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菜一湯」看餐桌上的新風(三)

2021-01-20 網易新聞

核心提示:在餐桌上,很能體現一個政黨的精神追求,也能品出一個政黨的嚴格自律。近期以來,中央高層在「吃」上颳起的政壇清風再次令人耳目一新。在深圳視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輕車簡行,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據媒體報導,元旦前夕赴河北農村考察時,習近平一行工作餐嚴格按照「四菜一湯」標準配備,都是家常菜,還特別交代不上酒水。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率先垂範,以簡樸務實作風開創新局面。新風之下,領導幹部又該如何管好自己的一張嘴?

餐桌上的新風:重提四菜一湯

中央高層在「吃」上颳起政壇清風

歲末年初,中國大小官場普遍遭遇「吃」的問題。尤其是在習近平總書記一行新年伊始赴河北農村考察飯菜只有名副其實「四菜一湯」且不喝酒的率先垂範下,中共高層在「吃」上颳起的政壇清風再次令人耳目一新。>>>詳細

「八項規定」出臺滿月 高層率先垂範各地積極跟進

十八大後,中共新領導層身體力行倡導新作風,而這些新風在2012年12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成為成文規定。「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中央高層也正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踐行「八項規定」。

元旦前夕,習近平到河北考察扶貧重點縣,行程緊湊、內容務實,20多個小時往來奔波700多公裡,走訪兩個貧困村,召開兩場座談會。此行目的是「了解中國最貧困地方和群眾的真實情況」,習近平強調「不管路多遠、條件多艱苦,都要服從於此行的目的」。據媒體報導,習近平一行工作餐嚴格按照「四菜一湯」標準配備,都是家常菜,還特別交代不上酒水,而他在阜平縣住宿的房間只有16平方米。

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看望困難群眾回訪

從縣城到龍泉關鎮這一路,阜平縣委書記李寧太和總書記坐在一輛越野車上。「說老實話,一開始挺緊張,但總書記特別和藹可親,就像朋友一樣同我討論阜平的未來。車開了一個小時,他問了一個小時。」李寧太說。

李寧太還告訴記者,總書記在阜平縣住宿的房間只有16平方米。賓館餐廳經理賈春紅也說,總書記一行的工作餐嚴格按照「四菜一湯」標準配備,都是家常菜,還特別交代不上酒水

總書記的「四菜一湯」是面鏡子

記者在阜平縣總書記所住賓館看到29日總書記一行晚餐餐單——4個熱菜:紅燒雞塊、阜平燉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一個豬肉丸子冬瓜湯;主食水餃、花卷、米飯和雜糧粥。特別交代不上酒水。(12月31日新京報)

一份普普通通的菜單,傳遞的意義卻並不普通。作為黨和國家的新一屆領導人,習總書記上任伊始,就處處展現出其親民、樸素的作風。無論是出行不封路,還是「四菜一湯」的簡樸,這些細節之處,都讓筆者敬佩且感動。

餐桌上的新風

近期以來,我們黨和軍隊有許多新風引人讚嘆和關注。從習主席與戰士同吃自助餐,到網上熱傳的習主席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時「四菜一湯」的菜譜,以及軍內外傳出的轉變作風的美談,讓群眾感到新風撲面。

期待"四菜一湯"成為公務接待剛性標準

如今,「三公消費」是政府建設的一大頑疾, 尤其是作為「三公消費」之一的公款吃喝,已經成為我國行政文化中的一部分,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讓人民深惡痛絕。

在很多地方,只要有上級來了個領導視察工作,下級大多是以高規格接待,奢侈、浪費、講排場,有時候上的菜只能吃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有的地方還以「鬧酒」為主。這使公務接待嚴重影響了政府的形象,挫傷了政府的威信。

