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是我國近代歷史時期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以及政治家,他在學習階段就勵志於反對封建帝國統治,最終他通過自己多年的革命鬥爭推翻了清王朝,並且建立了中華民國。他是我國近民主革命的先驅。可是身處於鬥爭時期他,難免會招來殺身之禍。那麼孫中山怎麼死的呢?
孫中山去世
在相關資料的顯示中表明,孫中山是因為患有肝癌才導致去世了,那他真的是死於肝癌嗎?據說在孫中山的生平中,比較喜愛抽菸,身子也並不是很好。在1925年的一月份,當時孫中山來到北京,還沒過幾天就開始發病,當他進入醫院的時候,已經不能夠進食了。經過醫院醫生的全面檢查,最終檢查並確診他已經是處於癌症晚期的階段。經過一個月後,醫生就發出了病危通知書。直到入院後的第二個月,他離開了我們,那時他的年齡是58歲。
據說現在那家醫院還保留著關於孫中山的檢查報告,其中還夾雜了孫中山做檢查時的器官照片。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對於孫中山的死一直以為是肝癌導致的,可事實上並不是真樣,他真正的死因是應為膽囊癌,當時孫中山的原發病應該是膽管腺癌,在後期階段轉移到肝部才導致人們以為他是肝癌去世。直到這份檢查報告出現在人們面前時,才將孫中山怎麼死的真正死因呈現的人們眼前。
孫中山的精神是什麼
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病逝於北京,距今已經有90個年頭了。雖然孫中山先生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卻一直陪伴著我們。他一生的傳奇經歷和精神魅力一直教育和激勵著後人。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孫中山的精神。
孫中山的精神有許多,包括愛國愛民精神,延安精神還有革命精神等。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的精神特點。這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孫中山的精神中最寶貴的部分。
我們先來看一下孫中山先生一生之中他的民主革命思想變化的全部過程。一開始,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只能叫做改良思想,算不上革命思想。當時的孫中山還是寄希望於清政府,認為清政府會採取他的意見,但是後來並沒有效果。於是辛亥革命爆發了,清王朝被推翻了。
到了這個時候,孫中山先生的思想開始漸漸地轉變為革命思想。當時國內是軍閥混戰時期,一開始孫中山是支持用軍閥革命來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但是後來發現這些軍閥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是一心想要拯救民眾。於是孫中山先生又開始改變了思想,反對軍閥革命。
最能體現孫中山先生與時俱進精神的就是從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的改變。由一開始的依賴帝國主義到後來的反對帝國主義。到最後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口號,每一步都體現了孫中山先生與時俱進的精神。他能根據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適時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