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 進入攻堅階段

2020-12-12 SZNEWS

【深圳商報訊】(駐穗記者 張瑩)記者昨日從港珠澳大橋施工段獲悉,25日12時,經過持續26小時的施工作業,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成功安裝了E31沉管。該沉管長達180米,是世界最大的曲線段沉管。至此,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僅剩2節沉管尚未安裝。

據介紹,E31管節是島隧工程自東向西安裝的第三個曲線段管節,由八個節段組成,採取以直代曲方式,排水量約8萬噸。作為首個180米長曲線段管節,相比E33、E32管節,E31管節矢高大,有效寬度增加,在壓載調平、負浮力控制、拉合、對接等工序上都增加了施工難度,安全把控要求更加嚴格;而且,管節安裝越來越靠近合龍口,往後可調整的餘地也越來越小,對曲線管節的安裝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

24日上午,E31沉管緩緩絞移出塢。經過7個多小時的浮運,E31管節於24日晚20時安抵預定施工海域。25日凌晨4時,在對現場天氣、海況等情況進行全面確認後,沉管開始下沉對接。經過數輪沉放、調整,沉管平穩著床,在完成千斤頂拉合、水力壓接後,E31管節與E32管節精準對接。經貫通測量,沉管軸線、標高、縱坡完全滿足設計標準。