「四菜一湯」是公務接待「減肥」的榜樣

周恩來定下國宴規矩——四菜一湯

毛澤東曾批評「開國第一宴」

認為國宴的菜一定是山珍海味,饕餮大餐,這是一個誤區。記得我在禮賓司時,看到一個筆記本,這個本子匯集新中國領導人對禮賓、禮儀的一些指示和談話摘要。其中,毛澤東對宴會的指示尤為深刻。他認為宴會規格太高,曾經批評說:接待宴會,大講排場,吃掉的還沒有扔掉多,白白浪費了國家的金錢和物資。千篇一律都上燕窩魚翅那些名貴的菜,花錢很多,又不實惠。有些外國人根本不吃這些東西。我們請外國人,有「四菜一湯」就可以了。

親歷者揭秘國宴:周總理定的"四菜一湯"

僅在1949年的開國第一宴中,熱菜上了八道,冷菜上了四道。此後為厲行節約,周恩來定下國宴規矩——四菜一湯,菜指的是熱菜,冷菜和點心水果不包括在內。

此後,這一規定基本維持下來。

國宴見證中國外交史(組圖)

新風之下,領導幹部如何管好自己的一張嘴?

破破「酒規矩」,丟開講話稿——從領導幹部吃喝講話看作風建設

「說心裡話,如果不是為了工作,我一杯酒都不想喝。」江蘇北部某縣一位鎮長感慨。今年36歲的他由於長期喝酒,已經有嚴重的脂肪肝和胃病。

中央三令五申,群眾廣為詬病,大吃大喝卻總是屢見不鮮。「主陪三杯副陪三杯」「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這些各地所謂的喝酒規矩,將一些幹部牢牢地「捆」在酒桌旁。負責接待的怕喝少了客人不盡興,客人擔心不「入鄉隨俗」會惹得主人不高興。

中央軍委:嚴控警車使用 禁止宴請喝酒

要切實改進接待工作,相關單位不專門修建參觀臺,不組織官兵列隊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組織專場文藝演出,不安排宴請,不喝酒,不上高檔菜餚,不送紀念品和土特產,不安排住地方賓館,住招待所不增配高檔生活用品。

教育部:部領導原則上不出席校慶 食堂招待所招待

5日,教育部出臺了《貫徹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和的實施辦法》。《辦法》指出,部領導去基層調研,司局陪同人員不超過3人;原則上部領導不出席校慶活動。

吉林省委書記:官員公款吃喝將付出慘重代價

長沙:嚴禁機關人員工作日中餐飲酒 違者將追責

安徽省委提出改進工作作風:不喝酒 換乘國產車

評論

人民日報:要敢於向公款吃喝等壞習慣說「不」

關於治理公款吃喝的議論,一直廣受關注。日前,有一位地方官員公開聲稱,取消公務接待不現實,理由是「一些領導幹部 習慣 了吃請」。諸如此類的「習慣說」,還有不少。

葉聖陶先生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毛澤東同志更尖銳地指出:「不看實際情形,死守著呆板的舊形式、舊習慣,這種現象,不是也應該加以改革嗎?」對照現實,一些地方和部門工作打不開局面、上不了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受縛於老習慣、拘泥於老套路,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總是陷入慣性泥潭,還煞有介事地拿「習慣了」作擋箭牌。

解放軍報:節日下基層不喝酒並不傷感情

據國防部網站1月2日消息,中央軍委頒布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以來,各單位紛紛下了禁酒令,節日下基層不喝酒,一時成新風。

國防部網站昨天轉載了解放軍報一篇言論文章——《不喝酒並不傷感情》。文中說,「雙節」來臨,下基層喝不喝酒,是對各級領導幹部改進工作作風的一個檢驗。

簡化接待,何不從「禁酒令」開始?

快到年底了,各種「檢查會」「總結會」「考評會」又多了起來,但不少似乎又都變成了「吃喝會」,「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喝的單位沒經費」。這月初,中央出臺了改進黨風的「八項規定」,其中明確要求「減少陪同,簡化接待」,那麼,何不藉此東風,逐步在公務活動尤其是接待活動中推行「禁酒令」呢?

「禁酒令」能否戰勝「乾杯」文化?

酒,這么喝有意思嗎?

