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探尋鋼鐵源頭 追尋先賢足跡
山水園林市 最美工業城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探尋鋼鐵源頭 追尋先賢足跡 本網訊(記者 唐崖巖)「探尋鋼鐵源頭,追尋先賢足跡「。假期來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成為省內外遊客頻繁光顧的熱點景區。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位於開發區.鐵山區境內,作為公園核心景區的大冶鐵礦東露天採坑,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南北跨度900米,東西跨度2200米,最大垂直落差達444米,可容下一幢148層高的大樓,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相當於150個標準足球場。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探尋鋼鐵源頭 追尋先賢足跡
山水園林市 最美工業城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探尋鋼鐵源頭 追尋先賢足跡本網訊(記者 唐崖巖)「探尋鋼鐵源頭,追尋先賢足跡「。假期來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成為省內外遊客頻繁光顧的熱點景區。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位於開發區.鐵山區境內,作為公園核心景區的大冶鐵礦東露天採坑,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南北跨度900米,東西跨度2200米,最大垂直落差達444米,可容下一幢148層高的大樓,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相當於150個標準足球場。如今,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已成為黃石的一張亮麗名片,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體驗遊玩。
-
黃石NO.1|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黃石NO.1|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全國第一座國家礦山公園 本網訊 今天的《黃石NO.1》來看全國第一座國家礦山公園——黃石國家礦山公園。2007年4月22號,世界地球日這天,全國首個國家礦山公園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正式開園。園內,曾被提議當作垃圾填埋場的「亞洲第一」露天採場,搖身一變,成為了最吸引眼球的景點。高空俯瞰,它狀如一隻碩大的葫蘆,一圈圈螺紋,恰似年輪,記錄著當年開拓的歲月。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公園的大門與眾不同,用兩輛大型吊鏟車合肘而成,使人不免想起變,使人不免想起「變形金剛」。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是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公園的另一側有亞洲最大的一片硬巖復墾森林,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會舉辦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槐花旅遊節。
-
剛剛,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剛剛,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2020-11-0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時光印記
閱讀提要近半個世紀,黃石礦山人接力種樹,在硬巖廢礦山上栽活刺槐樹120多萬株,形成萬畝槐花林。每年4月的鐵山槐花遊,列入了中國賞花遊路線圖。昔日的礦山露天採石「天坑」,如今已建國家級礦山公園,推出了「天坑飛索」「井下探幽」「激情滑草」等項目,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時光印記
昔日的礦山露天採石「天坑」,如今已建國家級礦山公園,推出了「天坑飛索」「井下探幽」「激情滑草」等項目,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礦山車、挖礦機、火車頭、鐵軌……8月24日,走進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濃濃的工業設計風撲面而來。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丨從礦山到文化公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核心景區「礦冶大峽谷」曾是「亞洲第一採坑」。僅從1890年至2000年的百餘年間,累計採出1.3億多噸鐵礦,生產出32萬多噸礦山銅,最終形成了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亞洲第一天坑」。為修復受損的生態,黃石人選擇了將工業遺址改造為文化公園的深度開發之路,在露天採礦廢棄的巖石堆上種植生態復墾林,改善了礦坑周邊的植被環境和地質條件。
-
44.黃石市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44.黃石市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發布時間: 2012-07-27 14:43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境內,是我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
-
五一假期來臨,湖北人可以去旅遊啦,黃石礦山公園怎樣?
