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和西安爭唐朝遺風!日本奈良為何如此有魅力?

2020-12-12 張柳說人生

憑什麼和西安爭唐朝遺風!日本奈良為何如此有魅力?

奈良作為日本最為古老的文化城市,擁有很多古寺神社和歷史文物,是日本國民的精神來源,也是日本文化發祥地之一。最重要的名勝古蹟有大家熟知的「唐招提寺」,是唐代聖僧鑑真到日本東渡時建造的,距今已經1200多年了,是中日兩國友好友誼的見證。

在日本古代,一直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十分繁榮。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0℃左右,土地面積3691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適宜居住。

2015年12月20日,日本奈良被授予「2016年東亞文化之都」的稱號,其所珍藏的國寶和現存的文化遺產佔全國總數量的17%,僅次於京都,豐富的自然和文化景觀,使得當地的旅遊業發展十分良好,每年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來。

僅在2008年就接待遊客高達3579萬人次,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中國唐代高僧鑑真東渡日本後,於公元759年建造的「唐招提寺」,被日本尊為國寶。

奈良的美食深受遊客喜愛,最為出名的是「包柿子葉壽司」,將新鮮的鮭魚片、鹹青花魚片放在用醋拌好的飯上,然後用碧綠的柿子葉包起來,讓人食慾大開,垂涎不已。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奈良獨有的「茶粥」,將米、水和粗茶混在一起煮熟,聞起來很香,品嘗一口順滑爽口,讓人很滿足。葛粉製作成的料理和豆腐、年糕一起放在鍋裡烹飪,盛出來看起來有點像果凍,吃到嘴裡卻十分嫩滑,這就是「葛粉料理」。

最讓人回味的還是日本的鄉土料理「飛鳥火鍋」,用海帶和雞肉一起烹製而成的高湯,加入一點牛奶、豆漿放入雞肉、蔬菜一起混煮,營養價值很高,讓人食指大動!

最讓人痴迷的日本的重大節日是「春之大茶盛」和「鋸鹿角」。「春之大茶盛」起源於鎌倉時代的大茶會,有一個直徑半米,重達八斤的巨碗,盛著茶水,喝一口之後再遞給另一個人,現場十分莊嚴典雅,每年舉辦的時間是4月份的第二個周末。

何為「鋸鹿角」呢?「鋸鹿角」是為了保護遊客的安全,也是為了防止奈良公園裡的樹木遭到損壞,每年的10月份前半個月的星期日,都會舉辦這個名為「鋸鹿角」的傳統節日,叫做「勢子」人將鹿捉住,強行灌入神酒,讓它安靜下來,然後神官將鹿角鋸斷,才象徵節日完結。

作為日本古代歷史的發源地,奈良是一個獨具魅力的城市,讓喜歡日本歷史的遊客流連忘返,你喜歡這個城市嗎?