廉政灶

中國地方政府施行「廉政灶」遏制年末「吃請風」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已經開始探索一些方法遏制吃請的風氣,減少接待的費用。其中,陝西省率先實施的「廉政灶」制度經過幾年的探索就取得很好的成效。

公務接待進機關食堂 「廉政灶」遏制公款吃喝獲贊

公款吃喝可謂久治不愈的腐敗頑疾。近年來,陝西省商洛市在鄉鎮推行的「廉政灶」制度,被認為是根治公款吃喝的一劑良藥,已於2010年在陝西全省推廣並得到中央紀委的肯定。商洛市現在又啟動了調查研究縣級公務接待的制度創新,探索從根本上遏制公款吃喝風和公務消費現象。

這裡的「廉政灶」為何越辦越紅火?

公務接待「廉政灶」彭陽鄉鎮年節支30多萬

延安推行縣鄉兩級公務接待「廉政灶」群眾叫好

"史上最細"公務接待規定

溫州"史上最細"公務接待規定初見成效 半年降四成

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

浙江溫州市出臺嚴控公務接待的政策已近半年。近日,溫州市紀委通報稱,政策執行效果較好,公務接待費用支出下降四成左右。但仍有一些單位執行「不給力」,存在工作餐超標、轉移費用等問題。溫州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出臺執行情況與年度考績掛鈎等相應措施。