繼2015年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攻克深水深槽、基床回淤、大徑流等世界級難題後,今年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們科學應對強颱風、基槽回淤及冬季寒潮大風等惡劣條件的影響,相繼完成七節沉管管節的安裝,總裡程達到5310米,完成沉管隧道總裡程的90%。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項目進入全面竣工驗收階段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項目進入全面竣工驗收階段 口岸通關核心區域昨通過竣工驗收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項目已進入全面竣工驗收階段。28日,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1標段、2標段)工程竣工驗收會上獲悉,去年先後通過分項驗收、綜合驗收的口岸通關核心區——旅檢大樓、交通中心和交通連廊,當日再次通過最終的竣工驗收。格力口岸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月30日,口岸通關的相關區域工程將完成竣工驗收,以後再逐步移交使用。
  • 《虹起伶仃——逐夢港珠澳大橋》,帶您了解不一樣的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被外媒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是我國綜合國力和民族志氣的體現。《虹起伶仃——逐夢港珠澳大橋》帶您了解不一樣的港珠澳大橋。  《虹起伶仃——逐夢港珠澳大橋》作者周強從新華社記者專業視角出發,全面記錄了港珠澳大橋從孕育到成長的全過程。
  • 粵多方支持開放港澳單牌車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
    中新社廣州6月21日電 (記者 程景偉)記者21日從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員會獲悉,針對澳門籍廣東省政協委員廖力嘉的相關提案,珠海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廣東銀保監局」)等單位作出答覆時均稱,支持開放港澳單牌車輛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內地,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林鳴:懸浮隧道進入研究階段
    新華社香港電(記者李濱彬)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作為區域性大橋,要用前瞻的眼光看,為未來發展留下空間。林鳴還透露,目前相關團隊正在進行懸浮隧道的研究。
  •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工程完工
    這是1月26日航拍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近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工程完工,目前已進入各分部、分項驗收階段。這是1月26日航拍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近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工程完工,目前已進入各分部、分項驗收階段。
  • 「港珠澳大橋一周年」原來港珠澳大橋經歷了這麼多第一次!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通關首日盛況第一位出境旅客第一位入境旅客第一輛從珠海口岸發車的穿梭巴士第一批通過港珠澳大橋的貨車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首批開放的商業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正式運營,口岸客運、貨運、商業同步開業。
  •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技支撐
    他表示,「世界之最」的背後,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  港珠澳大橋打破了國內通常的「百年慣例」,制定了120年的設計標準。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圖看懂港珠澳大橋
    vid=543077   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建設到通車前後歷時十幾年的時間跨度,無數的技術創新,一個又一個的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造了奇蹟。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周年!
    一年來,港珠澳大橋車輛通行以客車為主,為了更加便利粵港澳人員往來,三地不斷放寬大橋的通行政策:2018年12月,粵澳政府同意,粵澳兩地牌車分階段免加籤通行港珠澳大橋口岸往返兩地;2019年2月25日、4月29日,原獲準通行皇崗、文錦渡、沙頭角及深圳灣口岸的數萬輛粵港非營運小汽車分兩個階段免加籤試通行珠海口岸,進一步增加了車流量;2019年10月,港澳兩地政府進一步同意增加500個港珠澳大橋往來港澳的香港跨境非商用私家車常規配額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周年巡禮:大灣區管理創新增動力
    而今,港珠澳大橋通車已經一年,這座跨越三個地區、兩種制度的大橋,不但持續為世界橋梁工程提供技術標準和啟發,更以管理制度的不斷推陳出新,詮釋「中國智慧」的意涵。  科技創新再攀高峰  創新是港珠澳大橋最鮮明的底色。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上,群眾遊行中出現了港珠澳大橋元素,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作為建設者代表就站在「創新驅動」方陣的彩車上。
  • 港珠澳大橋橋隧結構轉換進入關鍵環節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港珠澳大橋橋隧結構轉換進入關鍵環節 2014-11-12 14:16:42 來源: 次        10月2日上午11時許,管臂72米、國內最長的混凝土泵送車開始運行,將混凝土源源不斷注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西人工島上的鋼架、模板中,與海底隧道對接的西人工島隧道進行最後的澆築施工
  •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群英薈萃、人才輩出,齊心協力建大橋
    這就不得不提到剛剛榮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稱號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根據項目特性,港珠澳大橋的管理組織架構分為「專責小組——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項目法人」三個層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於2010年7月經省編制辦公室批准成立,由香港、廣東和澳門三方政府共同舉辦,公益三類事業單位,不定級別,主要承擔港珠澳大橋主體部分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的組織實施等工作。
  • 港珠澳大橋的資料_2020年港珠澳大橋的資料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港珠澳大橋的資料專題為您提供港珠澳大橋的資料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港珠澳大橋的資料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人工島設計創新 5. 沉管預製廠設計創新 6. 隧道基礎設計創新 7. 沉管設計創新 8.
  • 港珠澳大橋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造價超過720億元人民幣,由中央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資興建,計劃收費50年。大橋於2003年8月啟動前期工作,2009年12月開工建設,籌備和建設前後歷時達十五年,於2018年10月開通營運。大橋主體工程由粵、港、澳三方政府共同組建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和維護,三地口岸及連接線由各自政府分別建設和運營。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習近平:了不起
    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這一史無前例的世紀工程跨越伶仃洋,將粵港澳緊緊連在一起,為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這座大橋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下新的裡程碑,更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
  • 堅守港珠澳大橋
    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港珠澳大橋戰「疫」一線傳來。在世紀工程、口岸一線,他們是挺身而出處置疑似染疫旅客的海關關員,是毅然「逆行」護送湖北籍旅客入境的邊檢民警,是用真情服務傳遞口岸溫度的青年志願者。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國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衛生檢疫臺,對講機裡傳來監控指揮中心的呼叫:「接有關部門通知,一批湖北籍旅客集中從香港方向返回,共45人。」「珠港大廳收到!馬上準備!」
  • 港珠澳大橋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港珠澳大橋參觀記
    ■ 楊小漣   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後,在中港通公司的安排下,我有幸在第一時間乘車遊覽了港珠澳大橋。從廣州出發,當天上午八點半,乘坐中港通公司的班車(每天都有往返)前往珠海口岸。車輛行駛了大約兩個小時不到,到達珠海口岸,新建的出入境大樓,壯觀氣派,同時到達的各個旅行社的遊客,紛紛拍照留念。
  • 港珠澳大橋進入「下半場」 「超級工程」力爭實現「世界級運營」
    新華社廣州10月26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進入「下半場」 「超級工程」力爭實現「世界級運營」新華社記者周強 王攀24日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運營後,這個「超級工程」「由建轉營」進入「下半場」。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一流橋梁」將如何實現「一流運營」服務?(小標題)科技創新為動力 實現運維智能化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是連接粵港澳三地,集橋、島、隧為一體的大型跨海通道。由三地共同組建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