相關焦點

  • 奈良:唐朝長安城的縮小版,一座定格在中國盛唐的日本城市
    奈良,古稱平城京,一個人口不足40萬的城市,卻是日本歷史和文化發祥地之一。在這裡,有7處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建築。奈良時代是日本向唐朝學習的頂峰時期,奈良作為日本歷史上第一座首都,全面吸收了中國唐代的文化和制度,可以說是唐朝長安城的縮小版。
  • 日本奈良,一座唐朝城市在日本的翻版
    這幾年中國人出境到日本旅遊與日俱增,日本的許多歷史古城對於中國人來說有天生的親近感,建築方面跟中國的古建築很像。日本的一座小城奈良,也成了不少遊客的出行目的地。奈良距離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不遠,這座小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古城,市區裡古蹟遍布,還有好幾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保留下來的古蹟多以寺廟為主,被譽為日本的「社寺之都」。不少寺廟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如法隆寺始建於607年,建築風格受到了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影響,寺內有古建築40多座,這座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日本奈良城 尋跡唐朝風尚
    在日本理解中國唐朝,除開正倉院的藏品淵源,其實整個奈良城都可視作日本唐化運動的中心。即使就整個日本歷史而言,奈良時期也可算是第一次且是至關重要的一次中日文化交流浪潮。期間,日本天皇派出了十餘批遣唐使,不僅運進了很多唐朝器物,同時在制度、文化、建築和工藝等各方面也深受影響。
  • 唐朝聲譽名揚海外,日本也因此而決定效仿,為何卻不修建城牆?
    而且作為當時最強盛的政權,唐朝對於當時的海外政權也是極為包容,與諸多亞歐國家均有著緊密的聯繫,聲譽也因此而名揚海外。中國人在海外的「唐人」之稱也正是因此而來。一時間,唐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也紛紛成了當時許多海外政權學習和借鑑的對象,日本便是其中之一。日本效仿唐朝卻不修建城牆?
  • 比西安更像長安的日本城市,曾經是該國首都,建築風格高度中國化
    當時譴唐使者往來頻密,不單學習唐王朝的文字,還學習我們的禮儀、服飾、茶道、建築、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著名的鑑真東渡也是發生在唐朝,對日本的佛教建築和相關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有意思的是由於保護完好,奈良的整體古風甚至比西安更好,不過近幾年西安市對漢唐文化的保留和傳承非常重視,情況比早些年好很多。
  • 陸遊記5 在奈良和京都,感受唐宋的溫度!
    2016年的8月,全球各地似乎都在上演著高溫大戰,上海、日本都是。一直有一種說法,所謂要看唐宋去日本,看明朝去韓國,看民國去我國臺灣。言下之意,日本,尤其是奈良和京都,保留了較多較好的唐朝風格的建築和街景。就在這火流般的8月下旬,和公司的小夥伴們一起,來到了大阪,我想在這古老的關西地區,探尋並能感受1300多年前中國唐朝的遺風。
  • 日本奈良博物館,珍藏無數藝術珍品,讓人「夢回唐朝」
    奈良,初名平城京,是日本七代天皇建都之地,七世紀初建造時,仿照了唐朝長安城的規劃。當時日本多次派「遣唐使」來長安學習中國文化、藝術和各種技術。來華的日本僧人,除佛教教義外,還把不少的佛教美術帶回日本。公元754年,鑑真東渡之後,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又帶去不少佛教美術和民間藝人。奈良逐漸成為日本佛教傳播和佛教藝術品集結的中心。
  • 關於日本旅行:奈良鹿刷新記錄,咬傷近80%中國人,為何如此兇?
    說起日本小半球的大部分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日本自古以來與我國有著很深的淵源,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國內朋友,去往日本,感受日本特色的文化,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關於日本旅行的話題,日本的奈良鹿位於奈良公園,一直是日本的國家級野生動物,隨著當地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被國內外遊客熟知,紛紛前來。
  • 誰說看大唐遺風只能去日本?山西這座寺廟,就是千年的大唐國粹
    唐朝時期,日本曾先後十九次任命遣唐使,到唐學習先進的政治和文化,奈良時期的整個日本幾乎受到了唐文化的影響,從日本奈良時代的服裝姓氏也可以看出唐代服裝對於日本服裝的影響,即使如今,你在日本也可以看到很多關於唐朝文化的建築和文化。相反中國在歷史朝代的更替中,唐朝的文化逐漸被取代。
  • 早春到奈良觀唐朝遺風(組圖)
    奈良不僅飽含日本佛教的精華,而且可以讓遊客們依稀看到盛唐風韻。翻開日本史,你可以很輕易地找到唐朝對日本的深遠影響。作為見證,古都奈良在日本的文化史上自然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奈良時代(公元710~789年),日本和唐朝的交流日益密切,唐朝所欣賞的盛世浮華引發了日本人的遐想,他們決定修建一座固定的都城,這就是平城京。而在此之前,每逢天皇換位,日本的都城就要更換一次。