溫州規定公務接待茅臺等不上桌 要逐月公示報告

魚翅、茅臺禁用:溫州設多道禁令嚴控公務接待

自釀公務接待酒

廣東南雄百順鎮為降成本 公務接待採用自釀米酒

近日,據媒體報導,廣東南雄市百順鎮為了降低成本,在今年的公務接待中,用自釀米酒代替從市面上購買酒水。

公務接待「自釀米酒」傳遞的積極信號

鎮政府自釀公務接待酒能夠推而廣之嗎

廉政食堂

許昌:鄉鎮公務接待吃「廉政食堂」 每年省經費300多萬

今後在河南許昌,鄉鎮接待上級檢查指導人員,一律安排在鄉鎮機關「廉政食堂」就餐,不上菸酒,且用餐標準每人不超過30元,各鄉鎮不得巧立名目到贏利性餐館進行公務接待。

許昌78個鄉鎮建成廉政食堂 承擔公務接待禁止菸酒

海口美蘭治理幹部"走讀"從"廉政食堂"抓起

思茅鎮"廉政食堂"建設成效顯著

看看國外的公務接待

如何管住官員的嘴?既讓公務宴請體現出政治水平,還體現出文化水準,又不至於揮霍納稅人的銀子,這確實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苦下一番心思。首先,我們先從與國際接軌的角度,來審視一下其他一些國家的公務宴請。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國宴規格解密:從四菜一湯到三菜一湯跨越半世紀
    雖然「開國第一宴」上的菜餚聽上去都很平常,但是它背後蘊含的東西很多。  比如,一道「佛跳牆」,至少要熬三天三夜,由此看來,國宴菜的精髓並不在於樣式的奢繁,看起來貌不驚人的菜品,其功夫往往深藏於其中。廚師的水平高低主要是體現在調味的湯上。最好的湯就是用雞熬出的湯,看起來清淡,但味道很濃。所謂開水白菜就是用這樣的湯調製出來的。
  • 曬曬阿姨家的晚餐,一湯七菜,餐桌上就有三個魚,晚餐真豐富
    曬曬阿姨家的晚餐,一湯七菜,餐桌上就有三個魚,晚餐真豐富假期過去一半的時間了,今天帶著孩子上阿姨家做客,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來阿姨家了,孩子們甚是想念,趁著假期孩子就可以多走動走動了,雖說天氣炎熱,但是現在出門都是汽車代步,車上有空調也是很涼快的
  • 「四菜一湯」標準走樣 公務員接待大盤套小盤上
    近日,記者在多地了解到,由於缺乏剛性細則和可操作性,公務接待標準的「四菜一湯」出現走樣現象,有的將普通菜換成了海參魚翅等,有的將四個很大的盤子裡頭套小盤子,有的先上四菜一湯,吃過撤掉再換一輪,保證餐桌上永遠是四個菜一個湯。  此次採訪,記者的足跡遍及12個省市。
  • 公務接待四菜一湯標準走樣:大盤套著小盤上(圖)
    ·公務接待四菜一湯標準走樣:大盤套著小盤上  記者綜合各地幹部反映的情況發現,「四菜一湯」已至少出現三種標準走樣現象。一是數量不變而菜品出現「豪華升級版」,普通菜餚換成海參、魚翅、鮑魚等。二是玩「大盤套小盤」的數字遊戲,乍一看是四個盤子,然而每個盤子都很大,大盤子裡頭再套小盤子,總體數量遠遠超出「四菜一湯」。
  • 三菜一湯沒有湯?教你一周每天都有不重樣的湯,建議收藏
    如今,大家不管是在外就餐還是回家吃飯,除了飯菜,還有一樣東西少不了,那就是湯,三菜一湯、四菜一湯……反正菜跟湯是標配,今天小李子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湯品的做法,周一到周日,每天做一種,日日不重樣,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 看一家四口的晚餐,三菜一湯,在朋友圈火了,這吃法也太美了吧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家族合唱醬燉肉,菜脯蛋愛之味!看一家四口的晚餐,三菜一湯,在朋友圈火了,這吃法也太美了吧!快到新年了!圍爐熱鬧團圓之前,在家吃飯,一日三餐,仍然是尋常百姓生活的日常,點點滴滴串成家族記憶,生命的美好不就在這餐桌上。
  • 原來」四菜一湯」是「他」發明的!
    朱元璋要飯時餓得頭昏眼花,一個討飯婆給了他一碗瓦罐湯。朱元璋吃了還想吃,便問婦人這是什麼湯。婦人順口胡侃一句「珍珠翡翠白玉湯」。朱元璋當了皇帝後,要御廚做這道湯,但是御廚做的味道都不對。後來派人找到了當年的老婦人,才知道這僅是一道用爛白菜、玉米粒、剩飯混在一起的「雜燴湯」。
  • 頭條|世界糧食日:永不過時的「四菜一湯」
    可以肯定的是,由於長期供職於餐飲行業的工作使然,剛參加工作那年就主要從事「計劃用糧,節約用糧」的具體實施和宣傳教育,「四菜一湯」也就較早地走進我的記憶,且時常被調遣,口中說出來,筆下寫出來。餐桌上的「四菜一湯」和古今「四菜一湯」的研究成果,又不斷填充我的記憶。
  • 元宵節的晚餐,一家三口團圓飯,四菜一湯,女兒說比飯店的菜好吃
    昨天是元宵節,晚餐我做了四菜一湯,自從女兒去外省讀書後,一家三口難得一起過元宵節這是炒紅綠絲,用的萵筍絲和胡蘿蔔絲炒的,萵筍絲爽脆,胡蘿蔔絲清甜,很下飯的一道素菜這是慈菇蒸醬肉,我用電飯煲煮飯的時候一起蒸的,醬肉鹹香,慈菇軟糯這是清蒸銀鱈魚,這塊銀鱈魚價格不便宜