五一假期馬上到來,這次可是足足有五天假,武漢也已經解封,一切都朝著最好的方向進行著,而且五一的天氣也很好,這不旅遊一次,實在太對不住自己,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個湖北的景點,湖北黃石礦山公園。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境內,「礦冶大峽谷」為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核心景觀,形如一隻碩大的倒葫蘆,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作為公園核心景區的大冶鐵礦東露天採坑,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招人了!今起報名
黃石文旅礦山公園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位於黃石市鐵山區礦山公園景區,是黃石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2018年10月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屬國有企業,註冊資本1000萬元。主要業務有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景區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旅遊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文化演藝活動的組織與策劃。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鋼鐵糧倉」的轉型之路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記者 範昊天 湖北黃石,一座因礦而興的城市。3000餘年的青銅冶煉史,1700多年的鐵礦採掘冶煉史,近代以來建立的大冶鐵礦更是被譽為共和國的「鋼鐵糧倉」。而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原址,便是大冶鐵礦所在地。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亞洲第一坑)
公園的大門與眾不同,用兩輛大型吊鏟車合肘而成,使人不免想起變,使人不免想起「變形金剛」。進入大門後,露天陳列有各種用廢棄的鐵砂、鐵桶和廢鐵打造出的藝術品,可以拍出各種好玩的照片。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是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亞洲第一坑,東露天採場叢1958年開採,2005年結束,公園的另一側有亞洲最大的一片硬巖復墾森林,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會舉辦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槐花旅遊節。
-
石海變綠洲——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時光印記
▲8月24日,無人機鏡頭下的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鬱鬱蔥蔥、綠樹成蔭。▲遊客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遊玩。昔日的礦山露天採石「天坑」,如今已建國家級礦山公園,推出了「天坑飛索」「井下探幽」「激情滑草」等項目,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礦山車、挖礦機、火車頭、鐵軌……8月24日,走進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濃濃的工業設計風撲面而來。「壯觀!」
-
湖北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生態修復扮靚小康生活
近年來,黃石跳出傳統產業謀轉型,將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大冶鐵礦露天採坑、漢冶萍煤鐵廠舊址、華新水泥廠舊址等「串珠成鏈」精彩呈現,讓昔日的「工業明珠」又一次綻放光彩。8月的黃石,烈日炎炎。但走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大片的樹蔭,陣陣的蟬鳴,倒讓人感到一絲涼爽。滿眼的綠樹和鮮花,讓人很難想像這裡曾是寸草不生的礦山硬巖廢石堆放場。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亞洲第一天坑」的綠色轉變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核心景區「礦冶大峽谷」曾是「亞洲第一採坑」。僅從1890年至2000年的百餘年間,累計採出1.3億多噸鐵礦,生產出32萬多噸礦山銅,最終形成了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亞洲第一天坑」。
-
從「亞洲第一天坑」到國家4A景區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生態轉型之路
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礦冶大峽谷」留下了千百年來的採礦印記。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枯竭、土地稀缺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應對?從黑色到綠色,黃石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生態轉型之路。
-
湖北黃石礦山公園恢復售票,五一不如來這裡玩
只有半個月馬上就是五一假期了,許多朋友都想支持下湖北的旅遊事業。伴隨國內疫情防控逐步好轉,4月各地景區逐漸恢復活力。湖北黃石礦山公園有序開展復工戰「疫」,助力當地文旅復甦,現在已經恢復售票,這個五一假期去哪裡有了好的選擇了。
-
「天坑」變「網紅」——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生態轉型之路
在湖北省黃石市境內,有一處景觀,形如一隻碩大的倒葫蘆,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這就是位於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礦冶大峽谷,被當地人稱為「天坑」。儘管被稱為「天坑」,但它並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所挖。這裡曾是中國近代第一座用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還是中國第一家真正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的一部分。
-
【看長江之變】從「亞洲第一天坑」到國家4A景區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礦冶大峽谷」(央廣網記者梁爽攝) 滾滾長江流穿武漢,向北拐個彎折向南,浩浩湯湯地流經鄂東南,位於江南岸的這片土地就是黃石。7月的黃石,烈日炎炎。但走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大片的樹蔭,陣陣的蟬鳴,倒讓人感到一絲涼爽。滿眼的綠樹和鮮花,讓人很難想像這裡曾是寸草不生的礦山硬巖廢石堆放場。 礦山公園內,一個用鋼鐵鑄成的張之洞頭像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洋務運動時期。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上書朝廷,興建漢陽鐵廠,決定開辦大冶鐵礦作為漢陽鐵廠的原料基地。