  • 中日「文化圈」:蒸蒸日上的日本奈良文化,離不開唐朝的開放政策
    阿倍仲麻呂的漢化程度相當高,就連他在唐所生的兒子都一直以為自己的父親就是唐人,直到阿倍仲麻呂向玄宗提出回國的要求後才知道自己父親日本的身份。以阿倍仲麻呂為代表的遣唐使有相當一部分最終回到日本,為日本帶回了先進的文化和制度。
  • 奈良:這裡有寧靜恬適的公園及隨處可見的梅花鹿
    奈良市是日本歷史名城和國際觀光城市,也是奈良縣政府所在地和奈良縣最大的城市。8世紀時,按照唐朝長安城規制建設的〝平城京〞便在現在奈良市的西郊。奈良以古樸雄渾的寺廟、寧靜恬適的公園及隨處可見的梅花鹿為城市標誌。
  • 日本:京都紅楓葉中的盛唐遺風
    中國的唐朝是歷史上最繁榮強大的朝代之一,對大東亞影響極深。當時的日本國弱民窮,為了發展經濟和文化,日本曾十多次派出使節,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中國大唐的長安學習取經。他們從唐朝引進了科學文化和治國之道,引進了中國的文字、建築風格、宗教和茶道,甚至包括日常使用的筷子。日本的奈良和京都曾是日本的古都,兩個城市都是按照當時唐朝的建築風格建造的。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紅楓葉飄灑中感受到中國盛唐的遺風。
  • 要感受唐朝的繁華,為什麼許多人寧願去日本的奈良排隊?
    作為現代人來說,要了解一個朝代的實力,亂世看武器和生產工具,盛世則看娛樂文化產物。所以要感受大唐盛世的繁華,我們可以從唐朝遺留下來的文娛遺物作為參考。而許多文物愛好者表示,如今要感受最豐富、最準確的唐朝建築和文物,必須到日本奈良。
  • 日本歷史上有8位女天皇,為什麼6位集中出現在飛鳥、奈良時代?
    我們疑問是為何飛鳥、奈良時代集中出現女天皇呢?當然,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回答什麼是飛鳥時代和什麼是奈良時代?飛鳥時代其實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亦即現今的明日香村。公元710年,日本景雲元年,元明天皇將都城從藤原京(飛鳥)遷往平城京(奈良),奈良時代正式開始。也就是說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的叫法沒什麼別的含義,就是根據地名而來的,「飛鳥」和「奈良」這兩個地方。為了深入分析為何這一時期女帝的集中出現,我們還有必要了解一下兩個時代的歷史。
  • 日本奈良:秋色美如畫(圖)
    國家旅遊地理日本奈良8月31日訊(通訊員 梁鳳英)奈良,是日本歷史文化遺產的寶庫,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城市和國際觀光城市。奈良還縣是日本的發源地,在日本歷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日本人譽為「精神故鄉」。奈良位於日本本州島島中西部,與京都和大阪成等腰三角形。從古至今,奈良是日本文化的搖籃,特別是在工藝、文學和產業方面。
  • 《日本遊記》奈良,日本歷史和文化的發源地
    奈良古稱大和,看名稱就知道是日本歷史和文化的發源地,公元6到8世紀一直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算是日本的「古都」之一。這裡有眾多的古寺、神社和歷史文物,被稱為「社寺之都」,也是見證日本與唐朝政治、經濟、文化關係來往密切的地方。著名的歷史古蹟很多,包括奈良公園裡的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西京地區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建的唐招提寺和該寺對面的藥師寺,還有奈良時代仿照唐朝長安皇宮建的平成宮遺址等等。
  • 挖掘全新旅行之地,日本之社寺之都魅力奈良的閒適之旅
    大家可以在奈良公園內盡情的和小鹿起玩耍,和動物們來一場親密的接觸。同時裡面的東大寺,若草山,還有奈良博物館都是十分值得大家去遊玩參觀的地方。大家去到奈良公園遊玩,可不要忘了帶上一部相機,相信一定可以把在奈良公園美好的回憶收藏在我們的相機裡。小編想大家一定會在這裡擁有很美好的收穫。
  • 唐朝做留學生是一種無上的榮譽,在日本的奈良時代就掀起了一場
    唐朝做留學生是一種無上的榮譽,在日本的奈良時代就掀起了一場「不遺餘力的向唐朝好好學習」的全民學習浪潮,於是,一艘艘海上的大船便從日本駛向唐朝。遣唐使中有各種各樣的職業,有醫生、出使、畫師、樂手、除此之外還有弓箭手、秘書、翻譯等等,這些人不僅在船上發揮著自己專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們來到唐朝與相同職業的人員做出思想的交流,來唐的這些專業人士把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一切先進的制度帶回到日本,幫助日本度過轉型期。
  • 以唐為範本,雖受中華文化影響,為何日本城市沒有城牆?
    因此日本古都如京都、奈良等都城無一不蘊含著豐富的隋唐遺風,擁有眾多至今保存良好的唐風遺蹟。奈良古都幾乎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唐長安,日本眾多建築風格也以唐風為主,但是唐建築和日本古都建築之間有一個最為突出的區別,那就是日本古都城都沒有修建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