  • 南靖土樓:「四菜一湯」的客家風情
    南靖土樓:「四菜一湯」的客家風情
  • 朱元璋反腐倡廉 首次提出"四菜一湯"(菜單)
    有一個傳說,當年朱元璋要飯時餓得頭昏眼花,一個討飯婆給了他一碗瓦罐湯。朱元璋吃了還想吃,便問婦人這是什麼湯。婦人順口胡侃一句「珍珠翡翠白玉湯」。朱元璋記下了。當了皇帝後,便要御廚給自己做此道湯,但御廚做的味道怎麼都不對。後來在盱眙祖籍地找到了當年的老婆子,才知道這僅是一道用爛白菜、玉米粒、剩飯混在一起的「雜燴湯」。
  • 國宴四菜一湯 地方幾葷幾素
    宴會菜單中西合璧,正餐包括一道冷盤,一份湯和三道熱菜:翠汁雞豆花湯、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蘆筍、烤紅星石斑魚。餐後甜品為一道點心和一道水果冰淇淋。宴會上配餐的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分別是中國河北2002年出產的長城幹紅和長城幹白。(11月17日新華網)    主席請總統是國宴,如果按照元首的規格,豐盛些很應該,也很正常。
  • 犯人節日三菜一湯不重複
    「看,這是我們的節日菜單,為了讓他們能吃得好,我們看守所領導都參與了挑選菜餚。」昨天上午,記者剛到看守所,看守所的司務長就拿出上午剛定下來的春節菜單。在菜單上記者看到:「年三十晚上是三菜一湯:清蒸帶魚、紅燒牛肉、彩蛋、平菇豆腐蛋花湯。
  • 王才亮律師:閒聊「四菜一湯」與「N-X」
    此時,我想起了30年前江西省在全國率先推出的公務接待中的「四菜一湯」制度。時任省長舒聖佑同志曾長期在景德鎮市基層工作,知道民間疾苦,且他本人祖籍皖南,勤儉節約的精神一直保留。晉升省長後響應中央當時提出的反腐敗的號召,在江西率先提出了公務接待的「四菜一湯」制度,其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最終執行的結果卻讓人哭笑皆非。
  • 國宴菜揭秘:從「四菜一湯」到「三菜一湯」
    從黨和國家領導職務上退下來的老同志江澤民、胡錦濤、李鵬、朱鎔基、李瑞環、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宋平、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幹、賀國強也出席了招待會。  出席招待會的還有:中共中央書記處、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領導同志和從領導職務上退下來的老同志。
  • 盤點餐桌上必備的經典菜
    這些菜品餐桌必備燒白有些愛美的重慶妹兒,一看到這個菜就要破功,一邊喊「好肥,不敢吃」,一邊手還是忍不住夾一筷子往嘴裡不停地塞。粉蒸肉如果說燒白是一道很多人不敢下嘴的肉,那裹滿炒米粉的粉蒸肉就是所有重慶人的愛。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米粉油潤,嫩而不糜,一口下去,滿嘴生香。
  • 上海人家的晚餐,三菜一湯,花費60元,網友:營養美味,有錢真好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師奶殺手來上菜,鮑魚凍白玉貝湯精緻流口水!上海人家的晚餐,三菜一湯,花費60元,網友:營養美味,有錢真好海鮮料理是餐桌不可或缺美食,烹調手法百百種,且料理擺盤能促進食慾,而鮮肉帥廚更能為餐點增添不少魅力,朋友以精湛廚藝搭配高顏值,在業界有「師奶殺手」稱號,看他教做菜輕鬆有條不紊,但別只「醉翁之意不在酒」,動手跟著做一餐高檔的海味料理吧。
  • 公務宴請中「四菜一湯」規定回眸
    非經主任特許,概不招待菸酒,規定招待添菜,分幹部、普通客、特別客三種,最多不超過四菜一湯,發供給證,衣被按規定,遺失不準報銷。提倡穿補衣,破爛的衣交公家,嚴禁拿好衣打鞋。」這裡明確提出了來客招待最多不得超過「四菜一湯」的接待標準。這一時期,淮南抗日根據地也制定了客飯招待的規定。
  • 四菜一湯最早是由誰提出來的?我國的國宴又為何是四菜一湯?
    四菜一湯最早是由誰提出來的?我國的國宴又為何是四菜一湯?如今我們常說「四菜一湯」,意思是一頓飯為四個菜一碗湯,可是這個稱呼是究竟誰先提出來的,相信許多人至今也不知道。其實這個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
  • 消費不浪費 餐桌刮新風
    」2020年12月29日中午,在合肥市經開區一家餐館裡,市民劉旭和友人兩人小聚,點了三餐一湯。他說:「其他都吃完了,但這牛肉鍋裡剩不少牛肉和白菜。打包帶回去,晚飯還能添一道菜。」記者留意到,劉旭面前的擺臺上寫著「文明餐桌儉以養德」。  每到年末,消費也迎來一波高潮。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餐飲行業積極響應,引導消費者適度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