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從容應對消費稅新政 一步到位規避高稅率
2008年09月03日 10:15 來源:重慶晨報
發表評論
指望提高消費稅為大排量車市降溫,很可能難以立竿見影。儘管該項新政已付諸實施,但業界近來已傳出聲音,預言這個旨在倡行節能環保、遏制大排量高油耗車型的政策「鋼鞭」,將因為汽車廠家和經銷商的聯手應對,而身陷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
日前,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進口豪車品牌經銷商,發現他們對於加稅後豪車市場的命運,遠比外界預測要樂觀得多。
「新消費稅率對於車價的抬升,不會像預期那樣明顯。」在重慶潤泰創業,一直從事進口車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張悸就指出:調整汽車消費稅的初衷,是通過增減不同排量車型的徵稅額度,繼而影響整車售價,再依託價格槓桿使車市消費結構趨於合理;然而種種跡象表明,以進口豪華品牌為主的大排量車的廠家及經銷商,肯定會採取上遊消化的方式,主動承擔部分增加的消費稅,以減輕銷售終端的漲價壓力,從而維持豪車市場的消費熱。
他的說法,得到多數豪車賣家的認同。在汽博中心,記者分別採訪了沃爾沃、謳歌、英菲尼迪等豪車品牌經銷商,他們的回答出奇一致:消費稅調高會刺激車價上漲,但不可能把增稅部分完全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廠家和經銷商將各承擔部分,而且廠家可能是大頭,這樣一來,即便車價上漲其幅度也遠比預期要低,對於消費信心的衝擊因此有限。照此說法,消費稅新政的作用無疑將大打折扣。
坊間日前就傳出消息,稱寶馬將率先採取應對措施,據說其大排量車消費稅增加部分的近一半都將由廠家來埋單。消息儘管未經最後確認,仍有不少進口品牌表示有意跟進。其中,起亞汽車(中國)總經理鄭暢鎬上周三在出席索蘭託柴油版中國市場首發儀式時就透露,他們已就此向韓國總部進行申請,雖然最終批覆還有待時日,但廠家肯定會幫助經銷商和消費者分擔部分成本壓力。 (吳鍵)
【編輯:張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