組成員及項目創始人列席會議,燎申集團董事長·總裁林先燎、上海閔行金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耀強出席會議。
  • 富國基金李元博:4年規模增長到100億的科技基金及投資邏輯梳理
    花花,專注數據挖掘,讓每一筆投資有理有據!本文目錄1、李元博2、管理的6隻基金3、富國創新科技混合4、富國高新技術產業混合5、投資邏輯6、後市觀點【P1 李元博】標籤:科技成長,精選個股2015年7月,加入富國基金2015
  • 複製經濟高增長路徑 天弘越南QDII乘勢而起
    投資的實質是押注未來。淘金新興市場,什麼樣的經濟體未來是值得期待的?天弘越南QDII基金經理胡超認為,高增長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過去幾年,越南的經濟增速平均在7%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受到疫情的影響,降至2.6%左右,是過去10年以來最低水平。我認為未來1到2年越南經濟高增長可期。」胡超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